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一零六 南陽城變

啪!

主母直接被扇飛了出去,那兵頭惡狠狠的喊道:“他媽的廢什麼話,大順徵集軍糧,按照俺家侯爺定的規矩,一人一石,你家連主子帶僕人一共十八口,十八石糧食,快快拿來!”

“十八......十八石?誰家會有那麼多糧食?”那被打的牙齒掉落的男人大聲說道,雖然他家在南陽城也是數得上的富戶,但是也不會存有那麼多的糧食,十八石,夠全家吃半年多了,再者說了,如今兵荒馬亂,又有誰賣這麼多糧食呢。

這個時候,兩個小兵拖著兩個袋子出來,那兵頭掂量了一下,說:“這些算作一石吧,剩餘的十七石呢?”

“實在沒有啊,實在沒有啊。”那女人跪在地上求饒道。

“那就認繳銀錢吧,五兩一石,拿錢來。”兵頭毫不客氣的喝道。

“當初闖王不是說,三年不納糧嗎?如今還未到納糧的時節呢?”這家的兒子問道,那兵頭一揮手,三五人上前,把他打到不省人事才停下。

兵頭喝道:“這不是納糧,是捐輸知道嗎?你們不是大順的順民嗎,當初闖王救你們命,你們就得報答,你家上了皇冊纔要這麼少,若不在皇冊上,一人得三石呢,快快拿銀錢來。”

主母跑進房子,拿了一個小盒子來,裡面有散碎銀子和一些首飾,兵頭看了一眼,道:“算作十兩,還差七兩。”

“那金簪就不止十兩啊。”主母爭辯道,卻被一巴掌打在了腦袋上,直接暈了過去。

幾個士卒跑進房內,乒乒乓乓的砸了一陣,提著一些布匹、絲綢走了出來,兵頭說:“尚差五兩!”

“真真是沒有了,真真是沒有了,兵爺別折騰了,若是兵爺肯放過我們一家老小,小老兒願意把這房子抵押給大順啊。”主家抱著兵頭的大腿哀求著,卻被一腳踹開。

“老子要你這爛房子幹什麼,又帶不走,這三伏天,燒了都嫌熱。”兵頭罵咧咧的,眼睛掃過牆角站著的婢女和女眷,嘿嘿一笑:“既然沒錢了,就拿人抵,兩個男的算壯丁,三個女人去營中過活兒!”

主家連忙爬過去,大喊道:“兵爺開恩啊,開恩啊,我家兒媳婦懷孕了,怎能去營中,開恩,開恩。”

說著,咚咚咚在地上磕頭不止。主人家腦袋血流如注,兵頭卻絲毫不在乎,一腳踹翻,栓住兩個僕人和三個女人,不顧她們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用繩子串起來,拉到了街上。

此時街道兩側已經站滿了人,一側是丁壯,一側是綁來的女人,搶來的糧食、財貨扔到了大車上,看守的士卒腰間鼓鼓囊囊的,正在一個大戶小姐身上摸索著。

李巖臉色鐵青,拐進街道看到的就是這一幕,他大喝一聲,拔出佩劍,一步躍上,斬下了那隻手,士卒的哇哇大叫惹來了街道上的大順軍。

幾個士卒罵咧咧的衝了上來,李巖身後的紅娘子手一揮,十餘火銃接連開火,把幾個順軍士卒嚇的趴在地上,這個時候那個兵頭跑了從一個院子裡跑了出來,大罵道:“誰他媽開銃,誰他媽開銃,不是說好了悄麼聲的,別讓南陽知府知道了。”

李巖冷冷一笑,問:“爲什麼不要南陽知府知道了?”

那兵頭看了看李巖,他正扶著一個女人,在兵頭眼裡那顯然是不懷好意的,看了看地上斷手的士卒,兵頭冷冷一笑,說:“咱幾個營頭不是說好了,去湖廣之前搶一把,莫要讓李巖那個榆木疙瘩抓到把柄,兄弟,爲了一個女人,傷我兄弟一臂,你也太霸道了吧。”

“李巖怎麼了?”李巖淡淡問道。

那兵頭哈哈一笑,說:“就是一個讀書讀愚了的蠢貨,咱皇上都說了,這河南放棄,經略湖廣、關中和四川,那個蠢貨非得保著這些大戶不讓搶,你說怪不怪,蠢不蠢,還他媽給皇上寫信,皇上連理都不理,他不搶,還不讓咱搶,哪有這種道理。”

“對,咱不僅搶,還得大搶特搶,反正都是大順軍,他知道誰是誰,不過也得抓緊了,剛纔不知道那個蠢貨點了炮,估摸著李巖也的來了,搶一把趕緊走,回營再說。”另一人附和道。

那兵頭微微點頭,感覺此人說的有道理,忽然他看到了騎在馬上的紅娘子,再看看李巖,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一個帶著女人的男人怎麼會爲了女人和自家弟兄爭執?

正在這個時候,南門守門的將領領兵而來,在街道口就罵道:“誰他媽開銃,不知道城內不許動刀兵嗎,你是誰?”

李巖轉過身,雙眉豎起,喝道:“本官便是大順南陽知府,李巖!”

那將領下了一條,眼瞧著自己頂頭上司,小心的辯解道:“小人眼拙,不知是大人,小人是......是聽到銃聲來的,還是大人定的規矩,城內不許動用刀兵火器.......。”

李巖冷哼一聲,指著那些兵頭:“倒許他們縱兵搶掠!”

那將領一咬牙,立刻招呼人上前,把徵糧的士卒圍了起來,那兵頭喝罵:“你他媽幹什麼,自己人打自己人,當初咱們不是......。”

將領上前,用刀鞘連砸了幾下,砸的那兵頭說不出話來爲止。

南陽守軍得到李巖命令,出兵彈壓,這個當初迎接李自成入河南的書生被人稱讚有文武之才,並不是空穴來風,麾下的士卒雖然不多,卻很快控制住了局面,把在城中徵糧、搶掠的亂兵抓了個精光。

李巖從中挑選了幾十個出來,其中包括那兵頭,在府衙門前斬首示衆,然後又挑選了一批年幼者,說道:“我不知道你們是哪個營的畜生,回去告訴你家主子,想搶南陽很簡單,把我李巖殺了,南陽就是你們的了,搶劫就是搶劫,別他媽說是徵糧,下作!”

“李巖,你敢殺老子的人!”

一隊騎兵疾馳到了府衙門前,跳下一個高壯的男人,一身山文甲,甚是魁梧,他見到滿地屍身,滾在腳下的人頭還是自己的妻弟,於是大罵道。

李巖冷冷說道:“賀將軍,本官殺的可是搶掠百姓的亂兵賊寇!”

“你.....這些可都是大順軍,是皇上的兵馬。”賀錦高聲說道,繼而道:“李巖,今日之事可是皇帝的命令!”

李巖冷冷一笑,道:“皇帝讓你們搶掠百姓?皇帝讓你們強搶民女?”

賀錦毫不畏懼,說:“皇帝讓我們就地徵糧就食,就地捐餉以爲軍資,就地招募丁壯前往漢中、四川,若不是顧著你的面子,何須瞞著你?”

“皇上.......這等亂命,皇上不可能發這種亂命的!”李巖完全無法相信。

“哼,若無皇上的命令,如何驅使大順王師,你信不信我不管,立刻把這些人交給我,這些可都是老營兵。”賀錦看著滿地人頭,如何不心疼。

李巖卻拔出佩劍,擋在了賀錦面前,他看了看圍觀的百姓,又看了看被刀斧手按在地上的人,大聲命令道:“行刑!”

在賀錦面前,刀斧手手起刀落,把一顆顆腦袋斬下,賀錦怒不可遏,衝了過去,卻被紅娘子擋住,眼瞧著刀斧手身後還有數百人,賀錦罵道:“李巖,你這是造反!造反!”

李巖冷冷說道:“當初李巖迎闖王入河南,甘願驅使,乃是因爲闖王恩德在人,奉天倡義,所作所爲俱是爲除暴安良,如今闖王初心已變,只爲權柄不爲百姓死活,如何能讓我李巖投效?”

“李巖一生,爲民請命,反抗暴政,大明不恤,李巖反抗大明,大順不恤,李巖反抗大順,不是我李巖背叛了闖王,實在是闖王背叛了百姓!”李巖面朝衆多百姓,慷慨說道。

“好,好,好一個巧言令色的迂腐蠢貨,你會爲你的背叛付出代價的,大順絕不接受叛徒。”賀錦扔下一句話,帶上一羣被李巖釋放的年輕亂兵,打馬離開,而剩餘的亂兵無論如何哀求,都被李巖無視,一排排的砍下了腦袋。

“我原本以爲,我會爲大順鞠躬盡瘁........。”李巖看著滿地首級,其中許多他還認識,悲涼的說道。

紅娘子過來挽住了他的手臂,說道:“相公,從今日起,我們又是義軍了,替天行道,爲民請命,初心不改!”

崇禎十三年六月。

孫伯綸率領近萬人馬離開京城,加入南征的行列之中,一路經過宣府、大同、山西三鎮,收攏了大批兵馬,一直進發到了平陽府爲止。

平陽府的大堂內,一座巨大的沙盤佔據了大堂近一半的面積,光是支撐起來的八仙桌子就用了整整二十五張,而沙盤之上描繪的是大明近三分之一的河山,以潼關爲核心,周圍五百里的河山,包括山西、陝西、湖廣、四川、河南都是囊括其中,三個巨大的紅色箭頭瞄準了關中之地,分別象徵秦軍、延綏軍和平賊軍,三軍加起來,超過十五兵馬。

孫伯綸進入大堂的時候,堂中官將都是起身施禮,孫伯綸見到自己岳父郝世祿,微微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又見安排在了左手位的孫傳庭,忙著走了過去,熱絡的握住了孫傳庭的手,說:“孫督,許久不見了。”

孫傳庭見孫伯綸如此熱忱,而不是自己想象的冷嘲熱諷,心中不免有些自責,眼圈一紅,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孫伯綸道:“孫督忠於王事,受天子信重,督師秦軍,此次與延綏、平賊二軍一道剿賊,本王倍感榮幸,諸將倍感榮幸!”

說著,孫伯綸執起孫傳庭的手,衆將齊呼萬歲,雙方再無嫌隙,一道坐下。

衆將官員分兩班做好,孫伯綸乃是大明王爵,又以大都督府大都督節制一切軍機,自然坐在上首,孫傳庭與延綏軍主帥趙琉璃分坐兩邊,分領文武兩班人馬,孫伯綸見人員到齊,輕咳一聲,說道:“諸位,闖逆兇殘,肆虐中原、畿輔,京城遭戮,如今更是悖逆稱帝,建立僞順,企圖與大明分庭抗禮,闖逆、獻賊殘暴,百姓處於水深火熱,天子不忍百姓受難,派本王剿賊,今大明精銳雲集,精卒超十萬衆,定能一舉破賊,還山河寧定!”

堂內轟的一聲,齊道遵命。

孫伯綸站起身,一指趙琉璃道:“平賊之戰,以延綏軍爲主,趙將軍經略闖逆之事數年,大都督府亦與趙將軍一道贊畫平賊之事,箇中方略,由趙將軍解說。”

趙琉璃站起身,指著沙盤上說道:“如今闖逆尚且佔據河南、關中、漢中等地,一年多來擴軍備戰,號五十萬,其中精兵約二十萬,主力由闖逆李自成統御,坐鎮關中,另一部由賀錦、高一功統御,約有五萬人馬,佔據襄陽,圖謀湖廣,而田見秀率領五萬進入四川,圖謀擊敗獻賊,奪取四川爲根基,以抗王師。”

接著,趙琉璃說道:“河南已爲四戰之地,已經得到可靠情報,闖逆大部裹挾丁壯,向漢中、湖廣一帶後撤,沿途燒殺擄掠,與流寇無異,河南應該無戰事,闖逆意圖以潼關和關中隘口爲據點,與王師鏖戰,爲田見秀奪取四川贏的時間,同時殺傷消耗王師,若四川大定,則進入四川頑抗。”

“以北府銃兵之強橫,足以攻打潼關,進入漢中了吧?”孫傳庭忽然說道。

趙琉璃看了看孫伯綸,在得到許可之後,實話實說:“孫大人,此乃下策,延綏軍亦無把握!”

章四九 願死章九 休止符章九九 打動 下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一二八 各部朝覲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十 煤鐵礦章三一 夾擊章五四 ‘忠臣義士’章七 人心章二八 苛刻條件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四二 部署章三十 試探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八 人心定章三一 夾擊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三九 相交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十九 珍珠鏈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四五 收穫章一二一 反覆小人章一零八 如何賑災章二三 破陣章八 人心定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五五 漢奸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四 召對 上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四 北府章四九 願死章一五七 大難臨頭各自飛章三二 大明的敵人章五七 入關勤王章四八 情緣 上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一二五 何爲正統章三十 東林出手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一四八 熱蘭遮城章三二 圍城戰章六 竊敵營章一二三 最後的堅持章二五 楊鶴章一六零 長山海戰章二三 招待章五五 鹽、煙章五一 摧鋒章一 結拜 上章六一 大略 下章二三 招待章一二零 中原寧定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七十 兵戈 一章九 僞裝章九八 打動 上章三二 搶城章七一 兵戈 二章三三 暗中媾和章二 賞功與罰罪章七 會客章四二 部署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六三 陰謀 上章二七 萬國會談章三一 坎坷章一零二 舌戰羣儒章七 會客章八十 封伯章一六零 長山海戰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二二 炮擊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二 情勢危 (新人新書 求票票和收藏喲)章一四二 遜位的條件章四七 鏖戰章一二四 偉跡——蒸汽機章七三 兵戈 四章五 進京之路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一三零 政策章七二 兵戈 三章五五 鹽、煙章三一 師生章十九 珍珠鏈章十三 兩軍交鋒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關於更新,關於作者章九六 密談
章四九 願死章九 休止符章九九 打動 下章一四四 移民政策章一二八 各部朝覲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十 煤鐵礦章三一 夾擊章五四 ‘忠臣義士’章七 人心章二八 苛刻條件章三五 孫傳庭的小鞋章四二 部署章三十 試探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八 人心定章三一 夾擊章九六 海戰之威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三九 相交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十九 珍珠鏈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四五 收穫章一二一 反覆小人章一零八 如何賑災章二三 破陣章八 人心定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五五 漢奸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四 召對 上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四 北府章四九 願死章一五七 大難臨頭各自飛章三二 大明的敵人章五七 入關勤王章四八 情緣 上章十三 德川幕府章一二五 何爲正統章三十 東林出手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一四八 熱蘭遮城章三二 圍城戰章六 竊敵營章一二三 最後的堅持章二五 楊鶴章一六零 長山海戰章二三 招待章五五 鹽、煙章五一 摧鋒章一 結拜 上章六一 大略 下章二三 招待章一二零 中原寧定章五二 京師陷落章三十 在一起 下章七五 吳三桂剃髮章七十 兵戈 一章九 僞裝章九八 打動 上章三二 搶城章七一 兵戈 二章三三 暗中媾和章二 賞功與罰罪章七 會客章四二 部署章三一 努力爭取章六三 陰謀 上章二七 萬國會談章三一 坎坷章一零二 舌戰羣儒章七 會客章八十 封伯章一六零 長山海戰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二二 炮擊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二 情勢危 (新人新書 求票票和收藏喲)章一四二 遜位的條件章四七 鏖戰章一二四 偉跡——蒸汽機章七三 兵戈 四章五 進京之路章一三二 真正目標章三八 攻城巨炮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一三零 政策章七二 兵戈 三章五五 鹽、煙章三一 師生章十九 珍珠鏈章十三 兩軍交鋒章二十八 太陽爐章一二七 張獻忠的聖旨關於更新,關於作者章九六 密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聂荣县| 延津县| 茶陵县| 温宿县| 张家港市| 陈巴尔虎旗| 维西| 福州市| 皮山县| 封开县| 台南县| 牡丹江市| 峨边| 正宁县| 东方市| 岗巴县| 茶陵县| 白城市| 武宣县| 阜康市| 荥经县| 沙湾县| 开阳县| 阳曲县| 双柏县| 渝北区| 汶川县| 高要市| 留坝县| 汽车| 嘉鱼县| 延寿县| 邻水| 富川| 迁安市| 诸城市| 额济纳旗| 永安市| 上犹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