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建於南屏山的支脈夕照山上,因古時有雷姓人家居於此,故稱雷峰,雷峰塔的名稱也是由此而來。雷峰塔與淨慈寺一樣,都是由五代時的吳越王錢弘俶所建。淨慈寺建於前,雷峰塔建於後,雷峰塔建成只一年後,吳越便滅國了。
據(jù)說,錢弘俶是爲慶祝他寵愛的一位妃子黃妃得子而建,因此塔落成後,初名“黃妃塔”或“皇妃塔”,又因位於西關(guān)外,爲磚石所造,又稱作“西關(guān)磚塔”。後來吳越滅國,人們便漸以地名之,稱爲“雷峰塔”。建塔的原因還有說是錢弘俶爲祈求吳越國泰民安所建,但建成一年就遭滅國,實在有點兒諷刺。不過近年又考究出錢弘俶建塔的真正原因,是爲了供奉後來雷峰塔倒塌,地宮顯露後從中起出來的如來佛祖的佛螺簮發(fā)舍利。
錢弘俶此人國王做得不怎麼樣,但卻畢生崇信佛教,他爲吳越國王時,在境內(nèi)廣種福田,建造佛塔、寺廟無數(shù),著名的六和塔也是這位吳越王所建造。在風(fēng)雨飄搖的五代亂世,他不思治國強國,卻是總爲信佛之事而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不過,這位亡國君主卻在佛教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爲五代末葉佛教衰頹時代的大護法。他即位後,奉天臺德韶爲國師,執(zhí)弟子禮。又從永明道潛受菩薩戒,自號慈化定慧禪師。他欲學(xué)天竺阿育王造塔,乃以銅鑄八萬四千小寶塔,中納寶篋印心咒,廣行頒施,總計十年完成,這些小寶塔甚至遠傳至日本。他還爲復(fù)興天臺宗,遣使赴日本、高麗等地,求取天臺宗典、論疏,致令天臺教觀盛然而起。
“……這就是立場與出發(fā)點的不同,從佛門來看,錢弘俶自然是爲他們做了好事,大力推廣佛教,又建了許多寺廟、佛塔,這個佛門的大護法當之無愧;可從吳越國的百姓與臣子來看,錢弘俶就不算一位好的君主了;從做帝王上來說,他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站在雷峰之上,仰望著高聳的雷峰塔,方慕南又向白羽裳大發(fā)著自己的評論,很有些指點江山、縱論千古的氣概,連身上本來的懶散氣都有些消散了。他稍頓舒了口氣,轉(zhuǎn)頭伸手遙指向?qū)γ嫖骱卑秾毷缴系谋m塔,道:“那座保俶塔,據(jù)說是錢弘俶當朝時深得民心,百姓慮其不永,築塔於寶石山上以保之,塔名因此而得,故稱保俶。這個說法,我卻是不信的。其實這座塔的始建年月一直並無定論,還有說是建於吳越太祖錢鏐時期的,那可就跟錢弘俶沒什麼關(guān)係了。”
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南山的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俶如美人”之稱。不過那是指古時的雷峰塔,而非眼下這座。
雷峰塔在明朝嘉靖年間,曾遭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縱火焚燒。災(zāi)後的雷峰塔僅剩磚砌的赭色塔心,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fēng)貌。“雷峰如老納”便是指這遭過災(zāi)劫後的雷峰塔,乃明末杭州名士聞啓祥的評語,謂“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
此後到清朝時期,雷峰塔一直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xiàn)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故事的關(guān)係,而成爲西湖十景中爲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遊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讚美雷峰夕照的景色曰:“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臺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之效,因而屢屢遭到盜挖,塔基削弱。當局爲保證古塔景觀,曾築牆護塔,但盜磚者仍屢禁不絕。民國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終因塔磚盜挖過多,又年久失修,加以塔址附近汪莊造屋打樁引起的巨大震動而轟然倒坍,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jīng)》經(jīng)卷面世,但“雷峰夕照”的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
現(xiàn)在的這座雷峰塔,是兩千年開始修建的,至零二年十月方纔建成。修建之初,曾對倒塌廢墟進行清理,併發(fā)掘了地宮。地宮的入口就位於塔心部位,距地面約一丈,入口用一塊一千五百斤的巨石密封。地宮中出土了鐵舍利函(內(nèi)有裝置佛螺髻發(fā)的金塗塔一座)、龍蓮座釋迦牟尼鎏金銅佛像、銅鏡、玉人等六十千珍貴文物和數(shù)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
雷峰新塔建在舊塔的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燬之前的樓閣式結(jié)構(gòu),完全採用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fēng)格、設(shè)計和大小建造。同時,對雷峰塔遺址保護設(shè)施的內(nèi)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適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
新塔由臺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七十一米,其中臺基爲九點八米,塔身高四十五點八米,塔剎高十六點一米。由上至下分別爲: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臺基二層、臺基底層。臺基以下兩層包括地下一層,平面呈八角形。臺基周邊,裝飾有漢白玉雕制的石欄桿,臺基以上,塔身聳立,外觀八面五層,其中第一層內(nèi)部實際分上下兩層,只是外觀上檐屋面較高,呈現(xiàn)爲一層。
各層的屋面都覆蓋銅瓦,每個轉(zhuǎn)角處設(shè)銅斗拱,飛檐翼有下懸掛銅製的風(fēng)鈴。這座塔也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建築,僅在銅一項的花費上就需二千萬元,欄桿、裝飾、瓦、脊、柱等都採用銅製。銅瓦雖爲銅製,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而且都是通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
方慕南與白羽裳在外面仰望觀賞了番後,便開始登塔。進入後,自是先遊底層。底層便是被保護起來的雷峰古塔的遺址,整個遺址區(qū)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止氧化和人爲破壞。在臺基二層,便可以透過玻璃看到遺址的模樣。
看過古塔遺址,白羽裳拍了幾張遺址照片後,兩人便繼續(xù)上游。底層的上層是暗層,暗層全無門窗,《白蛇傳》的故事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shè)有“捐贈建塔紀念牆”。二層是展示有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三層是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四層是當今西湖十景的彩繪壁畫。
五層便是穹頂,內(nèi)壁闢有二千零二個塔龕,每個龕內(nèi)安放著一座小金塗塔,穹頂和樑上均爲銅質(zhì)金或貼金。穹頂設(shè)有天宮,藏有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後世。最頂?shù)乃x則純是裝飾之用,爲實心貼金,內(nèi)裡並無空間可讓人登臨。
從二層到五層,每層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設(shè)欄桿,繞塔而成檐廊,可供遊人登塔賞景。方慕南與白羽裳登臨塔頂,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放眼望去,但見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眼中。作爲西湖南線的制高點,在此極目四眺,碧波盪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全部都一覽無餘。
兩人沿檐廊繞行一圈,四下遠眺賞景,只覺水天空闊,山青水秀,瞧來讓人心曠神怡、悠然神往。兩人不由在此貪看多時,留影多張。
方慕南以背部懶懶倚靠在欄桿上,雙臂張開扶在欄上,全憑著欄桿的支撐,背後便是數(shù)十米的高空,畏高的往下瞧一眼都覺暈眩,他卻全不知危險,對欄桿的質(zhì)量顯得十分信任。他這個姿勢,整個重心都傾壓在欄桿上,又是背向著,若是一個不慎,都有可能後翻跌下去;要是欄桿忽然斷裂,那就更是糟糕之極,連站穩(wěn)自救都是不能。
這樣危險的姿勢,讓旁邊不少遊人瞧著都覺有些心驚。方慕南卻倒是顯得頗爲愜意,微瞇著眼,仰頭懶懶看著塔頂?shù)乃x反射的金光。旁邊的白羽裳卻也並不勸阻,任由他這樣站了不短的時間。
“啊”
高舉雙臂伸了個舒服的懶腰,張口打了個哈欠。方慕南道:“午後總是讓人犯困,我這會兒真想睡上一覺”
白羽裳笑道:“那我可真是抱歉,耽誤你午睡了”
方慕南道:“捨命陪美人嗎,人家爲了美人命都可以不要,我犧牲點睡眠時間,實在不算什麼”
白羽裳笑問:“那你願意爲我捨命嗎?”
“這個,有什麼回報嗎?”方慕南知道白羽裳是玩笑之問,便也玩笑著討價還價。
“你想要什麼回報呢?”白羽裳眼波柔媚,溫婉含笑地問,眼神中似還隱含著某種暗示,讓這一刻的她顯得分外地動人、誘人,讓方慕南有忍不住擁她入懷的衝動。
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頭的那點躁動,方慕南也故作帶著點暗示的曖昧笑道:“說來恐怕唐突然佳人。”
他忽然想起臨出門前小青嘲諷他的那句話,“你以爲人家會給你投懷送抱啊?”他當時嘴上不服地回以那也說不定,但心裡知道其實並無可能。但現(xiàn)在的情況,卻似乎有那麼點意思,這讓他心裡有點自得的同時,也不禁有些提高警惕,不知道白羽裳如此這般是想要做什麼。而因爲白羽裳也是修士的身份,更讓事情會充滿不可知與難以預(yù)料的變數(shù),也讓他難以揣測到白羽裳的目的。
“是嗎?”白羽裳略有些調(diào)皮地笑笑,俯望下面的西湖,道:“我能回報給你最大的期望,無論你想要什麼。當然,也要你真的肯爲我捨命。”
說罷,轉(zhuǎn)過來望向他,瞧向他眼中深處地與他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