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十九 東虜寇邊

待孔有德退下,皇太極說:“雲內雖小,卻是跗骨之蛆,套內雖弱,亦是腹心之患。在盛京誓師西征之時,我便有言在先,此戰先滅套內孫賊,後破明國二鎮,如今看來,次序反倒是要倒過來了。”

多爾袞出言道:“大汗,次序正著倒著都無所謂,先汗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說在孫伯綸手上吃了兩次小虧,卻也沒什麼,孫賊不過是仗著黃河天險罷了,待大金伐明歸來,黃河封凍,他失去天險,如何是我大金對手,不過是多耽擱一年罷了。”

嶽託也道:“十四貝勒說的是,此次西征,大汗只是抽調八旗精銳,尚有餘丁屯守,阿哈種地,遼東將門被打怕,明國亦不敢野地浪戰,有兩藍旗在,自會無恙,不如趁此機會,先攻宣大二鎮,擄掠丁口、糧食和財帛,充實大金實力,待到冬季,再行攻打套內,明年這個時候,漠南草原均爲大金所有,明國宣大二鎮邊防大開,半個明國任我大金馳騁搶掠,再有十年,明國便可覆滅啊。”

“嶽託此言甚是有禮,便與前年一樣,先伐明國,再徵套內。”皇太極說著,站起身來,看了看衆人,問:“此次伐明,當有大將困孫賊於套內,何人願擔此重任啊!”

衆人皆不願出頭,說白了,南下伐明,是去吃肉,困守套內是啃骨頭,在場都是旗主王爺,誰不想多撈一些好處啊,莫說他們,便是那些蒙古人也眼巴巴的想跟著八旗南下搶掠呢。

嶽託嘆息一聲,心道事權不一,大汗無法獨攬大權,此爲大金之弊端,他抱拳說:“臣久居漠南,多套內之敵瞭解較深,臣請統兵留守。”

“嶽託能識大體,我甚是欣慰,你有何要求,我一應滿足。”皇太極面帶喜色,說道。

嶽託直言:“啓稟大汗,孫賊騎兵剽悍,又有船隊,若想封鎖,我軍只能以精騎機動,臣請撥戰馬支援,另,左翼各部皆願意隨軍南下伐明,臣請大汗把卻圖汗及右翼各部人馬歸於臣調遣,封鎖渡口浮橋。”

黃河天險,對女真是,對孫伯綸也不例外,待到夏秋二季,黃河漲水,大軍輕易不可逾越,若只用船舶輸送,則騎兵難過,嶽託心道,只要孫伯綸的鐵甲騎兵過不了河,就算其精銳的步營過河,也可利用己方騎兵的機動優勢,迅速集結優勢兵力擊潰之。

“你的要求,我都可以答應,索尼,你從各部和八旗之中抽調兩萬匹好馬給嶽託,右翼諸部盡歸嶽託指揮,饒是如此,我也不能虧待了你,嶽託你從正紅旗留下一半人馬,剩下的人馬交給阿巴泰,鑲紅旗交由薩哈廉指揮,隨大軍一道南下,兩黃旗和兩白旗,各自抽調十五個牛錄的精兵,交由你指揮!”皇太極沒有考慮,便說道。

嶽託連忙叩謝,其餘旗主王爺也不好說什麼,紛紛稱是。

對於皇太極的安排,兩紅旗更是滿意,薩哈廉是嶽託的兄弟,代善的親兒子不說,作爲兩紅旗主帥的阿巴泰也是先汗的第七子,雖說地位不及各旗主王爺,卻是英勇善戰的,在目前的大金國內,便是各旗主,也有一半人比不得他。

進入七月初,皇太極調派兵馬完畢,嶽託統帥分屬兩黃、兩紅和兩白旗,共約九十個牛錄的精銳過萬,配合以右翼諸部近兩萬人,駐守雲內、清水河與美岱召三地,隨時準備突擊渡河的孫伯綸人馬,而皇太極親率八旗精銳三萬餘,再加上蒙古各部,總計十萬,攻伐明國宣大。

七月中旬,皇太極親領的兩黃旗自宣府鎮北張家口堡進入邊牆,繞過宣府鎮城,擄掠保安、延慶二州城,破美裕所,進入山西蔚州境內,屯兵小五臺山,派遣精銳四處搶掠。

與此同時,兩白旗則由多爾袞率領,於威魯堡破邊,拆毀長城十餘里,從大同左衛入寇,橫掃大同鎮鎮城周邊,一度佔據夏米莊,大同各軍皆不敢戰,閉門自守,堅壁清野,多爾袞遂引兵南下應州,於五裡寨立下營寨,分兵搶掠渾源州,多鐸則率領前鋒於廣武營破內長城,進入太原府,繞過雁門關,搶掠代州。

而阿巴泰到達邊牆最快,卻因吸引宣大兵力,進軍最慢,但也同期攻破大同右衛邊牆,井坪、朔州、山陰三城皆不敢戰,其麾下敖漢部,破內長城利民堡,進入三井鎮一帶,南下之遠,甚至超過了多鐸。

到了八月初,內長城以北俱有韃虜肆虐,大同、宣府二鎮將官,俱是閉門自守,山西鎮亦是如此,唯有總兵曹文詔,率領太原援軍,於楊武峪一帶,聚殲左翼蒙古阿蘇特一部,暫緩了兩白旗南下之勢。

京城。

玄武門剛剛打過了三更的鼓聲,崇禎皇帝便已經起身,兩刻鐘後便坐在了書案之上,批閱送來的奏摺,這比他以往的習慣提前了整整一個時辰,要知道,這個時候天都還沒有亮,但崇禎沒有辦法,東虜寇邊,宣大和內外三關全部戒嚴,烽火一直燃到了京師,關河震動,百姓不安,這個年輕的皇帝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大明少一些苦難。

“還好,醇縣收復,代州解圍,看來不過幾日,內長城以南兵事休止呀。”打開的奏摺上,由首輔周延儒送來的消息讓崇禎緊皺的眉頭稍稍舒緩了一些,他低聲說了一句。

宏德殿外,下來轎子的周延儒小心的擦了擦汗水,擡頭一看,看到了令他討厭的楊嗣昌,那廝正用一種輕蔑的眼神看著自己,讓周延儒心中一緊,上一次這麼看自己的時候,是半個月前,他的同年,山西巡撫陳純德就因爲東虜入寇被免職了。

對於楊嗣昌,周延儒越發的忌憚,據他買通的小太監告知,三個月來,天子召對的頻率越來越快,已經與閣臣無異,他心裡知道,楊嗣昌一定謀劃入閣,而此次東虜入寇就是一次機會,一旦他成爲督師,便可入閣拜相,那時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周延儒卻無計可施,朝中大員之中,屬於他的人沒有一個敢督師宣大,他擡頭看了看楊嗣昌那冷傲的臉,終於下定了決心。

崇禎皇帝高居御座之上,臉色疲憊,見內閣和幾個信得過的大臣都已經到了,崇禎說道:“各位先生,東虜入寇,肆虐三晉已有月餘,雖說威脅不到京畿,卻也殺掠大明萬民,各位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周延儒低著頭,看到楊嗣昌腳步挪移,似有上前請徵之意,當即站出來,說:“微臣願督領宣大二鎮將士,替天子出征,保三晉之地,邊牆寧定!”

“周先生願以首輔之尊出征,朕身爲感佩,不知周先生可有良策?”崇禎微笑問道,雖然首輔督師極爲少見,但已經好過前些日子無人敢言的狀況了。

周延儒沉聲說:“啓稟聖上,東虜寇邊,臣早已命宣大二鎮堅守城池,堅壁清野,因之,大軍實力尚在,臣督領二鎮後,三月內必可破虜,逼虜北逃,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三月內便可驅逐東虜十萬大軍於邊牆之外?”崇禎興奮的問道。

周延儒道:“臣敢立下軍令狀,三月不得北逐韃虜,願以死謝罪!”

此言一出,諸位重臣俱是竊竊私語,相互之間討論著,崇禎大悅,當即叫好,正此時,楊嗣昌忽然站出來,面朝跪伏在地的周延儒,高聲斥責道:“奸賊!安敢欺瞞天子,不怕遭天譴嗎?”

如此莽撞無禮行爲,頓時引發了軒然大波,天子震怒,衆臣喧譁,一時宏德殿內嘈雜無比,周延儒更是擡頭斥責:“楊嗣昌,你君前失儀,以下犯上,可知罪?”

楊嗣昌竟哈哈大笑起來,一甩袍袖,高聲說:“我楊嗣昌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楊大人,不可造次!”王承恩見楊嗣昌聲音越來越大,完全不顧天子震怒,當下叫道。

“聖上,周延儒是在矇蔽您啊,奸臣啊,他是奸臣啊!”楊嗣昌跪在地上,高聲說道。

周延儒還要反駁,崇禎呵斥:“不得浪言,楊嗣昌,你屢屢與首輔作對,朕知你忠直,沒有處罰,今日若無實據,朕定然治你失儀之罪,周先生如何矇蔽於朕?”

楊嗣昌支起身子,說道:“周延儒說三月北逐韃虜出邊牆,便是矇蔽天子!”

“何解?”崇禎問道。

楊嗣昌道:“啓稟皇上,東虜用兵,一向遵循天時,己巳年,東虜兵困京畿,十月出兵,來年正月回師,爲何?當是秋收後出兵,春耕前返師也!崇禎五年,東虜寇邊宣大,六月出兵,九月返師,爲何?不誤秋收也!天子若查閱東虜與我大明作戰,但凡其爲主動我爲被動,多是避開農時作戰,此次入寇宣大,亦是如此,周延儒敢立軍令狀,便是知道,東虜定然會在十月前退兵的!”

“你血口噴人,污衊首輔!”周延儒說道。

崇禎卻擡手製止了他的反駁,這個年輕的天子雖然經驗不足,但卻不是那麼好矇蔽的,聽聞楊嗣昌之言,深感有理,便問:“楊先生,東虜此次不遠千里寇邊宣大,便是十月退兵亦趕不上秋收。何解?”

楊嗣昌道:“聖上明鑑,東虜此次作戰有違農時,卻有陰謀在呀。聖上是否注意到,東虜此次入寇,與以往不同,既不與大明決戰也不進攻堅城,只四掠鄉里寨堡,便是想燒大明積蓄糧草,奪百姓丁口,脅懼宣大將士,其定然會在冬季來臨前,飽掠而歸,退守漠南,根本不用擔心秋收不及,因爲其掠我大明秋收,糧食足夠其過冬了,而東虜雖有十萬衆,但缺乏車馬,其擄掠物資有限,連掠三月,便攜帶不及,哪裡會多呆,而又有蒙古林丹汗在其側後威脅,東虜必然不敢久呆。他周延儒正是看懂了這一點,纔敢督師宣大的呀!”

“你這是污衊!”周延儒呵斥道。

“若無實據,不可亂言啊。”溫體仁提醒道。

楊嗣昌從袖中拿出奏摺一封,說:“微臣有實據!”

“聖上,周延儒矇蔽聖聽,其言,醇縣收復,代州解困,實是諱敗爲勝啊!”楊嗣昌將奏摺遞給王承恩後說:“聖上,各位同僚,山西鎮總兵曹文詔上書,醇縣非收復,而是東虜搶掠錢財丁口殆盡,實無物可掠,這才拋棄,醇縣被燒成白底,城內丁口或死或逃,曹將軍的軍隊趕到時,東虜已撤走三日,曹將軍如實言,是忠直之臣,卻不曾想被周延儒利用,用以欺瞞天子,以獲取信任恩賞啊!”

“那......那代州解圍呢?”崇禎臉色陰沉,失聲問道。

“代州與醇縣無異,東虜從未有攻城之念,代州北面是內長城,又靠近雁門關,東西俱是山巒,已經是掠無可掠,曹將軍大軍趕到,東虜如飽食之狼,何以戰,遂退卻爾!”楊嗣昌悲憤說道。

崇禎臉色大變,拿著奏摺之手顫抖不斷......。

忽然崇禎把御案之上所有東西橫掃一空,大聲喝道:“周延儒!國賊!奸臣!朕輕信於你,託付國事,你便是如此害大明萬民的嗎?奸賊!奸賊!”

崇禎大呼,已然失色,忽的,竟然吐血,臉色蒼白,竟暈了過去,王承恩大駭,慌忙叫嚷尋找太醫。

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九八 打動 上章三八 功勞章二十 暗涌章七十 兵戈 一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三二 大明的敵人章六 竊敵營章九八 打動 上章二七 安置章一三四 進擊的水師章一六四 吞併朝鮮章四九 退路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一 結拜 上章五五 漢奸章二八 構陷章七十 兵戈 一章四三 屯田 上章一 立足臺灣章三五 壁壘章二四 面見章十九 嫌隙章三 出兵章十九 珍珠鏈章三 新道路章一 雙拳出擊章十六 引水章二三 孝道章二十一 錢伯鈞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十 攻破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四二 決勝點章四四 涌動的暗潮章三四 摧鋒章十一 介入日本章二七 覺悟章五八 闖軍盤算章六 平臺召對章三六 理念章十二 火併 上章二二 炮擊章三一 夾擊章七六 山海關破章一五九 登萊水師章七 ‘惡客’登門章二九 千戶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六六 來攻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七 戰鬥到底章五六 利用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八 用人章四二 部署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十八 大鹽池章二五 漂沒?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八五 逃出虎口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四 紅柳河章一六二 遼東尾聲章九七 擴軍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四 不散夥章三四 填壕章四一 方略章五四 分析章七三 兵戈 四章七八 兵戈 九章八七 戰後章五一 法子章三一 夾擊章三四 召對 上章七一 兵戈 二章二六 打算章十三 蘇泊罕章九 特穆爾章六 夜突襲章五 截人騾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一四六 鰲拜的結局章二 定計 下章二九 傷情關於更新,關於作者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十六 規劃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五 三江好章六 貴人相助章七二 兵戈 三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一四零 勞改營章五八 嗣昌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十九 珍珠鏈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章二十 四鎮督師
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九八 打動 上章三八 功勞章二十 暗涌章七十 兵戈 一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三二 大明的敵人章六 竊敵營章九八 打動 上章二七 安置章一三四 進擊的水師章一六四 吞併朝鮮章四九 退路章三三 借刀殺人章一 結拜 上章五五 漢奸章二八 構陷章七十 兵戈 一章四三 屯田 上章一 立足臺灣章三五 壁壘章二四 面見章十九 嫌隙章三 出兵章十九 珍珠鏈章三 新道路章一 雙拳出擊章十六 引水章二三 孝道章二十一 錢伯鈞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十 攻破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四二 決勝點章四四 涌動的暗潮章三四 摧鋒章十一 介入日本章二七 覺悟章五八 闖軍盤算章六 平臺召對章三六 理念章十二 火併 上章二二 炮擊章三一 夾擊章七六 山海關破章一五九 登萊水師章七 ‘惡客’登門章二九 千戶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六六 來攻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七 戰鬥到底章五六 利用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八 用人章四二 部署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十八 大鹽池章二五 漂沒?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八五 逃出虎口章六七 血脈裡的骯髒章四 紅柳河章一六二 遼東尾聲章九七 擴軍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四 不散夥章三四 填壕章四一 方略章五四 分析章七三 兵戈 四章七八 兵戈 九章八七 戰後章五一 法子章三一 夾擊章三四 召對 上章七一 兵戈 二章二六 打算章十三 蘇泊罕章九 特穆爾章六 夜突襲章五 截人騾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一四六 鰲拜的結局章二 定計 下章二九 傷情關於更新,關於作者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十六 規劃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五 三江好章六 貴人相助章七二 兵戈 三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一四零 勞改營章五八 嗣昌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十九 珍珠鏈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章二十 四鎮督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青川县| 桂林市| 舞钢市| 讷河市| 贡觉县| 花莲市| 南城县| 察雅县| 张北县| 日照市| 凭祥市| 台东市| 酉阳| 长宁区| 井研县| 衢州市| 微山县| 永胜县| 南投县| 瑞金市| 甘孜| 城步| 丰县| 抚远县| 伊金霍洛旗| 阿荣旗| 勐海县| 石门县| 汉阴县| 永福县| 浦县| 忻州市| 施甸县| 丰顺县| 北安市| 汝南县| 太仓市| 谢通门县| 阿拉善右旗|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