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

“草城寨禁軍指揮使是誰?”

“是天雄軍的一員老將解忠,與你父親還是舊識……”

“哦,是嘛?”徐懷頗爲意外,但想想也正常。

大越與契丹人的邊境衝突,要比西邊黨項人和緩得多,長期以來僅有天雄軍十將兵馬衛(wèi)戍代嵐等地。

十數(shù)年前契丹人皇權(quán)更迭,新帝蕭起淳爲鞏固帝位、打壓異己,從其西京路挑起兵釁,侵入代嵐等地,天雄軍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待靖勝軍增援過來後,天雄軍才得以喘息重整。

之後近兩年時間是靖勝軍、天雄軍並肩作戰(zhàn),大部分將領(lǐng)彼此相識,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徐懷不指望解忠這樣的天雄軍將領(lǐng)還念多少舊誼,但有些淵源,總比完全沒有淵源要好得多。

看王稟、盧雄現(xiàn)在心態(tài)較爲放鬆,想來也是跟解忠相識的緣故,要不然他們心胸再豁達,身邊都是虎視眈眈的虎狼之徒,心情也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陳子簫他們不能繞過指揮使解忠直接掌控這邊的禁軍,對廂軍的掌控也很弱,這是好事,但徐懷還是不敢輕視陳子簫等人的手段。

特別是陳子簫這個人,除了那記憶片段所帶來的警示外,黃橋寨一役的驚險,更是他不想再去重演。

現(xiàn)在州縣秩序還在,禁廂軍的調(diào)動、監(jiān)管都比較嚴密,即便解忠等將吏事事聽令,徐懷也不怕陳子簫敢輕舉妄動,或明目張膽的做出對王稟不利的事情來。

然而戰(zhàn)事一旦發(fā)動,即便大越對契丹人用兵順利,但雙方大規(guī)模滲透作戰(zhàn),必然會產(chǎn)生很多始料不及的混亂局面,就很難保證陳子簫、郭君判、潘成虎不找機會對他們新仇舊恨一起清算。

到時候他們做手腳以及掩蓋惡跡,都要容易得多。

徐懷也不會覺得陳子簫、郭君判、潘成虎這些人在接受招安,真就變得安分守己,處處奉公守法、以大越爲念。

此外,盧雄認爲郭仲熊搞這樣的動作,將陳子簫等人都調(diào)到草城寨,更直接掌控牢管,更像是防備他們在石場搞什麼事,蘇老常藏身北麓山莊也有這樣的感受。

這點也叫徐懷警惕。

他們之前做了很多掩人耳目的事情,就是想著叫蔡鋌身邊的人誤以爲他們諸多安排目的,僅僅是保護王稟的人身安全。

而目前看來蔡鋌身邊的人,對他們的警惕心明顯要比想象中強得多。

“郭仲熊此時不會將精力放到石場這邊,曾潤是個眼高手低的主,比鄭恢還有不如,而很難想象蔡鋌會將陳子簫這些人當作嫡系使用,”徐懷皺著眉頭跟王稟、盧雄說道,“要是盧爺你們的直覺無誤,我懷疑蔡鋌另派了什麼厲害人物過來啊!我與唐盤、心庵過來,就沒有打算急著走,王相待會兒便正式跟牢營、巡檢司那邊打招呼,著唐盤代表監(jiān)院都管譁鬧、懈怠等事,石場這邊的事務(wù)分派,王相還要進行清理……”

嵐州石場僅有一名主官、三名從吏,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平時就負責鐵鎬等工具的補發(fā)、勞役人數(shù)及石料開採及出庫的清點,將臺帳做清楚以便倉司及州縣覈查就好;石場的主要事務(wù)還是由牢營、草城寨巡檢司直接插手。

不過,石場之內(nèi)的所有事務(wù),監(jiān)院都有權(quán)插手。

“我也確有此意,你們過來,我更有人手可用。”王稟說道。

…………

…………

“刺配囚犯皆兇頑難馴,王郎君一定要將巡檢司人馬驅(qū)逐出石場之外?”

王稟將唐盤、徐懷、徐心庵等人招回到嵐州石場來,第一件事將他與牢營管營朱孝通請到監(jiān)院管舍來,竟然是要將巡檢司禁軍武卒都趕到石場外面去,陳子簫還是頗爲意外。

“非是巡檢司人馬都撤出去,而是禁軍武卒撤出去,廂軍還要承擔石料運輸之職。”王稟說道。

“王郎君上任之前,囚徒多次譁鬧,司理院兵微將弱,纔不得不請調(diào)天雄軍銳卒協(xié)管……”朱孝通三十剛出頭,作爲牢營管營沒有品秩在身,心裡還是畏懼王稟,猶猶豫豫的說道。

王稟不覺得九品監(jiān)當就辱沒了自己的身份,坐在桌案肅然說事,有著不容質(zhì)疑的威嚴,老眼往陳子簫、朱孝通兩人臉上掃過一眼,說道:

“囚徒若無譁鬧、暴亂的跡象,牢營及石場之內(nèi)自有獄卒管束,監(jiān)院也將有唐盤帶人協(xié)助監(jiān)管;若有譁鬧,再通知巡檢司派禁軍武卒過來鎮(zhèn)壓不遲。倘若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你們上稟郭仲熊,相信郭仲熊會告訴你們規(guī)矩如此。”

雖然在王稟赴任之前,石場一直都在運轉(zhuǎn),沒有停頓下來,每天都一兩百車石料運出加固北面的邊牆、砦寨,但主要是通過對刺配囚徒無節(jié)制的壓榨實現(xiàn)的。

然而石場及牢營存在的問題非常嚴重。

充當苦役的囚徒個個面黃肌瘦,身體都差不多被壓榨得虛弱不堪,在他上任大半個月來,因疫病、過勞而瘐死者便有二十多人。

石場後面的荒坡上,皆是囚墳,其中新墳有近三百座,皆是這段時間以來,爲加大石料供給,無限制壓榨刺配囚徒苦役所致。

這些新墳絕大多數(shù)都是簡單的插一塊木板子當墓碑,有些墓碑甚至連姓名籍貫都沒有寫上,墳中之人已成無人知曉的孤魂野鬼。

雖說刺配到嵐州者,絕大多數(shù)是作奸犯科之徒,但既然他們在當?shù)貨]有處以極刑,便不算十惡不赦之輩——王稟從地方到中樞,半輩子都在呼籲慎刑,對眼前的一幕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再一個,他並不覺得將巡檢司的禁軍武卒驅(qū)逐到石場外,就會出什麼亂子。

徐懷他也有心通過爭奪石場的控制權(quán),試探蔡府這次到底派遣何等人物潛來嵐州暗中主事以及有何目的,可以說是與王稟不謀而合。

不提王稟以往的威望,哪怕是王稟以此時的石場監(jiān)當身份,提出這樣的要求,陳子簫、朱孝通等人想要反對,也只能請郭仲熊出面。

巡檢司原本就不負責石場及牢營內(nèi)部的戒備,實在石場年後對刺配囚徒壓榨太厲害,鬧出幾次譁變,才臨時決定從巡檢司調(diào)禁軍武卒進駐石場的。

王稟決意如此,陳子簫、朱孝通也知道他們沒資格跟王稟在這件事上對抗,只能先點頭應(yīng)允下來……

…………

…………

“這個王老頭,這麼難搞,將禁軍武卒驅(qū)逐出石場,對他有什麼好處?解忠不是跟盧雄是舊識嗎?我之前還擔心他們會拉攏解忠,給咱們下絆子呢!”

攔道沒成,卻叫徐懷羞惱得一通,潘成虎心頭窩著口,就直接回到草城寨,悶酒一直喝到現(xiàn)在,卻不想陳子簫午時被王稟找過去談事情,竟然是要求禁軍武卒從石場撤出來。

“王稟老兒應(yīng)該知道朱孝通是蔡府門人,跟咱們是一夥的,”郭君判走進巡檢司官廳,也萬分不解的問道,“將巡檢司負責戒備的禁軍武卒驅(qū)趕到石場外,然而在石場及牢營之內(nèi)對刺配囚徒進行管束的,還得由朱孝通手下的獄卒負責,看上去有啥區(qū)別啊?”

陳子簫窺著客堂外的院子裡沒有人走動,蹙著眉頭,沉聲跟郭君判、潘成虎說道:

“區(qū)別其實很大——朱孝通是跟我們站一邊,但草城寨巡檢司以及其他的巡檢司,是受州兵馬都監(jiān)司直接管轄,頂頭上級就是兼任州兵馬都監(jiān)的郭郎君,而牢營隸屬州司理院,頂頭上司是司理參軍錢擇瑞。你們二人作爲廂軍指揮使,卻只能指揮調(diào)動草城寨所轄的三百多廂軍。牢營獄卒雖然也算是廂軍,但州司理院獄卻另有廂軍指揮使統(tǒng)領(lǐng)他們,牢營的廂軍都將成延慶,就是受這個廂軍指揮使及朱孝通的雙重節(jié)制。之前石場與巡檢司、牢營合在一起,什麼事都摻合到一起商議,我們跟朱孝通統(tǒng)一意見,不要說成延慶這些人會覺得我們?nèi)硕鄤菪\(zhòng),解忠也不可能硬著頭皮跟我們唱反調(diào),王稟還不得事事都受我們牽制?成延慶這些人,看到王稟他們說啥事都不能做主,時間一久就會更生懈怠之心,說不定還會擺臉色給他們看。現(xiàn)在內(nèi)外分開來,除非發(fā)生囚徒譁變等事,要不然草城寨巡檢司不能再插手石場內(nèi)的事務(wù),石場內(nèi)有什麼事情,王稟只需要將朱孝通一人喊過來商議。而朱孝通倘若對王稟的安排有什麼不滿,他甚至還不能通過曾潤找郭仲熊說事,得先稟於司理參軍錢擇瑞……我這麼說,你們知道這裡面的區(qū)別了吧?”

“……狗日的,這他娘比帶兵打仗還要繞啊!這他娘不是直接將曾潤的差遣給廢了嗎?”潘成虎目瞪口呆的說道。

郭君判也是默然無語,他們以前自詡足智多謀,但對這裡面的道道還真是不懂,沒想到陳子簫卻是明白,問道:“那我們要怎麼辦?”

“照規(guī)矩,我們只能先寫函遣人趕往岢嵐,將這事通過曾潤稟告郭仲熊。倘若郭仲熊那裡沒有下文,我們只能照規(guī)矩先將人馬撤出來。”

“郭仲熊不會讓王老頭在自己眼鼻子底下翻天吧?”潘成虎問道。

陳子簫攤攤手,說道:“王稟老頭連官家都敢當面訓(xùn)斥,你們以爲郭仲熊沒事會輕易拿知州的權(quán)勢壓他?不會的,郭仲熊只會等石場這邊出了亂子之後再插手……”

“郭軍使、潘軍使何在?”

這會兒有人在公廨外大呼小叫,潘成虎見是唐青從外面探頭看過來,臉色不善的問道:“胡雞掰亂叫個鳥,有啥屁事快說。”

“王稟相公說禁軍武卒當從石場撤出,但石料輸運乃廂軍之職,郭軍使、潘成使不去堆石場督管其事,難不成要他老人家親自來請?”唐青拱拱手,說道,“我話已傳到,郭軍使、潘軍使要還不去堆石場督管,下次恐怕是徐懷過來相請你們二位了!”

見一個小|逼孩話語間都敢?guī){,潘成虎氣得就要拿茶盅子砸過去……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zhuǎn)第五章 赴任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章 京師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八十章 牽掛第十四章 敵至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十一章 節(jié)制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cè)耳聽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五章 惡緣第四十章 監(jiān)軍使院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五十五章 鏖戰(zhàn)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八十章 牽掛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六十五章 陣戰(zhàn)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十四章 調(diào)令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zhuǎn)第五章 赴任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章 京師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零三章 朔州城頭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八十章 牽掛第十四章 敵至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十一章 節(jié)制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cè)耳聽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五章 惡緣第四十章 監(jiān)軍使院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五十章 貴子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五十五章 鏖戰(zhàn)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八十章 牽掛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六十五章 陣戰(zhàn)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十四章 調(diào)令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黔西县| 会昌县| 衡水市| 翁牛特旗| 丹巴县| 麻栗坡县| 卫辉市| 绵阳市| 尤溪县| 永和县| 乡城县| 十堰市| 治县。| 洛隆县| 乾安县| 合作市| 吉隆县| 安乡县| 天长市| 南宫市| 昌平区| 丁青县| 鹰潭市| 军事| 道孚县| 武功县| 丘北县| 龙山县| 内黄县| 邵东县| 诏安县| 浦北县| 宿松县| 缙云县| 嘉善县| 勃利县| 淮北市| 石阡县| 柘荣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