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

但不久之後便傳來消息,宜昌西北側的幾個村莊全部遭到了洗劫。加起來近千口百姓,無論老幼,全部被殺。在宜昌附近,農民軍早也撤離。這件事到底是誰做的,一目瞭然。

亂世,兵是賊,賊更是賊。很多時候,兩者之間的分別只是淺淺的一道線。過了那道線,兵和賊就沒了區別。

周顯聽聞之後,心中雖然氣憤異常。但這樣的事,在他看不到的角落,多如牛毛,天天都在發生。周顯即使想管,也是有心無力。他能做的,只是盡力維持自己身邊能夠控制的事情不完全失控而已。

幾天後,左良玉和賀人龍的軍隊來到了宜昌,還帶來了楊嗣昌的一封信。心中說讓周顯暫時聽從左良玉的調配,儘快摸清張獻忠在湖北的兵力部署。很明顯,在寫這封信的時候,楊嗣昌還收到周顯的回信。

周顯對此沒有太大異議,他將自己這幾天得到的訊息一一向左良玉和賀人龍做了彙報。提議他們趁張獻忠剛剛身死,農民軍軍心不穩,立即出兵襄陽,打他們一個出其不意。

但兩人聽聞有農民軍已有近二十萬之衆後,被這個數目嚇住了,說一定要等到後續官軍到達之後纔可進軍襄陽。他們選擇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打法,決定先出兵勳陽,和當地巡撫袁繼鹹會和。待穩定了湖北局勢,再徐圖襄陽。

在勳陽只有只有少量的農民軍,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被官軍擊破。和袁繼鹹會和之後,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孫可望已經繼承了帥位,成爲這支農民軍的新一任的領袖。他們在漢水南岸徵集了大大小小的船隻數百艘,渡江北上,攻下了漢水北岸的樊城。他們以船爲橋,連接漢水兩岸。襄陽城中的財寶、青壯,源源不斷的被他們運向北岸。

左良玉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發現留守在襄陽城中的都是張獻忠的精銳部隊,且數量不少。官軍沒有攻城火炮,強攻必定得不償失。左良玉一方面派人通告楊嗣昌,讓他趕快率大軍出川;另一方面則派出士卒前去漢水的上游和下游諸縣,徵調船隻。試圖到時候破壞農民軍的船橋,將襄陽城的農民軍全部阻在江南。

但船隻還未徵集多少,襄陽城中的農民軍卻突然出城猛攻官軍,左良玉和賀人龍後撤近二十里才穩住陣線。而農民軍卻在他們後退之際,藉著夜色全員撤退到漢水北岸的樊城。接著他們鑿穿了所有船隻,讓它們沉在漢水北岸的淺水域,阻止官軍的大船靠近。並且在江邊設下防線,留下少部人馬駐於樊城,阻止官軍渡河,而大部人馬卻北向進攻應山。

左良玉率部進入襄陽,但此刻的它已經是一所空城。不僅是錢糧,城中的大部分青壯也被農民軍擄去,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

計劃如此周詳而嚴密,這些農民軍竟然在三萬官軍的眼皮底下全員撤回了江北,並且運走了襄陽城中的所有軍用物資和他們能帶走的所有青壯。要不是他們是敵人,周顯都忍不住要爲他們擊節鼓掌了。

後來才知道,這都是李定國的謀劃。談笑之間,就將左良玉和賀人龍兩個軍中宿將玩弄於鼓掌。他的這份本事,不由得讓周顯心生佩服。

因爲之前農民軍就沿江將船隻搜刮了一番,導致漢水上的船隻所剩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漁船。依靠它們,要想快速將三萬大軍全部運到江北基本上不可能。但江北形勢緊急,左良玉最終決定採用偷運的辦法,分批運送士卒過江,然後再行會和。而且爲了避免被農民軍發現而招來他們的攻擊,官軍選擇的渡江的地點遠離襄陽。按這樣的進度,要想完全過江,至少要等到十數天之後了,而且還是保守的估計。

在襄陽呆了幾天之後,周顯得知楊嗣昌已先行率李國奇和張應元兩部人馬到達宜昌。但不好的是,他的病情又加重了,而且這次遠比以前更爲嚴重。

周顯看到渡江作戰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便向左良玉告了假,帶著還活著的近三百騎兵返回宜昌。

周顯取下兜鍪,放在手中,向萬元吉拜了一下道:“萬先生,督師他現在怎麼樣了?”

萬元吉搖了搖頭,道:“很不好。襄陽、洛陽連續被破,三王被賊寇所殺,閣部這次是完全放在心裡了。雖然張賊被你所殺的消息讓他高興了一番,但形勢的劇變還是壓的他喘不過來氣。”

周顯臉色黯淡的點了點頭。

萬元吉接著說道:“你率五百騎兵殺死張獻忠的消息早已傳遍軍中,我已按照閣部的吩咐,從軍餉中暫時拿出五萬兩白銀作爲獎賞,你稍後便可派人跟我去取。”

周顯拱手道:“我代那些戰死的和活著的兄弟謝過萬先生。”

萬元吉擺了擺手道:“閣部的決議,我並無寸功。閣部他一直都很掛念著你,你先進去看看他吧!剩下的事,我們稍後再議。”

周顯點了點頭,將手中的兜鍪遞給旁邊的俞振龍,跨步走進房內。

這裡本是宜昌縣令的私宅,他被農民軍殺死之後,房子便空了下來,暫時被楊嗣昌當成了行營。

周顯望去,發現楊嗣昌此刻正躺在牀上,鬚髮皆白,形容枯槁,連平時閃著精光的雙眼也變的異常混沌。後者聽到響動,轉頭看到是周顯,他輕輕的擺了一下手,示意周顯坐到自己的身邊。

周顯坐下,看他的樣子,心中涌出一些苦澀。叫了聲“先生,您……”

楊嗣昌艱難的扶住牀邊,向周顯道:“扶我起來。”

周顯連忙上前託著他,本來高大的身軀,在此時已衰如枯木。周顯託著他就宛如託了一團棉絮,輕的基本上感受不到任何重量。周顯慢慢的扶他坐起來,然後把枕頭放在他身體後面,好讓楊嗣昌靠的舒服。

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十章 考察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948章 議和3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章 兄長第四十三章 出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
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十章 考察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八百五十三章 沂城攻防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五百八十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0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948章 議和3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二十章 馬六甲佈局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二百零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闖王入商洛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復臨清第九百零三章 前往泰安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二章 兄長第四十三章 出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956章 李自成的選擇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阳江市| 抚宁县| 鄢陵县| 丰都县| 策勒县| 宣汉县| 名山县| 自贡市| 潜山县| 安远县| 昭觉县| 乐山市| 分宜县| 靖宇县| 阳朔县| 萨嘎县| 河源市| 阿拉善右旗| 杨浦区| 山阳县| 宜丰县| 连山| 乌恰县| 巫山县| 衡南县| 周至县| 开远市| 罗城| 铜川市| 毕节市| 娄底市| 咸丰县| 威海市| 犍为县| 永康市| 北安市| 原阳县| 利川市| 康乐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