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離開宮中,返回齊王府途中,纓雲讓侍女將車簾子揭開來,惆悵的看著車窗外氤氳的夜色,馬車停到齊王府朱門前她都沒有回過神來。

“殿下在想什麼心事呢?”

喬繼恩從後面的馬車下來,走過來看到齊王寅在纓雲公主的懷裡睡了過去,輕聲問道。

“哦,沒有想什麼!”

纓雲回過神來,將齊王寅交給等候在馬車前的嬤嬤抱住,她提著裙裾走下馬車,往王府裡走去。

宮侍手裡提著的琉璃燈透著綠光,叫宮牆間的甬道多少顯得有些詭異。

“葛伯奕先去的滁州,是不是已經與赤扈人暗中見過面了?”見嬤嬤抱著齊王寅走在前面,其他宮侍、侍女都落後一截,纓雲忍不住低聲問喬繼恩。

“葛伯奕有沒有與赤扈人暗中見面,已經沒有什麼重要的,除了撤軍的條件外,更關鍵的還是陛下的態度,天下人總不能數落陛下也暗通虜寇吧?”喬繼恩淡淡說道。

“……”纓雲又問道,“你覺得徐侯會否應允此事?”

“赤扈人倘若真有意退讓,又不附帶任何條件,徐侯倘若不暫作隱忍,恐怕會更爲不利吧?這次也確實折騰較久了,人心思安啊,再者拖延下去,更大的可能也只是暫時將虜兵逼退到淮河以北,那拖延的意義又在哪裡?徐侯拿什麼去說服天下人?難道站出來說陛下與赤扈人媾和?這事沒有真憑實據,就永遠不可能拿上臺面說,”

喬繼恩嘆息道,

“不過啊,真正令人擔心的,還是陛下他們試探出赤扈人真有退讓媾和之意後的風波啊——殿下要真要小心小殿下的安危啊。”

“徐侯不會對寅兒不利的。”纓雲秀目不滿盯著喬繼恩說道。

“徐侯是光明磊落之人,又有雄才大略,想要什麼,伸手可得,當然不屑這種伎倆,但赤扈人硬了心要攪起大越內亂,難保不會在小殿下身上做文章啊。”喬繼恩說道。

纓雲沉默想了一會兒,又問道:

“出宮時,錢擇瑞找你說了一會兒話,他也是這麼想的?”

喬繼恩沒有否認,說道:“我如今三五丈外人臉看著都模糊不清,諸事難以照顧周全,只能是殿下多加註意……”

…………

…………

“葛郡公這次應該不是泛泛而論,而是有的放矢吧?”

寧慈府邸與周鶴的相府就隔兩條巷子,大宴結束後出宮也是結伴同行,但坐車到相府門前與周鶴告別時,寧慈才忍不住問道。

“……”周鶴負手看著蒼茫的夜穹,淡淡說道,“或許是吧。葛郡公總歸是要有兩三分把握的,不然犯不著在大殿之上提出來。”

“我猜也是,倘若僅僅是突然冒出來的想法,葛郡公覲見陛下時私下提一嘴就行,哪裡會恨不得一副叫天下都知曉的樣子啊,”寧慈嘆息道,“不過看殿中衆人的神色,似乎都覺得真要能如此也是不錯的結果——沒想到這局勢還真是多

變啊。”

“或許吧。”周鶴說道。

“相爺之前支持靖勝侯執掌勤王兵馬,也是爲大局著想,靖勝侯能順利解廬江等城之圍,證明相爺的眼光是夠準的,相信陛下也能看出這點。”寧慈試探說道。

“陛下能不能看出來,也無關緊要,”周鶴悠悠說道,“我已老朽,人生已不剩幾許,早就該歸還田園了。”

寧慈微微一怔,他還以爲今晚過後周鶴態度會有微妙的轉變,卻不想這麼戀棧權位的一人竟然扯到致仕這事上去了?

他一時摸不透周鶴心裡到底是怎麼打算,便拱手告辭離開。

“父親,我覺得寧大人所言也有些道理,”

周鶴長子周良恭雖然沒能考取功名,沒能得居顯位,但周鶴作爲宰相得封國公之後,周良恭也得以封侯,像今天這種大宴,自然也是陪同周鶴一起出入宮禁,他這時候看著寧慈坐上馬車遠去,忍不住勸他父親道,

“赤扈人這次撤軍,除了無法賴在淮南不走之外,應該也是不想看到京襄猖獗得志,陛下往後也就能騰出手來做些事情了。父親還是要儘早去找陛下表明心志啊……”

“……”

周鶴沒有作聲,往府邸之中走去,走了一會兒,見長子周良恭還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後,長嘆一口氣,低聲訓斥道,

“你這個蠢貨,如果說葛伯奕此去滁州,確是與赤扈人暗通款曲,你說這裡面說明了什麼?這說明赤扈人已經認識到需要與葛伯奕他們聯手,才能夠壓制京襄的崛起啊。赤扈人都沒有把握的事,都需要先挑起大越內鬥,你覺得就一定能壓制得了嗎?我家這時候跳過去,以後還有機會跳回來嗎?稍有不慎,就是殺身亡族之禍啊,你以爲這些都是兒戲?明天我就臥病宅中,這事沒有出結果之前,你給我攔住誰都不見。你也要伺候在我的病榻之前,不要出去走動了!”

……………

……………

徐懷午前在徐武江、韓圭、劉師望、張雄山等人陪同下,登上舒城西北角的龍亭山,登高看北面營寨部署,聽朱桐連夜從建鄴趕到相告昨夜宮宴之事,眺望山麓間飄蕩的雲霧,忍不住感慨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好個‘不戰而屈人之兵啊’!我卻不知道這個老匹夫會屬意誰過來跟我說‘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事!你們說這個老匹夫有沒有膽子親自過來見我?”

“葛伯奕恐怕不會過來了,他實在犯不著到使君跟前找不痛快,沒有這麼跟自己過不去的,魏楚鈞也不會主動提及這事。照我看來,錢擇瑞是明白人,不會受他們的糊弄,朱公也不得他們信任,但張辛、劉致遠、馬思靜、鍾應秋他們就難說了,他們或許真覺得這是使大越得以喘息的良策呢。我要是葛伯奕,就慫恿他們中一個過來,叫朝野都知曉先帝舊臣也是支持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也能更令我們束手就範!”

韓圭袖手而笑道,

“之前赤扈將十數萬兵馬都堆到南淝河、

李陵山一線,我們還有些困惑不解呢——現在都有了解釋,他們可還真看得起京襄啊!”

“你們不擔心?”

朱桐趕到舒城大營,得知徐懷登城,便乘快馬走山道趕過來,這會兒氣都沒有喘勻,還以爲徐懷他們得知此事會雷霆大作,卻不想他們聽到這消息並沒有特別大的反應。

“擔心,怎麼不擔心,但是擔心又有什麼用?”

韓圭高興,是覺得京襄終於沒有其他路可以選了,徐懷心情還是抑鬱,這時卻又懶得說什麼,只是注目凝視遠處。

朱桐內心深處到底還是不希望京襄與朝廷以一種慘烈的方式決裂,說道:

“相信劉侯、楊祁業他們都是明白人,絕不願意看到葛伯奕之流暗中與胡虜勾結,我想葛伯奕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名義,行求和之事,還是可以阻止的。”

“此時阻止他們找赤扈人媾和,除了令諸路勤王兵議論沸騰,又有何益?”

劉師望嘆息道,

“甚至都不需要朝廷派使臣過去,赤扈人過兩天就自行撤軍而去,叫葛伯奕等人明白赤扈有與壽春罷兵媾和的誠意,就足夠了!待虜兵撤去後,勤王兵馬理所當然要各歸地方,使君也需返回京襄坐鎮,到那之後葛伯奕他們有的是時間再去慢慢跟赤扈人談媾和!”

“也就是說,我們真要阻止,反而會更加不利?”朱桐遲疑問道。

韓圭說道:“赤扈之前在中路集結三十萬兵馬進逼汝蔡,其實那時候京襄就擔憂赤扈人會與葛伯奕之流暗中媾和、一起針對京襄。要是那時候赤扈人就有如此決斷,還真能給京襄製造大麻煩。現在雖說纔過去一年時間,不能說沒有麻煩,但總比一年前他們就媾和到一起,還是勉爲其難能接受的!”

“是嗎,你們很早就考慮過這種可能?”聽韓圭說京襄一年多前就考慮到赤扈人與潛邸系媾和、聯手壓制京襄的問題,朱桐才稍稍放寬心。

也確實這一年多來,京襄內外部環境變化極大。

要知道一年多前屸崍山道還沒有打通,而此時契丹殘部所採集的羊毛羊絨,已經順暢的通過長江運抵荊州了。

更關鍵的變化,其實就是虜兵在建鄴登陸之後發生的。

不僅宿衛禁軍、牛首山義軍以及安置於建鄴、江東等地的禁軍將卒家眷,就連普通民衆對京襄的態度都發生極大的變化。很多人實質認清楚了紹隆帝看似勤勉,但實際與導致汴梁及大半個中原淪陷的天宣帝,並無本質的區別。

潛邸系將臣,與當年的王戚庸之流,又有何實質的區別?

也就是說,京襄此時選擇隱忍,坐看他們媾和,潛邸系以及背後的紹隆帝其實將更不得人心,跟一年前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當然了,朱桐也不會就此寬心。

他心裡知道形勢再有改觀,京襄面對潛邸系與赤扈人媾和,又怎麼可能好受,所承受的壓力之大,說不定會打斷京襄崛起的進程……

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九十九章 相勸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四章 嶽海樓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十六章 京襄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章 議事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五章 惡緣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
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九十九章 相勸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四章 嶽海樓第十章 去淮川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十六章 京襄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八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九十九章 鑿穿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章 議事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五章 惡緣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昌邑市| 淮阳县| 永修县| 佛坪县| 驻马店市| 阿拉善右旗| 固安县| 台东县| 微山县| 施甸县| 内江市| 贺州市| 鹤庆县| 通城县| 麦盖提县| 沽源县| 吴忠市| 潼南县| 盖州市| 富宁县| 铜陵市| 桦川县| 山丹县| 昌邑市| 鄂伦春自治旗| 调兵山市| 蓬溪县| 荆州市| 巴塘县| 苗栗市| 瓦房店市| 天等县| 崇左市| 贵州省| 中牟县| 尚义县| 陵水| 北辰区| 广平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