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8章 議和3

等陳名夏進來,李巖直接說道:“使者,你可以返回山東了,周督帥提出了議和條件,我大順不答應。”

陳名夏臉色頓變,他看了看李自成,發現對方目光轉向別處,並沒有打算回答。他沉默了一會問道:“可否請問李將軍這是爲何?”

李巖道:“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無法確定周督帥的真實用意。我且問你,忘筌與我大順議和,他接下來打算做什麼?難道你想讓我相信他會進攻在淮南的隆武軍,亦或是想南下進攻在南京的明軍?”

陳名夏搖了搖頭道:“是小民沒有說清楚。周督帥會和闖軍議和,同樣也會和大明,還有隆武軍議和。五年之內,無論是闖軍進攻隆武軍,還是明軍,只要不從山東地界上過,周督帥都不會參與。但若是有人興兵來犯,周督帥只能被迫反擊。”

劉宗敏嘿笑道:“你是說這五年,周顯什麼也不會做。看我們所有人拼的你死我活,然後他坐收漁翁之利。”

陳名夏道:“目前闖軍、隆武軍、明軍,以闖軍實力最強。周督帥不與其他勢力共同抵抗闖軍,難道這不是闖王所希望的嗎?而且周督帥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他想做的事或許還能幫上闖王。”

李自成顯然不太信,“哦,那朕倒是想聽聽。”

陳名夏突然提高聲音道:“從海路出擊滿虜,收復遼東。”

李自成驚的差點站起來,右手緊緊的握著椅把,“這是周顯說的?他要打韃子?”他當然明白周顯此舉對闖軍的意義。

歷史上從北向南打,大體有三條主要的道路。從陝西,入漢中,攻四川。從宛洛,奪襄陽,下湖廣。還有就是從河南出軍,取淮南,渡長江,爭南京。

第三條道路是最近的道路,但就目前而言卻是最難的一條。

闖軍若要從此南下,首先要擊敗周顯,以穩固東翼的安全。接著還要擊敗佔據淮南的隆武軍,佔據江淮,這之後才能和明軍爭奪南京。

李自成顯然還不想在此刻與隆武軍開戰,畢竟襄陽、荊州都已經在闖軍手裡。順江東下,只要攻破武昌,照樣可以攻到南京,而在淮南的隆武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幫他牽制在南地的明軍。

周顯選擇從海路進攻清軍,這仗真要打起來,也是幫他消除了一個大敵,穩固北地。而且最重要的是,周顯放棄坐山觀虎鬥。真要五年,無論是滿虜壓倒周顯,還是周顯壓倒滿虜,坐收漁翁之利的都是自軍。

因而,李自成的表現一時有點失態。

陳名夏點了點頭道:“我家督帥說,內部相爭,終有結束之時。但若是讓外族趁勢做大,華夏百姓遭難,吾等皆是罪人。因而,他願意率部出擊滿虜,替闖王您,也替天下人牽制住滿虜大軍。至於五年之後,闖王若能統一天下,那山東一地又如何能抗拒?周督帥自會率部納降,到時候還希望闖王能爲之留一個安身之所。”

李自成內心歡喜,連忙道:“若是周顯真有如此心思,朕定會封其爲侯,讓之子孫萬代永享榮華富貴。”

李巖本欲阻止,但李自成的話已經說出,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嘆息了一聲。周顯只說了將來可能的願景,李自成這樣說,卻明顯表明自己已有和周顯達成協議的心思,他接下來便不好往下談條件了。

陳名夏躬身拜道:“小民代周督帥謝過闖王。”

李巖沉思了片刻,依舊選擇站出來,他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若是如此,和周顯議和倒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山東至少要表現出一定的誠意。”以退爲進,再次把話語權抓到自己手裡。

陳名夏心中暗罵了一句“怎麼又是你?這李自成身邊是沒人了嗎?”但他耐住性子道:“李將軍覺得應該我們應該拿出什麼樣的誠意?”

李巖想了想道:“例如除了讓出天津之外,把在黃河北岸,威脅著開封的大名府也一起讓出來。”

陳名夏搖頭苦笑道:“李將軍就不要強人所難了。大名府雖然對開封有些威脅,但滑縣依舊在你們手中,還有黃河之險。若是我軍把它讓出,那魯西將暴露在闖軍的進攻之下,那受威脅的便是我們了。若李將軍是周督帥,您會同意嗎?這個絕對不行。”

李巖似乎在猶豫,過了半晌他才道:“這個我們可以讓一步,以示誠意。但其他的,還需要你們有所表示。我大順的第一個要求是,由你們給我軍提供五千把那樣的燧發槍。”大名府的重要,他豈會不知?只是想以此逼迫對方在其他方面做出讓步。

陳名夏想了一會道:“可以,但不能免費給,每把四十兩銀子。而且要分五批給,在五個月內交付。”

李巖看向李自成,發現他輕輕點頭。現在通過拷掠,大順最不缺的就是銀子。李巖轉過頭向陳名夏道:“這個價錢可以,但數量要增加到八千把,同樣也要在五個月之內交付,第一次至少交付兩千把。”

陳名夏沉思了片刻,最終表示同意。

李巖繼續道:“北地饑荒,周顯要讓出運河,準許我軍從河南向京城運糧。”

陳名夏道:“周督帥說了,百姓無辜,他願意讓闖軍的運糧船從運河通過。並且還可以販賣給闖軍一些糧草,以解決大順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但有個前提,無論是河南的闖軍兵卒,還是在北地的闖軍將士都不能踏入山東境內,糧食將由我軍幫忙護送到京師。以免雙方爆發衝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李巖笑道:“周督帥這是擔心我軍會襲取山東嗎?”

陳名夏點了點頭,“確是如此。我山東實力目前不如闖軍,但反擊的能力卻是有的。我想那種局面也不是闖王所希望的吧!”

在主要的事情確定之後,李自成便離開了,留李巖、牛金星繼續和陳名夏繼續談。

天近三更,牛金星和李巖去見李自成,他們把談好的東西草擬了一封奏摺。

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952章 變革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七章 夫子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
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六百五十九章 抄家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章 高勁鬆歸附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六百五十四章 高起潛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二百七十一章 韓括第八百零六章 震遼陽2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952章 變革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九百七十六章 會見使者2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四百三十四章 夏承德的選擇第一百五十章 盧象升之道第七章 夫子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八章 祖大壽2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戰和之策第一百零七章 比試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962章 川地形勢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六十七章 林慶業突襲復州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六百四十章 李邦華的提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于田县| 吐鲁番市| 清苑县| 满洲里市| 邻水| 长葛市| 雷波县| 叙永县| 固原市| 凉山| 岢岚县| 泸西县| 延川县| 迭部县| 尼玛县| 天祝| 沅江市| 呈贡县| 宽城| 章丘市| 酒泉市| 衡水市| 年辖:市辖区| 化隆| 潜山县| 蚌埠市| 运城市| 定陶县| 若尔盖县| 潼南县| 顺平县| 米林县| 江门市| 庆安县| 建平县| 玉溪市| 五台县| 南岸区| 东丽区|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