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一零八 如何賑災

孫傳庭見周圍聚攏過來的人都是這般說,心中頗有懷疑,卻仍舊難以置信,問:“朝廷讓你們往米麪裡摻沙子,摻鋸末?”

那小吏笑了笑:“朝廷不僅讓我們摻沙子和鋸末,連摻沙子和鋸末的比例都是朝廷定好的,我這裡還是戶部和大都督府的移文呢。”

說著,小吏懷中取出一份文書,孫傳庭一把抓過來,看了看,發現確實是大都督府和戶部一起簽發的文書,上面的大印是不可能僞造的。

“是何奸臣,膽敢如此麻木不仁?”孫傳庭問。

小吏摸了摸鼻子,笑道:“應該是秦王定的章程,仁不仁的,就不是在下知道的了。”

孫傳庭卻一甩袍袖,道:“我本以爲秦王愛民如子,卻不曾想也是這般暴虐殘酷的,中原百姓屢遭劫難,民不聊生,其竟然在賑災糧食上做手腳,貪墨賑災糧款,實乃........。”

“這位先生,莫要在此胡言亂語,惹來了衙役,少不了一場牢獄之災。”小吏提醒說道。

孫傳庭卻是倔脾氣上來了,攤開手,說:“讓他們來吧,秦王無道,自有天誅!”

那小吏坐在了一旁的凳子上,一招手,周圍的人接著幹活,他擦了擦身上的汗,隨意問道:“秦王怎麼無道了?”

“往賑災糧裡摻沙子,摻鋸末,剋扣糧款,如何能不稱無道?”孫傳庭冷冷說道。

“那先生覺得該給中原災民吃些什麼?”小吏問道。

孫傳庭道:“中原百姓俱是大明赤子,屢遭劫難,自然好生恩養,自然應以米糧賑災。”

“喲,瞧您說的,朝廷是不是該給災民弄個豬蹄,倒上米酒啊。”

“最好再來碗人蔘燉雞,好補補喲。”

幾個幹活的丁壯嬉皮笑臉的譏諷道,那小吏瞪了他們一眼,這些人繼續幹著摻雜米糧的活計去了。

小吏拿出扇子,扇了扇,靠在棚子的樑柱上,問:“先生可知道在河南,一石糧食作價幾何?”

孫傳庭臉色鐵青,不知道這話什麼意思,小吏說道:“尋常地方五六兩,若是開封、洛陽這類大城,會上七八兩,河南是遭了兵災,但不是人人都是災民,朝廷若是拿著南方的大米和河套的麥子去了河南賑災,你知道會發生什麼嗎?”

小吏自顧自的說道:“官員士紳會貪墨,奸猾小人會冒領,大部分的糧食最後都會進到權貴的嘴裡,然後流入到黑市上,把河南百姓手中最後一點錢財榨取乾淨,官紳、豪商、地痞流氓會在賑災過程中大發橫財,要麼朝廷拿出數倍糧食賑災,要麼坐等災民餓死。而朝廷定下這章程,就是防備此類事情發生。”

孫傳庭一時愣住,他在直隸、陝西也是賑濟過災民,知道地方官吏貪墨,豪紳強佔乃是普遍存在的,這些當權者視災難爲發財機會,只有快要餓死的時候,百姓纔會把一輩子積攢的散碎銀兩拿出來,把幾代人耕耘的良田低價銷售,災荒之年,就是豪強的發財之年。

“往裡面摻雜了沙子、鋸末,就能避免的了嗎?”孫傳庭滿臉不信,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這等頑疾豈是一時能解決的。

小吏扇著扇子,隨口說道:“徹底解決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會像以往那般,先生要知道,官員貪墨賑災糧,是爲了賣出高價,但我們在山西就把糧食加工成食物,存放不住的東西是不能坐等價格的,當然,大部分的賑災糧都是直接運往中原災區的,但小麥裡摻雜了高粱、糜子、沙子,大米里摻雜了粳米、石子,所有可以作高價賣的精米精糧,都變成低品質的雜糧,賣不出高價去,他們貪腐了也是無用,到了中原,所有糧食也會按照現在這個比例摻雜沙子、鋸末加工成食物分發給災民,是難吃了一些,但是能讓人餓不死,受了災的人只要能填進肚子都是吃食,根本不在乎好吃不好吃,只有那些手裡有精米精糧,卻去冒領賑災糧食的人也會覺得難吃。”

“秦王說了,賑災是讓更多的人活下來,這纔是功德,比道貌岸然的給災民**米白麪要強的多。”小吏看了看孫傳庭,最後不屑的說道。

一個高大的親衛上前,怒斥道:“兀那漢子,你可知道這位是誰?”

小吏擺擺手,絲毫不在意的說:“說到底就是一個迂腐酸儒,這些日子我是見的多了,這幾日來罵架的書生秀才不說,去年,內閣輔臣吳甡吳閣老,入朝爲官,經過我們山西,見我們把無地的百姓送往漠南,也是大罵不恤,使的百姓背井離鄉。如今成了禮部尚書,也沒見其再過問呀。說起來,若不是當初遷徙幾十萬人到漠南,今年哪裡有那麼多糧食賑濟中原,山西還得再多幾十萬張吃飯的嘴呢。”

“你們走不走,不走的話,別怪俺們不客氣了!”

正說著,十幾個休息的婦人走了過來,拿著水瓢喝了幾口涼水,掐著腰圍著孫傳庭,盛氣凌人的問道,小吏連忙上前,勸說道:“這位先生若是無事便離開吧,我雖然算不得讀書人,卻也算能與你辯論一番,也算是以理服人,但惹的這些大姨、嬸子發了火,那可是要罵孃的。”

說著說著,幹活的丁壯也是站起來,個個攥的手嘎嘎作響,不懷好意的看了過來。

“真是.....真是斯文掃地!”孫傳庭一甩袖子,扔下一句憤憤不平的話,轉身離開了。

十幾個婦人相互看看,抄起扁擔追了上來:“你個耍嘴皮子的臭書生,說誰騷呢?說誰呢!”

等孫傳庭上了船的時候,已經是狼狽不堪,袍子的下半截不見了蹤影,腦袋上捱了一扁擔的他頭暈目眩,然而他就那麼怔怔的坐在船艙裡,想著剛纔小吏說的那幾句話,心中五味雜陳。

孫傳庭接過郝世祿遞來的手帕,捂住了腦袋,嘆息一聲,問:“國朝怎會如此,怎麼會如此?”

郝世祿微微搖頭,無法爲孫傳庭解答疑惑,只是說道:“也怪秦王,賑災濟民明明是善政,如何搞的這般烏煙瘴氣,便是中原災民,也不會念他的好。”

孫傳庭微微搖頭:“這也是被貪官污吏和地方官紳給逼的,若地方安靖,吏治清明,秦王也不會行如此舉措。”

郝世祿沒有接話,若地方安靖,吏治清明,別說什麼舉措,既不會有如此大災,也不會有秦王了。

渡過了黃河,二人棄船騎馬,一路向延安而去,郝世祿到了延安,親自安排人把孫傳庭一路護送到了固原,孫傳庭一進總督衙門,卻發現秦軍之中諸多將領和西北官員面帶焦急的等待著,見到孫傳庭,中軍官道:“大人.......卻圖汗叛了!”

孫傳庭微微一愣,這原本就在計劃之中,卻沒有表現出來,於是問道:“何時的事情?”

杜文煥站出來,抱拳道:“啓稟大人,是五日之前,卻圖汗不知從何處知道大人去了山西,便無聲無息的帶上其麾下五千餘兵馬,裹挾了甘州衛、兆州衛的一些匠戶,向西北而去,卑職麾下夜不收跟到青海一帶,便失去了其蹤跡。”

孫傳庭看了一眼身旁的幕僚和中軍,一羣人盡是低頭,想來這小子應該是他們中的人泄露給卻圖汗的。

“杜將軍留下,其餘都下去吧。”孫傳庭疲憊的下達了命令,衆人皆是出去。

孫傳庭看了一眼杜文煥,說:“和朝廷的事已經了了,秦軍接受大都督府的節制,與北府軍團一道剿滅闖逆,此次回來的護衛中有兩個大都督的贊畫,會像你傳授方略,杜將軍,能不能爲秦軍博得好的前程,還要仰仗於你呀。”

杜文煥連忙躬身,說道:“卑職自當盡力。”

在私底下,杜文煥早與北府接觸過,甚至幾個遠房子侄已經被北府方面送入了講武堂學習,日後出任軍官,而北府對杜文煥這爲西北宿將還是非常禮遇的,待剿滅闖逆,若是解甲歸田,便有封侯之位,若是繼續從軍,也可爲一軍副帥,按照杜文煥的理解,延綏軍爲北府主力,自當在前線鏖戰,西北尚欠一軍,極有可能以徐白雲爲帥,以往便頗有交情,倒也可以搭檔。

杜文煥靠的近了些,小聲說:“據卑職估計,卻圖汗部應該是越過青海大草灘,向烏斯藏內部去了,以往卑職與卻圖汗執掌秦軍時,卻圖汗曾說過一些情況,藏地和西域大部分勢力與他信仰不一,又多是秦王盟屬,所以此獠應該是投效藏巴汗去了。”

“這是秦王該頭疼的地方,說說卻圖汗裹挾走的匠人?”孫傳庭問。

杜文煥道:“都是一些火器、甲械匠人,約有千餘人,其中十餘人較爲特殊,乃是炮匠,試鑄過紅夷大炮。”

“難怪秦王會暫時放過卻圖汗。”孫傳庭微微搖頭。

杜文煥卻是不解,孫傳庭道:“如今烏斯藏有兩大勢力,固始汗部和藏巴汗部,雙方一直交鋒不斷,以往有來有往,後來固始汗與秦王結盟後,得火器之利,方佔據優勢,如今卻圖汗投入藏南,可消弭這些優勢,雙方自會再入僵局。”

“秦王既已與固始汗結盟,爲何私下襄助藏巴汗呢?”杜文煥滿臉不解。

孫傳庭道:“北府如今重心在中原,抽不出兵力,又不願意坐視固始汗在烏斯藏一家獨大,纔出此下策,秦王看上烏斯藏那塊土地了。”

杜文煥問:“臣聽來往的商賈說,烏斯藏地勢極高,人煙稀少,咱中原人上去,會生胸悶、喘息之病,那種地方,真不知秦王看上什麼了。”

孫傳庭也是不解,說:“這些休要過問,你速速前往寧夏,莫要讓那裡的土謝圖人鬧出亂子來,這樣吧,寧夏棉田、煙田雖多爲土謝圖賞功田,但韃虜野蠻,多爲韃官貴人所佔,這些人多隨卻圖汗去了藏地,成爲叛逆,一切田土當收繳起來,把這些韃子貴人和部民,一併送到歸化城去,算是投桃報李吧。”

杜文煥連忙領命去了,出了總督衙門,轉了幾個街口,進了一個小院之中,敲了三聲門才得以進入,看到王庸坐在堂內,圍著一坨冰塊,扇著扇子,杜文煥連忙道:“哎呀呀,王大人,真是苦了你了。”

王庸擺擺手,說:“杜將軍哪裡話,都是爲秦王做事。”

杜文煥坐定,王庸讓人從井裡撈來一個西瓜,切了放在二人面前,杜文煥吃著瓜,把孫傳庭交代的事情說了一遍,杜文煥最後問道:“咱是個粗人,想來想去也不知道孫大人這是啥意思,總覺得這是在試探於我。”

王庸笑了笑:“杜將軍別想那麼多,孫督師這位在爲入閣做準備呢。”

“入閣?”杜文煥詫異道。

王庸笑道:“如今秦軍與朝廷和解,以往的事兒都是一筆勾銷了,仗打完了,孫大人就得入閣了,可是寧夏的事兒多少有損孫大人清名,寧夏鎮,九邊之一,在孫大人任上,成了韃子的了,到了朝廷,這不好交代呀,所以把這苦差事交給你,驅趕一下。”

“此次去寧夏,杜將軍可要多帶些兵馬呀。”王庸最後提醒說。

杜文煥臉色一正:“卻圖汗都跑了,這羣韃子還敢鬧事?”

王庸連忙擺手,說:“不是那個意思,靈州的郝家商棧,給將軍備下了兩千桿火銃和許多子藥,另有三千馬騾相送,都是秦王安置的,將軍此去要帶回這麼多東西,不帶些人手可是不夠。”

杜文煥微微點頭,雖然他現在還不知道南下關中的事,但也知道要打大仗了,此番立下功勳關乎日後前程,杜文煥哪敢不盡心,如今再添火器、馬騾實力大漲,定然是自己營伍有大用的。

“土謝圖人的事我已經安排好了,杜將軍無需擔心,倒是有一事,土謝圖部的田主去了漠南,這些棉田、煙田可是不能毀壞了,更不能出售。”王庸說道。

杜文煥一愣,恍然明白,雖說那些煙田、棉田許多屬於土謝圖部的貴人,但是蒙古人怎麼會種植菸草、棉花,租給佃農也是不會管理,因此都是全權委託給商賈經營,從收益中抽取三成利潤予商家,而其中最大的商家便是王家的,也是王庸的私產,杜文煥想到這一層,自然不會壞了王庸的利益。

王庸說:“我爲將軍籌劃此事,既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大人,如今秦王治下,只有新軍,軍鎮都是淘汰,過三五年,九邊都是不復存在了,秦軍早晚也會改制,諸如家丁、親將之類,是不可能再有的。杜將軍正在盛年,自然還想再進一步,但原本的家丁親信如何安置?還不就在寧夏這些田畝上呀。”

杜文煥恍然大悟,說:“這些田畝冊子,本官自會保留完好,以待朝廷處置,到時也請王大人多多美言幾句,說起來咱們這些丘八比蒙古韃子強不到哪裡去,最後還是得找懂行的打理不是?”

“杜將軍這般想,我就放心了,日後西北之事,你我合作地方多的是。”王庸達到了目的,心情暢快,說話也是爽快了許多。

章四四 展開章九九 打動 下章六 平臺召對章五五 漢奸章一二五 何爲正統章四三 潰逃 下章一五三 急轉直下章十二 哥薩克人章五 進京之路章一三六 打開局面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四四 展開章四七 識破詭計章七七 兵戈 八章二六 打算章三八 反應章九七 擴軍章二 切支丹章二十 十年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二四 暗涌章三十三 終相依 上章四九 願死章五六 利用章九八 動向章一 立足臺灣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九一 五梅公歸心章二七 覺悟章十七 消息 上章十 收復澳門章九 設局章四三 首戰大勝章二七 安置章十七 出訪歐洲章三八 功勞章七三 兵戈 四章二四 武裝巡遊章三六 終死章四十 工匠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二十九 在一起 上章二七 山西章七十 兵戈 一章二一 接陣章四五 誘敵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二十 暗涌章五六 活路章九十 建議章六三 詩與刀章三一 柳如是章一三三 水師出擊章六八 虛虛實實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九十 決裂章四八 逆襲章三十 勿拿仁慈作軟弱章五三 議功章五七 危急章二六 共商章四 看戲章二四 北府章十四 暗流章二四 菊花盛開的夜晚章二二 炮擊章四四 屯田 下章六一 大略 下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六六 來攻章二二 炮擊章三七 戰後章三 彘首爲聘章三五 封賞章四一 胖襖章四六 火力章五十 睚眥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八 黃教聯盟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三 釋放善意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二九 方陣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二二 打狗不看主人章十三 火併 中章二六 練兵章九四 復國野望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九一 黑幕章四三 首戰大勝章五二 天險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
章四四 展開章九九 打動 下章六 平臺召對章五五 漢奸章一二五 何爲正統章四三 潰逃 下章一五三 急轉直下章十二 哥薩克人章五 進京之路章一三六 打開局面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四四 展開章四七 識破詭計章七七 兵戈 八章二六 打算章三八 反應章九七 擴軍章二 切支丹章二十 十年章七三 邊打邊談章十五 克魯倫河邊章二四 暗涌章三十三 終相依 上章四九 願死章五六 利用章九八 動向章一 立足臺灣章一零九 南下保障章九一 五梅公歸心章二七 覺悟章十七 消息 上章十 收復澳門章九 設局章四三 首戰大勝章二七 安置章十七 出訪歐洲章三八 功勞章七三 兵戈 四章二四 武裝巡遊章三六 終死章四十 工匠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二十九 在一起 上章二七 山西章七十 兵戈 一章二一 接陣章四五 誘敵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二十 暗涌章五六 活路章九十 建議章六三 詩與刀章三一 柳如是章一三三 水師出擊章六八 虛虛實實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九十 決裂章四八 逆襲章三十 勿拿仁慈作軟弱章五三 議功章五七 危急章二六 共商章四 看戲章二四 北府章十四 暗流章二四 菊花盛開的夜晚章二二 炮擊章四四 屯田 下章六一 大略 下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六六 來攻章二二 炮擊章三七 戰後章三 彘首爲聘章三五 封賞章四一 胖襖章四六 火力章五十 睚眥章一零四 最後的秦軍章八 黃教聯盟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三 釋放善意章一四七 惡化的局面章二九 方陣章二三 皇帝的態度章六 貴人相助章二十四 林丹汗章二一 平衡的藝術章二二 打狗不看主人章十三 火併 中章二六 練兵章九四 復國野望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九一 黑幕章四三 首戰大勝章五二 天險章二十 王者的承諾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磐安县| 安岳县| 仁怀市| 历史| 黄龙县| 丰镇市| 治县。| 高碑店市| 龙岩市| 伽师县| 淮北市| 太保市| 和静县| 丹巴县| 江门市| 犍为县| 桃源县| 宁都县| 长宁区| 福州市| 通河县| 和顺县| 宜兰市| 子长县| 宁国市| 巍山| 崇左市| 东源县| 河北区| 辛集市| 永和县| 蒙自县| 灵山县| 蛟河市| 微博| 华池县| 泸水县| 烟台市| 久治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