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決戰碎葉(一)

碎葉城外的草場上搭建起了高高的祭臺。

祭臺左右兩側分別豎立了兩根長桿,桿長四十尺,頂端各掛金雞銀雞一隻,桿下端各拴白羊黑羊一隻。羊是作爲祭品的,高高在上的金雞銀雞可以縮短人與悠悠蒼天的距離,雞是鷹鷲的象徵,象徵著它們能夠飛到蒼宇,與長昇天溝通。

這次大法會叫突厥神聖吉祥祈天保佑占卜大法會,規模之大是空前的。彙集了十餘個老喀木(突厥薩滿教對老巫師的稱呼),他們將合力祭天祈福,最後用羊的肩胛骨占卜與唐朝作戰吉兇之事將落到其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喀木身上。

阿史那賀魯對祭天占卜寄予厚望,提前做了很多預備,他派人給所有老喀木家裡都送去了羊羣、健馬,並許願道,只要能夠佔到好卦,他們可以得到更加珍貴的絲綢、鹽巴、茶葉、瓷器和珠寶。同時也扔下了恐嚇的言語,不吉之卦當有人爲此祭天平怨。

老喀木們心知度明這是讓自己作假,搞個大吉之卦。按理爲了權貴的利益、欺騙百姓做假卦是常有的事,可是這次卻不同以往,大家都很爲難,因爲涉及到的是戰爭,一次欺騙就有可使部落成千上萬的人爲了虛渺的勝利戰死疆場,到那時自己就將變成那些孤兒寡母辱罵的對象,並喪失掉巫師的地位和尊嚴。

老喀木們相互推脫著,誰都不願意擔當占卜之任,最後他們聯合起來把平時令人討厭的處木昆部老喀木達旺宗推了出去,他成了這祭天占卜大法會最後占卜之人。

達旺宗,貪婪傲慢愛喝又酒後無德的傢伙,平時沒有好人緣,倒黴差使落在他身上一點也不稀奇。他雖然心裡不十分樂意,但想到那些豐厚的禮物,也只能接受了。

按照常規,在祭天占卜大法會頭幾天,阿史那賀魯派了大量的兵丁保護老喀木們,而達旺宗更是得到特別照顧,他的帳篷四周佈滿了崗哨。

夜半三更,爲了第二天的法會,達旺宗早早躺下休息,但翻來覆去睡不著。正在煩悶時,就聽到外面似乎有人倒地的聲音。他驚慌地坐起,帳簾被掀起,有一名大漢走進來對他說道:“達旺宗巫師,祭天占卜大法會要提前舉行了,不過祭品應當是你!”

達旺宗心內驚慌,但強自鎮定地喊道:“你是誰?這附近可到處都是兵丁!”

來人笑笑說道:“安西軍旅帥曹懷舜!”他快速撲向達旺宗揮拳將他擊昏,接著從腰上取下個小壺,把裡面的火油倒在達旺宗的身上和帳篷各處,退出帳篷,用火把點燃帳篷。

火光四起,在達旺宗被燒死的同時,其他老喀木也以同樣的方式昇天祈福去了。

流言蜚語迅速在參加大法會的突厥百姓中傳開。所有的老喀木都被燒死了,祭天占卜大法會無法舉行。富有想象力的人們,把這次事變與神諭警告結合起來,說大法會惹動了天水神和地水神的憤怒,所以用天火把那些膽敢想要做法事的老喀木燒死了。有人藉此進一步引申道阿史那賀魯已經觸怒了長昇天,他的敗亡將是必然的!

民心軍心象雪崩一樣在瓦解,人們舉家象躲避瘟疫一樣逃離碎葉,奔向大唐、奔向自認爲安全的四面八方……

在西州的李林龍這些天非常繁忙,寫鳳部的十幾萬部衆到達西州郊外屯紮下來。安置他們成了首要問題,按照他的打算,他想把這個部落整體分割散居在西疆各地,行不成拳頭的部落,若干年後就將和大唐百姓一般無二了!可是寫鳳部的人答應嗎?萬一激起新的反叛,豈不是自找麻煩?

他會見了寫鳳部飛將軍馬日斑。

按照突厥人的習慣,他熱烈擁抱了馬日斑,象多年的朋友一樣,拉著他的手共同坐下,笑著說道:“你們回到大唐的懷抱,這是明智的選擇,從此你們不會再顛仆流離,你們將過上快樂生活,若干年後你們將會看到今天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

馬日斑說了一些對安西軍接應他們脫險,表示感激話語。

李林龍說道:“按理你們部落到來,我應當給你們劃分足夠的草場,讓貴部休養生息,可是西疆這些年發展很快,大的草場都已經劃撥給了牧民,而剩餘的草場規模小,都散佈在西疆各地,你們有十幾萬人就不能在一個草場安居了,只能把你們部落的子民暫時都分開,散佈到各個小草場去,如此才能讓部落的馬也壯、羊也肥,人人有飯吃,過的快快樂樂!”

馬日斑一愣,爲難地說道:“我們部落百姓血脈相連,都不願意分離,大帥能否再斟酌籌劃,使我們部落整體安居在一地?”

李林龍苦笑著應道:“我也理解你們的不易。可是自從你部歸順以來,我一直在考慮安置的問題,目前實在沒有好辦法,只能暫時採取這樣的方式安置。等到我們奪取碎葉後,我將劃撥給你們新的草場,使你們的部落重新團聚起來。這個許願並不遙遠,也許明年年初大軍就會踏平碎葉!那時你們部落就有安家之地了!”

馬日斑不放心的問道:“大帥說話可算數?”

李林龍顯得很真誠的樣子應道:“當然算數!”心內卻在想:我說話算數有什麼用,打完阿史那賀魯我就會被招回京師,接替我的人斷不會讓你們部落重新合攏,嘿嘿,你寫鳳部被分割定了!

馬日斑知道自己部落十多萬人,人吃馬喂,不能拖下去,所以只好應道:“那大帥就給我們分配草場吧!不知道有多少處?”

李林龍說道:“五十三處,分佈在庭州、西州、沙洲、伊州四地!”

……

曹懷舜回來後立即李林龍向稟報西突厥各部落人心崩潰的情況。李林龍聽了大喜,對裴行儉說道:“阿史那賀魯快完蛋了,此戰機不能錯過,咱們要提前與他決戰,在冬天到來前徹底打敗他!”

裴行儉深思半響道:“草原冬季作戰,打的是糧草。我軍糧草充足,關鍵是是否能及時補給上去,這個位置要安排一員精明的大將。另外,建議大帥親征,只有這樣才能臨機決斷。這次可以收攏十姓部落的人心,也可招收一些得力干將!良機不能讓給別人!”

李林龍沉吟片刻道:“平定西疆把各部落分割成無數小部落,使其難成氣候是件大事,我是該親自出馬,降服一個部落分割一個,這是西疆長治久安的良策。伊州和沙洲調來的五千人馬合成新的一營,統兵大將就用這次在碎葉立下功勞的曹懷舜吧!孺子有勇有謀,可以嘗試用一下!我已命令任雅相和瓦布自行擴軍,把軍隊員額招滿。”

裴行儉補充道:“大帥,我們應當在關內各地張榜告知,誰想發財暴富可以跟隨大軍運動,準許關內百姓在我軍新佔領的地方圈地,誰能圈多大土地,插上標識,到州府畫圖登記,那塊土地就歸他所有,如此關內百姓當會蜂擁而來,那時用咱大唐百姓替換西域的突厥人,西域才真正歸咱所有,而各部落突厥百姓咱們奏請陛下分別安置到大唐各地,不過百萬人口,我大唐泱泱大國,疆域遼闊,把他們分割安排,他們就再難成氣候!”

李林龍也認爲裴行儉所說是個良策,但實質上他是佔在世族的角度上,爲大地主和大商人控制土地而出謀劃策。因爲有能力來圈地的,你得僱一大幫人手幫你佔住地方,沒有錢、人做後盾,你就畫完了,也容易被別人搶走。所以最後控制住土地的肯定大部分是有錢的主,小部分是普通人家。

“很好,不過,最好是限制一下,比如每個人頭最多佔地百畝,這樣也避免一片土地人人丁稀少,還是無法形成絕對的優勢。告示你寫,然後傳給各地州府,讓他們幫助張貼,寫的要渲染些,把西域土地說的好些,定會吸引大批人來,這個圈地運動搞好了,以後咱們再出兵哪個地方,後面會跟上長長的圈地大軍。哈哈!”他大笑。

裴行儉陰陰地說道:“大帥一直嚴格治軍,部下將領憑戰功提拔很快,但普通將士跟著大帥南征北戰卻沒有獲得多少好處,所以我想,大帥該利用最後此戰加恩於安西軍全體將士,讓他們永遠感懷大帥恩德,那就是跟一次大帥,一輩子不愁吃穿!”

李林龍一愣問道:“此話何講?”

裴行儉道:“阿史那賀魯此戰必敗,跟隨他一心抵抗的各部落全部殺光,尤其是男丁,藉此警告其餘各部落。大帥再默許我軍將士對這些部落任意劫掠財物、女子歸自己所有,同時準許每名將士在西域可分得千畝土地,大帥這就是加恩!如此將士們當會忠誠於你,因爲你是他們利益的保障者!同時安置的突厥人口也將減少許多……”

李林龍腦袋裡想起了羅馬軍隊,想起了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軍隊,雖然這個主意透著血腥,但這是籠絡人心的好辦法,對自己有利有弊。武皇后已然要求他在平定西突厥叛亂後就返回京師任職,這樣也算對得起跟隨多年的弟兄們了,他無言默許了。

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6章 高陽之難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三)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14章 功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8章 草原大戰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一)
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6章 高陽之難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三)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14章 功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8章 草原大戰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石台县| 略阳县| 邳州市| 郁南县| 灵石县| 南江县| 栖霞市| 五莲县| 高淳县| 行唐县| 库伦旗| 资兴市| 襄樊市| 伽师县| 眉山市| 芮城县| 福海县| 澎湖县| 房山区| 湘西| 额济纳旗| 甘泉县| 九龙县| 蒙自县| 申扎县| 平武县| 依安县| 巴林右旗| 铁力市| 榆林市| 杭锦后旗| 浦江县| 洱源县| 渭南市| 卢氏县| 田林县| 曲阜市| 海兴县| 汶川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