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京師風雲(五)

李林龍率領衆人在通往皇宮的石板路上縱馬疾弛,耳畔聽到四下裡不斷傳出的喊殺聲。他知道:京師裡此時到處都是撕殺,秀香、狄仁傑、周興他們是否安全都成了未知數。

“必須快點入皇宮,誰在皇上旁邊,誰就是忠良,對方就是叛逆!”李林龍心裡嘀咕著,不斷擊馬向前。

“什麼人?”他們的前面出現了一大隊揮舞陌刀的騎兵。

“阿史那賀忠大將軍的左屯衛軍,你們是那部分的?”司馬南到很冷靜,搶先回答。

“原來是自己人,我們是右屯衛軍的,剛剛攻佔了大理寺,出來尋找那名逃跑的叛賊周興。”對方的將領應答道。

“皇城那邊怎麼樣?”司馬南問道。

“兄弟,皇城門那裡正在猛烈攻擊呢!聽說叛軍程務挺據守不讓進,還說什麼是皇帝不讓進皇城。媽的,怪了,我們大將軍說是奉皇帝旨意剷除逆賊,他們怎麼也打皇帝旗號?”對方的將領挺愛說,大嗓門嘮嘮叨叨。

李林龍聽到這裡心裡明白:長孫無忌等人打的是平叛的旗幟起的兵變。

雙方的馬隊交錯時,藉著燃燒的火把,對方的將領詫異地問道:“咦,你們隊伍裡怎麼還有女人?”

司馬南剛想騙著應答,就聽見自己隊伍後面喊殺聲震天,無數人喊道:“不要放走李林龍,不要放走李林龍……”

對方隊伍中也有人驚呼道:“那個女子我認識,好象是處月部的楊雪!”右屯衛的那名將領和身後的騎兵**起來。

李林龍見已經僞裝不下去,大喊:“殺……”身後的衆將士隨著他的喊聲,撲向右屯衛軍。

司馬南手中的大刀揮舞,向對方將領猛劈過去,那將領反應也快,揮到陌刀迎擊,雙方攪戰在一起。

叛軍人多,前面的大路都是密鴉鴉的騎兵,大約三四千人,後面劉審禮率領的左金吾衛也有四五千衆,反觀李林龍這邊的人站到這時只剩下五六百人,形勢對他們十分不利。

“大帥,旁邊有個小岔道,你先走,我帶兄弟們擋住他們!”司馬南一邊搏鬥,一邊回頭喊道。

李林龍聽了心中感動,揮動陌刀應道:“要走一起走,我李林龍不能丟下自己的兄弟不管!”

戰況越來越不利,劉審禮的部下和右屯衛軍卡住街道的兩頭,把李林龍他們這幾百人壓在中間,想要靠人多吞掉他們。

司馬南見敵人後續不斷,猛然一刀把那名阻擋的對方將領砍到馬下,再次焦慮地喊道:“大帥,你要是死了,將有更多的兄弟會死去,蒼鷹軍的、紫薇學堂的,不要婆婆媽媽!讓弟兄們看不起!”

李林龍依然奮力砍殺,不願意撤走,楊雪見狀,扯過李林龍的馬繮,勸倒:“只有快點到皇宮,咱們纔有生的機會!”

靈兒則性急,不願意廢話,舉起馬鞭,照著李林龍的戰馬就是一鞭。站馬吃痛,嘶鳴著,馱著李林龍向岔道深處竄去,楊雪、靈兒與十幾名親從、將士則緊隨其後。

李林龍拉不住馬,回頭看看身後,那些還在苦戰的餓弟兄們漸漸模糊,他知道,這些人能活下去的機會微乎其微。心中不斷罵道:我他媽的到唐朝走一遭,究竟是爲了什麼?

“繞過叛軍走,找一處沒有叛軍的地方進皇宮。”李林龍回頭說道。

靈兒路熟,奔在前面,十幾騎呈一條直線轉著衚衕岔道奔向皇宮。

快到內城了,街面寬闊起來,這小隊人馬,沿著叛軍身後,繞著皇城找著合適的進城口。

“你們是誰的部下?站住!”大約百十名騎兵躍出,出現在他們的右側,大聲向他們喊話。

“衝過去!”李林龍知道自己一方人少,不敢戀戰,縱馬狂奔。那些騎兵見他們不予理睬,感覺不對,從後面追了上來。

楊雪見對方緊追不放,對李林龍喊道:“你先走,我先擋一陣子。”她掉轉戰馬,揮舞寶劍迎向追兵。她的身後跟著僅剩的十幾名吶喊的騎兵。

李林龍見楊雪回頭,不由得心內大急,也欲回頭,就這時靈兒揚起鞭子,狠狠地在馬身上又抽了一下。

楊雪的身影消失的同時,皇城的牆根也出現在他和靈兒的視野裡……

……

大明宮內,武皇后對渾身戰慄的高宗說道:“陛下,眼下只有你才能平息亂局,你只要一出面,斥責長孫大人是逆臣,並赦免被捲入兵變的所有人員,則亂局會很快煙消雲散的!”

高宗頭搖的象撥浪鼓,連連說道:“亂軍現在都瘋了,萬一用箭射中朕怎麼辦?朕不去!”

皇后見高宗怯懦的樣子,心中煩躁,但又不能發火,強裝歡笑,故做溫柔地說道:“陛下,長孫是你的舅父,他不會讓人傷害你的,還有,你是站在城頭上與叛亂的兵將說話,他們不會輕易蛇中你的,更何況有親近的侍衛在你身邊形成保護勸,你會很安全的!”

高宗有些心動了,這時外邊的喊殺聲猛地高漲起來,他被驚的不由一抖。

亂上加亂,一個肥胖的執事太監驚慌地跑進來稟報說:“叛軍攻破了外皇城,程將軍與他們一陣混戰,見形勢不好,率軍退進內皇城了。”

“這……這可如何是好?皇后,咱們逃到洛陽,讓李績帶軍隊平叛吧!快,收拾東西快走!”高宗慌亂地說道。

“不行!那樣的話,弄不好,天下真的大亂了!”武則天心裡很惱火,一口回絕了。

有太監進來稟報道:“輔國大將軍李林龍請求覲見陛下。”

高宗、武則天和在旁邊的楊氏、秀香一聽,眼睛都亮了起來。

“百戰百勝的大將軍來了,朕有救了!快叫他進來!”高宗一返頹勢,精神抖擻,揮手喊道。

武則天心裡一塊石頭也撲通落了地,長舒一口起,慢慢地坐到了椅子上,自言自語:“能解決問題的人來了!”

李林龍與靈兒疾步走了進來。

武則天見兩人渾身浴血,關切地問道:“愛卿受傷了?”

“臣之傷並無大礙。陛下與皇后看來無事,臣就心安了!”李林龍應答道。

高宗聽著這話心裡舒坦,這個時候只有這個稻草來救駕,對李林龍的印象立刻不知道好了幾倍:“愛卿浴血奮戰,拼死到宮內保護朕,朕心中感動,愛卿不愧爲國之忠良!”他用好話誇讚了一番,親自上前攙扶:“愛卿平身,你是真的擎天柱,快與朕說說,當前亂局如何平定?是不是護著朕先去洛陽?”

“臣以爲,陛下先不急著去洛陽,可先下三道旨意,叛亂當可平定!”李林龍緩緩應答。

高宗和武則天聞言眼睛一亮,都催促道:“快說!”

李林龍清清嗓子道:“第一道聖旨,曉諭長孫大人及全體叛軍,斥責其叛亂,危害朝綱,並要求所有叛軍旨到之時,即刻返回兵營,所犯之過,一律不予追究;有反戈一擊,捕殺首犯者,論功行賞。第二道聖旨,給按兵不動的子道真、龐孝泰,責令其迅速出兵,剿滅繼續追隨長孫大人的兵將,如若不從,則重罰其失職之罪;第三道,曉諭右吾衛軍、左右羽林軍、左右衛軍將士,只要平定叛亂,將領各升一級,兵丁兵餉加倍,有抓住叛亂首要分子長孫大人、劉審禮、阿史那賀忠、阿史那賀真、張道遠、劉伯英等人,官生三級,賞金千兩。”

高宗不及思索,脫口而出:“好,就照愛卿的意思辦理!”

……

圍在內皇城外的大軍,在劉伯英、張道遠指揮下,在猛烈功城,忽聽城牆上鑼鼓聲大起,隨後羽林軍齊聲大喊:“聖旨到!聖旨到!”

剛纔還在吶喊,撞擊城門的左右驍騎衛兵將聞聽都安靜下來,有跪地聽旨者,有茫然不知所措者。只見幾名太監出現在城樓上,其中一人展開黃絹,大聲讀道:“大唐皇帝詔曰……”

城上的羽林軍擔心下面叛軍聽不清楚,也齊聲複述道“大唐皇帝詔曰……”

“太傅長孫無忌身爲三朝元老,不思努力報國,卻鼓惑誆騙各軍將士,胡說什麼誅奸逆!朕自理國以來,親政愛民,兢兢業業,不敢懈怠,對子民、對社稷可謂問心無愧,雖不敢言造福天下,卻也德行未失!所用之人,德才兼備。所行之策,利於社稷民生,何來逆臣,何來妖孽?長孫無忌身受朝廷恩寵,深得朕之禮遇,如今爲一己之私,煽動不明真相將士起兵禍、擾民寧,欺君心,其罪當誅!朕念你曾爲國所立功勳,年老意亂,削爵爲民,閉門思過……”

“各軍將士,朕知道你們受了欺騙,以爲朕有危險,拼死救朕,朕很感動,但也很惱火,朕在自己的皇宮,過的很好,何來危險?沒有兵部令符,軍人怎可隨意調動?朕不想看到混亂,想讓所有的子民都平安!凡我大唐將士,立刻回營待命,朕將不再追究此事。如有擒拿首要,則立功嘉獎。繼續爲惡者,斬不赦,誅九族!”羽林軍將士們齊聲複述之聲,遠震外城。

後面這段,武皇后故意草擬的極其通俗,爲了讓識字不多的兵丁都能聽明白。

左右驍騎衛的將士暈了,雜聲紛紛,有人喊道:“聖旨拿下來,給我們看看!”

聖旨從城樓上吊了下來,有人上前,展開看了看,喊道:“是真的聖旨,有玉璽!”

全軍炸了,很多人掉頭蜂擁回營,什麼上官的話,全都甩到耳後去了。

也有人大喊:“抓住長孫無忌,聖上說有嘉獎的!”

腦袋活絡者,迅速圍向長孫無忌、張道遠、劉伯英幾人。而這幾位上官,眼見手下的軍隊變成了反撲的惡狼,彈壓不住,全傻了。

陸永生,江湖人世,反應快,喊道:“事情已經不可爲,大人快走呀!”

他們在幾百名親從護衛下,掉頭逃竄,而身後是滾滾追擊的鐵流……;

第15章 千里棋盤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5章 雪兒公主(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8章 刺客風雲(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7章 紫薇學堂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7章 蒼鷹軍團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8章 草原大戰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6章 高陽之難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
第15章 千里棋盤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5章 雪兒公主(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8章 刺客風雲(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7章 紫薇學堂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7章 蒼鷹軍團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8章 草原大戰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6章 高陽之難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拉萨市| 简阳市| 玛纳斯县| 商洛市| 桂东县| 雷州市| 盘山县| 海阳市| 达日县| 台北市| 通海县| 田阳县| 开鲁县| 万宁市| 台湾省| 芦山县| 雷州市| 徐州市| 盐池县| 新沂市| 乌兰县| 垣曲县| 宜阳县| 淮北市| 绩溪县| 太白县| 太湖县| 南昌县| 邵阳县| 江源县| 合阳县| 尚志市| 镶黄旗| 永靖县| 新巴尔虎左旗| 曲周县| 顺昌县| 靖边县| 隆子县|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