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六十 大略 上

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

此忠直之詩句出自國朝良將,戚繼光,戚少保,十六歲時作此詩,以彰其志向,然而,此等胸懷又豈是人人都有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手中自有千鍾粟。一本勸學,其中真意是萬民誤解還是約定俗成意思就無人知道了,然而,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志向莫過於升官發財罷了,洪承疇也不例外。

因此,孫伯綸一提入閣之事,洪承疇心中不免意動,孫伯綸這個接觸不到朝堂的千戶不清楚,身爲三邊總督的他卻很瞭解,朝中對流賊肆虐山西、河南、畿南極爲不滿,各種聲音都有,其中一個聲音正合他的意思。

朝廷認爲,流賊肆虐是因爲事權不一、相互觀望,所以造成官軍被動,有人建言,當擇一人,總督山西、陝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專門懲辦流賊,明眼人都清楚,要做到大權在握,名副其實,此人至少也要以兵部侍郎銜擔任,而洪承疇更是認爲,如果自己能擔當此職,憑藉陝西剿賊的功勞,或許就能以兵部尚書銜擔任了,爲日後入閣拜相鋪平道路。

實際上,洪承疇確實有這個資本,流賊首領多爲陝西人,洪承疇在陝西執政已久,累年平賊,對諸流賊熟稔,而能抽調平賊的機動兵力,其將領,諸如曹文詔、賀人龍都曾在洪承疇麾下,合作已久,無需擔心上下離心。

洪承疇甚至認定,只要自己堅持剿賊策略,只需一個時機,便能平步青雲,現在怕的就是陝西再有事端,也是因爲如此,纔對孫伯綸之事如此小心謹慎,但是聽孫伯綸話裡話外的意思,陝西將有大事發生,這豈不是威脅到自己的仕途嗎?

“孫大人,如今陝西大股賊寇皆被剿滅,本官又與陳奇瑜上書,免去陝北各地的田稅,予民休養生息,六月以來,陝西各地局勢安靖了許多,怎生到你嘴裡成了大禍臨頭似的?!焙槌挟狀H爲不悅的說道,看孫伯綸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一拍桌子喝道:“孫大人,莫不是你在套內撐不住了,想要學那些韃虜,入關搶掠!”

洪承疇以爲這是孫伯綸在威脅,逼迫自己保住他,也由不得他不擔心,如今陝西三邊的精兵,要麼在關中一帶剿賊,要麼已經去了山西助戰,餘者只有延綏總兵王承恩一部、寧夏總兵賀虎臣一部,若孫伯綸麾下那幾千人南下,延綏空虛,倒真是一場大災禍。

孫伯綸卻呵呵一笑,說:“洪大人說哪裡話,我孫伯綸雖然膽大包天,做了許多旁人不敢做的事情,但卑職可以發誓,卑職所作所爲,從未損害過大明的利益,我本是大明赤子,如何敢叛國寇邊。”

這話一出,洪承疇才稍稍放心下來,孫伯綸走了過來,低聲說:“卑職所說隱患,並非是流賊,也非河套,而是寧夏?。 ?

寧夏?

洪承疇臉色一變,走到輿圖旁,看了又看,寧夏鎮雖然是窮苦之地,卻也是九邊重鎮之一,轄地盡是衛所,一般人是覬覦不得的。

他看不出也想不明,只能看向孫伯綸,孫伯綸道:“東虜之所以騷擾大同、宣府,蓋因其大軍西征,把林丹汗驅逐出漠南,此已經形成驅虎吞狼之勢,大人難道忘了崇禎元年,林丹汗圍困大同之事了?”

洪承疇聽得這話,恍然大悟,心卻徹底沉了下去,五年前,林丹汗西遷右翼,可不光是爲了躲避後金鋒芒,還是爲了取得朝廷給右翼諸部的市賞,只因當時察哈爾部窮困到難以度日的程度,洪承疇記得當時邸報上說:插部,疲甚、餓甚、窮甚。

對於草原部落,洪承疇知道,草原部落,越是窮困時越是危險,活不下去的草原部落會進攻邊牆,劫掠食物,如果成功,方能活下去,若是失敗了,死了的人還能減少部落的糧食壓力。

崇禎元年,林丹汗的入寇就是這個策略,大明曾在遼東與林丹汗結盟,知道他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四年前,面對兵強馬壯的大同鎮就敢興兵犯邊,如今到了西番地,如何不敢劫掠寧夏?

歷史也正是如此,逃亡青海的察哈爾部窮困到了極致,甚至到了殺人易食的地步,崇禎六年五次犯邊,崇禎七年,更是從三月一直與洪承疇對陣到了閏八月,一直到病死,才讓寧夏鎮安定下來。

洪承疇沉默下來,負手立於輿圖之前,擡頭仰望,陷入了沉思。

孫伯綸沒有打攪,而是出門讓人送來茶水糕點,靜等洪承疇吩咐。

經過孫伯綸這一提醒,洪承疇才發現此事需要未雨綢繆,自己身爲三邊總督,寧夏正是自己轄地,若是林丹汗寇邊,肯定是要出兵的,且不談陝西兵馬不足,也不論是否戰勝林丹汗,單單是這時間就耗不起。

從整軍備餉,到出兵作戰,贏一場大規模的戰鬥,少數半年,就算贏了又如何,韃騎來去如風,如何殲滅?九成九要把自己釘死在寧夏鎮,一旦陝西再鬧流賊,那就是失職之罪,就算陝西平穩,那又如何,那五省總督之位怕是就要去遠了,別的不說,延綏巡撫陳奇瑜,不就利用自己是山西人,與朝中有鄉誼情分的大佬們媾和,正謀奪這個位置嗎。

“爲今之計,就是穩住林丹汗,不讓其生事。”許久之後,洪承疇才正聲說道,他習慣性的擡手,當即有一杯茶遞到自己手裡,回頭一看,正是孫伯綸,他冷哼一聲,但心裡也不那麼記恨孫伯綸了,說話也客氣了不少。

“依你看,如何是好???”洪承疇品著茶,淡淡問道。

孫伯綸知道洪承疇乃是官場高手,能成爲三邊總督的人,定然是胸有丘壑,此時心中早有計量了,但也不揭穿,哈哈一笑說:“依我看,大人立刻召集三邊精兵,西去討伐,卑職也出兵渡過黃河,再以林丹汗女婿的身份贏得他的信任,咱們裡應外合,滅了他林丹汗,不就一了百了嘛?!?

章三八 關鍵的一年章三 大勝章二四 菊花盛開的夜晚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二 夜襲章三五 夜襲章三三 內奸章五十 實力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八 戰火休章十八 鰲拜失期章三十一 當局迷章十三 主婚章九 設局章十八 改土歸流章二七 相持章九六 密談章四八 商定章五九 弄權章四五 宣大盡沒章十九 賊寇終焉章十一 聯姻扎薩克圖部章五四 分析章五十 睚眥章二七 拉鋸戰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三 下注章二十二 墾荒隊章二 切支丹章六四 應對章二五 漂沒?章四四 展開章十 收復澳門章五七 晉商 上章三十 先鋒章十八 消息 下章八 出事章六十 黨爭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二三 對敵方略章五三 議功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四八 逆襲章五五 最終一役章五五 鹽、煙章十九 嫌隙章五一 摧鋒章六 平臺召對章四 聯絡章六 國運之戰章五 鄭氏的決斷章七九 兵戈 十章十四 逆襲章八 黃教聯盟章十四 江戶灣條約章十二 初春鷹揚章四八 兵困歸化城章一五八 囚籠開始章二一 狩獵章九四 亂兵章一三一 傾軋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四 打開局面章三 新道路章十九 珍珠鏈章六九 現狀章二六 自作自受章七 ‘惡客’登門章三 大勝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十一 清醒的認知章九四 亂兵章六四 軍機處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八一 洪承疇降清章一零八 如何賑災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七七 兵戈 八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二十二 墾荒隊章一四九 各懷鬼胎章一五一 建交葡萄牙章五三 態勢章六 竊敵營章十五 死神終臨章三六 終死章七九 兵戈 十章十五 血戰章六六 三方媾和章十 受挫章一五二 荷蘭艦隊章五九 弄權章五 截人騾章二十 立規矩章二八 戰心猶在章六九 現狀
章三八 關鍵的一年章三 大勝章二四 菊花盛開的夜晚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二 夜襲章三五 夜襲章三三 內奸章五十 實力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八 戰火休章十八 鰲拜失期章三十一 當局迷章十三 主婚章九 設局章十八 改土歸流章二七 相持章九六 密談章四八 商定章五九 弄權章四五 宣大盡沒章十九 賊寇終焉章十一 聯姻扎薩克圖部章五四 分析章五十 睚眥章二七 拉鋸戰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三 下注章二十二 墾荒隊章二 切支丹章六四 應對章二五 漂沒?章四四 展開章十 收復澳門章五七 晉商 上章三十 先鋒章十八 消息 下章八 出事章六十 黨爭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二三 對敵方略章五三 議功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四八 逆襲章五五 最終一役章五五 鹽、煙章十九 嫌隙章五一 摧鋒章六 平臺召對章四 聯絡章六 國運之戰章五 鄭氏的決斷章七九 兵戈 十章十四 逆襲章八 黃教聯盟章十四 江戶灣條約章十二 初春鷹揚章四八 兵困歸化城章一五八 囚籠開始章二一 狩獵章九四 亂兵章一三一 傾軋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四 打開局面章三 新道路章十九 珍珠鏈章六九 現狀章二六 自作自受章七 ‘惡客’登門章三 大勝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十一 清醒的認知章九四 亂兵章六四 軍機處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八一 洪承疇降清章一零八 如何賑災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七七 兵戈 八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二十二 墾荒隊章一四九 各懷鬼胎章一五一 建交葡萄牙章五三 態勢章六 竊敵營章十五 死神終臨章三六 終死章七九 兵戈 十章十五 血戰章六六 三方媾和章十 受挫章一五二 荷蘭艦隊章五九 弄權章五 截人騾章二十 立規矩章二八 戰心猶在章六九 現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南充市| 揭阳市| 兰溪市| 沂南县| 公主岭市| 安化县| 和平区| 丹巴县| 庄浪县| 南雄市| 兰州市| 集贤县| 巧家县| 开原市| 阿克苏市| 金沙县| 安康市| 佛学| 南通市| 吴江市| 临沂市| 长白| 普洱| 汨罗市| 灌云县| 阿荣旗| 鄂托克前旗| 江门市| 商河县| 墨脱县| 阿城市| 炎陵县| 泰和县| 青岛市| 新化县| 晋江市| 兴城市| 蛟河市| 建平县|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