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六六 三方媾和

關寧軍的議事堂內瞬間變成了一鍋粥,年輕將官已經破口大罵,幾個老成的也是臉色不悅,吳三桂若有所思的低下頭,似乎在考慮著什麼。

許久之後,吵鬧聲暫時停下,吳三桂站起身:“大舅,秦王便只有這條件嗎?”

吳三桂雖然一直駐防灤州,先與闖逆對峙,後又據史北府,雖說未曾代表遼鎮與朝廷談判,但探馬信使整日從灤州經過,又有父親吳襄的書信來往,吳三桂自然知道一些,實際上,他心裡也清楚,在場諸將雖然個個義憤填膺,但都沒有一個敢提和北府撕破臉的,剛纔的做派,不過是想獲得更好的條件罷了。

吳三桂更是如此想法,進入崇禎十二年,北府大軍已經進駐薊鎮鎮城和樂亭,已經是南北兩面夾擊,而日日從灤州城門前經過的北府炮隊、甲騎和雄壯的步卒,都讓吳三桂心有餘悸,越是對北府軍團瞭解,越是不願意和其對陣。

祖大壽微微一笑,說:“朝廷在遼餉上小氣的很,在軍功上卻是大方的緊呢,從今日起,砍一個東虜真夷的腦袋,賞銀一百兩,牛錄額真五倍,甲喇額真再五倍之,朝廷派遣專人勘驗,首級過兩千一結賞銀,雖說東虜如今成了破落戶,但真夷夷丁少說也有七八萬,嘖嘖,砍殺完了,也能有個一千萬兩,各位兄弟子侄,覺得如何?”

這下所有人都不說話了,說起來這賞格不可爲不高,國朝三百年,從未有過如此賞格,但是那又如何,東虜的腦袋不是白菜蘿蔔,豈是想砍就能砍來的?話說關寧軍自打成立以來,砍了有兩千個東虜真夷的腦袋嗎?

“這......這是逼著咱們關寧軍和東虜拼命??!”吳三桂吶吶說道,神色頗爲的失望。

堂內衆將皆是慼慼然,能混到如今這個地位的,哪個不是明白人,大家都清楚,北府可不是大明朝廷,北府自己就能把東虜打的七零八碎的,若不是有流賊,或許連這個條件也不出了,待剿滅了東虜,順帶連自己也收拾了,即便現在有闖逆牽制,但北府如今不缺銀子,不缺人口,不缺地盤,還據有大義名分,也就兩三年就能獲得足夠的實力。

祖大壽冷冷一笑:“或許在他孫伯綸眼中,咱們關寧軍也就只剩下和東虜拼命這點價值了吧?!?

吳三桂看了一眼自己這位大舅,無奈的搖頭,吳、祖兩家已經在朝廷無條件的恩養和東虜有意的放縱下迷失了自我,關寧軍存在的意義不就是平虜嗎?但吳三桂又能說什麼呢,他早就不是那個只帶幾十騎就敢衝東虜大營救出父親的血性男兒,在吳襄和祖大壽的言傳身教之下,那個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忠義將軍已經變成了事事皆爲自己考慮的軍閥。

“大舅,那如今該如何做?”吳三桂出言詢問。

祖大壽道:“再談!遼餉定額每年六百八十萬,賞格如舊?!?

吳三桂淡淡說道:“朝廷還當封大舅爲侯,世襲罔替,循沐國公例,世鎮遼地?!?

祖大壽未曾迴應,只對衆將說道:“如今關寧軍上下需萬衆一心,纔可保全諸位的富貴,從即日起,各家都斷了和朝廷私下聯繫吧,也省的生出嫌隙來。”

衆將紛紛稱是,隨著祖大壽宣告軍議結束,吳三桂卻也忽然明白,找自己回來,絕對不光參加軍議這般簡單,雖說剛纔祖大壽未曾言明,但關寧軍上下明白,以往朝廷盡恩養,遼餉保富貴的好日子過去了。

“長伯,咱們與北府,只剩下一層窗戶紙了,如今沒有撕破臉,只因孫伯綸手中兵力不足,有所忌憚,但是也不可妄爲,灤州的事兒交代好了嗎?”祖大壽坐在那裡,問道。

吳三桂道:“已經和二舅商定好了,大軍駐紮灤州,不出城,絕不與北府軍起衝突?!?

“大舅,既然和北府談判破裂了,咱們不得不再尋條後路了,南京方面可有消息?”吳三桂端過去一杯茶水,試探的問道。

祖大壽微微點頭:“稍等片刻,你就知道了。”

吳三桂微微點頭,坐在椅子上,雖說北府不妥協,遼鎮局勢惡化,但關寧軍卻成了香餑餑,朝廷不願意撕破臉,而東虜和南京都在拉攏,吳三桂最看好的就是南京,如今太子已經登基,與朝廷分庭抗禮,投效南京既可得錢糧,又有大義名分,而且據他所知,湖廣的左良玉今年都得餉銀一百六十萬,遼鎮若是投效,當有更多吧。

但是光有糧餉就能獨擋北府軍團嗎?吳三桂以爲不能,北府的兵力和戰力都在那裡放著,若是放開手打,關寧軍等抵擋多久尚未可知,更何況還有東虜在側,他思索著,忽然自語:“若是三家聯合起來,再好不過了。”

堂內只有吳三桂與祖大壽二人,祖大壽自然聽到了吳三桂的話,他欣喜的看了看吳三桂,說道:“長伯啊,你......你真是長大了,在咱們兩家的兄弟子侄中,也只有你能接手關寧軍了?!?

“大舅.......真的要聯合?”吳三桂從祖大壽褒獎的話語中尋得一點信息,詫異問道。

祖大壽略略點頭:“南朝和清國的使者已經是到了?!?

不多時,幾個人從側門進來,一個人看似中年書生,另外一人則是胡商打扮。

祖大壽介紹道:“大明兵部侍郎,督察院右都御史,廬鳳總督史可法,史大人。”

“大清皇帝使者,索尼。”祖大壽又介紹道。

索尼站在那裡,看了一眼史可法,詢問道:“異國番邦,見天朝大員,是否要下跪啊?”

史可法臉色微變,知道索尼這是在譏諷,卻也不曾發作,只是說:“祖將軍,吳將軍,索尼大人,今日我等相聚,所爲剿滅竊國叛賊,如今勢如累卵,生嫌隙的話就莫要多說了?!?

祖大壽與索尼相互看看,皆是詫異,在他們眼裡,史可法這類大頭巾最講究的正統,如今見了索尼,不僅沒有以勢壓人,宣揚禮法,還如此謙和通融,實乃罕見,祖大壽微微一笑,越發感覺今日會談有門,而索尼更是微微躬身:“史大人,是在下唐突了?!?

四人分別坐定,祖大壽輕咳一聲:“恰如史大人所說,孫賊竊國,神京遭戮,形勢危急,你我三方皆與北府仇怨,既盡爲北府之地,三方自然友好,願齊心協力,共抗北府!”

史可法微微點頭,接口道:“聖人言,道不同不相爲謀,三方合作,只爲剿滅國賊,因之,事可爲便爲,不可爲便莫要爲之?!?

祖大壽與索尼都是呵呵一笑,自然明白史可法的意思,就是別有非分之想,別提過分條件。

說白了,三家合作的基礎就是爲了對付北府,即便是合作也不可能隨意,許多事是做不得的,就比如,南朝、遼鎮與清國的合作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

漢家講究奉天法祖,既然南京自詡大明正統,就要嚴格遵循祖訓,何爲祖訓?其中一條就有不割地,如今清國所佔之遼地,可是地地道道的大明故土,在大明看來,那是竊據,而清國本不過是建州一部,努爾哈赤更是李成樑的家奴,大明可認可其番邦地位,但是絕對不會承認其自成一國。

遼鎮也是如此,說白了,東虜是整個大明的死敵,所有的合作都必須暗中進行。

“自當如此,史大人放心便是,既然是祖將軍牽頭,您又爲地主,便由您主持吧?!彼髂嵝Φ?。

祖大壽微微頷首,道:“本官綜合了三方的條件,擬定如下。”

祖大壽拿出一個冊子,開始發言,首先便是遼鎮與清國實現事實上的和平,以把所有兵力抽調出來對付北府。

清國出讓義州以南,大淩河以西的所有土地,只在大淩河以西保存三個堡子,駐屯三個牛錄,雙方只有敵對之名,並無敵對之實。

第二便是清國要在大寧衛築城,以威脅大明薊鎮,分薄北府兵力,一旦北府出兵,左翼蒙古、大寧衛和山海關方向同時應對。

可以說,皇太極把大淩河之役以來吞下的土地都出讓了出去,唯一沒有滿足遼鎮的是遷回當初強行遷走的遼民。

而南京要做的便是爲遼鎮和清國提供糧餉、物資支持。南京封祖大壽爲薊國公,每年給餉銀四百八十萬兩,軍糧二十萬石,遼鎮與清國各半,運抵遼鎮後由祖大壽再給清國,除此之外所需糧食、布匹和鐵器,皆由遼鎮、清國出資購買,籌措、海運等一應事務,南京承擔。

考慮到掩人耳目,所有的軍糧、物資都只運抵覺華島。

雙方就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商討,其中遼鎮所提條件最多,錦州附近的土地出讓、餉銀和軍糧要的很急,索尼只能保證遷移邊民需要到四月,而南京的餉銀和軍糧可在三月中旬到達第一批,爲一百二十萬餉,軍糧八萬石。

這份協議照顧了三方訴求,雖然未曾盡善盡美,卻也得到了三方的認可,也算是各取所需,遼鎮得到糧餉支持,清國獲得強力外援,分擔北府壓力,而南京損失最大,卻能讓遼鎮和東虜牽扯住北府,給南京編練新軍,穩固江淮防線的時間,在商定完成,索尼和史可法皆是告退,約定五月初重聚,解決執行中的問題,只是地點放在了更不容易被北府滲透的遼陽。

“大舅智計無雙,思慮深遠.......?!闭勁兄校瑓侨鹨谎圆话l,卻見祖大壽縱橫捭闔,便取得廣袤的田地和大量的糧餉,如何不佩服。

祖大壽擺擺手,道:“長伯啊,並非我有本事,實在是那兩家離不開咱們,遼鎮所得最多,但是壓力也最大!”

吳三桂微微點頭,卻也是明白其中道理,遼鎮本就據有山海關到錦州的遼西之地,距離京畿不過幾百里,如今又進佔永平、灤州,可謂強兵雄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哪日與北府撕破臉,首當其衝的便是遼鎮。

“大舅,我明白,這便回灤州,部署防守之事,一旦局勢有變,憑藉堅城雄關,咱們關寧軍總能擋住北府大軍,只要讓其受不住傷亡,北府也拿我們沒有辦法!”吳三桂如此說道。

祖大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有如此決心,大舅自然信你,卻也萬萬不可操切了,關寧軍數萬士卒是你我兩家的安身立命的本錢,萬萬消耗不得的,能少折損一些,便少折損一些吧?!?

“我省的。”吳三桂朗聲說道。

盛京,永福宮。

皇太極剛從大殿裡把寧遠和議,與遼鎮、南朝秘盟的事情告知八旗王公,回到寢宮看著索尼遞上的摺子,依舊忍不住心中激動的拍著摺子,道:“索尼,好奴才,好奴才,你做的很好,很好!”

索尼跪在那裡,連稱不敢,見皇太極興奮過度,索尼道:“主子,奴才此次去寧遠和議,雖有所成,卻也考慮不周,大淩河左近盡是兩白旗的田莊良土,奴才沒有得到主子和兩白旗兩位王爺的許可,便擅自許出去了,實乃死罪呀?!?

皇太極聽了這話,說:“你也是爲大清,爲八旗考量,雖說多鐸在朝堂上罵了你,但也是顧大局的,我已經想好了,其他六旗各自拿出八個盛京、遼陽、海州一帶的莊子,賜給兩白旗,算是補償?!?

索尼聽後,連連叩首,道:“主子深謀遠慮,奴才佩服,奴才佩服?!?

對於皇太極的政治才能,索尼一向感佩,便只論今日之事,表面上,因爲出讓土地,兩白旗損失了三十五個莊子,但是卻得到了四十八個,看起來是賺了,實際上,皇太極也藉著這件事,把兩白旗的牛錄分割在了遼陽、盛京和海州,不聲不響之間就削弱了多爾袞兄弟對於牛錄的掌控,這在大清新敗,八旗離心離德的時候,尤爲重要。

“對了,大寧衛築城,你認爲誰更合適?”皇太極問道。

皇太極如此問,便是想問多爾袞是否合適,若是多爾袞去了大寧衛,便是調離中樞,不會妨礙皇太極對於清國國內的力量整合,但是皇太極也清楚,如今北府的力量被分薄,三方合作的計劃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遏制住北府,這意味著前往大寧衛的主帥又會獲得一場勝利,而多爾袞在歸化城和皇太極登基的事上已經是威望很高,即便是老哈河大敗,多爾袞也是功勳卓著,皇太極實在不想再提高他的威望了。

“奴才以爲,七爺最合適。”索尼說道。

皇太極想到阿巴泰,無奈的點點頭:“便是他了吧,你可以替我暗示他,做的好了,他老七也能做旗主了?!?

章二十三 鹽與肉章七十 多爾袞的結局章六十 血灑冰河序章章四五 縉紳的末日 上章三六 理念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五十 睚眥章二一 接陣章五二 豸突章三 彘首爲聘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八八 分功章五五 漢奸章六三 陰謀 上章七 會客章四九 勝利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二五 判斷章三八 功勞章五二 天險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一一九 秦王的茶章三四 燒糧章一零六 南陽城變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六 中計章六一 大略 下章十 法典、聯盟章五十 實力章四二 決勝點章四五 誘敵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一百一 疾行千里章一四六 鰲拜的結局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五 天由大明章五 三江好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四一 方略章七六 山海關破章九 媾和章二十三 鹽與肉章二八 遊說章一四五 唯有功勳章十 煤鐵礦章四四 一石三鳥章七 亂敵營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七 直言章六三 詩與刀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四 看戲章三四 陝西生變章十九 平叛章一一八 奪取西安章六六 來攻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二四 困敵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二二 殺人誅心章七五 兵戈 六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四二 部署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一 立足臺灣章三十 東林出手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三 出兵章一三零 政策章八 黃教聯盟章四二 清洗的前兆章二四 困敵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二 情勢危 (新人新書 求票票和收藏喲)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七二 兵戈 三章四三 奪旗章二四 暗涌章三六 唯一選擇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九 傷情章五一 政策章十九 賊寇終焉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一一五 一舉拿下章十六 突圍 上章七四 吳、祖降清章五五 漢奸章三 顯神威 (求推薦票)章十一 佔雀巢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八 戰心猶在章九四 亂兵章十六 上下齊心章五二 天險章五四 分析
章二十三 鹽與肉章七十 多爾袞的結局章六十 血灑冰河序章章四五 縉紳的末日 上章三六 理念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五十 睚眥章二一 接陣章五二 豸突章三 彘首爲聘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八八 分功章五五 漢奸章六三 陰謀 上章七 會客章四九 勝利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二五 判斷章三八 功勞章五二 天險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一一九 秦王的茶章三四 燒糧章一零六 南陽城變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六 中計章六一 大略 下章十 法典、聯盟章五十 實力章四二 決勝點章四五 誘敵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一百一 疾行千里章一四六 鰲拜的結局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五 天由大明章五 三江好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四一 方略章七六 山海關破章九 媾和章二十三 鹽與肉章二八 遊說章一四五 唯有功勳章十 煤鐵礦章四四 一石三鳥章七 亂敵營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四六 縉紳的末日 下章七 直言章六三 詩與刀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四 看戲章三四 陝西生變章十九 平叛章一一八 奪取西安章六六 來攻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二四 困敵章一二九 共同的敵人章二二 殺人誅心章七五 兵戈 六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四二 部署章一三七 先抓耿仲明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二十五 心向往章一 立足臺灣章三十 東林出手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三 出兵章一三零 政策章八 黃教聯盟章四二 清洗的前兆章二四 困敵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二 情勢危 (新人新書 求票票和收藏喲)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七二 兵戈 三章四三 奪旗章二四 暗涌章三六 唯一選擇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九 傷情章五一 政策章十九 賊寇終焉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一一五 一舉拿下章十六 突圍 上章七四 吳、祖降清章五五 漢奸章三 顯神威 (求推薦票)章十一 佔雀巢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八 戰心猶在章九四 亂兵章十六 上下齊心章五二 天險章五四 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黄冈市| 定日县| 乐都县| 即墨市| 黄石市| 枝江市| 光山县| 阳朔县| 南宁市| 泸州市| 台北县| 玛沁县| 错那县| 偃师市| 望江县| 馆陶县| 新丰县| 彰化县| 兴国县| 璧山县| 喀喇沁旗| 永胜县| 绥滨县| 越西县| 大同市| 盈江县| 申扎县| 稷山县| 安义县| 株洲县| 旬邑县| 游戏| 遂昌县| 聂荣县| 深州市| 上思县| 巴里| 余庆县| 托里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