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

鐵鳶生性隨和,與甘招既是君臣,亦是多年故交,年輕時同衙爲吏,彼此看不順眼,明爭暗鬥不斷,上司一怒之下,將兩人同監囚禁,聲稱什麼時候化敵爲友,什麼時候放人。

這一招的效果好得出人意料,或許太好了一些,兩人在這之後成爲莫逆之交,不再爭鬥,反而互相扶持,甚至互相包庇,上司更加頭疼,離任時曾說:“也不知我當初是幫了你們,還是害了你們,望你二人好自爲之,寧爲君子交,無爲小人交?!?

兩人答應得很好,事後依然如故,身邊聚集一些追隨者,成爲一縣豪吏,趕上降世軍興起,甘招不幸被俘,鐵鳶孤身前往敵營,原用自己換出好友。

有人向降世王通報此事,薛六甲深受感動,於是將兩人全都留下,許以高位,並接來他們的家人,令其無從逃亡。

如今甘招稱蜀王,鐵鳶也被委以重任,成爲大將軍,率軍一路北上,即將進入秦州地界。

“算不上衣錦還鄉,但是能帶這些兵卒回去,也不算丟人吧?!辫F鳶向徐礎笑道。

聽說徐礎趕到,鐵鳶親自出營相迎,執禮甚恭,帶他巡視軍營,進入軍帳之後,酒宴已經擺好,豐盛而精美,陪宴者十餘人,多是東都故人,對徐礎印象極佳,輪番敬酒。

在徐礎的極力堅持下,他們才放棄“吳王”之稱,改叫“徐公子”。

自從離開鄴城——包括在鄴城——徐礎輾轉各處所得到的禮遇,莫過於此。

唐爲天尤其興奮,像個猴子似的上躥下跳,喝多之後非要當衆舞刀,“徐公子見識過我的長槊,還有刀法沒演示過呢?!?

唐爲天演示的是軍中刀法,沒有花招,來來回回盡是橫擋、豎劈,腳下或進或退。

好在觀衆也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看得出妙處,連連叫好。

鐵鳶湊身過來,向徐礎小聲道:“這小子天生神力,除去弓弩,什麼兵器到他手裡都有奇效,但他沒有耐心,老師父說他招數不準確,他將師父揍了一頓,從此再沒人敢說不是,只能稱讚?!?

徐礎笑著點頭,此後也與衆人一同叫好。

第二天還要行軍,酒宴沒有持續太晚,衆人陸續告退,唐爲天喝得最多,舞刀也沒消耗太多醉意,被衛兵擡出帳篷。

鐵鳶感慨道:“能在這裡見到徐公子,想必是天助我也?!?

“對我亦然,只是鐵大將軍或許會失望?!毙斓A笑道。

“怎麼,徐公子不願留在我軍中?那也無妨,我派人送你去益州,保你一路平安。蜀王見到徐公子,會比我更高興。”

“蜀王早晚要去拜見,不急於一時,其實我是要勸鐵大將軍率師退返漢州?!?

鐵鳶明顯一愣,“這是爲何?徐公子以爲我軍太弱?”

“賀榮人已佔據秦州諸多郡縣,鐵大將軍必然與之相遇,到時是戰是避?”

“原來徐公子擔心的是這件事?!辫F鳶露出笑容,“蜀王對此已有安排,蜀王說,賀榮人鋒芒正銳,攻佔西京之後,必不肯逐步奪取全秦,而是要趁勝南下,兵指漢州?!?

“蜀王所言極是,我在單于身邊待過一段時間,他已決定入冬之前進入漢州,這個時候應該已經發兵?!?

“蜀王又說,漢、益兩州脣齒相依,賀榮人若拿下漢州,十有八九是先攻益州,然後水陸並進,東卷荊州?!?

“單于雖然沒有明言過,但是想必如此,漢、益兩州據傳糧多,得之以爲後盾,東進方能無後顧之憂?!?

鐵鳶笑道:“說糧多有點誇張,總之不至於讓將士餓著吧。蜀王正是有此擔心,所以派我率兵進入漢州,蜀王說,若能一舉攻佔全漢,乃是上上之選,毀棧道、鎖邊城,令賀榮騎兵不得南下。可是漢州形勢已有變化,官兵漸強,我既不能勸其歸降,亦不能一舉消滅,與之鏖戰,反予賀榮人可乘之機?!?

“沒錯?!毙斓A點頭。

“蜀王還給我佈置一條上中之策,說是不能攻佔全漢,就直接北進秦州,務必引動賀榮人主力,然後退守散關?!?

“散關城敗,易攻難守?!?

“那也要先進秦州,迫使賀榮人轉至散關,無暇南下,然後步步後退,毀掉棧道,令賀榮人寸步難行?!?

“在此之後呢?此計只能保漢州一冬的安全。”

鐵鳶笑而不語,徐礎卻已猜到他的心事:“鐵大將軍要用一個冬天擊敗官兵,奪取整個漢州?”

“我希望在一兩個月之內擊敗官兵,嚴冬一至,步兵也難作戰。”

徐礎沉思。

“徐公子以爲此計如何?”

“蜀王向單于遞交降書了?”

“遞了,這種時候,誰不遞誰是傻瓜,遞過之後該幹嘛還是幹嘛。何況蜀王那份也不算降書,我們現在打天成的旗號,既然天成皇帝投靠單于,蜀王不過是追隨而已。哈哈?!?

徐礎笑笑,沒說還真有這樣一個傻瓜,“但是蜀王沒去拜見單于?”

“當然沒去,派人送信,聲稱病重矇混一下。漢州的首領倒是都去了,正因爲如此,我纔有把握一兩個月內擊敗官兵。”

“長史樓礙也去拜見單于了?”

“樓礙是奚牧守的副職,算不得首領,應當不用去。這位樓長史真是徐公子的……兄弟?”

徐礎點頭。

“呵呵,這位樓長史倒是好說話,蜀王派人前去議和,頗得樓長史相助?!辫F鳶突然笑得有些詭異,“徐公子不會在替樓長史求情吧?”

“求什麼情?”

“我要攻佔全漢,就不得不與樓長史交戰,他之前雖然幫過忙,但是軍國大事爲重——徐公子若能勸說樓長史投降,倒能免去一場刀兵之災,只要樓長史願去益州,所得官位必然遠遠高高於一州長史?!?

徐礎笑道:“其實我與這位樓長史沒怎麼見過面,連他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你們不是親兄弟嗎?”

“大將軍子孫太多,樓礙離家早,回到東都也不會與所有兄弟見面,所以……”

“明白,但是親兄弟總是親兄弟,至少能說得上話。”

“我可以去勸樓長史,不是勸他投降,而是勸他與鐵大將軍共守漢州。”

鐵鳶又愣一下,“這個用不著,蜀王與漢州軍已然達成議和?!?

徐礎笑道:“鐵大將軍有意反戈一擊,就沒想過漢州軍也存此心?”

“漢州軍若想擊退益州兵,最佳時機是在我初入漢州時,現在,可有些晚了。當然,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做了一些準備,派兵封堵要道,漢州軍只要一有異動,我立即率兵返回,唯一的損失就是可能會因此引不來賀榮主力。”

“賀榮主力已離散關不遠。”

鐵鳶又是一愣,臉色微變,“不可能吧,我明明得到消息,賀榮大軍全都集結在東邊,要從子午道入漢。”

“子午道所集結者乃是中原軍隊,以攻城爲己任,行動遲緩,賀榮主力卻是騎兵,一朝令發,數日間就能趕到散關?!?

鐵鳶臉色又是一變,“徐公子從哪裡得來的消息?”

“我在桑城聽被俘的守軍兵卒說,將領曾與賀榮人暗中往來,遇敵之後棄城而走,但是留下兵卒,顯然是要引誘降世軍留在附近,因此我猜賀榮騎兵必會調頭。”

鐵鳶想了一會,笑道:“原來徐公子只是一猜……當然,徐公子猜得向來很準,但是無妨,賀榮騎兵來得正好,倒免去我一樁麻煩。我會在散關死守數日,然後一邊退卻,一邊毀掉棧道,令賀榮騎兵進退不得?!?

鐵鳶奉命行事,想勸他現在退回漢州,絕無可能,徐礎道:“不如這樣,前方已有一千人,算來也該到達散關,就讓他們死守數日,鐵大將軍調頭,回漢州備戰,兩不耽誤。”

鐵鳶敬重徐礎,所以沒有立刻拒絕,而是認真地想了一會,笑道:“不可,萬一賀榮騎兵並沒有來散關,單靠那一千來人,可沒辦法引來單于的注意。徐公子一番好意,我心領了,但是事已至此,兵發半路,我不能只憑幾句猜想就改變計劃?!?

“我瞭解單于,以他一向的風格,若是大張旗鼓要走子午道,必然另設奇兵,此前種種,皆是如此:表面上結交併州沈家,暗中與天成朝廷結盟;聲稱南下,突然西進?!?

鐵鳶撓撓頭,“非是我不相信徐公子,可是……我建議徐公子還是去一趟益州,面見蜀王……”

“一去一回,便是騎千里馬也來不及?!?

“漢州的事情……徐公子不必操心,賀榮人即便已經奪下散關,我也有辦法應對。請徐公子去見蜀王,其實另有所託?!?

“怎麼,鐵大將軍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去勸說蜀王應允嗎?”徐礎微笑道。

“哈哈,我與蜀王無話不談,不必勞動徐公子居間傳信,我只是有點擔心。”

“擔心什麼?”

“蜀王……”鐵鳶欲言又止。

“鐵大將軍知道我的爲人,今日帳中之言,出你口、入我耳,絕不令第三人得知?!?

“就是因爲相信徐公子,我才說‘天助我也’。蜀王如今被佞臣所圍,連我的話也聽不進去,非得是徐公子,才能讓蜀王清醒過來?!?

徐礎也是一愣,“鐵大將軍北上,不全是爲了奪取漢州,乃是被小人設計支走?”

鐵鳶長嘆一聲,神情暗淡。

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十六章 見微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九章 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楔子 故國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章 拒婚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三百章 不說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
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十六章 見微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泥路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體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聖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釜底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四百零一章 黴運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夢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九章 奠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楔子 故國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四十章 拒婚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二百一十七章 縱虎第三百章 不說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桓台县| 大宁县| 曲沃县| 绥宁县| 休宁县| 曲麻莱县| 高唐县| 霍城县| 富阳市| 资中县| 威宁| 莲花县| 浪卡子县| 宿迁市| 武穴市| 西和县| 社会| 霍州市| 大同县| 和静县| 石河子市| 石屏县| 甘洛县| 营山县| 资溪县| 平和县| 太仓市| 杭锦后旗| 榆林市| 安龙县| 新安县| 如皋市| 龙里县| 石楼县| 文昌市| 宁德市| 阳泉市| 随州市| 会宁县|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