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2章 張燕託孤

在張方的攙扶之下,張燕強撐著病體來到山寨中議事的大堂之中。

飛燕寨乃是黑山百餘山寨之首,這議事大堂自然也修建得寬敞大氣,昔日曾無數次接待了各地前來拜謁的山寨首領頭目,在此處商議出一個個震動黑山的決定。

然而眼下,這大堂之中空無一人,堂內的案幾、筵席上隱約蒙了一層灰塵,透著些許敗落的氣象。

張燕在兒子的服侍下坐定後,吩咐道:“擊鼓聚將吧!”

張方不敢反對,只得吩咐隨從敲響了聚將議事的大鼓。

過不多時,便有人聞聽鼓聲後三三倆倆地步入堂內。

入內的人裡有張燕本寨的頭目,也有被徵召來參與練兵的各寨首領,也有周圍山寨前來報信的使者,大家的氣色都不怎麼好,進來後多是朝主位上的張燕拱手爲禮後各自入座,甚至有些人連禮都不行,直接就坐了下來。

若是往日,張燕見著有人如此無禮,早就命人拖下去一頓好打,但他今天卻好似十分沉得住氣,還用手按了按身旁的張方,示意他稍安勿躁。

當堂內差不多坐了個近半人的時候,見外間再無人入內,張燕便說道:“諸位先通下氣,把各個方向的消息說上一說。”

負責彙總四方消息的親信便把目前已知的情報與衆人說了,大體有北邊上艾、東南邊老槐谷、南邊贊皇以及西邊上黨方向都有兵馬殺進山來,正在圍打沿途各個山寨。

堂內衆人事先雖也有互通消息,但當堂聽到各路的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不免也都暗暗心驚,然後堂內便如同揭開了鍋一般嘈雜議論起來。

張燕也不去阻止,只是不發一言靜靜地看著衆人,直到衆人察覺出來漸漸閉上了嘴。

見堂內重歸安靜,張燕道:“眼下情勢不妙,諸位都說說看,有什麼辦法?”

“將軍,我以爲當速速遣人支援周邊各個正在被攻打的山寨,逐退常山人!”

“對!需得儘早救援,不然那些山寨難以保全!”

“這時候去救不好救啊!常山人多是堵住了上山的通道,我們總不能在山下與常山兵正面交鋒!”

“這有何難,各山寨除了正面的大路外,多還有後山的小道,我等可從小道而上。”

“走小道可不容易,一次上不了多少人,去少了也沒什麼大用,如此還不如讓各寨先各自死守一番。”

“哼!我看你是不顧各寨安危吧?我等家小可不似你一般在這飛燕寨裡。”

“你……你血口噴人,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我等也是就事論事,各寨精兵多被抽調出來,若不去救,憑各寨老弱如何能守得住?你怕是不會見死不救吧?”

見衆人沒說幾句就要吵起來,張燕也沒去制止,反倒是坐在靠前位置上的一人站出來說道:“諸位莫吵莫吵,救自是要救的,不過眼下虎頭山上的人手也不寬裕,若是分兵去救,常山人若舍了那些山寨不管,徑自來攻飛燕寨怎麼辦?”

“就算常山人不會就此來攻,可眼下四面都有來敵,要分多殺兵去救?先救哪個山寨?常山人攻打各寨的人手分別有多少?我們都並不知悉,若是倉促行事,怕會落入敵人的轂中啊!”

說話之人姓孫名鬆,乃是昔日張燕在幷州擄掠來的一名落魄文士,此人肚子裡倒有幾分墨水,對張燕也不亢不卑,得了張燕的賞識,令其爲自己出謀劃策,還讓他教授張方詩書,算是張方的老師。

因著這個身份,孫鬆在黑山各寨首領之間頗受人尊敬,此刻他問的幾個問題,衆人也覺不好回答,便都沉默了下來。

張燕見狀對孫鬆點了點頭,說道:“那孫先生有何方略?且與我等說說。”

孫鬆道:“如今我爲主,常山人爲客,我居守,而敵主攻,我有堅寨高崖爲依託,敵雖能圍而不可驟下,故而時日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而對常山人越不利。故而在下力主各寨要打起精神,牢牢固守,將常山人拖住,若能拖上十天半個月,那常山人攻勢自疲,士氣消解,便會知難而退。”

見孫鬆如此說辭,一些各山寨徵召來的頭目便道:“孫先生如此說,也是要聽任各寨自生自滅嗎?”

“這與沒說有何不同,各寨當然是會守的,可守得住守不住誰能知道。”

眼看堂內又要亂作一團,今天始終和顏悅色的張燕突然猛地一拍案幾,發出重重的聲響,把衆人全都嚇了一跳。

“哼!我讓孫先生說話,他還未說完,汝等嚷嚷什麼?可是不把我的話放在眼裡了?還有誰有意見的,站出來讓我看看?”

張燕一邊說一邊環顧著堂內諸人,堂內衆人懾服於他多年來的威勢,雖然心裡不無意見,但都不敢與其對視,紛紛低下頭去躲避。

見壓制住了衆人,張燕重新恢復了溫和的態度,對孫鬆道:“孫先生繼續說。”

孫鬆朝張燕一揖後繼續道:“當然,雖是死守,然也不可對各寨不管不顧,還當遣人走小道與各寨隨時保持聯絡,將各地消息與此間對策及時告知各寨,不使各寨生疑慮之心,對於一些守備力量不足的山寨,也可遣少量精兵強將前往支援。”

“然而,這些都只是修修補補之舉,畢竟常山人此來做了多少準備,有多大的決心,我等一無所知,若其久攻不退,也是不妥。”

“爲今之計,只有再遣人聯絡張、楊二位將軍,曉之以脣亡齒寒之義,許之以糧秣財貨之利,動之以多年袍澤之情,促成兩邊儘快派兵來援。二位將軍手下兵馬衆多,若能傾力來援,必能解此次之危機,更有機會反被動爲主動,讓常山人進山容易出山難。”

孫鬆這一番話說得還是很有見地的,衆人聽了都深以爲然。

張燕也是頻頻頷首,讚賞了一句道:“孫先生此言大善,汝等可還有什麼其他意見?”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表示沒有更妥善的辦法了,全都沉默不語。

張燕見狀道:“那你們議一議都派誰去各山寨通消息,每個山寨的人數不要太多,先安各山寨之心,再視其具體情形回來商量要不要派人增援。”

“我有些乏了,先去後堂休息,你們議論出個結果後報上來,孫先生,你隨我來一下。”

說完張燕便在張方的扶持之下來到後堂坐下,坐下之後,張燕便大聲咳嗽了起來。

方纔在前堂,他一直強自忍耐著,好幾次把臉憋得通紅,但都不願在人前顯露出來,著實辛苦。

孫鬆見狀心裡也嘆了口氣,雖然他也是身陷黑山,但張燕對他多有禮遇,他也生出了報效之心,如今見張燕的身體如此,不免憂心忡忡。

張燕咳了一會兒後,對孫鬆道:“孫先生,勞煩你爲我寫幾封信。”

孫鬆應諾一聲後在案前坐下,靜待張燕吩咐。

張燕道:“第一封信寫給張坦,把此間的事情一併告訴他,不必隱瞞,另外,與他說,若是他願意帶兵來援擊退常山人,這黑山第一把交椅,老夫便讓出來,不論是他張坦要自己坐,還是給他侄兒張臨坐,都由他。”

張燕此言一出,張方與孫鬆都是大驚失色,說道:“父親(將軍)!”

張燕揮揮手,制止了他們繼續說下去,吩咐道:“便按照我說的意思寫。”

孫鬆按捺住心中的驚訝之情,匆匆寫就了這封信,交給張燕驗看。

張燕看過之後道:“甚好,第二封信寫給楊恪,與他說,當年他父親楊鳳與我一同起兵,又一同接受朝廷招撫,其中種種默契與感情自不消題。”

“如今外敵入侵,黑山軍大業難繼,我已經是老病之身,而阿方尚且年輕難堪大任,我看來看去,唯有賢侄楊恪能挑起黑山軍的大梁。”

“若是楊恪願意帶頭號召南邊諸山寨一併來援,逐退來敵,那他勢必身負諸山寨之望,不至於墜了黑山軍的威名!”

“只消黑山軍在此次外敵來犯中得以保存,那老夫物故之後,也不會沒臉面去見他父親楊鳳了。”

孫鬆一邊寫一邊暗暗心想,這兩封信給張坦和楊恪,一明一暗都有將黑山軍大權託付的意思,豈不是一女兩嫁麼?

不過孫鬆卻也不敢問出來,只是依照吩咐寫好了信呈上。

張燕拿著兩封信,交給張方,說道:“吾兒,你去安排一下,尋幾名親信可靠之人,務必要親自送到楊恪和張坦手裡。”

張方應諾而去,後堂之內只留下了張燕與孫鬆二人,張燕又考慮了一會兒纔開口道:“孫先生,再爲我寫一封信給高幹,與他說,我與他這些年來雖小有摩擦,然互相之間並不爲仇讎之勢。”

“先前他願意向我提供糧秣,我雖知他希望我抵敵常山顏良,但我也多承他的好意接受了。”

“如今我張燕勢微,他要上來踩一腳我也並不意外,只不過還請他想一想,此番攻打我黑山盡是由顏良主持,而顏良此子不過來到常山半年而已,若讓顏良得獲全功,他高幹臉上會好看麼?”

“我也不指望高幹能出手相助,只是盼在他顧念大局手下留情,給我黑山軍留一個喘息的機會,我勢必會感念他的大恩大德。”

說到此處,張燕咳嗽了幾聲,然後皺著眉頭思考,孫鬆見他神情十分掙扎,也不敢去催問。

不過張燕也沒讓他等太久,繼續說道:“再告訴高幹,若我黑山軍敗局無法逆轉,我會讓張方率領殘部去投靠他,還望他看在我的誠心上照拂一二,他日張方定會尊奉他的命令替他效力。”

聽到這裡,饒是孫鬆再如何鎮定也是按捺不住,說道:“將軍,萬萬不可啊,怎能讓少將軍去投高幹?這高幹畢竟是外人,總是不如張、楊二位當家。”

張燕點點頭道:“孫先生所言有理,不過你還是照我說的寫,此信只是留個後手,未必真個會到這一步。高幹此人貪鄙狡猾,雖然不值得託付,然也是無奈之下的一個選擇,提前給他些甜頭也無不可。”

孫鬆依言寫好之後,呈給張燕過目,張燕看完,從腰間解下當年朝廷授予他的“平難中郎將”銀印,在書信的末尾鄭重蓋上印記,又交還給了孫鬆,說道:“此信由孫先生遣可靠之人送去給高幹。記得,先瞞著張方不必告訴他。”

孫鬆面色悲傷地接過信函,正要告辭離去,張燕又說道:“孫先生,這些年委屈你在我這裡了。”

孫鬆忙道:“沒有的事,將軍待我有厚恩,並不委屈。”

張燕道:“你知道的,阿方年紀輕,雖有幾分小聰明,然還遠遠沒到挑起重擔的程度。我又沒能好好管束他,讓他跋扈慣了,黑山諸寨他的長輩裡,沒幾個人說話他能聽得進去的。不過他對孫先生還是多有敬重,怕是我走後,只有孫先生能替我管教管教他了。”

孫鬆忙道:“將軍萬萬不要如此說,在下何德何能替將軍管教子侄。”

張燕道:“孫先生毋須客套,你的才幹我是知道的,將阿方託付給你我還是放心的。”

“這一次的坎,不是那麼好過的,都怪我被一己之私矇蔽了眼睛,太過輕視顏良,沒想到他能以一郡之地拉出如此多能戰之兵。”

“如今他有備而來,即便是能僥倖過了這一關,黑山軍也會元氣大傷,而我更無顏在居留在此位置上。”

“若是這坎真過不去,我這老病之身也不堪再輾轉奔波了,便與這飛燕寨一同毀去便是。”

“此寨既以我之名名之,我與之共存亡,他日亦不失爲一樁美談。”

張燕徐徐道來神情淡定,但孫鬆已經聽得淚流雙頰,哽咽道:“周邊的山寨各個都不好打,他們要一個一個攻下來談何容易,更何況飛燕寨乃是將軍精心築就,絕對是易守難攻,將軍實在毋須如此悲觀啊!”

張燕沒有回答他,只是揮手道:“我省得,你去安排人送信吧!”

孫鬆聞言朝張燕鄭重拜了一拜後才步出了後堂,在踏出門外後,他隱隱約約聽見堂內張燕的自言自語聲。

“哎!我張燕縱橫黑山十餘年,竟然也會到今天這般田地,哈哈哈……哈哈哈……咳咳咳……。”

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72章 豬隊友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08章 刺客侯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64章 賀喜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63章 帥醒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216章 賞雪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82章 一鍋端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章 造化弄人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358章 變故第518章 下基層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73章 商隊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92章 君子沮授第82章 劉延獻策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67章 真香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7章 鄉野之民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388章 氣運終盡
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418章 楊恪與張白騎第555章 學術理念之爭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171章 潛入城中的暗子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364章 太常趙岐第245章 開幕儀式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3章 隗冉的心思第510章 自家子侄第127章 南蠻巫術和道家仙法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43章 各顯身手第472章 豬隊友第474章 龐士元的見聞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186章 一將捨命,萬將難敵第208章 刺客侯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564章 賀喜第506章 爲了利益成爲舔狗第312章 中山大商蘇雙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45章 宿命的對決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69章 張遼的抉擇第463章 帥醒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61章 上艾士紳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199章 敗軍之議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577章 司馬仲達第419章 趙國郡兵第216章 賞雪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482章 一鍋端第425章 仇升的心跡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章 造化弄人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433章 工匠的思維定式第358章 變故第518章 下基層第152章 武威張繡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46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03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05章 奇特的請求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25章 激勵與撫卹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573章 商隊第40章 某乃河東關雲長是也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第292章 思想理念教育第538章 烏桓突騎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59章 士之冠冕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78章 小才女辛憲英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262章 分而化之第92章 君子沮授第82章 劉延獻策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153章 將軍的家事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267章 真香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7章 鄉野之民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388章 氣運終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平南县| 阿拉善盟| 开原市| 曲靖市| 安图县| 岑巩县| 渑池县| 弥渡县| 集贤县| 北安市| 麻城市| 富平县| 香格里拉县| 如东县| 全南县| 达尔| 凌源市| 鄂托克前旗| 华容县| 开原市| 霍林郭勒市| 高青县| 乐业县| 乐陵市| 汉寿县| 雷山县| 嫩江县| 克拉玛依市| 和林格尔县| 赞皇县| 左云县| 阜平县| 新平| 达州市| 汶上县| 武川县| 施秉县| 巴南区| 莱阳市|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