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二章 王意

(求收藏求推薦)

湘東王焦慮不安,他曾與皇甫開一同去捉拿大將軍,又被任命爲(wèi)禁軍監(jiān)軍,雖非統(tǒng)帥,地位卻很高,在中軍帳裡,能與兩位上將軍並肩而坐,但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得到皇帝的信任。

結(jié)果皇帝竟在御駕親征的前一夜遇刺身亡。

湘東王的境遇沒有因此改善,反而越發(fā)焦慮,非常不巧,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他在城外,無緣參與宮中定策,更不巧的是,太后升爲(wèi)太皇太后,很可能獨掌大權(quán),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宮裡傳來聖旨,太子登基,傳令城外將士一律停在原處,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動,尤其是不準(zhǔn)進(jìn)城。

雖然沒提湘東王三字,他卻覺得這道聖旨就是寫給自己的。

樓礎(chǔ)、喬之素趕到的時候,湘東王正在帳中坐立不安,得到通報,立刻邀請入帳。

湘東王與樓礎(chǔ)見過面,從來沒交談過,分不清這是哪一個,他與喬之素比較熟絡(luò),一見面就握臂大笑,說道:“行伍之中不講虛禮,快來坐下。這位是大將軍的兒子?果然是將門虎子,名不虛傳。”

喬之素堅持行禮,然後介紹道:“這位是大將軍膝下十七公子。”

“哦,十七公子,很好,很好。”

湘東王顯然對樓礎(chǔ)毫無印象,喬之素補充道:“前些天十七公子剛?cè)?jì)北王之女爲(wèi)妻。”

“哦——”湘東王終於知道這是誰了,熱情立刻下降四五分。

喬之素等衛(wèi)兵退出之後,正色道:“濟(jì)北王嫁女乃是皇帝安撫大將軍的計謀,並非真心實意,大將軍與十七公子都沒將這樁婚事當(dāng)真。”

樓礎(chǔ)也道:“成親當(dāng)天,濟(jì)北王聲稱郡主逃走,就是盼著樓家出事,要給自家女兒留條後路。”

湘東王立刻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態(tài)度重又熱情,笑道:“濟(jì)北王真是小家子氣,嫁女就是嫁女,既有媒妁之言、嫁娶之禮,就得認(rèn)賬,哪有假成親的道理?我對大將軍仰慕已久,真心嫁女,那位驍騎公子回來了嗎?明天就能成親。”

湘東王忘了未來女婿排行第幾,只記得是名驍騎校尉。

樓家二十三子年經(jīng)雖小,早早就有官職。

喬之素順著說:“驍騎公子與其他兄弟一同被留在秦州。”

“嗯,大將軍至公無私,將自家兒孫留於險地,整個朝廷有幾人能做到?”

兩人寒暄,樓礎(chǔ)坐在一邊,幾乎插不進(jìn)話。

茶已喝過,喬之素介紹一下秦州戰(zhàn)況,以及大將軍的致敬之意,漸漸收話。

湘東王知道這兩人來必有因,放下茶杯,說:“陛下不幸遇難,舉國同悲,朝廷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大將軍回來得正及時,爲(wèi)何也被朝廷止於城外?”

樓礎(chǔ)起身道:“宮中……”

“坐下說,咱們算是一家人,不必拘禮。”湘東王客氣地說,看出這位十七公子纔是大將軍的代表。

“事發(fā)時,我就在陛下身邊,也曾進(jìn)宮護(hù)柩,今早才從宮裡出來。”

“真的?”湘東王立刻生出興趣,神態(tài)又有不同,客氣之餘多出幾分尊重。

樓礎(chǔ)揀能說的事情講述一遍,最後道:“宮中如今是長公主主事,家兄中軍將軍、濟(jì)北王與邵黃門輔佐,太皇太后乃是幌子。”

湘東王心中稍稍鬆了口氣,笑道:“難爲(wèi)十七公子,一天一夜沒睡,還特意來見本王。中軍將軍既在宮中參政,想必大將軍無憂矣。”

樓礎(chǔ)道:“非無憂,乃有大憂。”

“此話怎講?”

“家慈、家兄、家嫂皆在宮中,卻不能讓大將軍進(jìn)城,說明宮中形勢已然失衡,樓家不穩(wěn)。”

“長公主和濟(jì)北王對你們樓家應(yīng)該沒有惡意吧?”

“有一件事不巧,太子今早進(jìn)城,柩前繼位,新帝身邊的樑升之乃樑太傅之孫……”

“不必說了,本王明白。”湘東王對樓、樑兩家的恩怨十分了解,“大將軍有何計劃?”

樓礎(chǔ)起身,取出父親的私印,雙手捧送給湘東王。

湘東王接在手裡,半晌不語。

喬之素笑道:“殿下恕罪,我這個……路上受了顛簸,腸胃不好……”

“去吧,外面衛(wèi)兵會給你指路。”

喬之素告退,湘東王擡頭問道:“大將軍這是何意?”

“天成乃先帝所建,留與子孫,大將軍忠於張氏,願奉有德者爲(wèi)主。”

湘東王搖頭,“太子剛剛登基,怎可說這種不忠不孝的話?”

“太子在秦州受到驚嚇,身體孱弱,已是重病纏身,勉強回京,怕是不支。”

湘東王騰地起身,又慢慢坐下,“陛下還有其他皇子。”

“天下將亂,而陛下諸子皆弱,誰堪大任?宮中若選立幼子,必有母上奪權(quán)之憂,若選立壯年——”樓礎(chǔ)盯著湘東王的眼睛,“必是濟(jì)北王。”

“濟(jì)北王乃是陛下親弟,選他理所應(yīng)當(dāng)。”

“濟(jì)北王若是繼統(tǒng),太皇太后又會成爲(wèi)皇太后,便是想讓權(quán)也讓不出去,濟(jì)北王慈孝,對太后向來言聽計從,殿下到時何以自處?”

湘東王沉吟片刻,“城中形勢未明,此事需從長計議。”

“非得是形勢未明,纔有可趁之機,形勢一旦明瞭,湘東王與誰共事?”

湘東王又想一會,突然笑道:“大將軍這麼多兒子,怎麼偏偏派你來?”

“諸兄弟皆在秦州,三哥……”

“十七公子不必解釋,你是吳國公主所生,陛下召你入宮,濟(jì)北王嫁女與你,已經(jīng)說明一切。”湘東王將印章放在桌上,“坐下說話。”

“謝殿下。”

“大將軍回京,帶兵幾何?”

“勁卒五百。”

“不夠多啊。”湘東王皺眉。

五百之?dāng)?shù)都是樓礎(chǔ)誇張,他繼續(xù)道:“西征大軍在潼關(guān)尚餘八萬人,大將軍將兒孫留于軍中,就是爲(wèi)了今後一呼百應(yīng)。如今信使已經(jīng)派出,多則五天,少則三天,大軍即至東都。”

“造反的河工怎麼辦?”

“先定朝堂,再平江湖。”

湘東王又一次沉思。

樓礎(chǔ)說了一堆謊言,及時收住,以免引起懷疑。

大將軍覺得西征之軍難以掌控,在外人看來,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湘東王開口道:“就是這三五天最爲(wèi)重要,西征之軍即便趕到,怕也是迴天無力。”

“宮中諸人忙於爭權(quán),還會亂上兩三日,即便早早有人勝利,城外還有一支禁軍,可定乾坤。”

“這裡?禁軍?”湘東王搖頭而笑,“禁軍雖有數(shù)萬之衆(zhòng),只聽天子之令,便是兩位上將軍,也無權(quán)指揮,用不得,用不得。”

“天子若不肯出城呢?”

太子年幼,又受到驚嚇,即使身體恢復(fù),也很可能不願再進(jìn)軍營。

“那天子就會派一名重臣出來掌軍。”

“此人必是宗室。”

湘東王點頭。

“殿下身爲(wèi)太子叔祖,名爲(wèi)監(jiān)軍,可得掌軍之職嗎?”

湘東王無奈搖頭,“天子若派人來,必是濟(jì)北王。可是——大將軍有辦法讓禁軍將領(lǐng)聽從命令?”

“皇帝遺詔在大將軍手中。”

“什麼遺詔?”

“陛下臨終前曾手寫一份遺詔,傳位於太子,被我得到,帶出城外。”

“太子已經(jīng)繼位,遺詔可有可無。”

“非也,有遺詔,名正言順,無遺詔,權(quán)宜之舉,況且遺詔裡指定殿下與大將軍爲(wèi)顧命大臣。”

遺詔是邵君倩所寫,當(dāng)然不會指定顧命大臣,樓礎(chǔ)又在順口胡謅。

“遺詔或許有點用。”湘東王喃喃道。

“大將軍枕戈待旦,唯願殿下當(dāng)機立斷。”

“還有益都王呢,按說他是兄,我是弟……”

“天下雖屬張氏,然有德者居之,益都王聲望不著,居於城內(nèi)府邸之中,求醉而已,羣臣誰願歸之?”

“大臣,朝中大臣心意如何?”

湘東王想得周到,樓礎(chǔ)只能繼續(xù)撒謊,“陛下遇刺蹊蹺,樑升之帶太子回來得也蹊蹺,不早不晚,只差半個晚上。朝野傳言洶洶,都說樑家有不臣之心。”

湘東王嗯了一聲,“你與喬先生今晚住在這裡,明天一早,咱們再議。”

湘東王身邊也有親信,必須商量一下,樓礎(chǔ)希望當(dāng)機立斷,但也不能逼得太急,只得道:“望殿下細(xì)細(xì)思之,大將軍一片赤心、樓家滿門子弟,皆爲(wèi)殿下所用。”

湘東王笑道:“大將軍有個好兒子,我兒歡顏也曾在本王面前稱讚過你,可惜……”

湘東王沒說可惜什麼,叫人進(jìn)來,帶十七公子去休息。

喬之素很快也被送來,兩人一同吃飯,樓礎(chǔ)明明很餓,吃了幾口就再也吃不下,喬之素胃口不錯,將自己那份吃得乾乾淨(jìng)淨(jìng)。

“十七公子別急,湘東王已被說服。”

“何以見得?我看湘東王似乎有些猶豫。”

喬之素笑道:“請允許我倚老賣老說幾句,十七公子經(jīng)事太少,話從說客嘴裡出來,事成與不成卻要看說客背後的靠山,大將軍名滿天下,尤受湘東王敬仰,公子親來勸說,他必然接受。”

“可是要到明早纔有定論,我擔(dān)心今晚宮裡就會派人出來掌管禁軍。”

“嗯,先帝倒是做過這種事,一聽說城外有亂,連夜出來安撫,阻止一場大劫,萬物帝或許也能做到,當(dāng)今天子——不會。”

皇帝剛死一天,名字突然不用那麼忌諱了。

“萬物,萬物。”樓礎(chǔ)也嘀咕兩遍,“不行,我必須進(jìn)城,知彼知己方能百戰(zhàn)不殆,不弄清宮中形勢,湘東王、大將軍都不能下定決心。”

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六十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章 大仇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zhì)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七十章 夜長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zhàn)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hù)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hù)子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十八章 備招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yuǎn)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十一章 登門問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
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二百章 絞痛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六十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章 大仇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zhì)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二百二十二章 虛實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零四章 反勝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八十一章 女婿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七十章 夜長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四十三章 說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豬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zhàn)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七十七章 豪賭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hù)子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hù)子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十八章 備招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zhí)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yuǎn)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十一章 登門問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一百七十八章 貪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大城县| 桐乡市| 深泽县| 日喀则市| 海晏县| 台前县| 门头沟区| 桑植县| 叙永县| 永顺县| 明水县| 安西县| 剑河县| 白朗县| 石首市| 苍溪县| 随州市| 高碑店市| 高唐县| 岑巩县| 喀喇沁旗| 济源市| 宁海县| 贡觉县| 鸡泽县| 惠来县| 库车县| 郯城县| 宁远县| 景德镇市| 惠安县| 墨脱县| 定襄县| 西林县| 多伦县| 麟游县| 泸州市| 页游| 汶上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