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聽到別人抱怨自己的老闆吝嗇的時候,我都能理解打工者的感受。當然我也能理解老闆的感受。
因爲我也不能保證自己做了老闆以後,走上資本運營的道路,自己會不會天天敲著計算器算成本。
對於一個搞企業的人來說,砍掉多餘的成本,意味著自己管理和經營水平的高超。
對於員工而言,每個人都知道老闆是個人事業發展的貴人,如果你的老闆就是有吝嗇的習慣,你該怎麼才能抓住這個貴人呢?
這裡要作兩類區分,如果你做的是銷售的工作,那麼多給老闆賺錢就是替老闆省錢。
如果你從事的是行政類的工作,那麼多給老闆省錢就是替老闆賺錢。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材料,對公司節約成本起到了細緻入微的提醒。例如接待客人時,一杯水都可以做到節約,因爲大部分的客人都不會喝完杯中的水,甚至根本沒有喝,如今倒水給客人很多時候只是一種禮節形式。可以給客人倒半杯水,即使客人喝完了半杯,也還可以再倒。
當然,如果你在公司裡能做到給老闆節約,無論什麼樣的老闆都是歡迎這種行爲的。
公司內部使用的紙張可以正反兩面使用,不隨便浪費紙資源,不少的大公司採取正反兩面使用的做法。不要小看這一個行爲,假設一個人一天多用一張紙,一年365天,1000個員工,就多用了36.5萬張。10年下來就節約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你感覺老闆特別在意成本,還有一個做事的竅門就是當老闆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在事情完成的同時,能順便做到節約,在意節約這件事的老闆自然會注意到你的節約。例如老闆安排你出去辦一件事,你可以打車過去,以保證效率,回來的時候如果沒有急事,就可以坐公交車回來。
這些自然的行爲都有可能爲你招來貴人的關注。
沒有一個老闆不想知道手下的員工每天都做了些什麼。
從正面來理解,老闆花錢僱傭員工,他內心是有一定期望值的,他心裡希望知道每個員工每天都在幹什麼。
老闆的這種心理促使了中層管理者的產生,說白了中層管理者對決策起到的作用並不大,但是監督基層員工的工作,並將工作成果反饋給老闆,是設置這一角色的目的。
一個好員工,他會滿足老闆的這種心理,即使老闆沒有明確要求,他也會記錄自己的工作日誌,萬一有一天,老闆突然要檢查工作,這一份工作日誌就會幫助他大放異彩。
在接到一個具體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隨時向老闆報告當前的進度,一方面能讓老闆放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老闆的信任。
換一個角度想,你的創意、你的想法、你的方案,還有你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相處的所有的點子,要想得到順利實施下去,一定要取得老闆的支持,否則很難推進,不是事倍功半,就是半途而廢。只有工作彙報還能讓老闆明白你爲了工作所作的努力。
想想看,有兩個員工,一個非常注意彙報,一個不願意找老闆彙報工作。
當出現一個好的項目結果的時候,老闆會更加讚賞注意彙報的員工,因爲他看到了這其中的過程,而不彙報的人很有可能就會被其他人搶功。
反之,如果項目結果不順利,注意彙報的員工更容易得到老闆的原諒。道理不言而喻。
彙報也要有合理的方法,職場的人脈關係是有層級的,不可輕易地越級彙報,如果你在直接領導不知情的情況下,向老闆報告或請示,老闆會認爲你別有企圖,他可能表面不動聲色,私下卻感覺你浪費了他的時間,太把自己“當盤菜”。而如果傳到直接領導的口中,他會認爲你有意想將他取而代之。這就等於是在身邊埋了一顆“定時炸彈”,一個越級彙報的動作就把自己推入了最危險的境地。
還要注意的是,和直接領導一起向老闆彙報工作時,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以直接領導爲主,自己最多作補充。同時按照與直接領導商定的思路發言,即使不支持直接領導的主張,也不能輕易拋出,更不能唱反調。
大部分情況下,都要以直接領導作爲終極請示對象或彙報對象。不要太攀高,以能與高層交流愉快爲目的,要知道逞一時的歡喜,容易埋下輕浮、想出位的印象。
聽過很多職場人都非常鬱悶地問:“老闆無情怎麼辦?”
“無情”不足以界定老闆的特點,在我看來,這個詞應該是“寡恩”,指的是員工爲老闆做了很多事,但是老闆並沒有感激員工的這份付出,老闆認爲你付出勞動,他給工錢,這是很正常的交換。
還有的老闆翻臉如翻書,讓員工措手不及。在他翻臉時,如果員工想要說理由,對不起,他不聽,如果員工說從前對他立下的汗馬功勞,他更是一臉不屑。這樣的老闆,很有可能員工縱然對他百般呵護,只要一樁小事不順他的心,就全盤翻覆。
爲什麼很多老闆都這樣呢?我的一個當老闆的朋友說得好,多一點恰當的冷酷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幫助。不被人情所累之後,朋友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事,而不是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在老闆的職責來說,老闆總是需要做決定,尤其是獨立決策,他們做事更多需要的是原則,而不是感性的認識,從這個角度來說,老闆有那麼一點點的冷酷是他所需要的。
朋友還提到了自己的一個員工,感慨現在的小女孩怎麼如此精明。這個女孩去日本出差,竟然打了個長途回來,只是爲了問他想吃點什麼。
朋友向來不好吃,於是就說什麼都不用買,但小女孩還是煞費苦心地買了禮物回來。
他感慨:“我們當初學這一套怎麼那麼吃力,怎麼現在的小姑娘這麼會工於心計。”顯然,朋友不太舒服,他期待的員工和老闆的關係就是純粹的職場關係。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類老闆也許看起來最無情,最讓人難以接受,但並不是不可跟隨。當代社會,沒有原則、太講究人情的老闆容易在商業時代站不住腳,只有寡恩的老闆,一切以公司盈利爲目的,他們才能走得更穩,企業也會做得更好。員工跟隨他纔能有長遠的利益。
遇到能幹的老闆,你有可能變得懶惰無爲,遇到“無能”的老闆,你也有可能找到成功的加速器。
小飛認爲他的老闆無能,理由就是在專業領域方面老闆還常常請教小飛問題。
聽完小飛的話,我還是冷酷地打斷了他,我這麼對他說:“有空的時候,麻煩你算一下你一個月的收入和老闆一個月的收入差距有多大。”
顯然我的話刺激了小飛,於是他再也沒有說話。
其實我不大喜歡人與人之間的評價使用“無能”、“吝嗇”這樣的詞,可偏偏小飛在我面前描述他的老闆的時候,就差把“白癡”說出來評價他的老闆了。
這樣想法本身有多無知,不需要論證,但是對個人的危害卻是巨大的。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想認識成功人士,但是往往求之不得。說句老實話,如果你接觸不到成功人士,就從你的老闆開始吧。
他不但成功領導了你,還有本事讓你埋怨卻不敢跳槽,這難道叫無能?
只要是老闆,你就應該去發現他的好,要麼,就離開他。
道理非常簡單,如果你心裡不認可老闆,你面對他的時候微笑有多假,自己隨意照一下玻璃窗就能知道。
還是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一個人在一家寵物店裡看到一隻鸚鵡的腳桿下面標著一行醒目的字:“這隻鸚鵡會英文和普通話兩門語言,售價200港幣。”旁邊還有一隻鸚鵡的腳桿下面標著:“這隻鸚鵡會英文、普通話、粵語和客家話四門語言,售價400港幣。”
兩隻鸚鵡都五彩斑斕,毛色光鮮,非常機靈可愛。這個人動了想買的心思,但一時拿不定主意,就在店裡面轉來轉去。突然他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80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