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辦”是黨的執政理念的鮮明體現
習近平同志主政福州市期間,力推“馬上就辦”並使其制度化機制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受到了人民羣衆的衷心擁護。這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模範行動,對廣大黨員幹部有著極大的示範和帶頭作用。
一、“馬上就辦”深刻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執政爲民情懷
中國共產黨以爲人民服務爲根本宗旨,黨的執政理念是以人爲本、執政爲民。“馬上就辦”既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又體現了黨的執政理念。我們黨來自於羣衆、紮根於羣衆,與人民羣衆一直保持著魚水關係和血肉聯繫。急羣衆所急,憂羣衆所憂,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優良傳統。黨執政後,國家政權的性質變了,政府是爲人民服務的政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著高高在上、脫離羣衆的現象。“馬上就辦”就是針對這種弊端,特別是針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拖拉扯皮、敷衍了事、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提出的。可以說,“馬上就辦”既與黨的優良傳統是一脈相承的,又是與時俱進的;既反映了共產黨人的改革創新精神和執政爲民情懷,又在改革開放中凝結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
二、“馬上就辦”深刻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
使命,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全體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擔當,實現這樣的宏偉目標,需要大力發揚“馬上就辦”精神。中國近代以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億萬人民羣衆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才取得了全國政權,進而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終於走上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率領全黨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同志說得最多的就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自己”。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倡導“馬上就辦”,充分體現了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要求。聯繫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別是明確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而且要求每個方面都制定貫徹落實的路線圖、時間表、總檯賬,可以說,充分體現了形勢和任務對弘揚“馬上就辦”精神的迫切要求。這種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擔當,已然爲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所認同和感佩。
三、“馬上就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馬上就辦”,以科學決斷爲基礎,以雷厲風行爲核心,以善始善終、善辦善成爲標準,是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馬上就辦”要求把最
著急的問題先解決好,再解決下一個問題,有的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一定時間和條件,但也要發揚“馬上就辦”的精神,立即作計劃、作部署,一步一步去解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任務一個任務去完成,一個過程一個過程去謀劃,日積月累,就是一個螺旋式上升,就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馬上就辦”與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格格不入,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針鋒相對。“馬上就辦”對破解懶政和腐敗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很強的啓示意義。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公僕。官員不作爲,就不配當官員。古人說,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們共產黨人不是爲了當官,而是爲人民幹實事辦好事。要想當官,就別想發財!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反腐敗鬥爭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的勢頭。同時我們黨開展嚴格認真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大大減少,但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仍然還有一些黨員幹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說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說明非一日能解除“冰凍三尺”。因此,要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要不斷鞏固發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這都要“馬上就辦”。日復一日,久久爲功,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