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

實際上郝搖旗所猜的並不完全錯,這裡埋伏的官軍並不多,只有不到六千人。但其中騎兵有三千騎,比闖軍要多。而且官軍是以逸待勞,又佔據地利。與之交戰,闖軍完全不佔任何優勢。

郝搖旗此人除了勇猛善戰外,還有個長處就是比較能認清戰場形勢。爲賊二十餘年,無論處於各種險境,他最後總能逢兇化吉。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不敵之時,他會第一時間首先逃脫。

此刻看形勢不利,郝搖旗隱約有率部暫時後撤之意。但就在此時,他透過火光,看到遠處一騎。馬上之人身型瘦高,穿著明光鎧,手持長槍。在戰場上縱橫來回,不斷將自軍將士挑落馬下。而他身旁數十騎,俱持長槍,隨之殺敵。火光照的他那張四方臉陰晴不定,閃爍著傲慢的神色。

郝搖旗看見之後大怒,催馬前衝,一刀砍翻當前一將。縱聲狂吼,“高傑小廝,還記得你爺爺嗎?”

高傑遙遙看了郝搖旗一樣,槍指前方,冷聲道:“郝搖旗,下馬跪降,我饒你一命。”

郝搖旗“呸”了一聲,“你這個狗賊,可記得往日闖王如何待你?不是東西的王八蛋,不僅投靠官軍,還拐走闖王小妾,這等爛事也只有你這種畜生能幹的出來。狗都知道知恩圖報,你這個吃別人冷飯的野驢,簡直連豬狗都不如。什麼翻山鷂,我看你是翻山雞。今天我砍了你的狗頭,把你那玩意割下來餵豬。送你兒子去當太監,送你女兒去當妓女,讓你這龜兒子斷子絕孫……”郝搖旗混跡江湖,起事之前便是城中混混。論勇猛,在闖軍之中尚有幾人能和他敵衡。但論罵戰,他說自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各種污言穢語瞬時而出,噴的高傑滿臉通紅,嘖嘖無語。

要說,郝搖旗和高傑本爲舊識,但他爲何會高傑如此痛恨?這還要從高傑從闖軍逃脫之時說起。

刑氏本爲李自成小妾,因爲機智有謀,李自成讓她掌管全軍後勤。高傑當時還很年輕,相貌英俊,是闖軍中的後起之秀。每日去刑氏那裡接收軍糧、兵器,以及各種物資,與之多有接觸。一來二去,兩人便相互看上了眼,並做出了茍且之事。

兩人擔心被李自成發現,便策劃著出逃嚮明軍投降。但高傑爲後營將領,很少能夠外出,況且還得帶著刑氏。但機會最終還是來了,官軍派出大軍圍剿,闖軍精銳盡出,高傑和郝搖旗留守。他知郝搖旗喜飲酒,便送給他數罈美酒。郝搖旗忍受不住,當夜便喝的寧酊大醉。等他醒來,高傑早已離開,並帶走了刑氏和數千兵將。

李自成雖然沒有怪他,但他當下發下重誓,要將高傑碎屍萬段。後兩人多次交戰,但郝搖旗只是勇猛,而高傑有勇有謀,他並沒有討得任何便宜。但心中憤恨累加,對高傑愈加仇視。

高傑滿臉通紅,催馬上前,想要一槍將郝搖旗刺落馬下。但郝搖旗豈是弱輩,提馬向前,持刀與高傑戰在一起。

火箭射擊,引燃了林下的落葉,點燃了樹木,火光沖天。郝搖旗得以看清官軍的情況,人數並不多,戰下去未必一定會敗。況且,此地距社旗不過二十餘里。如若在此拖延住高傑,等得援兵到達,或許可以完成自己斬殺高傑的夙願。想到這裡,他幹勁更足,揮動雙臂,大喝著不斷砍向高傑。但兩人武力,半斤八兩,誰也奈何不了誰。

高傑卻有其他的想法。他看久戰不下,便迅速與郝搖旗脫開距離向後撤去,對郝搖旗的大聲叫罵完全置之不理。他果斷採取守勢,以兩側丘陵爲陣地,騎兵來回騷擾、牽制,以殺傷闖軍步卒。

而郝搖旗以爲高傑勢弱,以騎兵攔截騎兵,步卒仰上進攻丘陵。意圖先盡殲官軍步卒,然後再收拾高傑。

鼓聲動地,殺聲震天,炮聲如雷,攪的這夜晚一點都不安寧。

唐河縣又稱唐縣,位於南陽西南方向,唐河、通天河在此匯聚,境內八成以上都爲丘陵。孫傳庭攻下樊城,與官軍約定南北夾擊襄陽。但不幸的是,在守軍的堅守下以敗戰收尾。但其並未將全員撤回南陽城中,而是將近萬之兵屯於新野、鄧縣二城,呈掎角之勢共同防戍襄陽守軍。

李自成率大軍到達之後,欲要拔除兩城,與襄陽守軍連爲一體。但每次大軍進攻,南陽守軍都及時出援,讓其損兵折將而無所得。最後他放棄進攻兩城,而讓劉芳亮率五萬之衆屯於唐河,牽制官軍南下。

劉芳亮以兩萬之兵駐於城中,三萬駐於唐河西岸,中間用十多座浮橋連結。如此,不但牽制了新野、鄧縣兩城之兵,還可戒備南陽守軍,使孫傳庭如鯁在喉。最主要的是,他在樊城之東三十里的漢水河畔建立渡口,用船載運糧草入襄陽,解決了守軍的糧草之虞。雖然他開闢的這條糧草比從樊城渡江遠了近百里,還要翻山越嶺,但至少不用再仰官軍之鼻息。而郝搖旗北上,選擇走的便是這條道。

得了前往社旗與李過會和的命令,劉芳亮思索之後,認爲社旗那邊水淺,可以輕鬆過河。但二十萬大軍都從那邊過,難免引起混亂。他留了個心思,撥三萬人馬前往社旗,而留兩萬於唐縣。在大軍渡河之時,及時從河西岸北上,在社旗附近的唐河西岸爲大軍做牽引之用。爲了避免調兵引起官軍的注意,北上的人馬分成三批,逐步前往。

劉芳亮前往社旗向李過申明此事,留守在唐縣爲其副將謝君友。三萬人馬接連而去,劉芳亮雖說他會盡快趕回來,但謝君友心中難免忐忑。闖王率數倍之兵與孫傳庭相戰,依舊敗多勝少。他唯恐官軍從哪裡突然竄出來,然後大敗自軍。其實非但他自己,大部分闖將都對孫傳庭心懷恐懼,認爲其有神鬼莫測之能。他披甲巡視了兩遍,一切都如往常,心中滿意,正準備返回城中。

突有親兵遙指南邊,驚聲發問道:“將軍,你看那邊是不是著火了?”

謝君友擡頭望去,只見月亮高懸,各處天空呈青灰色,唯有南面紅如晚霞。他大吃一驚,低聲嘀咕了一句“他孃的,早就知道今夜不安穩”,接著他連忙下令道:“快,派哨騎前去,儘快搞清那邊到底發生了何事?”

哨騎剛派出不到一刻鐘,便見一騎從南方帶著箭傷而回。“官軍設伏,郝將軍苦戰,請速派援軍。”

謝君友再問有多少官軍,戰況如何,他卻說不清了。

消息瞬間傳遍全營,有數將趕來,盡皆望向謝君友。看他只是皺眉,並無言語,其中一將站出來道:“將軍,郝搖旗爲闖王愛將。如若坐看他戰敗,恐怕難以向闖王交待。況且劉將軍離開之時,曾讓我等迎郝搖旗,此刻他中伏,我們怎麼也應該派人去接應一下?”

謝君友看了他一眼,此將名叫任繼光,爲一營主將,手下有數千人馬。“諸位可曾想過,官軍早就進攻,晚不進攻,爲什麼選擇在闖王總攻南陽的前一夜?仔細想想,今天確實有很多不尋常的地方。首先,我軍今夜派往南陽的斥候沒有回來,不是一個,而是全部都沒有。還有,這些官軍沒有進攻在唐河西岸的我軍,卻渡過唐河在距離我軍下游二十餘里處的南側設伏。聽騎卒回報,那裡至少有數千官軍,他們是從哪裡渡過河的?有多少人?這些都沒搞清楚,貿然出兵,會不會再中官軍的埋伏?”

他這麼一說,衆人頓時沉默了下來,皺眉沉思。

另一將,蕭雲林站出來道:“謝將軍,無論官軍有何打算,這郝搖旗卻不得不救。否則,不僅對闖王無法交待,也容易寒了衆將士的心。你看這樣可好?我軍在此還有數千騎兵,就讓他們去援救郝將軍。讓他們一路小心,即使真的有什麼問題,也可及時撤回。另外,再多派一些斥候前往南陽方向,探清那邊官軍的動向。還有就是派人立即趕往社旗,將這邊的情況告知李過和劉芳亮將軍,由他們來做主。”蕭雲林爲湖廣荊門人,跟隨劉芳亮多年,出謀劃策,多有建議。

謝君友想了一會,走幾千騎兵,不太能影響這邊的防守,也可對郝搖旗有所交待。他轉頭向手下將領牛萬才道:“牛將軍,那就由你領兵前去增援郝將軍吧!其他各部,緊守各處,防止官軍偷襲。”

牛萬才爲騎將,統領三千騎兵。大概早就想到會是他,哈哈一笑,連忙拱手應命。

蕭雲林微微皺眉,牛萬才手下騎兵最多,確實是前往救援的最好人選。但他性格粗略,辦事馬虎,勇猛足夠而智略不足。此去增援,最主要的是小心。而且三千騎卒,數量似乎也少了點。於是他站出來道:“將軍,屬下手中亦有數百騎卒,願意陪同牛將軍一同前往。”

謝君友同意了他的請求,同時又調了數百騎卒,湊夠了四千騎給兩人。

騎兵飛馳,速度極快,一路無事。聽喊殺聲漸近,兩人逐漸加快了速度。翻過三道丘陵,他們終於看到了前方的戰場。火苗將丘陵上的半數樹木燒成焦炭,漫山遍野都是屍體,有官軍的,也有闖軍的。剩餘人馬圍繞那兩座小山坡膠著纏鬥,到處都是低沉的喊殺聲。郝搖旗滿身是血,雙眼赤紅,手持長刀向前狂吼,“衝,衝啊!殺光這些官軍。”

聽到馬蹄奔馳之聲,郝搖旗擡頭望去,遠處的闖王大旗分外顯明。他哈哈大笑,望向不遠處的高傑大聲喊道:“高傑小兒,爺爺的援兵到了,你完蛋了。”

高傑亦看到了闖軍援兵,冷笑一聲,“是你完蛋了。虎子,發響箭。”

旁側的李成樑從後背抽出一箭,用火石點燃引燃箭頭,然後引弦拉弓,向正上方射去。響箭帶著尖利的呼叫飛上天空,在最高處像炮竹一樣爆開。火花飛散,二十里內儘可看到。

蕭雲林看到了爆出的火光,心中奇怪,但看牛萬才已經率部衝了下去,他心中猶豫,留三百騎與自己一起在山崗上,令其他人跟隨牛萬才衝殺過去。

雖然高傑一時難以擊敗郝搖旗,但形勢明顯對他更加有利。但有了牛萬才的加入,形勢瞬間逆轉。高傑用騎兵交替掩護,且戰且退,最終退守到原先的道路入口處。騎兵列陣,放棄了騎兵的機動性。兩側步卒相援,成防守態勢。

闖軍數量佔優,但一時也難以擊潰高傑。兩軍焦灼,難解難分,屍體鋪滿了谷口。

此時,遙遠的天際突然傳來了戰鼓聲。猶如雷鳴,初時沉悶,後來越來越響。郝搖旗驚愕回首,但丘陵相隔,他什麼都看不到,但站在高處的蕭雲林看到了。從丘陵各處突然冒出了很多人,他們手持火把,快速朝這邊匯聚。近者離這裡只有五里,而遠者也僅有不到十里,轉瞬間即至。他的心頓時降到了冰底,大聲叫喊,警示衆人,但已經晚了。

高傑單膝跪倒在地,抱拳向上道:“大帥,殲滅、俘虜闖賊一萬餘人。只有郝搖旗帶數百殘衆向西逃竄,目前動向不明。”

孫傳庭嘆了一口氣,“耗費無數精力瞞過闖賊,成功埋伏於此,本以爲可以盡滅唐河闖賊,沒想到卻只有一萬餘人。高傑,你留在此地,收攏可用的馬匹。如果有願意歸順的賊寇,就暫時將他們編入你軍中。其他人都殺了,不要一個俘虜。”

然後他轉頭向旁道:“左勷,你率部趕往唐河,配合白廣恩,盡滅唐河闖賊。曹變蛟,你率領一萬騎兵向北,從泌陽處過河。如若遇到社旗來援的闖賊,人數少,滅之。人數多,騷擾。侵襲,拖延其速度,直到我軍拿下唐河。”

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十章 考察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949章 議和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十五章 馬政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947章 議和2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六十章 審問2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959章 出兵2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
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一百零九章 夫妻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十章 考察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鄉流民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四章 山東之局4第一百七十一章 愁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勸服楊嗣昌第六十一章 暗潛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六百六十一章 抄家3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949章 議和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十六章 財路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槍之威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三十八章 交戰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五十六章 進京2第一百九十八章 張獻忠的決策第十五章 馬政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947章 議和2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三十九章 修羅第八章 百辟揚文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二百九十七章 設立陵祠2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六十章 審問2第一百四十六章 封爵加寵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2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959章 出兵2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來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威信县| 永州市| 绥德县| 旬邑县| 丰都县| 大埔县| 辽源市| 曲麻莱县| 宜宾县| 平阴县| 方正县| 甘孜| 新龙县| 上杭县| 温泉县| 安义县| 宝兴县| 常山县| 屏山县| 华亭县| 定远县| 通州区| 绍兴县| 驻马店市| 措勤县| 南郑县| 新宾| 炎陵县| 新乡市| 岳阳县| 依安县| 阿拉善右旗| 浪卡子县| 错那县| 富源县| 满城县| 炎陵县| 永泰县| 哈巴河县|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