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十四 後發制人

鎮定!鎮定!

孫伯綸強行站起身子,平復心中的激動乃至畏懼,強迫讓自己鎮定下來,調整了許久,孫伯綸看向塔什海,這廝正用毯子裹著身子,喝著伙伕送上的薑湯,孫伯綸一腳把他手中的碗踢飛,抓住他的胸口問道:“塔什海,你跟我聽清楚,你要原原本本的告訴我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不要漏過任何一個細節,記住,我不需要你的分析,不需要你的判斷,我只需要知道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明白嗎?”

塔什海被那張認真而又冷靜的臉嚇了一跳,微微點頭,便一句一句的說了起來,孫伯綸揮了揮手,牧鋒等將領也是四散開來,尋找塔什海麾下的士兵詢問。

半個時辰後,孫伯綸已經聽完塔什海的敘述,又把諸將問道的情況彙總,認真的問:“也就是說,沒有人見到林丹汗的屍身,也沒有看到他被人殺死,對嗎?”

“是這樣的,必闍赤大人,可是大篷車燒了,蘇魯錠也不見了,那大汗他.......。”塔什海低聲說道,話未說完,孫伯綸的匕首抵在他的脖頸,冷冷的說道:“記著,大汗沒死,大汗沒死,見到誰,都要告訴他,大汗沒死,他被必闍赤孫伯綸救下,只是受了輕傷而已,明白嗎?”

“可是大汗可能真的........。”塔什海依舊無法說服自己。

孫伯綸微微一用力,鋒銳的匕首切開了一條細縫,血流淌出來,脖頸的刺痛讓塔什海稍稍冷靜下來,孫伯綸又道:“我們要爲活人考慮,知道嗎?”

塔什海木訥的點點頭,好似失了魂一般,說:“對,大汗沒死,大汗沒死!”

搞定了塔什海,孫伯綸立刻召集諸將,立刻吩咐道:“兀良哈、餘彥,你們立刻去南岸,兀良哈把甲騎和步營調集到北岸,餘彥你帶上你的不死隊,護送輜重和火炮西去,一定要把他們送到套內,無比保證安全。”

餘彥敏銳的察覺到孫伯綸沒有提輜重的事兒,於是問:“大人,輜重該如何?”

孫伯綸道:“把駱駝抽調給我,其餘能帶走就帶走,帶不走就地燒燬。”

“明白,卑職一定不辱使命!”餘彥領命而去。

孫伯綸解下佩刀,扔給牧鋒,問:“我待你如何?”

“將主爺對卑職恩重如山,卑職願以死報效!”牧鋒低聲說道。

孫伯綸點點頭:“你帶一百親衛,立刻回套內,有兩件事要辦好,第一,找到徐麻子,讓他派兵把住浮橋,一旦有人威脅浮橋安全,立刻炸燬,所有船舶,繫留西岸。第二,你執我的佩刀,前往夫人的宮帳軍,一定要把軍隊控制住,宮帳軍不得出套內,林丹汗生死不明,淑濟只是一個率性女兒,難免任性,但我麾下忠勇將士,不能讓她任性胡爲,如果她敢不從,就地綁縛!”

牧鋒聽了這個命令,堅定的說道:“卑職明白,卑職一家性命是將主爺給的,今日便是還給將主爺的時候了。”

說罷,挑選親衛,渡河南下,其剛渡過大黑河,便聽到有人追上來,回頭一看,是兀良哈,兀良哈見到牧鋒,拉到一邊,低聲說道:“牧將軍,你切要聽我一言,萬萬不可胡來啊。”

“將領如山,將主爺的吩咐,哪敢不從。”牧鋒說道。

兀良哈說:“便是擔心你如此,我纔來的,將主爺的吩咐不得不從,但萬萬不可對夫人無禮造次。”

見牧鋒還要堅持,兀良哈道:“將主爺與夫人珠聯璧合,纔有漢蒙聯合,共御東虜之局面,萬不可因一時之憤,讓將主爺的基業分崩離析啊。”

牧鋒雖然忠直,卻並不傻,繼而明白,對兀良哈說:“某乃自作主張,與將主爺無關,若他日夫人怪罪起來,某甘願受死,只是如今危若壘卵,某不得不行非常手段了。”

見牧鋒明白自己用意,兀良哈老淚縱橫,說:“他日若牧將軍真有劫難,汝之母便是我之母,汝之妻,便是我姊妹,汝之兒女甚於我親子!”

“多謝將軍照拂!”牧鋒低聲說道。

兀良哈又從懷裡掏出一物,是把匕首,說道:“我長子在宮帳軍中效力,名爲蔑乞兒,你持此物尋他,他自然助你,我幼女在夫人身邊服侍,亦可助你,另外,將軍千萬莫要對夫人動粗,有一事,便是大人也是不知,夫人懷有大人骨血了。”

牧鋒收了匕首,臉色微變,道:“多謝將軍告知,某去了。”

天完全亮的時候,所有部隊都已經過河,孫伯綸並未向西,而是繞過歸化城,再行往西,提前出發的夜不收送來情報,東虜主力西進追擊,只留下左翼二部,不到萬人收拾殘局。

下午未時(三點鐘),考慮到接下來的戰鬥,孫伯綸命令衆軍又進食一次,然後披甲上馬,利用板升地區的殘垣斷壁和廢棄村落掩護,迅速西進,全軍由兀良哈的騎營爲先鋒,孫伯綸率領鐵甲騎兵和機動步營在中,親衛隊與塔什海一道在後掩護,呈現縱隊前進。

疾行一個時辰,穿過一片楊樹林,便看到了昨日林丹汗與東虜決戰的戰場,此時戰場上死屍一片,敵我雙方都有,昨日的大雨讓戰場變的更加殘酷,無數的烏鴉在半空盤旋,到處都是武器的碎片和殘餘的屍骨,甚至還有未死者在泥塘中哀嚎,入眼所及,整片戰場都是人影,多是女人和老弱,正在剝私人衣甲,回收箭矢和武器,而在原本林丹汗的大營,扎魯特和科爾沁人已經佔據在那裡,利用營地圈住密密麻麻投降的敵人,其中多是察哈爾人,而在西側,一股洪流正在趕來,那是沒來得及逃走的鄂爾多斯部的部族。

昨日下了大雨,天轉冷了一下,小雨漸漸變成了雨夾雪,夾雜著雪粒的玉樹打在鐵盔和甲葉上,噼裡啪啦的,雨水灌進衣服裡,孫伯綸打了個冷顫,但卻滿心歡喜,這般朦朧,左翼各部定然察覺不到來自後方的偷襲。

當吳克善和內奇汗聽到號角聲的時候,孫伯綸的甲騎已經突進到距離營地不到一里地的地方,看著那惡魔一般的鋼鐵洪流,早就見識過他們厲害的二人心驚膽戰,當即下令逃跑,二人顧不得通知他人,只帶上自己部落的騎兵,向南逃跑。

鐵甲騎兵緩緩前進,蓄力等待衝擊的時候,兀良哈的騎營從一側疾馳而來,從左翼營地前掠過,留下一叢箭矢,左翼各部還在催促士兵列陣,機動步營隨後掠過,燧發火銃連連開火,瞬間鉛子橫飛,留下一條寬達數百步的白色煙龍。

那煙龍忽然衝散,竟然是鐵甲騎兵衝了上來,沿著尚未關上的柵欄門,衝進了營地,兀良哈的騎兵則饒了一個圈子,追隨其後,左右馳射,左翼其他部落這個時候也明白過來,也不再抵抗,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戰鬥進行的很快,說起來,逃跑是蒙古人的天性,不分左翼右翼,不分是否是成吉思汗的血脈,左翼各部逃走的速度,比昨日林丹汗的軍隊也是不遑多讓。

傍晚,戰場恢復平靜,孫伯綸當即命令打掃戰場,絲毫沒有追擊左翼各部的意思。

當晚,孫伯綸也弄清楚了現狀,嶽託和豪格各帶一支騎兵,向西追去,豪格沿河追擊,嶽託在貼著大青山走,孫伯綸弄清楚之後,很快下定決心,讓兀良哈押送戰俘和察哈爾人向雲內、君子津一帶靠攏,而把兀良哈的騎營分了一半給塔什海,讓其護送鄂爾多斯部族渡河南下,再渡兔毛川,在清水河那邊的浮橋進入套內。

而孫伯綸則帶鐵甲騎兵和機動步營繼續西進,對豪格銜尾追殺。

一日之後。

孫伯綸率軍列陣,山坡之下,而不高的山坡上,數千人馬圍成一圈,居中樹立著黃色的大纛,正是豪格的軍陣。

十餘騎孫伯綸的親衛緩緩行進到了孫伯綸面前,他們的馬匹喘息著,噴出團團白煙,皮毛已經完全溼了,在其身後還拖著十幾個已經沒了人形的俘虜,滿身是傷,都是一路追擊俘虜的東虜。

“將主爺,這羣東虜好似面捏的一般,無論卑職如何辱罵挑釁,皆是不理,連箭都不放一支。”那親衛隊官氣鼓鼓的說道。

“是啊,不是聽探子說,豪格是虜酋皇太極的長子,最爲跋扈驕橫嗎,如今倒成了小媳婦了,逆來順受的。”另一人也湊上來說道。

“罷了,既然虜騎不戰,讓弟兄們歇了吧。”孫伯綸淡淡說道。

昨日中午,大軍便偵得豪格軍的動向,但大軍靠近,這廝竟然率領數千人憑高據守,無論如何挑戰,據不出戰,孫伯綸也無法進攻,畢竟敵居高處,仰攻不利,且己方兵力若,又不能讓鐵甲騎兵下馬步戰,而機動步營雖可出戰,但前幾日的大雨,損失了大量火藥,如今子藥不足,孫伯綸不得已偃旗息鼓。

他已經打定主意,就先和豪格在這裡耗著,耗一日,便多些時間讓那些逃命的人逃跑,日後好爲自己所用,而豪格自那日在校場見識了孫伯綸鐵甲騎兵的厲害,便重視起來,又聽逃兵說其一個衝鋒便打垮了左翼蒙古哎板升附近的兩萬人馬,而孫伯綸追到近前,豪格眼見其鐵甲騎兵竟有兩千,更是忌憚,據守不出的同時,傳信嶽託靠近,準備兩軍匯合後再戰。

對峙到了中午,剛吃過午飯,幾個夜不收到了帳前,其中一人說道:“啓稟大人,我們捉到一個東虜傳令兵,取得情報,其在白鳳山一帶聯繫了虜酋嶽託。”

孫伯綸取出地圖,略加查看,便說:“如此說來,敵援最遲明日中午抵達。”

“既然如此,通知步營,打光子藥,今晚撤兵。”孫伯綸再自信,也不會和近萬東虜決戰,索性下達撤退命令。

隨著命令下達,步營前出,一路疾馳到了豪格軍陣七十餘步所在,紛紛下馬,張開氈毯覆蓋在戰馬上,人則藏在馬後,以支架支撐火銃,在準備妥當之後,便是一輪齊射。

豪格見孫伯綸步營衝上來的時候,以爲是要試探進攻,便也是如此佈置,將馬匹拴好,藏在其後,張弓待戰,卻不曾想其竟然組織步卒在七十步開外齊射火銃。

隨著爆鳴聲陣陣響起,近兩千鉛子被火藥激射出膛,如暴雨一般潑灑向東虜,七十步的距離,火銃殺傷力充足,準確度卻差了一些,好在敵人聚攏在一起,戰馬橫開,目標甚大,銃子大多命中戰馬,當即是一片混亂,許多戰馬被打的血肉橫飛,一團團血霧飄起,隨著嘶鳴不斷,這些倒黴的畜生倒在地上。

步營又完成了一輪裝填,再次齊射。

雖說士卒傷亡多,但如此多戰馬損耗,豪格也是承擔不起,他當即命令後排士卒用武器挖土,築造胸牆,同時命令前排士卒以弓箭還擊。

東虜使用的弓箭與蒙古人、大明的短梢弓不同,其長梢弓拉力很大,比明軍的弓箭擁有更強力的殺傷力,但東虜的弓箭注重穩和準,箭矢威力巨大,畢竟其是漁獵民族,平日在山林中對付野豬、黑熊這類強力野獸,若不能一箭射殺,便很危險,但長梢弓的缺點就是射程近,射速慢。

在與蒙古人和遼東明軍的角弓比起來,這個缺點根本不算什麼,畢竟他們用的角弓力小,箭矢輕,拋射對於身披重甲的白甲護軍傷害不大,但面對孫伯綸燧發火銃,這個缺點便無限放大,氈毯可以擋住長梢弓拋射的輕箭,但是擋不住燧發火銃射出的銃子。

所以,戰鬥呈現一邊倒,一直到豪格派出精騎衝擊步營,步營在收攏裝具,打馬後撤,豪格的白甲護軍不敢深追,在孫伯綸鐵甲騎兵動了,便回了本陣。

機動步營的攻擊力和機動優勢在毫無防護工事的敵人面前發揮的淋漓盡致,很快又故技重施,只是並未下馬,在馬上裝藥齊射,雖說速度慢了些,精準度差了些,但仍然戰果不錯,當豪格的軍隊築起胸牆的時候,步營的子藥也打的差不多了。

正當步營要進行最後一輪騷擾的時候,孫伯綸卻接到了來自夜不收的消息。

“大人,我們找到林丹汗了。”

章四七 擊退章十 受挫章八 抄家晉商章十 法典、聯盟章四五 收穫章四一 大戰尾聲章九 僞裝章十三 兩軍交鋒章三九 敵來章十六 破賊營章一零七 南征計劃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二三 破陣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九八 打動 上章二一 接陣章四一 方略章三四 勝利章六 國運之戰章七七 兵戈 八章四三 潰逃 下章二十六 初相見章二六 炮術無敵章二八 構陷章六九 現狀章三四 填壕章六八 應對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三七 李自成終成大患章一四零 勞改營章三三 近戰 下章四十 阿濟格的選擇章一一三 高歌猛進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八十 封伯章四六 虎狼之策章二五 判斷章二七 萬國會談章六一 盛京暗流章三一 浮橋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八一 兵戈 十二章五八 晉商 下章五八 嗣昌章四四 敵蹤章八 出事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八五 逃出虎口章二 結拜 下章六 竊敵營章四 打開局面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十三 長遠佈局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四四 一石三鳥章四六 爲民章二十 立規矩章十二 哥薩克人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二九 東虜後撤章三四 召對 上章十九 平叛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六 喇嘛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六九 竊國者誅章六二 三才章二六 初戰章二十 十年章十 法典、聯盟章三五 壁壘章三六 唯一選擇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章四 身死章一 反應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十四 暗流章三十 縱寇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五四 分析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四 暗流章十七 掌握局面章八六 兵戈 十七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一 反應章二二 炮擊章二七 安置章二四 北府章十九 東虜寇邊章二 夜襲章七四 兵戈 五章七一 兵戈 二
章四七 擊退章十 受挫章八 抄家晉商章十 法典、聯盟章四五 收穫章四一 大戰尾聲章九 僞裝章十三 兩軍交鋒章三九 敵來章十六 破賊營章一零七 南征計劃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二三 破陣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九八 打動 上章二一 接陣章四一 方略章三四 勝利章六 國運之戰章七七 兵戈 八章四三 潰逃 下章二十六 初相見章二六 炮術無敵章二八 構陷章六九 現狀章三四 填壕章六八 應對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三七 李自成終成大患章一四零 勞改營章三三 近戰 下章四十 阿濟格的選擇章一一三 高歌猛進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八十 封伯章四六 虎狼之策章二五 判斷章二七 萬國會談章六一 盛京暗流章三一 浮橋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八一 兵戈 十二章五八 晉商 下章五八 嗣昌章四四 敵蹤章八 出事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八五 逃出虎口章二 結拜 下章六 竊敵營章四 打開局面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十三 長遠佈局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四四 一石三鳥章四六 爲民章二十 立規矩章十二 哥薩克人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二九 東虜後撤章三四 召對 上章十九 平叛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六 喇嘛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六九 竊國者誅章六二 三才章二六 初戰章二十 十年章十 法典、聯盟章三五 壁壘章三六 唯一選擇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章四 身死章一 反應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十四 暗流章三十 縱寇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五四 分析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四 暗流章十七 掌握局面章八六 兵戈 十七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一 反應章二二 炮擊章二七 安置章二四 北府章十九 東虜寇邊章二 夜襲章七四 兵戈 五章七一 兵戈 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酉阳| 景德镇市| 无为县| 裕民县| 高青县| 阿勒泰市| 登封市| 从江县| 鄄城县| 广水市| 竹山县| 渝中区| 谢通门县| 镇安县| 武川县| 寿宁县| 恩施市| 新绛县| 宜兰县| 三穗县| 建宁县| 图们市| 汪清县| 五家渠市| 赤水市| 东台市| 策勒县| 西和县| 永定县| 刚察县| 遵义市| 亳州市| 上思县| 滦南县| 恩施市| 遂昌县| 丹凤县| 西乌| 万宁市|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