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歸來堂(3)

明誠一怔, 看到他悵然若失的神色,我心中慚意更甚。

但他隨即釋然一笑,道:“清照, 我早說過, 子女之事, 乃是天意, 我一生中能得你這樣一位知音愛侶, 別無他求。”

我何嘗不知明誠是怕我傷心,才這樣說,明誠那麼喜歡小孩子, 每次跟侄子侄女們在一起,都會開懷不已。想到此節, 心中悲酸:“唉, 若咱們有孩子, 你一定是個好父親。”

明誠語重心長對我道:“清照,我的心, 你還不知道麼,我自然願意有自己的孩子,可是我只願你做孩子的母親。”

他這一句話令我五內銘感,一時竟不知如何答言,只伏在他肩頭, 無聲啜泣。

明誠一手扶著我肩頭, 一手爲我拭淚, 道:“清照,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這滿堂的金石便是我們的子女,還有這即將完成的《金石錄》, 將來傳於後世,我敢說,我們就是沒有子女,後人也一樣會懷念我們。”說到這裡,明誠已是豪情萬丈。

是啊,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誰的人生又是完美無缺的,我這一生有明誠這樣一個心似金石,情似金石的丈夫,夫復何求?

十幾年中,我雖然甚少填詞,但日子久了,終究技癢難耐,又因自幼填詞填得多了,這一日想到蘇門論詞,不禁躍躍欲試,亦想論一論這樂府琴趣之理。

我寫詩作文向來先在腹中翻轉得熟了,下筆即成。這《詞論》一寫就,我自然讓明誠第一個賞鑑。

明誠捻著鬍鬚,帶著怡然自得的微笑道:“娘子這篇《詞論》承前人論詞之菁華,且有自己獨到之見解,哈哈,就像我娘子的爲人哪!”

我眉心一蹙,道:“你別看著是我寫的就說好,到底如何,你平心而論哪!”

明誠凝神片刻,道:“文字上的功夫,我是不如清照你的。不過這文章——”

我見他欲言又止,忙道:“有何不妥之處,你直言無妨。”

明誠笑道:“你說詞要‘主情致’‘協音律’又要‘重典’‘鋪敘’‘故實’,以後人家要是拿這許多,來品評你的詞,又會如何說呢?再者,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又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你把本朝稍有詞名之人都點齊了,就算他們的缺憾你說得都對,這些人都是咱們的前輩,若以後人家說你對前輩名家指指點點,不敬尊上,又如何呢?”

我淡淡一笑,道:“父親從小就教我‘文不可以茍作,誠不著焉,則不能工’,我填的詞,也未必如《詞論》所說,四角俱全,就因爲‘不全’,纔要提出一個‘全’的樣式來;以前輩名家之不足作例,可使後人知曉,就連這些人也未能完全做到,詞之地位成就雖皆不如詩,卻也是‘不可茍作’的。”

明誠感佩不已,道:“清照今日這番言論,又讓我往後在金石學問上,更是絲毫不敢茍作了。”

我容色深沉,道:“這金石書畫是我們的兒子,詩詞歌賦是我們的女兒,試問天下哪有父母對養育兒女不盡心的呢。”

話雖這樣說,但說到“盡心”二字,我是遠遠不及明誠的。我與明誠二十餘載相濡以沫,他對我幾乎百依百順,體貼備至,但凡事總有例外,比如,當我不當心弄髒了了他所收藏的書籍的時候。

明誠對金石的管理幾乎到了細緻如發的地步,每次要把書取出來講讀,一定要先在簿子上登記,因爲,每一件書冊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已收藏了十幾屋的金石,卻始終不亂。

可是有一日,我準備將蔡襄的《神妙帖》歸於原處時,由於大書櫥太高,一時夠不著,手一鬆,《神妙帖》掉在了地上,怡好落地之處有一灘水漬未乾,弄污了一塊。

明誠見此,登時心急如焚,道:“你怎麼這麼不當心,這《神妙帖》何等珍貴,竟在我們手中弄污了,你快把污漬擦乾淨,否則,以後這十幾屋金石,你碰都別碰。”

《神妙帖》落地之際,我心中也是懊喪無比,急忙拾起用溼布輕輕擦拭。但成親這些年,明誠頭一次對我說這樣的重話,我一時氣苦,停了手中之事,賭氣道:“難道我是有心的嗎?不碰就不碰,以後你別再叫我裝訂成冊,插蕓籤,束縹帶。《神妙帖》這樣貴重,你以後就抱著它過吧!”

明誠始覺方纔之言重了,捱過身來,歉然道:“方纔一時著急,得罪娘子了,娘子千萬別怪罪。這《神妙帖》再貴重也不如你,你纔是我這一生最好的金石啊!”

我聽他說的這樣懇切,心中鬱結已消,戲謔道:“我們雖屏居鄉野,你也偶爾出遊拓印名山大川的奇文妙字,若是你不在家時,來個賊偷了咱們的金石可怎麼辦呢?”

明誠眼目微睜,道:“不許胡說,若真如此,我便像楊廣一般,身死而復取圖書,也要把金石追回來。”

他這句雖是玩笑話,但我聽到“身死”二字,心中大是不快,嗔道:“還不許我胡說,你纔是胡說呢,我們隱居於此,遠離親眷,你只有我,我也只有你,你說這樣的話,叫我情何以堪?”

明誠忙含笑陪罪,又撫著我寢衣道:“我記得你這件寢衣,還是素簡五年前的針線,這金線都殘損了,趕明兒再做件新的吧。”

我低頭看看寢衣上磨損的荷葉,道:“咱們不是約好的,食去重肉,衣去重採,好叫你有餘錢多購置些金石麼?”

明誠聞言傷感不已,道:“當初你嫁給我時,好歹也是個官宦小姐,如今我家道中落,又醉心金石,卻連累你跟著我過這樣的日子。”

我淡然笑道:“君子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我不求富貴,甘願老於這自在天然之地。再說,如今父親也與布衣無二了。”

在青州屏居十數載之後,朝廷中政局有變,明誠被授萊州太守。我想著父母日漸老邁,弟妹又要帶著幾個孩子,家中沒有貼心的人照應,終究不妥,本有心遣冰弦回去幫著料理家事,卻又想到前塵舊事,不欲讓冰弦爲難,只好遣素簡回鄉。素簡玲瓏剔透,我也是極放心的,只是我們自幼不曾分開,我雖勸她是“回家替我盡孝道”,她也是個極明事理的,只是十分不願,送了我一程又程,行至昌樂館時,我雖不捨與她別離,畢竟不得不別,因此拉了她的手道:“我曾答應過爲你填一闋詞的,現在爲你填好,你就帶著這闋詞起程吧。”

我拭乾淚水,填好一闋《蝶戀花》,又特意在詞牌之下寫了“晚止昌樂館寄姊妹”,曰: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素簡看了,更是淚落連珠子,只是無法再拖延不歸,只得依依離去。

我望著素簡的背影,想著再見面不知是何年何月了,只是未曾想到,素簡歸來之日,竟是我與明誠背井離鄉之時。

靖康元年,金人大兵壓境,汴京城內的百姓紛紛南逃,明誠的兩位兄長帶著婆婆和家小,匯入逃亡的人流中,移家建康。

也許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使婆婆的身體一下子垮了,第二年的三月,我的婆婆郭氏夫人逝於建康。

明誠悲不自勝,當即奔赴建康,我本欲同去,明誠卻愴然道:“青州這十幾屋金石,交給別人我不放心,你還是留下照顧家吧。”

金石是明誠的命根子,我不想讓他不放心,於是取出珍藏多年的珍珠玲瓏八寶金釵,道:“舉家客居建康,必然不甚寬裕,這支金釵是當年議婚時婆婆爲我親手帶上的,你把它當了,爲婆婆辦喪事,也算我做媳婦的盡一點孝心了。”

明誠點點頭,強忍悲痛,絕塵而去。

明誠走後不久,李迒帶著陶氏與幾個孩子,還有孃家所有丫鬟僕婦,來了。

我首先看到的是人羣中的箏兒,早聽說陶氏將她與府中的家僕配了婚,如今果然一手牽著一個孩子,更比幾年前富態了些,我心中一嘆,想到站在我身後,形銷骨立的冰弦,只覺命運的無常。

李迒不敘別來之語,劈頭第一句話就是:“姐姐快逃吧,金兵攻陷了汴京,擄走了皇帝,青州也眼看不保啊!”

我見李迒是舉家而來,心知事態不好,只是未曾想到竟至這般地步。

一種人生中前所未有之深刻的濃黑的悲涼,涌上我的心頭。

汴京城陷落了嗎?我的歸來閣,我與明誠新婚時愛的見證,已化爲灰燼了嗎?我再也不能在上元節戴著美麗的捻金雪柳,觀燈賞雪了嗎?再也不能在春日裡,徜徉於瓦舍勾欄的粉墨神采了嗎?再也不能簪一朵賣花擔上的紅梅,聞一聞重門深院中的菊蕊了嗎?

青州眼看不保,那麼離汴京更近的故鄉呢?繡江湖上的滿池紅藕,三徑堂前的數株青梅,從此只能在夢裡相見嗎?

還有我逝去的父母,我和李迒都走了,清明時節,誰去到他們的墳頭添一抔土,焚一柱香?

爲什麼在戰火紛飛中,我生命中一切珍貴和美好東西,都脆弱得不堪一擊?

李迒的話,讓我預感到,我生命中最安閒自在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14.金石(1)11.歸來堂(1)5.燕爾(1)14.金石(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4.藕花深處(2)9.新與舊(2)15.金石(2)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7.簾兒底下聽笑語(1)3.藕花深處(1)3.藕花深處(1)6.燕爾(2)3.藕花深處(1)15.金石(2)6.燕爾(2)1.露濃花瘦5.燕爾(1)2.露濃花瘦(2)14.金石(1)9.新與舊(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4.金石(1)12.歸來堂(2)12.歸來堂(2)3.藕花深處(1)19.簾兒底下聽笑語(3)3.藕花深處(1)9.新與舊(2)15.金石(2)16.金石(3)10.新與舊(3)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5.金石(2)1.露濃花瘦16.金石(3)16.金石(3)16.金石(3)15.金石(2)6.燕爾(2)11.歸來堂(1)11.歸來堂(1)20.尋尋覓覓(1)2.露濃花瘦(2)9.新與舊(2)7.鬥茗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露濃花瘦7.鬥茗15.金石(2)14.金石(1)11.歸來堂(1)15.金石(2)7.鬥茗9.新與舊(2)2.露濃花瘦(2)3.藕花深處(1)11.歸來堂(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2.露濃花瘦(2)1.露濃花瘦12.歸來堂(2)12.歸來堂(2)20.尋尋覓覓(1)6.燕爾(2)7.鬥茗12.歸來堂(2)6.燕爾(2)14.金石(1)20.尋尋覓覓(1)3.藕花深處(1)14.金石(1)16.金石(3)16.金石(3)18.簾兒底下聽笑語(2)7.鬥茗12.歸來堂(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4.金石(1)20.尋尋覓覓(1)13.歸來堂(3)13.歸來堂(3)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2.歸來堂(2)3.藕花深處(1)15.金石(2)2.露濃花瘦(2)2.露濃花瘦(2)7.鬥茗17.簾兒底下聽笑語(1)
14.金石(1)11.歸來堂(1)5.燕爾(1)14.金石(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4.藕花深處(2)9.新與舊(2)15.金石(2)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7.簾兒底下聽笑語(1)3.藕花深處(1)3.藕花深處(1)6.燕爾(2)3.藕花深處(1)15.金石(2)6.燕爾(2)1.露濃花瘦5.燕爾(1)2.露濃花瘦(2)14.金石(1)9.新與舊(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4.金石(1)12.歸來堂(2)12.歸來堂(2)3.藕花深處(1)19.簾兒底下聽笑語(3)3.藕花深處(1)9.新與舊(2)15.金石(2)16.金石(3)10.新與舊(3)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5.金石(2)1.露濃花瘦16.金石(3)16.金石(3)16.金石(3)15.金石(2)6.燕爾(2)11.歸來堂(1)11.歸來堂(1)20.尋尋覓覓(1)2.露濃花瘦(2)9.新與舊(2)7.鬥茗17.簾兒底下聽笑語(1)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露濃花瘦7.鬥茗15.金石(2)14.金石(1)11.歸來堂(1)15.金石(2)7.鬥茗9.新與舊(2)2.露濃花瘦(2)3.藕花深處(1)11.歸來堂(1)17.簾兒底下聽笑語(1)2.露濃花瘦(2)1.露濃花瘦12.歸來堂(2)12.歸來堂(2)20.尋尋覓覓(1)6.燕爾(2)7.鬥茗12.歸來堂(2)6.燕爾(2)14.金石(1)20.尋尋覓覓(1)3.藕花深處(1)14.金石(1)16.金石(3)16.金石(3)18.簾兒底下聽笑語(2)7.鬥茗12.歸來堂(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8.簾兒底下聽笑語(2)14.金石(1)20.尋尋覓覓(1)13.歸來堂(3)13.歸來堂(3)19.簾兒底下聽笑語(3)12.歸來堂(2)3.藕花深處(1)15.金石(2)2.露濃花瘦(2)2.露濃花瘦(2)7.鬥茗17.簾兒底下聽笑語(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田林县| 三台县| 通江县| 长治县| 楚雄市| 柳河县| 卓尼县| 汾西县| 青铜峡市| 珲春市| 巴中市| 福建省| 武夷山市| 泰兴市| 绍兴市| 龙游县| 循化| 乌拉特后旗| 仙游县| 喀喇| 石嘴山市| 永吉县| 榆中县| 舒兰市| 泸西县| 扎鲁特旗| 达尔| 沂水县| 洪湖市| 乡城县| 正阳县| 怀化市| 屏山县| 屏东市| 会泽县| 柳河县| 庆阳市| 周口市| 英德市|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