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

天氣晴冷,一波江水冷碧盪漾。

朱沆一路西行至鄂州江夏縣才棄馬乘船,一路溯流而上,往荊州江陵縣而來,站在船艏,能眺望到北岸成百上千民伕忙碌築堤的情形。

因爲白露湖、桑赤湖以南的臨江地區,已經建成數座方圓十數二三十里不等的大垸,此時主要在諸段垸堤之間修建水閘、開挖泄洪口,同時在迎浪區修築套堤,徵募總的役工規模不大,工程卻更爲複雜,前期就籌備了兩三年。

一旦荊江大堤建成,荊北四縣汛季的洪澇災害,將再次大爲減輕,可以開墾出更多的肥沃土地出來。

只是朱沆全無心思去看京襄這幾年的建設成就,眼睛緊巴巴盯著漸行漸近的荊州城(江陵)。

雖然王番口口聲聲說徐懷不會置建鄴危厄於不顧,但朱沆是親眼看著徐懷一步步崛起的,瞭解徐懷手段多麼靈活多變,甚至可以說是狡詐。

是的,徐懷驅逐胡虜、收復中原之志,不容置疑,但要說徐懷????????????????對大越有多少忠心耿耿,又或者說徐懷內心多渴望做一個忠臣良將,朱沆實在是沒有什麼信心。

至少徐懷身邊的那些人,朱沆就更不指望他們對朝廷有什麼忠義之念了。

史軫、韓圭、程益等人投附楚山之前,皆是碌碌無爲的庸凡小吏,與士臣之間原本有著畢生難以跨越的鴻溝,卻是楚山給他們躋身廟堂名臣之列的希望;王舉、徐武磧、蘇老常、範雍等人半身經歷,多是朝廷帶給他們痛苦的記憶;更不要說出身山湖草莽、販夫走卒的潘成虎、郭君判、唐盤、唐青、徐心庵、殷鵬以及契丹漢將出身的陳子簫、張雄山、韓路榮等人了。

指望他們會勸說徐懷行忠義之事?

朱沆更懷疑他們巴不得建鄴爲虜兵踐踏個遍,只要大局不至於完全不能收拾就行。

要不是心裡早就明悟,朱沆這幾年何需如此小心翼翼,連妹夫王番都刻意疏遠不見?不就是擔心有朝一日,京襄與朝廷水火難容,他想保個全屍都難嗎?

離荊州越近,朱沆心裡越是忐忑,心想徐懷接到勤王詔卻拖延不出兵,建鄴真能逃過此劫嗎?

“好像是二公子……”家將呂文虎此時也年逾五旬了,這些年跟著朱沆東奔西走,滿面風霜,兩鬢業已斑白,但他的眼神還是銳利如故,遠遠看到碼頭上所立一干人等裡,有一人相貌似乎像二公子朱桐。

“朱桐怎麼會在荊州?”朱沆訝異萬分,手搭額前遮擋亮光,朝碼頭那邊看去,但他眼神不濟,看不清楚人臉,嘴裡嚷嚷叫道,“不能吧?朱桐跟朱芝在黎州,不會在荊州的!”

然而隨著船駛近碼頭,站在碼頭上迎接的衆人相貌越發清晰,那個身著青黑色襖袍之人,不是朱桐是誰?

“黎州出丹砂、巖鹽,但鄰近嘉州賣不上價,趕巧京襄有需,我就押船走了一遭——前日剛準備乘船回黎州去,卻得知父親要來荊州,便留下來見父親一面。”朱桐看到他父親朱沆下船後臉黑得跟鍋底似的,打著哈哈解釋道。

眼下也不是計較朱桐揹著他暗中與京襄往來的時機,朱沆朝親自出城到碼頭來迎接的徐武江、董成拱拱手,問道:“徐侯已知虜軍水師奔襲建鄴的消息了?”

“五天前虜軍水師奔襲建鄴的消息已經傳至江陵,而建鄴水軍爲虜兵所潰的消息亦已於前日傳了過來。”徐武江還禮道。

荊湖與江淮乃是大越最富庶之地,除了水運便捷外,沿岸還建立完善的驛傳。

軍情司派遣人手,以京襄信使的身份,當然可以藉助沿江驛鋪快速傳遞消息,換馬不換人,甚至換人又換馬,將情報從建鄴送到荊州,最快甚至都不需要三個晝夜。

朱沆雖說也馬不停蹄往荊州趕來,但他的身子到底經不住如此兇狠的顛簸,乘馬日行兩百里就已經是極限。

此時已經是他攜旨離京的第九天了。

徐懷早在五天前就已經知道赤扈水師主力殺入長江的消息,自然不足爲怪。

????????????????只是令朱沆未曾想到的,建鄴水師已經被擊潰了?

“什麼時候的事?”朱沆手腳凍冷的問道,“建鄴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虜兵水師二十七日抵近建鄴,當日便有三千虜兵登岸燒殺擄掠,次日又從北岸接應三千步甲渡江,宿衛禁軍於玉潺河西岸,與登岸虜兵激戰半日,損兵折將千人,就撤入城中——見渡江虜兵有強攻龍江水營之意,朝中被迫倉促間下令水師戰船出塢港作戰,但就是在水營河道外側的江面,爲赤扈水師擊潰,沉舟無數……”徐武江說道,“之後建鄴附近一片混亂,到底是什麼個狀況,我們也不甚清楚,暫時還沒有新的消息傳來。”

“徐懷可在城中?”朱沆手腳禁不住有些顫抖的問道。

“前日得知建鄴水師爲虜兵所潰的消息之後,使君就前往南蔡了,後續大軍也會先往南蔡。就怕與朱公錯過,特使我與董公留在江陵相候?!毙煳浣f道。

“那我們不要耽擱,直接去南蔡?!敝煦煺f道。

“我們已備好快船,即刻動身。”徐武江說道。

朱沆在鄂州棄馬換船,乃是荊北制置司提供的一艘狹體官船。

徐武江正好是要押解一批物資、將卒前往南蔡,都準備到動身了,接到哨船傳報朱沆快要抵達江陵,纔等他一等,不然就是留朱桐在江陵應付朱沆。

朱沆是一刻都不想耽擱,即刻拽著徐武江、董成等人往運兵船疾步走去,朱桐跟在身後登船,也沒有心思喝斥。

朱桐實是韓圭與徐武江商議暗中召來荊州,也就是昨日纔到,不比朱沆早多少。倘若真有變局發生,荊襄需要有足夠熟悉建鄴的人手,去應付一些錯綜複雜的局面——倘若不是朱芝實在不便離開黎州,韓圭都想擅自將朱芝請來荊州待命。

史軫、蘇老常趕回泌陽坐鎮去了,特別是史軫,太多的政務離開他就難以運轉;董成留在荊州,因爲是他的士臣身份,一同隨徐懷率部東援,有可能發揮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即便變局發生,朝廷這桿大旗還不能倒。

特別是此時正有十數二十萬虜兵在江淮大地上席捲肆虐,朝廷這桿大旗倒了,徐懷能從京襄抽調多少精銳,將虜兵從江淮大地上驅逐出去?

京襄主力此時還必然要留在汝州、蔡州以及申州,以應對京西、河洛之敵,真正能緊急出動的精銳兵馬,第一批僅有五千選鋒軍,第二批除了天雄軍第五鎮部分兵馬,更多還只能以地方州軍爲主。

這點兵馬,不可能與十倍於己的虜兵精銳在江淮大地上決一勝負的。

徐懷必然還需要藉助朝廷或者說勤王這桿大旗,聚攏諸路勤王援軍,與虜兵作戰。

更不要說韓時良、葛鈺率數萬精銳困守壽春,狗急跳牆不是沒有直接倒戈降敵的可能。

更不要說高峻陽、顧繼遷一個坐鎮西秦、一個坐鎮東川,以前是與京襄平起平坐的,又獨佔一隅,????????????????也不會看京襄的臉色行事。

即便變局能給京襄最大的機會,但同時也註定會有太多勾兌與利益交換去做。

有些事,董成顯然是要比韓圭乃至王番更適合出面。

登船後徐武江又將京襄目前所瞭解的一些軍情,更詳細的說給朱沆知曉,沿江而下,日暮也不靠岸停歇,藉著微弱的月光在大江之中航行,好在南蔡早就在漢水河口修築不少篝火臺,指引舟船夜航,不至於夜航錯過漢水河口,或駛入淺灘之中。

徐武江、朱沆、董成他們半夜抵達南蔡,走入燈火通明,已經爲徐懷用作臨時行轅的縣衙大院,見到徐懷。

徐懷從朱沆那裡接過勤王詔書,直接拆開封函,草草看過,神色凝重的說道:“我恐怕不能應詔行事了?”

“爲什麼?”朱沆聲音有些激亢的質問道,“京襄得到消息,就已往南蔡集結兵馬,不爲勤王,是爲何故?”

“朱公何來如此激動,時局糜爛,不是早就註定的嗎?再者,日暮前剛傳來消息,合肥已經淪陷了,廬州現在也一片混亂,什麼敵情都還不明,我怎麼可能一頭霧水,率援師沿江北岸直接往廬州闖去?”徐懷言辭鋒芒的反問道。

“什麼,合肥淪陷了?怎麼可能,僅右驍勝軍在合肥城就有一萬精銳駐紮,更不要說州軍及臨時徵募的鄉勇了?”朱沆滿臉震驚,難以置信的問道。

“前日有一部虜兵從合肥、舒城之間南下,許璞心繫建鄴安危,與率荊南援師進駐舒城的都指揮使羅望相約出兵夾攻,欲斷虜兵通道,以解京畿危機,不曾想與虜兵苦戰半日僵持不下,側翼爲增援過來的虜騎所擊。許璞率部往合肥城撤退時,爲虜軍步騎突擊殺潰,虜兵趁亂殺入合肥城中……”徐懷語調冷峻而平靜的說道,“我之前就有猜測陛下會令我率部沿江北岸東進增援廬州,但廬州此時一片混亂,如何東援就需要從長計議。我已派人去邀荊湖北路制置使孔昌裕前來商議大計!”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八十章 牽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十九章 援至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武士齋舍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章 京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八十章 牽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十九章 援至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张北县| 田东县| 丹东市| 文登市| 灵台县| 上栗县| 凌源市| 望江县| 长垣县| 隆回县| 天等县| 赤壁市| 绥江县| 锡林郭勒盟| 都江堰市| 鄯善县| 宜昌市| 和林格尔县| 正定县| 毕节市| 鹿邑县| 澄城县| 九台市| 沁水县| 台山市| 岳西县| 商河县| 嘉鱼县| 那坡县| 昌邑市| 湖口县| 绩溪县| 衡阳县| 定陶县| 扶绥县| 洞头县| 察哈| 金昌市| 咸阳市|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