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

“愛卿,你我君臣一場,這個時候你就沒有什麼想與我說的嗎?”

楊嗣昌思量了許久說道:“臣想此事關乎國家的安危,況且闖王勢大,與其硬拼實在不明智,不如派遣忠蕩之臣,前去闖王營中,穩住闖王,諭明朝廷願撫之誠意。

崇禎點點頭,這楊嗣昌果然是有君臣之心的。在這個關鍵時刻,還願意幫扶自己。

“派遣誰好一些。”

“順天府尹吳牲吳大人。”

楊嗣昌又不是什麼好鳥,去和談那麼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犯不著爲了崇禎得罪其他的大人,恰巧吳牲是李棟的人。闖王和李棟有仇怨,派吳牲去了闖王大營,保不齊他的命就丟了。

“不會走漏消息吧。”崇禎猶豫說道。

“楊嗣昌不知忠義,暗中臣服西北王李棟,他此次前去如果成功也就罷了,如果失敗了,就直接斬了他的人頭,以正國本。”

“什麼,他投了李棟。”崇禎有些吃驚,同時也有些生氣。但是卻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自己已經是漏水的船隻,別人揹著自己留退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種事情陛下自然不知道,但是如果不是李棟收服了他,又怎麼會讓他回京中爲官,而且此人在暗中屢次爲西北商人牟利,就算是沒有背叛陛下,但是反骨已經長出來了。”

崇禎說道:“我不管他如何,但求能夠說服闖王,別打過來爲好。”

“臣一定向他表明聖意。”

“都察院的督查御史向朕奏鳴,京師中有人傳言什麼十八子,弄的滿城皆知,彷彿李自成真的是真命天子一般,這種留言爲什麼沒有禁止。”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果一味的禁止,反而會讓百姓產生逆反心理。”

“雖然我們不能擋住百姓的口,但是我們可以借鑑西北模式,讓我們的官員,宣傳王道,朕是真心愛護百姓,朕就不信百姓們心裡沒有朕,若是真有危亡,京師的百姓定然是願意幫扶朕的。”

“陛下聖明。”

崇禎嘆息一聲說道:“如今闖賊已經兵臨城下,城中流言四起,看來我們要採取一些行動,才能佩服招撫之事。”他忽然看了楊嗣昌一眼,輕聲問道:“這招撫之事交由盧象升來做如何?如果真的要招撫闖王大軍,起碼要真刀實槍的大戰一場,讓他們見識到我們大明天軍的兵威,他們纔會心甘情願的臣服。”

楊嗣昌心裡暗暗搖頭,都什麼時候,你還有這種心思。

“臣下尚未見到盧大人,也不知道天雄軍現在軍威幾何。陛下如果想讓盧大人招撫流賊,不如等他進京面聖,與他詳談。不過陛下如果真的想一絕後患,還是應該召西北王李棟勤王救駕。”

崇禎點點頭。他也感覺到在文官集團不作爲情況下,闖王給他帶來的沉重的壓力。並且擔心連楊嗣昌都在這個時候,一點也不配合自己。

於是崇禎說道:“朕起初是不想徵召西北王的,畢竟西北剛剛經歷戰亂,他們的士兵很疲憊,而且糧餉也不是很多了。只不過闖王發展的太快了,憑藉京師的力量很難抗衡闖王,如果李棟願意勤王救駕,兩湖朕是可以讓他多治理幾年的。李棟的能力不錯,幫朕分擔些職責也不是不可以的。”

楊嗣昌稱讚說道:“陛下深謀遠慮,自然不是微臣可以輕言的,不過此事如果成功,定然保佑大明江山穩固,等到陛下行政貫徹下去,今日之賊,皆是陛下甕中之鱉。皆是,堯舜禹湯的功績,未必可以與陛下比肩。”

“哈哈哈,但願如此吧。坐視藩鎮崛起,卻無能爲力,我算什麼賢君。”

“昔日陛下封賞西北王爲都指揮使,反對者何嘗不多,但是護國公卻爲國家剷除了多少敵人。昔日,大宋澶淵之盟,反對者何嘗不多,但是事成之後,大宋迎來幾十年的和平,大明穩固,國泰民安。陛下又何必爲此事而憂慮。”

“愛卿所言甚是。”

楊嗣昌這個人不僅僅有些本事,而且確實能言,本來心情極其糟糕的崇禎,被他一通勸告之後,心情變得平緩了不少。

只是崇禎並不是很清楚,當日大宋澶淵之盟,那不是大宋不能打,而是不願意打。今日李棟,也不是當年的李棟。他的大勢已成,手下文臣武將無數,讓他臣服談何容易。

“如果能夠穩住闖賊,調左良玉、秦良玉、盧象升、吳三桂合力追繳闖賊,可否能夠一鼓盪平。”

“根據兵部奏報,闖王和李自成糾結各路的流寇,有的被擊潰,有的被殲滅,但是卻總是能夠死灰復燃。目前京師只是他們的一部分兵力,他們其他的兵力阻擋了左良玉和秦良玉兩位將軍的隊伍。不過只要能夠暫時穩住闖王,等到我們各路大軍來援,四面圍堵,想要殲滅闖王也不是不可能。”

皇上蒼白的臉孔上閃出一絲笑容,隨即稍微提高聲音說:

“先生費心了。”

楊嗣昌趕忙跪下叩頭謝恩,然後起身。同時進來兩個宦官,手裡抱著些絲綢茶葉,珍珠珊瑚。全都是御用之物。

依照崇禎往日的性子,這些東西萬萬是不可能給外人的,但是女人在心中一再勸諫自己,作爲帝王要賞罰有度,不能因爲自己捨不得,而慢待了自己的臣工。在西北,很多將軍的將軍府,比李棟的王爺府都要豪華。

看到崇禎給自己累累賞賜,楊嗣昌心中感慨萬分,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崇禎雖然因爲改革,跟文臣集團站在不同的陣線上。

但是從君臣的角度來講,崇禎對於自己是百分百的信任,對待自己的恩情,比起其他的大臣來說,要好一萬倍。

楊嗣昌躬身說道:“陛下洪福齊天,此次有列祖列祖保佑,大明國運庇護,將士們用命殺敵。臣以爲就算是在艱難的困難,陛下都能度過的。”

“朕的困難,也只有你明白。楊卿,朕的心意,也不在多說。”說道這裡,崇禎又停頓了一會,“這流賊之中冒出來的,如今只有兩個,如果等到張獻忠在出來的時候,就真的是大麻煩了。”

楊嗣昌說道:“張獻忠無膽鼠輩,根本算不得朝廷的大患。李自成和闖王在軍中頗有威望,纔是國家的心腹大患。”

崇禎搖搖頭說道:“張獻忠的狡詐,愛卿你並不知道,根據西北五省參謀部的分析,張獻忠和趙信哲兩個人被並列爲流賊中最爲難以對抗的對手。尤其是張獻忠,就連西北參謀部都分析不出他們的動向。”

楊嗣昌思慮了許久才說道:“陛下所說的極是。張獻忠手下的部隊明明非常強悍,卻隱藏起來,準備左手漁翁之利,可見此人卑鄙無恥。”

“此次事變,遼東可有動向,如果多爾袞再次跨越長城,來京師作亂,那麼……”

楊嗣昌早就料到崇禎會問他這個問題,心中早就有了準備。他對於多爾袞的野心早就瞭如指掌,不像是朝中的大臣們那麼無知,認爲多爾袞已經徹底失去了戰鬥力。

尤其是多爾袞大力發展火器部隊,進度比京師都要快捷很多。

“陛下勿用擔心遼東的事態。”楊嗣昌回答說:“西北王在李棟駐紮一支保衛科爾沁的騎兵部隊,是由曹變蛟將軍訓練出來的威武之師,戰鬥力極其強悍,上一次多爾袞雖然有意南下,但是遭受到了高飛將軍的襲擊,損失慘重。所以多爾袞雖然有心在這個時候興風作亂,一是他的實力不夠,而是要防備科爾沁草原對他們的襲擊。”

“朕心甚慰。”

“如此看來,今日多爾袞雖然有心與我們爲難,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次沒有了多爾袞與闖賊遙相呼應,那麼咱們可以專心對付闖賊,如果西北王能夠出兵,跟咱們夾擊闖賊,那麼勝利也許就在咱們眼前。”

崇禎滿意點點頭,但是又有些不放心,緊緊的皺著眉頭說道:“就怕張獻忠不知道突然在哪裡冒出來,坐收漁翁之利,壞了我的大事。”

楊嗣昌回答說道:“張獻忠之所以能夠有所作爲,是因爲他手下有一員大將李定國,李定國此人熟諳兵法,善於練兵。但是我聽聞,李定國此時在李自成手下做事,並不在張獻忠營中,沒有了李定國的張獻忠,就像是沒有了牙齒的猛虎,難以有什麼作爲。而有了李定國的李自成,卻因爲李定國的緣故,導致內部並不是穩固。尤其是李定國曾經獻出水淹長安之策,導致李定國與宋獻策不合,如此同牀異夢,他們處於優勢還好,如果遇到一絲搓著,就會一潰千里。陛下難道忘記,西北王以長安城爲誘餌,導致李自成一潰千里的故事了嗎?”

崇禎聽了楊嗣昌的話,心裡更加開心了,彷彿流賊被消滅已經是眼前的事情了。

崇禎高興的手舞足蹈的說道:“如果這一次,能夠成功剿滅流賊,那麼是國家的福分啊,朕百年之後,也對得起泉下的列祖列宗了。”

“所以招撫之事非常重要,因爲此次不論如何都是國家生存安危的關鍵時刻。”

“如果能夠暫時用緩兵之計拖延闖賊的進度,即刻命令西北王以及各地的大軍星夜來京師勤王救駕,不得延誤。前已兩下急詔,申明此意。先生可代朕再擬一道諭旨,詔令洪承疇出山,如果有他做事情,諒這些流賊也難以有什麼作爲!”

“領旨!”

想想近些年來,自己在李棟的幫助下,對於流賊和對外的戰爭中一次次的勝利,崇禎就迫切希望這一次作戰,自己能夠贏。

他希望西北王能夠出兵,連同自己的軍隊,打敗闖賊。當然,最好可以生擒他們,獻俘闕下,使京城的軍民大大地振奮一下。

有的時候,他在閉目沉思中彷彿看見自己坐在午門上,皇子們侍立一旁,各親王和文武百官侍立午門下,在軍樂聲中接受李棟獻的俘虜,同時派勳臣或親王代他去祭告大廟,候在大明門外棋盤街一帶的軍民望著宮闕歡聲雷動,齊呼萬歲。此刻他又想起來這個問題,問道:“如果此次擊敗了穿賊,將他們生擒可好。”

楊嗣昌心裡滋味萬千,這個時候,崇禎還有心思想這些,還生擒闖王。

楊嗣昌心裡有些懊惱,這也怪自己,一直吹法螺,讓崇禎真的相信了。其實緩兵之計,又怎麼可能那麼容易。

闖賊之中,聰明能幹的人多了事了。

不過看著崇禎期盼的表情。楊嗣昌立刻應答說道:“臣立刻將聖旨送到西北王等將領軍中,讓他們務必生擒闖賊。”

“好,好。如果真的能夠獻俘闕下。”停了片刻,崇禎又低聲吩咐,“招撫這件事情一定要做成,而且不能失去朝廷的體面,烏鴉們對於這件事情萬萬不能插嘴,如果誰敢插嘴阻撓,直接殺掉。”

楊嗣昌在一旁說道:“既然陛下下定決心,聖裁獨斷,決心實行,而且是有益於國家的事情,那些沒有什麼見識的言官,自然不敢胡說八道,畢竟他們還是效忠陛下,而不是效忠闖賊的。”

崇禎看了楊嗣昌忠誠的神色,心裡格外的開心,換了一個話題說道:“有你們在,朕就放心了很多,如果盧象升今天能夠趕到京師,一定讓他來見見朕,朕有些旨意要給他。”

楊嗣昌雖然往日裡跟盧象升有些過節,但是他卻知道,這個時候,要是想解決問題,還是需要用盧象升這種有能力的人出手纔好。

所以,當下毫不猶豫的說道:“臣下遵旨。”

宮中已經在打三更,看見皇上有點疲倦,楊嗣昌趕快告辭,叩了一個頭,示意退下。

崇禎擺擺手,示意楊嗣昌可以離去。

崇禎也擺駕下了承天門,朝著坤寧宮而去,在路上想著,“盧象升這個倔脾氣,會不會反對自己跟闖賊議和呢?這個節骨眼上,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這一刻,崇禎無比思念自己在西北當臥底的女人,如果女兒在身邊,她肯定有很多主意給自己。

自己也不用那麼狼狽了。想想自己是多麼的高傲,何嘗需要跟這些文臣低聲下氣。

第774章 移民實邊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113章 以小搏大第58章 小將英武第386章 李棟與黃臺吉的交鋒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51章 先生加入第609章 京師告破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522章 追擊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626章 襄陽城破第502章 華胥之國第205章 再戰曹變蛟第397章 銀川第六三十二章 當年的秘密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533章 托裡斯的誠意第78章 編練新軍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643章 王爺失蹤第727章 不仁不義第342章 勸諫與球賽第35章 淬鍊兵膽第103章 整軍待發第548章 刺殺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44章 趨於平靜第267章 鏖戰,義縣之觴(五)第208章 裝的一手好比第379章 疾奔遵化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129章 陷入逆境第558章 決戰(二)第200章 柳葉飛刀曹斌第716 闖軍大敗第451章 被吃掉的炮彈不是好炮彈第207章 全軍被困第584章 酒宴(一)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226章 傾力一擊第244章 攻佔瀋陽城第606章 一飲一啄第249章 真假綏德衛叫不開城門第51章 先生加入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20章 射人射馬第621章 銀行業第244章 攻佔瀋陽城第553章 貿易伙伴之間的戰爭第626章 襄陽城破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496章 較量開始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298章 繼續前行(五)第624章 襄陽(二)第30章 政策初定第129章 陷入逆境第9章 陣前殺敵第679章 內傷難調第397章 銀川第273章 嶽託之死(一)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92章 虐待俘虜第448章 秦軍盛典第601章 誰是誰的黃雀第219章 澆水鑄城第619章 搭救(一)第719章 孤傲的將軍第120章 喜怒無常第568章 打散整編第629章 逃避與嚮往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225章 指人爲豬第480章 諸葛門人第474章 江山雉雞說第六三十二章 當年的秘密第636章 我竟然無言以對第276章 老百姓的逆襲(二)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319章 李棟必須殺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25章 贏糧景從第377章 新的伏擊地點第86章 投軍熱潮第646章 叛亂再起地五百一十七章 雄鷹軍團盧卡斯第398章 埋伏第104章 鳳棲渠源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437章 愛民如子的大校第650章 草原不寂寞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673章 勸告第371章 楊嗣昌第528章 李棟的小媽第566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774章 移民實邊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113章 以小搏大第58章 小將英武第386章 李棟與黃臺吉的交鋒第413章 龍陽之好第51章 先生加入第609章 京師告破第366章 請君入甕第522章 追擊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626章 襄陽城破第502章 華胥之國第205章 再戰曹變蛟第397章 銀川第六三十二章 當年的秘密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533章 托裡斯的誠意第78章 編練新軍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643章 王爺失蹤第727章 不仁不義第342章 勸諫與球賽第35章 淬鍊兵膽第103章 整軍待發第548章 刺殺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74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44章 趨於平靜第267章 鏖戰,義縣之觴(五)第208章 裝的一手好比第379章 疾奔遵化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129章 陷入逆境第558章 決戰(二)第200章 柳葉飛刀曹斌第716 闖軍大敗第451章 被吃掉的炮彈不是好炮彈第207章 全軍被困第584章 酒宴(一)第299章 秦下阿蒙又是誰第226章 傾力一擊第244章 攻佔瀋陽城第606章 一飲一啄第249章 真假綏德衛叫不開城門第51章 先生加入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20章 射人射馬第621章 銀行業第244章 攻佔瀋陽城第553章 貿易伙伴之間的戰爭第626章 襄陽城破第736 章 等著給我收屍吧第496章 較量開始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664章 血戰,保衛蘄州(一)第298章 繼續前行(五)第624章 襄陽(二)第30章 政策初定第129章 陷入逆境第9章 陣前殺敵第679章 內傷難調第397章 銀川第273章 嶽託之死(一)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92章 虐待俘虜第448章 秦軍盛典第601章 誰是誰的黃雀第219章 澆水鑄城第619章 搭救(一)第719章 孤傲的將軍第120章 喜怒無常第568章 打散整編第629章 逃避與嚮往第489章 最弱的人出戰第225章 指人爲豬第480章 諸葛門人第474章 江山雉雞說第六三十二章 當年的秘密第636章 我竟然無言以對第276章 老百姓的逆襲(二)第473章 原來是他第549章 文人反映第319章 李棟必須殺第135章 熱血小班第25章 贏糧景從第377章 新的伏擊地點第86章 投軍熱潮第646章 叛亂再起地五百一十七章 雄鷹軍團盧卡斯第398章 埋伏第104章 鳳棲渠源第578章 妙計安天下第437章 愛民如子的大校第650章 草原不寂寞第492章 心不服口不服第673章 勸告第371章 楊嗣昌第528章 李棟的小媽第566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泰安市| 柳州市| 武城县| 屏东市| 建水县| 光山县| 荔波县| 腾冲县| 东源县| 常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朔州市| 保亭| 大连市| 阳高县| 玉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靖宇县| 盖州市| 罗甸县| 灵璧县| 佛冈县| 铜山县| 彭阳县| 旌德县| 从化市| 定襄县| 普兰店市| 万宁市| 新宁县| 涪陵区| 涞源县| 德昌县| 汾阳市| 大理市| 安国市| 安泽县| 五台县| 景宁|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