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四一 大戰尾聲

豐州灘。

孔有德和身邊近兩千人馬冒著大雪連夜出發,戰馬的小腿已經大半淹沒在雪地裡,費力的前行著,饒是如此,孔有德仍然暗自祈禱,雪再大一些,再大一些,纔不會有準並追來。

雪花在狂風的席捲下變成冰粒,打在人臉上,疼痛異常,孔有德蒙著臉,俯首死盯前面親兵的馬尾,以防掉隊,而數千人馬已經被白雪從頭到腳包裹住,從遠處看去,好似是一卷卷的棉花在前進。

這支隊伍便是從歸化城中衝出來全部了,沒有跟上來的要麼已經成爲了明軍的俘虜,要麼已經死在冰天雪地之中了。

天色已經漸晚了,已經完全看不清路,孔有德抽打了幾下馬匹,在迎面吹來的雪粒中睜開雙眼,找到了阿濟格的位置,走上去,高聲喊道:“十二貝勒,找個避風的地方歇息吧,吃點熱乎的?!?

而阿濟格卻給了孔有德一張冷峻的臉:“不,繼續前進,情況很不妙?!?

“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嗎?”孔有德問道。

阿濟格迴應說:“在這個位置,我們應當遇到土默特人和喀喇沁人了,但是卻沒有。”

“你是說他們叛變了?”孔有德說道。

阿濟格冷言說道:“蒙古人是最善變的,他們不會把生命託付給失敗者,這是草原上的生存法則。”

孔有德沒有說話,他了解大明的邊鎮,這麼冷的天氣和暴雪,那些傢伙絕對不會涉險追殺的,但想要投名狀的蒙古人就危險許多了。

又行進了兩個時辰,到了半夜,大軍才進了一處避風的山谷,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阿濟格發現,唯一的出口已經被數千騎兵堵住了,看旗幟服色,應當是土默特人,而漠南還成規模的土默特人,便是投降大金的俄木布和皇太極賜予他麾下的五千餘帳。

“俄木布,你已經迫不及待的向你的新主子搖尾乞憐了嗎?”阿濟格出了山谷,面對著俄木布,高聲喊道。

“阿濟格,你的命可以換取大明皇帝賜予我順義王的稱號,束手就擒吧?!倍砟静济鎸Π竦馁|問,絲毫不以爲意,當下說道。

阿濟格哈哈一笑,說:“俄木布,你搞錯了一件事,便是虎落平陽,也不是你這條野狗能欺負了的,來吧,讓我看看你的本事。”

俄木布臉色微變,說:“我可有四千多人,你只有兩千,其中過半是漢人!”

“收拾你這等野狗,兩千人足夠了。”孔有德接口說道。

俄木布一揮手,身邊人吹響了牛角號,阿濟格回了本陣,孔有德說道:“十二貝勒,奴才把所有馬匹都交由您,待天佑軍挫一挫敵人銳氣,您再行衝殺!”

“好,就交由孔將軍了?!卑裥廊唤邮?。

孔有德當下傳令下去,千餘天佑軍踏步向前,列陣於谷中,狹窄的谷口只能展開不到三百人,孔有德讓人分列四層,火銃手在前,最後一排則是持有三眼銃的士卒。

土默特人之中忽然爆發出了一片歡呼之聲,不少人縱身跳上馬匹,衝殺向了孔有德的方陣,然而谷口的亂石和崎嶇的地形讓他們的衝殺變的毫無陣型,從百步開外,天佑軍的銃手便開始一輪輪的交替齊射,大明從洪武年間就發明的三段擊戰術被天佑軍發揮的淋漓盡致,不多時,陣前一片屍身,而土默特人拋射的羽箭也射殺不了天佑軍,當土默特人一擁而上,與前排混戰在一起的時候,最後一排的三眼銃點燃,探出陣外,頂在土默特人的腦門上開火,這種在孫伯綸軍中早已淘汰的武器面對連皮甲都欠奉的土默特人的時候,發揮出的威力與火銃打出的鉛彈幾乎沒有什麼兩樣。

當俄木布承受不住傷亡,準備後撤的時候,阿濟格親率的白甲兵衝殺出來,將一個月來被明軍暴打的怨氣全都發泄到了土默特人的身上,事實證明,蒙古人在面對女真八旗的精兵的時候,首先做出的選擇便是逃跑,而俄木布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局勢也沒有任何辦法,只得退避三舍。

雙方在冰天雪地裡都不顯糾纏,各自撤退,俄木布在部衆崩潰之前,終於趕到了歸化城,追隨宣大軍撤退的腳步前往了大明,而阿濟格則頂風冒雪繼續前進,終於在集寧海子一帶與左翼的扎魯特部匯合,這才爲崇禎七年的東虜入寇畫上了休止符。

對於大明來說,這場勝利是輝煌的,從宣大御虜到歸化鏖戰,大明共斬殺東虜超過四千,西虜過萬,極大消耗了金國的實力,考慮到這四千東虜多是白甲精兵,那麼相當於消滅八旗中的一整個旗。

除了這些實實在在戰功,便是漠南和邊牆政治格局的改變,宣大不再直面東虜的威脅,而以往分散大明精力的右翼各部已經成爲了大明的盟友,而蒙古真正成爲大明附庸的標誌性事件,除了延綏巡撫周士奇以禮部右侍郎的身份出使歸化城,爲林丹汗主持葬禮,並且代表大明冊封林丹汗遺腹子阿布鼐爲大明歸化王,蒙古大汗之外,便是蒙古太師塔什海向大明使臣周士奇獻上大元皇帝玉璽,而這也成爲了崇禎皇帝超越二祖列宗的一項功績,也因爲這一點,坊間有了崇禎中興的傳聞。

而這一切的功勞都放在了楊嗣昌的腦袋上,這位以兵部尚書身份出任內閣首輔的文臣,一躍達到了大明臣子的在權勢和地位上的巔峰,考慮到天子對他的信重,百官們已經將他和張居正相提並論,這其中的捧殺意味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楊嗣昌的光環卻沒有蓋過所有人的風頭,除了在剿賊的事情上嶄露頭角的盧象升成爲督師,最耀眼的莫過於禮部侍郎周士奇了,內閣提名他成爲三邊總督的提議被楊嗣昌以三邊安靖的名義否決,然而皇帝去沒有接受楊嗣昌的提議,解去周士奇延綏巡撫的實職,原因很簡單,在楊嗣昌之後,周士奇也提出了自己的練兵方略。

只是與楊嗣昌練兵先加稅的方略不同,周士奇的方略保守了許多,只是要求減免延綏地區的賦稅,授權裁汰舊軍和整理軍屯,然而,在效果上,周士奇卻給出了一個大膽的結果,兩年內練兩萬精兵一萬輔兵。

皇帝對於這個不需要朝廷投入的練兵方略很感興趣,欣然同意,而對於楊嗣昌的加稅提議則選擇了暫時擱置,理由很簡單,戶部尚書畢自嚴經過縝密計算,楊嗣昌提出的加稅方案過於嚴苛,會引發新一輪的變亂,而雙方妥協的結果便是在兩京十三省共選擇八個不同的州府試行加稅方案,而試行期則是兩年。

如此,皇帝的意思很明確了,就是在周士奇和楊嗣昌之間兩面下注。

而孫伯綸在宣大御虜之後顯的低調了許多,因爲攻城炮支援歸化鏖戰屬於和楊嗣昌的私下政治交易,所有孫伯綸的名字根本沒有出現在第二次的賞功名單上,而楊嗣昌除了又給了餘彥兩萬兩的賞功銀子,便是把歸化城之戰中繳獲的牛羊留給了孫伯綸。

而在撤退之前,投效、依附於王師的卻圖汗部、俄木布的土默特餘部,收攏了大批歸化城和豐州灘一帶的各部部衆裹挾南下,但因暴雪在和林格爾一帶休整的時候,因爲一場大火造成了營嘯,牧民四散而逃,出兵阻截的俄木布卻遭遇了一支神秘騎兵的襲擊,傷亡不小,最終和卻圖汗一道扔下帶不走的部衆,從大同左衛入關。

崇禎七年快要過去的時候,漠南的政治局面隨著以周士奇爲首的使團來到,終於畫上了句號,只是最終的結果與原本孫伯綸和塔什海商議的並不完全相同。

塔什海如願成爲了蒙古太師,但漠南實力最強的察哈爾部卻交由的林丹汗的長女淑濟徹辰代爲掌管,等到阿布鼐大汗成年之後,纔會交由他,而已經在春天的戰爭中被打殘的鄂爾多斯部卻交給了渾阿普臺吉,而渾阿普臺吉除了宣佈效忠大明之外,便是與他那個投降金國的父親,鄂爾多斯濟農額琳臣斷絕了關係。

而塔什海只獲得了部分土謝圖人和土默特人,以及他在察哈爾中的三千帳本部。而這些部衆的駐牧地在青海而非漠南。

而在這一場戰鬥中獲得利益的還有桑結和他的黃教,桑結代表黃教主持了林丹汗的葬禮,象徵著察哈爾部又一次信仰格魯派,鑑於黃教在漠南的影響及已經宣佈和紅教勾結的金國政權是人人得而誅之的邪魔,大明正式冊封桑結爲大寶法王。

這個結果著實出乎了桑結及他身後的格魯派勢力的預料,在孫伯綸和皇太極之間,格魯派很難做出抉擇,但在金國和大明之間,卻是不難選擇,桑結一面向朝廷上貢表和方物,一面居中調節孫伯綸和固始汗之間因爲青海大草灘的牧地和土默特遺留部衆歸屬問題而緊張的關係。

最終,孫伯綸同意提升固始汗的貿易地位,提供包括火繩槍和紅夷大炮在內的武器,而固始汗則把原先屬於卜失兔和林丹汗的青海牧地還給孫伯綸,正因此已是太師之尊的塔什海前往青海處置事務,而孫伯綸則把額吉爾和他麾下近四千帳土默特一道派遣了過去。

而對於塔什海的補償除了讓其子烏魯思擔任大汗宮帳軍的副統領,獲得和孫伯綸麾下將軍平等的地位和機會,便是商定後套開墾的所有土地,上繳的稅糧會有三成作爲塔什海的俸祿。

而崇禎七年底,當一切的腥風血雨和爾虞我詐結束的時候,桑結與王庸交給了孫伯綸一個數據,在他的治下,如今蒙古各部加起來超過了十萬帳,且還有近二十萬漢人,然而,孫伯綸卻不認爲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原因很簡單,如今河套之地盡歸其所有,這片肥沃而廣袤的土地可以輕鬆養活千萬人。

只是孫伯綸沒有立刻展開大規模的移民計劃,原因很簡單,如今的漠南局面像極了一株旁逸斜出的大樹,而手持剪刀的孫伯綸要把那些不穩定因素剪除。

在塞外貓冬的日子讓時間過的特別的快,轉眼到了崇禎八年的春天,春風裹帶著溼潤的水汽從東面吹來,讓地上的積雪融化,地上開始探出草芽,而熬過了一個冬天的部落走出貧瘠的山谷,來到豐饒的豐州灘上的時候,卻發現這裡已經換了主人。

小部落想要在這裡放牧,就要前往歸化城宣誓效忠阿布鼐的大汗,並獻上貢品,而部落的頭人並沒有猶豫,因爲他們知道,在這個禮儀性的環節結束之後,就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購買部落緊缺的鹽和鐵器,如果去慢了,那三錢銀子一口的鐵鍋就要被旁人搶光了。

而在春風的歡送下,孫伯綸在親衛的保護下穿行於大青山的山谷之間,山谷裡的積雪開始融化,不時會有鬆動的石塊從兩側的山谷裡掉落下來,而在他們的身後,土默特川就猶如一片鋪開的地毯,一望無垠。

就在快要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前面的斥候回報,有人堵住了去路,而且堵路的人高擎蘇魯錠大纛。

孫伯綸嘆息一聲,打馬向前,果然看到了已經腹部隆起的淑濟,她的臉上滿是焦急。

“淑濟,大夫說過,你要安心養胎?!笨吹揭呀洷怀苑鉅懼翼樂蛉说氖鐫瑢O伯綸小心的提醒道。

淑濟卻指著孫伯綸隊伍裡唯一一輛篷車,問道:“誰在裡面?”

正說著,一個小巧的腦袋探出來,正是林丹汗的長子,孛兒只斤、額爾孔果洛額哲,而將他輔助的自然是蘇泰福晉,更精準的說,是蘇泰太妃。

淑濟看到額哲,伸手一召,額哲歡快的跑了過去,淑濟把他拉在身後,如同一隻母豹一樣警惕的問道:“阿綸,你要把我的弟弟帶去哪裡?”

章四八 遼鎮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六 平臺召對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二五 漂沒?章二八 羣情激奮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十九 好酒章十五 血戰章四七 鏖戰章三十四 終相依 下章六八 應對章三三 暗中媾和章三三 廝殺章十四 江戶灣條約章九八 動向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四六 火力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一六三 蓋棺定論章十 相助章六十 血灑冰河章四四 敵蹤章十三 主婚章八 抄家晉商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二一 狩獵章三二 近戰 上章四八 兵困歸化城章三六 終死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七 土默特覆滅章一六六 孤子軍章三一 坎坷章五五 漢奸章五六 活路章三十 勿拿仁慈作軟弱章一零一 西方盟友章二九 傷情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三三 近戰 下章二二 炮擊章四一 搶點章五三 衣冠禽獸章一四一 遜位求和章二五 控制局面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三九 敵來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十八 再謀章三十 縱寇章五 撤退章二二 炮擊章一四二 遜位的條件章八 伏擊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三二 搶城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八八 分功章八七 戰後章十九 嫌隙章八八 分功章二 賞功與罰罪章二五 判斷章九五 起兵計劃章三五 宏圖章十 攻破章十九 嫌隙章四五 縉紳的末日 上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一二八 各部朝覲章十七 軍心悅章四七 婚姻章三 釋放善意章九 收復全島章一一八 奪取西安章二三 孝道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八二 朝鮮生變章八九 遊擊章四二 部署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五五 漢奸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二六 練兵章二十 穹頂密約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六九 竊國者誅章一一五 一舉拿下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四八 逆襲章十六 規劃章三六 苦難的大明章五十 睚眥章五九 弄權章二九 千戶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一五三 急轉直下
章四八 遼鎮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六 平臺召對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二五 漂沒?章二八 羣情激奮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十九 好酒章十五 血戰章四七 鏖戰章三十四 終相依 下章六八 應對章三三 暗中媾和章三三 廝殺章十四 江戶灣條約章九八 動向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四六 火力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一六三 蓋棺定論章十 相助章六十 血灑冰河章四四 敵蹤章十三 主婚章八 抄家晉商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二一 狩獵章三二 近戰 上章四八 兵困歸化城章三六 終死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七 土默特覆滅章一六六 孤子軍章三一 坎坷章五五 漢奸章五六 活路章三十 勿拿仁慈作軟弱章一零一 西方盟友章二九 傷情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三三 近戰 下章二二 炮擊章四一 搶點章五三 衣冠禽獸章一四一 遜位求和章二五 控制局面章一二二 宗藩改制章三九 敵來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十八 再謀章三十 縱寇章五 撤退章二二 炮擊章一四二 遜位的條件章八 伏擊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三二 搶城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八八 分功章八七 戰後章十九 嫌隙章八八 分功章二 賞功與罰罪章二五 判斷章九五 起兵計劃章三五 宏圖章十 攻破章十九 嫌隙章四五 縉紳的末日 上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一二八 各部朝覲章十七 軍心悅章四七 婚姻章三 釋放善意章九 收復全島章一一八 奪取西安章二三 孝道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八二 朝鮮生變章八九 遊擊章四二 部署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五五 漢奸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二六 練兵章二十 穹頂密約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六九 竊國者誅章一一五 一舉拿下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四八 逆襲章十六 規劃章三六 苦難的大明章五十 睚眥章五九 弄權章二九 千戶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一五三 急轉直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九龙县| 江陵县| 武平县| 麦盖提县| 南昌市| 潼关县| 南丰县| 贵定县| 裕民县| 东乡县| 峡江县| 大渡口区| 和田市| 辽宁省| 沭阳县| 铜梁县| 师宗县| 隆林| 奎屯市| 江源县| 丰台区| 清水河县| 林西县| 淄博市| 海盐县| 偏关县| 万安县| 长宁区| 尼勒克县| 民勤县| 阳泉市| 阳春市| 平陆县| 荆门市| 中阳县| 三门峡市| 洛浦县| 汾阳市| 桐乡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