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4章 人生終有再相見

作爲帝王,崇禎永遠是一副死板的面孔。

就連跟皇后在一起,崇禎也總是一副公事公辦的表情。

因爲崇禎是大明帝國的皇帝陛下,整個大明帝國沒有配的上自己的玩笑。

但是今天那個配得上自己玩笑的人出現了,他便是李棟。

這個將來到底是自己的朋友,還是自己仇人的傢伙,不管外人怎麼評論,崇禎都不得不說,到了如今他已經有了跟自己比肩的能力。

新政讓自己在北方的實力暴增,但是相應的也得罪了江南的士林。太子去南方一個目的是防備李棟。

另一個目的就是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但是這個控制的的力度,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所以在如今的北方,崇禎的力量是不如李棟的。李棟不殺自己,那是怕背上千古罵名,還有就是國家的分裂。

李棟雖然強大,但是卻經歷了數次戰爭,他的力量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他帶著三萬人來京師,這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他能攻克京師,但是他卻不能佔領京師。

他終究是要走的。

所有崇禎感覺到李棟是一位將來可以比肩的人物。

他可能是敵人,也可能是朋友。

所以崇禎肆無忌憚的開起了李棟的玩笑。

多久沒有人敢開李棟的玩笑了,李棟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了。

他笑著看著崇禎,他的表情有些隨意。

此時的崇禎哪裡像是一個皇帝,倒是像一個下班回來,一起喝扎啤的好朋友。

李棟搖搖頭說道:“家父的本事大得很,這一點我隨他。走到哪裡,風風雨雨,少不了被禍害的少女。”

看著李棟自信的表情,崇禎給李棟倒了一杯酒,笑的有些苦澀:“說實話,我真的羨慕你,大明山河壯麗,你已經見過一半了吧,可是我,卻被鎖在這紫禁城裡,很多人都說我做事情有些急躁了,其實怪不得我,我根本就沒有見過太多外面的世界啊。我能做到現在這個樣子,已經很不容易了。能跟我說說,你起家的故事嗎?”

李棟措辭了良久,便從皮島的少年開始說起,到落草爲寇,再到後來的千戶,到後來的指揮使,到後來的公侯,一點一點,自己遇到了什麼樣的人,遇到了什麼樣的豪傑。

到後來江湖的風風雨雨,到後來的征戰各地,事無鉅細,一筆一筆的娓娓而來。

當然,穿越的事情,李棟沒有說,這是屬於自己一個人不變的秘密。

崇禎一雙眼睛越聽越亮,聽到最後,崇禎長長一嘆,又羨又嫉地瞧著李棟:“你的一生好精彩,在哪裡都能遇到這麼多驚險卻有趣的事兒,不像朕整日困在這冰冷無情的皇宮裡,每天不得不面對那些挑刺的大臣,朕何時才能領大軍出征,北擊韃子南平流寇,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

“陛下春秋正盛,一定有機會出徵的……”李棟笑了笑,忽然道:“陛下,臣尚有一請。”

“何事?”

李棟從懷裡掏出一道奏疏,雙手呈給崇禎。

“臣之所請皆在奏疏裡,請陛下御覽。”

崇禎接過奏疏翻開,看了幾行便奇道:“大同特區?”

“正是。”

崇禎變法了一段時間,擰眉思索片刻,道:“大同身處內陸,雖然爲九邊重地,但對我大明來說,不過是一處屯兵之地罷了,若說繁華,是真的比不過太原。”

“大同乃是北方鎖鑰之地,乃是北方的屏藩,扼守蒙、晉、直隸三地的咽喉要道,而且本地盛產煤礦,有著興盛所需要的一切條件,臣在大同剿匪的時候,發現大同因爲戰亂,已經破敗的不像樣子了,臣希望在這裡建立一個無稅區,三邊的商旅和陛下新政控制範圍內的商人來這裡都不交稅。”

崇禎搖搖頭說道:“愛卿,你還是太自私了,這無稅區不能只三邊有,這天津也不錯,你來看。”

“天津不止是漕糧中轉和產鹽之地,天津濱臨渤海,又是京師屏障,南來北往的貨物皆交匯於斯,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也在這裡,當年永樂皇帝奉天靖難,天津便是起兵龍興之地,是爲天子渡口,故而永樂皇帝以‘天津’,我想在這裡建立特區,全天下的商人再次都不會收稅的…”

李棟越聽越肅然,面容漸露深思之色:“原來陛下早就有了策劃?”

“當然。若將它建設好了。無論商家還是兵家,皆視其爲必爭之地,朕親自看過天津後便一直覺得很奇怪,如此重要的城池爲何朝堂的大臣們從來沒人提過建設它。重視它?”

李棟沉默片刻。嘆道:“朝堂上的人。只知坐在案頭前,包括陛下在內,大家看到的大明全是奏本里的大明。對大家來說,大明不是一片土地,不是一羣百姓,也不是一座座城池,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方塊字,如此而已。……陛下,也只有你和我,真正將振興社稷,富國強兵放在心上,以此爲志向身體力行。”

“怎麼,大同特區不建了,建天津特區?”

李棟搖搖頭說道:“可以一起搞。”

說到這裡,崇禎和李棟都沉默了,君臣二人相對無言,可大家的心情卻一樣的沉重。大家都想搞特區,都想講特區落在自己家裡。

二人都清楚,自己的想法。若拿到朝堂金殿裡討論,必然會被大臣們的口水活活淹死,倒是李棟的想法,絕對會通過,因爲李棟手裡的錢會讓他們乖乖的給李棟說話,但是自己不行,自己總不能去賄賂手下的大臣吧。而且自己在天津開特區的話,影響的還是自己手下大臣的利益,但是在大同,他們卻有很多的油水撈。”

所以相比李棟的奏疏,自己的想法作用反而不是很大。崇禎再是千肯萬肯,大臣們若不答應也是白搭,哪怕強行下了聖旨,內閣也會迫於大臣們的壓力而封還,通政司也不會將聖旨頒行天下,大臣們不點頭,聖旨只是一張毫無意義的白紙。

君臣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殿內的氣氛很低迷。崇禎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卻不能實施的,李棟的想法是自私的,但是卻是容易實現的。

沉默許久,崇禎索然一嘆:“李棟,朕發覺自己這個皇帝做得越來越沒意思,漢末的獻帝大抵也是朕這樣吧?說是富有天下,實則擁有的只不過一座皇宮,要不你來做這個皇帝吧……”

噗通,李棟無可奈何的給崇禎跪下了。

“陛下。請慎言。您不是漢獻帝,臣也不是曹操,臣從始至終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天下。”

“你是爲了你自己的天下。”

“不,臣是爲了天下人的天下。”李棟很嚴肅的說道。

崇禎點點頭,意興闌珊道:“你的奏疏朕收下了,但是必須同時開天津特區,朕也同意你的主張,你必須想辦法讓大臣們同意我的主張,我是沒辦法讓內閣通過我的主張的。”

“陛下何不將此事交給曹公公辦?若他辦砸了就要他一頭撞死以謝天下……”李棟不懷好意建議道。

崇禎呆了半晌,神情愈發蕭瑟:“你怎麼對公公有那麼大的偏見,早知道當年應該讓你來侍奉我的。”

“陛下,臣侍奉你,你的皇冠就是綠色的了”

……

李棟走出皇宮已是下午,爲了讓大臣們失望,崇禎的惡趣味發作,崇禎在宮裡賜了御宴,君臣二人一起吃了頓飯李棟才告退離開。

建設天津和大同的的奏疏呈上去了,崇禎也看過了,可這件事實行的難度太大,怕是很難通過,除了崇禎在朝中的人品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建設一座城池所耗巨大,如今大明國庫歲入二百萬兩,這二百萬兩要付官員俸祿,要修河堤,發軍餉,還要做好很大一部分被官員暗裡貪墨的準備。

根本就沒有機會讓自己建立起天津新城,倒是興建大同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如今大明軍事上頗爲軟弱,不僅僅是士氣和戰術戰力原因,經濟掣肘的原因更重要,因爲大明的國庫委實經不起打一場大仗,一旦隊伍拉出去採取主動進攻態勢,數十萬將士人吃馬嚼的,敵人又是出了名的窮困貧苦,毫無油水可言,哪怕是打了大勝仗,對大明來說其實仍是做了一筆虧本買賣。

比如一個仍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漢子去搶一個路邊的乞丐,無論輸了贏了,能得到什麼好處?更何況還要承擔被乞丐反過頭來狠揍一頓的巨大風險,這種事換了任何一個精神正常的人都不會幹的,所以儘管乞丐要飯都已要到家門口了,甚至乞丐手腳不乾淨偶爾跑到漢子家小偷小摸搶點東西,漢子都是能忍則忍。原因很簡單,穿鞋的怕光腳的。

連場仗都打不起,平白無故花費巨金建設一座城池對大明的官員來說就更無意義了,有這點錢還不如省下來落到各位大人的口袋裡實在呢。

一想到如今的朝堂現狀,崇禎不由重重嘆氣。

仰頭看著灰濛濛的天空,崇禎眼中浮起一絲無奈。

曾經答應過兄長,會好好建設大明,將他勾勒的藍圖一磚一瓦蓋起來,可是現在……

“崇禎很後悔,不該不停兄長之言。”

兄長死前說過:“袁崇煥是個嘴炮,不能重用,然後自己錯了。”

兄長死前說過:“大臣們都不是好東西,不要聽他們胡咧咧,然後自己錯了。”

兄長死前說過:“魏忠賢是條好狗,好好調教調教,讓他接著咬人。然後自己錯了。心情不爽的時候,把狗殺了。”

崇禎嘆息許久,使勁揉了揉臉。精神又恢復了開朗。

總會想出辦法的。今日給李棟遞上奏疏,不論成與不成,好歹也邁出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第三步。

只要沒有絕望。夢想總有一線生機。

…………

走出宮門。鮑超丁奎志等人在承天門前靜靜等候。

李棟的心忽然變得火熱起來。

昨晚進城之後忙著殺人放火,今日早朝又跟劉瑾和文官們鬥智鬥勇,忙來忙去到現在都沒去看看陛下最下的田貴妃。

她給自己生了個孩子。

一股濃濃的溫情涌上心間,李棟嘴角不自覺地泛起了笑容。

不知道孩子長得像誰,跟自己親不親。還有遠在千里之外的其他夫人們,他們現在怎麼樣,有沒有想自己。

腦海中莫名浮現梁紅玉那張乾淨清冷的絕色俏容,如果某天將她收納入公爵府,以陳曦妤的能耐,能不能鎮住這位女諸葛呢?

李棟嘴角一勾,接著黯然一嘆。

如果她不是反賊該多好,老老實實嫁作人婦,後院裡跟別的妻妾們爲爭寵而勾心鬥角,打得頭破血流甚至披頭散髮潑婦罵街,這些場面多麼的溫馨感動,若實在喜歡刺激可以跟自己學一些奇怪的姿勢,何必非要去造反……

順手牽過鮑超遞來的繮繩,李棟身子一翻上了馬,搖頭甩掉了滿腦子莫名其妙的念頭,兩腿輕夾馬腹,一羣侍衛簇擁著他出城直奔京城中陛下給修建的公爵府而去。

護國公府仍如以前一般平靜,自從得悉公爺即將回家,昨日開始公府上下便打掃了一遍又一遍,陛下賞賜的管事丫鬟的身份到處檢查衛生,生怕公爺有一丁點的不滿意。

侍衛們簇擁著李棟打馬剛到公爵府家門口,便見以田貴妃首,公爵門前黑壓壓站了一大片人,李棟剛下馬便有小廝殷勤接過繮繩,管家領著下人紛紛朝李棟跪下,齊聲道:“恭迎公爺回府。”

李棟哈哈一笑,也不顧外人的目光,上前兩步攙起田貴妃,不由分說攔腰抱起她轉了一圈,在田貴妃又羞又喜的嗔責聲中依依不捨地放下了她。

老管家很傳統,覺得老爺和夫人在公府大門外摟摟抱抱很失體統,傳出去沒面子,於是重重咳了幾聲,扭頭使勁瞪了下人們一眼,揮手將圍觀下人們趕遠。

“我就知道你是我的,陛下也攔不住的。”

“老爺越來越沒有禮數了,教下人們看見像什麼話……”田貴妃紅著臉躲在李棟懷裡,不輕不重地捶了他幾拳。

“自己的老婆,想怎麼抱就怎麼抱,哪管旁人怎樣看我……”李棟哈哈笑了幾聲,目光左右一掃,不由微驚,沉聲道:“孩子呢?孩子怎麼沒出來迎我?……該不會被你娘扔井裡了吧?”

田貴妃氣得又狠狠捶了他幾拳,怒道:“你的種我怎麼敢給你扔井裡,他不願意見你。”

李棟把心放回了肚子裡,轉念一想,又覺自己杞人憂天,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就算是自己做了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也不至於給扔到井裡。

夫妻二人在門口小小親熱一陣後,田貴妃的注意力很快轉移,掙出李棟的懷抱,轉身朝他身後環視半晌,甚至連他的侍衛也不放過,目光凌厲地一個接一個掃過去,盯著侍衛們頭皮發麻還不得不陪笑。

“我聽說護國公每一次出征,身邊必有美人相伴,這一次怎麼沒有美人?”田貴妃奇道。

李棟呆楞片刻,道:“爲何要帶其他的美人?你不就是美人嗎?”

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438章 西線大帥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611章 大朝會第474章 江山雉雞說第538章 火炮對戰(一)第448章 秦軍盛典第693章 孽緣第160章 整裝待發第466章 客棧風雲第621章 銀行業第292章 所見所聞(二)第748章 殺出重圍第133章 對弈聽琴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142章 殺黃臺吉第546章 暗中相見第536章 聚將鼓第362章 政工戲曲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298章 繼續前行(五)第455章 任憑處置第524章 陣前廝殺第378章 黃臺吉的謀略第490章 大力神出手第399章 解圍第731章 謀劃第395章 刺殺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98章 埋伏第386章 李棟與黃臺吉的交鋒第466章 客棧風雲第236章 奇兵出現第188章 公主出宮第274章 嶽託之死(二)第757章 抵達第181章 漁樵鎮第41章 其樂融融第117 高傲俘虜第155章 刀客大隱第78章 編練新軍第468章 誘敵深入第346章 陳曦妤交權第559章 決戰(三)第58章 小將英武第475章 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尾第451章 古城不歡迎你們第665章 血戰,保衛蘄州(二)第513章 慘敗第716 闖軍大敗第138章 進攻受阻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598章 恩斷義絕成路人第406章 宋獻策第446章 潼關之事第397章 銀川第698章 明白第145章 饑民入綏第344章 李棟上場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283章 建功立業之日(六)第169章 改過自新第181章 漁樵鎮第734章 母女交談第297章 繼續前行(四)第645章 策馬奔騰第679章 內傷難調第439章 黃金血脈的斷絕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199章 元氣大傷第183章 陷入埋伏第574章 寒梅傲雪第529章 不能逃避第179章 禿尾河之戰六百一十章 說服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168章 重重有賞第510章 犀利西俠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721章 皇族供奉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297章 繼續前行(四)第565章 崇禎的無奈第195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四章 主子恩典第472章 女孩的心思別亂猜第633章 勸說失敗第313章 京城謀反案(五)第1章 重生土匪第570章 敵人的反擊第446章 歸來第18章 技高一籌第395章 刺殺第101章 槍挑滑車第275章 老百姓的逆襲(一)第416章 合圍第502章 華胥之國
第743章 天雷降世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438章 西線大帥第180章 虛虛實實第611章 大朝會第474章 江山雉雞說第538章 火炮對戰(一)第448章 秦軍盛典第693章 孽緣第160章 整裝待發第466章 客棧風雲第621章 銀行業第292章 所見所聞(二)第748章 殺出重圍第133章 對弈聽琴第640章 情舍難測第142章 殺黃臺吉第546章 暗中相見第536章 聚將鼓第362章 政工戲曲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298章 繼續前行(五)第455章 任憑處置第524章 陣前廝殺第378章 黃臺吉的謀略第490章 大力神出手第399章 解圍第731章 謀劃第395章 刺殺第89章 鐵馬金戈第398章 埋伏第386章 李棟與黃臺吉的交鋒第466章 客棧風雲第236章 奇兵出現第188章 公主出宮第274章 嶽託之死(二)第757章 抵達第181章 漁樵鎮第41章 其樂融融第117 高傲俘虜第155章 刀客大隱第78章 編練新軍第468章 誘敵深入第346章 陳曦妤交權第559章 決戰(三)第58章 小將英武第475章 猜到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尾第451章 古城不歡迎你們第665章 血戰,保衛蘄州(二)第513章 慘敗第716 闖軍大敗第138章 進攻受阻第556章 秦軍大反擊第598章 恩斷義絕成路人第406章 宋獻策第446章 潼關之事第397章 銀川第698章 明白第145章 饑民入綏第344章 李棟上場第683章 最後的美夢第283章 建功立業之日(六)第169章 改過自新第181章 漁樵鎮第734章 母女交談第297章 繼續前行(四)第645章 策馬奔騰第679章 內傷難調第439章 黃金血脈的斷絕第251章 大災之後起大治(一)第199章 元氣大傷第183章 陷入埋伏第574章 寒梅傲雪第529章 不能逃避第179章 禿尾河之戰六百一十章 說服第447章 祭祀大禮第168章 重重有賞第510章 犀利西俠第233章 陛下恩旨第721章 皇族供奉第696章 張大狗遇險第713章 戰事焦灼第297章 繼續前行(四)第565章 崇禎的無奈第195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四章 主子恩典第472章 女孩的心思別亂猜第633章 勸說失敗第313章 京城謀反案(五)第1章 重生土匪第570章 敵人的反擊第446章 歸來第18章 技高一籌第395章 刺殺第101章 槍挑滑車第275章 老百姓的逆襲(一)第416章 合圍第502章 華胥之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金川县| 汕头市| 高淳县| 思南县| 灵台县| 曲沃县| 灌云县| 尤溪县| 龙口市| 漳州市| 当雄县| 苍梧县| 清新县| 龙陵县| 香港 | 通渭县| 朔州市| 大兴区| 延安市| 策勒县| 平凉市| 兰考县| 大化| 新安县| 乌拉特中旗| 兴国县| 南宫市| 普定县| 乌兰察布市| 临高县| 石林| 开阳县| 额济纳旗| 增城市| 佛冈县| 陆良县| 涿鹿县| 抚宁县| 溧水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