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想不發火有妙招

什麼時候,達到溝通最難?

當你和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甚至到了別人想和你吵架的時候,你能控制自己不發火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控制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當你控制的時候,表情也會非常不自然,很假。

那麼如何控制自己的怒氣呢?給大家一個很簡單、有效的方法。

當遭遇別人挑釁的時候,你想發火之前,不妨先重複一遍對方說的話,當你重複的時候,對方也會陷入一個冷靜的梳理過程。

例如,有人說:“你怎麼把電腦用壞了呢,對工作這麼不負責任!”

本來你想立即就和麪前的這個人吵一架,但是你可以說:“你的意思是,電腦是我不正常操作使用壞的?你能保證不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嗎?而且,僅僅因爲我的電腦出現故障,你就下判斷說我對工作不負責任是嗎?”

當你的問題問出來後,雖然你沒有發火,但是會刺激對方思考,他自己就會檢查出語言中的邏輯漏洞。這樣,不等你發火,對方就會作解釋,而解釋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我不是那個意思……”

此外,制怒的這個動作還要“防患於未然”,在和他人溝通的過程中,要有方式方法,不卑不亢去溝通。

畢竟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或者不同的表達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效果。

例如,你想給某個人一個建議,你可以要這樣說:“你在各方面都很優秀,如果你給我的報告中沒有錯別字,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說話語氣使別人很樂意去接受的你的意見和觀點,也會很容易去改正自己的缺點。但是如果你用指責的態度指出別人的問題,對方就算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也因爲你指責的語氣而心懷不滿。

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解決當下的問題。

當人們發生爭吵的時候,往往遠離了這個初衷,絕大多數人都遇到這樣的情形,和他人發生激烈爭執的時候,思路頓時就飄到了很久以前,N年前的事情也會被翻出來,常常會老賬新賬一起算。

當人們開始“翻舊賬”的時候,常常忽視了問題本身。忘記了出發點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問題,但是走著走著,已經偏離了我們起初的軌道。

所以,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我們要隨時控制自己的話題,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牢記目標是爲了解決問題,而非對於人的攻擊,溝通最終的結果也是爲了問題的解決。當我們說出自己的觀點以後,先聽對方如何看待,隨後一定要將重點轉移到問題解決方案的提出上。

還要注意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之前,就應該提前做好利益的分割,很多人溝通都是因爲一些利益方面的衝突,這讓溝通變得複雜,在這種時候,儘可以把問題變得簡單一些,也就是兼顧雙方的利益。

要弄明白你們雙方角色的關係,是“在商言商”,還是有特殊的感情關係。

如果是利益上有衝突的雙方在溝通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搶著表達自己的意思,卻忽略對方的意思。當你過多地考慮自己的利益,對方卻沒有什麼感覺的時候,溝通就無法進行。

所以,既然利益是雙方共同的關注點,那麼,在溝通的時候,要逐步探明對方的利益訴求,以合理的分割作爲原則,爭取達到一致。

我年輕的時候,感覺自己腦子轉得快,常常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讓對方啞口無言。

總是以爲自己又成功拿下一個客戶,或者又成功說服了一個人,很有個人成就感。

直到有一次,我在酒桌上搞定了一個大老闆,當時他拍著胸脯給我做出承諾,一定能夠按照我的要求進行。那天我心情非常好。

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第二天,這個老闆把一筆業務轉給了他的一個手下全權代理。而手下完全沒有按照我和老闆約定的條目進行,讓我非常生氣。

開始我找這位老闆的時候,他還支支吾吾,說“手下人不好管”,可是沒過幾次,他就不接我的電話了。一筆業務就在磕磕絆絆中進行得很艱難。

這個事情給我的刺激很大,讓我意識到很多事情不能只靠“術”來征服別人,還要有“道”的支撐。口頭上說服別人是容易的,得到別人口頭上的承諾也是容易的,但是當我們不能合理地給別人提供價值的時候,即使別人礙於情面勉強答應,但是後續,他們會因爲內心的不滿意而產生變故,讓事情會更加複雜。

溝通同時也是門妥協的藝術。要兼顧兩個方面的利益,才能做到平衡。

該妥協的時候也應該妥協,儘量不要逼迫別人勉強答應他本意不想做的事,合情合理纔不會導致前期承諾時候簡單,後期執行的時候繁複無比,讓自己措手不及。

溝通時要隨時關注對方的表情,有時候,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就會暴露出對方真實的想法。

你看自己是一個天,他人看你是一個點。讓你的同事低估你的優點,讓你的對手高估你的缺點,方能無敵於職場。

職場中,想讓人心甘情願幫自己很不容易,畢竟工作不是幫忙,各人有各人的職責,職場也不是交朋友的地方,而是賺利益的場所。

只有付出利益,才能交換到利益。這一點不但對於同事間的關係,對待領導和員工也照樣試用。

不付出,靠職權控制是建立不了合作意識的。

那麼什麼是最好的合作?就是合理控制。每個人都有自己可控制的資源,每個人都需要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個合理的團隊中,你如何處理和其他人的關係?

如果你要跟人合作,你就得問一問,合作的利益點在哪裡?關鍵點在哪裡?我能不能控制?

如果別人給了你全部控制權,任何事情只要你拍板和決定就可以了。

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不要以爲自己很牛,實際上,你遠離了人際關係的本質,長久下去,你一定喪失人緣,就別提通過合作建立自己的人脈了。

因爲當一切都在你控制之中的時候,你就只是在僱傭幾個機器人在替你幹粗活!最傻的人是自己。

當然,如果你全都不能控制,那麼你就是在替別人的理想打工,需要檢討自己,是否在工作中,已經機械到別人都不願意告訴你“爲什麼”的地步了。

合作是一門藝術,不論和誰合作,你都要分析一下,這一次,你的利益在哪裡?你能控制多少?你能爲對方帶來什麼?什麼讓他人選擇了你?

分析得越多,越有利於自己把握事情的本質和走向。

在一個團隊中,多數情況下你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不得不說,每個人在團隊中發揮的能力不一樣。有的人是能力起主導作用,具備最好的執行力,還有的人成爲主導者,是最能影響格局的人,自然還有人成爲團隊中最吃苦耐勞,卻往往被忽視的角色。

能力不同,格局便不同。

但是無論扮演哪一類角色,都應該爭取自己的合理地位。

建立自己的威嚴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有了一定的威嚴,你工作起來的時候遭遇強攻、被人隨意指使安排的情況就會少。

畢竟工作中總有雜事,應該誰來幹?大家都該循環分配。

如果每一次都是你來處理雜事,就要檢討自己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是不是一副好欺負的樣子,讓大家覺得你適合做雜事。

還是你總是關注細節,忘記了團隊發展目標。

人的關注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幹雜事就只能越來越邊緣化。

正確的做法是,遇到被分配雜事的情況,不必盲從,也不要拒絕,應該問清楚:“下一次,還會繼續分配讓我做這類性質的工作嗎?”

不要小看問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亮出了你的威力。貌似你只是詢問工作,但是給了別人一個信號:我可以大度,被分配做不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不會一直這樣。

如果有人覺得自己無法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爲個人自信感不強。在一個團隊中,發發快遞、寫寫彙報郵件、給大家訂餐……這些工作最簡單、最安全。

可是你真的想永遠這樣下去嗎?

工作是鍛煉出來的,沒有一個壓力施加下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多優秀,自己可以變得多優秀。

最後一定要說一句的是,如果你有機會從事重要的工作,一定不要放過機會去嘗試,即使失敗了,你也沒什麼可失去,仍可以心氣平和地繼續手頭的工作。

成功的路永遠不是選擇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走,一步步試出來的!

合作的過程中,不相信同事是不行的。

還是我以前常說的那樣,不放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戰友,就打不敗眼前的敵人。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度,如果需要你小心戒備的時候,你自恃與戰友關係好,不小心踩雷,你以爲戰友會一定揹著你前行嗎?

不要輕易有這種勇氣。我有個朋友,接管了一個分公司,他做事頗有些江湖氣,雷厲風行,手下們也很服他。

可是有一天,他開除了一個不合格的員工,這個員工居然給總公司寫信,信的內容有的是無中生有,有的是添油加醋,把朋友檢舉了一番。

其實朋友的業績有目共睹,可是正因爲他能力超強,平時不加收斂,所以有小人作祟。公司大老闆居然找人來朋友這裡調查情況。

開始,朋友和我一起吃飯的時候有些鬱悶,我特意讓他提高警惕,該做下屬的工作就得馬上做。可是朋友說:“這種事兒,沒關係,我手下不用囑咐也知道該怎麼說。”

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我起初以爲他要麼就是在我面前嘴硬,要麼就是還沒有重視,本想和他多說幾句,可是我還沒來得及強調事情的重要性,他便有事匆匆離開。後來,我也把這件事忘在腦後,可是事情過了一個月,朋友被降薪了!

他一臉鬱悶地來找我,問我爲什麼當時就預感到事情不對勁兒。我對他說:“第一,離職的員工說老闆的壞話,雖然這種事很不道德,但是很常見,誰都容易理解,那麼爲什麼上面還專門找人過來調查,一定是有小人添油加醋,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第二,總公司來的人心理狀態是這樣的:他們來的時候畢竟是帶著任務來的,本意上他們希望查出點什麼,證明自己確實沒白來,證明他們自己投入了工作。但是如果你會做人,穩定住周圍的人心,他們自然要空手而回。第三,你的下屬是個很大的問題,當有人隨便說說你壞話的時候,憑你的能力,誰也不敢附和、也不敢撼動你。可是上面不支持你了,他們不知道風往哪裡刮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來算計你。”

看到朋友很煩心,我告訴他:“現在的這個錯誤犯得很及時,早解決想不到的問題,就不等出大錯時收拾爛攤子,此刻知道工作中的關係以利益爲先,一切沒那麼牢固,以後自然可能站得牢固。”

這句話讓朋友從憤怒的氣氛中慢慢抽離出來了,我接著幫他分析,其實總公司還是信任他的能力,因爲降薪這件事情並沒有動搖他的根本,但是如果是降職,那就麻煩了,一定會有人希望借這次自己能頂替,如果有了這麼大的利益趨動,一切不堪設想。

作爲一名職場觀察員,我總是看到很多人講“在職場,如何不可被替代”,每次看到這樣的說法,我都希望人們能把這個當成未來發展的目標,而不要誤以爲憑自己的能力,已然具備不可撼動的地位。其實沒有任何人不可以被替代,“小心防備”比“以身試雷”好得多。

“樂羣”這個詞,來源於心理學的一個研究,有些人“樂羣性”高,有些人則相反。

職場中,有人不願意和他人一起共事,也不大願意主動和別人聊天,接觸,總是希望別人先接近自己,可是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同事覺得他“不愛說話”,也就逐漸放棄與其交往,這時他就會感到被孤立,心理壓力增大。

可是開口和同事聊什麼呢?

沒有經過設計,天南海北的瞎聊是不可能的,這樣既顯得自己不職業化,又耽誤他人的時間,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實際上可以準備幾個話題,例如:

問一問你的同伴:“你的工作進行得還好吧?”

問一問你的同事:“你把繁瑣的工作做得有條不紊,請教一下有啥好方法啊?”

或者問那些皺著眉頭的同事:“我能爲你做點啥,是否需要幫助?”

這些話題問出來,就會讓人感覺你是個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又懂得合作的人,只有短短的幾句話,能讓你得到的回饋是相當可觀的。不得不說,很多人在工作中喜歡推、拖、拉,唯恐做得太多而吃虧。你與別人不同,將來你的發展自然也會跟別人不同了。

此外,樂羣的氣質不是一種包裝,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觀點,比如當你的同事想出了一條連領導都讚賞的絕妙好計,你內心可能隱隱有些失落:爲什麼不是我想出來的?可是你要懂得承認和接受別人,自己沒有發光的時候,不如偷沾他的光。比如你說:“你的這個主意太好了,好棒!”在這個人人都想爭著出頭的社會裡,一個不妒忌同事的人,會讓所有人覺得你本性純良、富有團隊精神,尤其領導會對你另眼看待。

在團隊中,需要別人幫你一把的時候,要學會使用誠懇的態度,用恰到好處的語言真誠地感謝別人的幫助,並保證他日必定回報。可以這樣說:“這件事情,非常需要你這方面的能力,沒有你發揮作用,我可是六神無主呢。”

這樣,他人通常會答應你的請求。當然,將來有功勞的時候,就算對幫助自己的人沒有利益的報答,言談中你也需要宣傳一下他人幫你的“好人好事”。

要記得,不管人性多麼複雜,人都是喜歡美好的,人都是嚮往快樂的,人都喜歡單純的交往。

別以爲控制別人是本領,控制別人用手爲你做事是失敗的,手代表一個人身上最廉價的勞動力。應該影響他們的心,用心才能完成最好的合作。

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章 序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章 序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章 序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章 序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
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章 序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章 序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章 序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11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1)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5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5章 演別人,再好的演技也會搞砸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20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2)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4章 老闆不能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6章 秘密早準備,距離好把握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7章 所有言行就是你的品牌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6章 日記幫你懂自己懂他人第4章 試錯是把雙刃劍第2章 要想別人靠得住 先要自己站得住第10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2)第1章 序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7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2章 最重要的人脈要留給自己用 (2)第22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1)第18章 把人情債當手段 (2)第8章 樣樣會,就樣樣有機會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13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1)第28章 要想活得久,說話做事有保留 (1)第14章 使用身體語言增強氣場 (2)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27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2)第26章 同事變戰友,利人利己可雙贏 (1)第23章 人情練達:參與競爭不迴避 (2)第3章 劣勢用對地方變優勢第19章 別人給你的光環,請不要接 (1)第9章 打斷聯結,自己控制話題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泉州市| 扎鲁特旗| 宁阳县| 武乡县| 防城港市| 颍上县| 黄陵县| 德化县| 威远县| 道真| 高阳县| 济宁市| 米易县| 化德县| 山东省| 申扎县| 丰镇市| 法库县| 荣成市| 华容县| 甘肃省| 西贡区| 疏勒县| 包头市| 麻江县| 仲巴县| 清水河县| 牙克石市| 焉耆| 屏南县| 武宣县| 曲阜市| 安阳县| 宿州市| 沁水县| 嵩明县| 宁德市| 和林格尔县| 收藏|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