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

“節帥,現在的情況,可以說是巨瀾將起,要比我們之前預測的複雜、嚴重啊!”

周景將他們重新校正、標註過的荊湖北路堪輿圖,以及他們對千汊浦形勢新的分析,呈于徐懷面前,說道。

“我們以往對千汊浦知之甚少,若非萱小姐對千汊浦整理出如此完善的文卷,我們也輕視了其中蘊藏的危機!”韓圭說道。

徐懷以往精力、心思都放在抵禦京西、河洛敵軍上,對其他地方的軍政形勢研究很少。

周景、韓圭他們也是這樣。

就算徐勝負責勵鋒堂的事務,而勵鋒堂前期主要在南陽、襄陽及荊湖北路諸州縣鋪開,但對千汊浦也知之甚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楚山的資源與人手也是有限的,對情報的蒐集與分析,在某個時間段,必須集中到特定的重點區域進行,不能漫天撒網一般鋪開。

王萱四五年未曾再見到徐懷,但誰都無法否認在她人生成長最重要的階段,徐懷以及楚山在她內心烙下太深的印記——

王萱在小鶴嶺代父守孝,對千汊浦諸多水寨勢力的細緻調查、分析,包括她在千汊浦進行大規模造垸圍田的設想,無不充塞著仿效或學習楚山的影跡。

周景、韓圭他們不會對王萱在這些文卷裡沉浸多少個人情感置喙什麼,只是分析他們從這些文卷裡看出的勢態緊迫。

“……千汊浦水域遼闊,囊括漢川縣南部及漢陽東部地區;入汛之後,不僅諸湖蕩連成一片,水勢甚至與荊江、漢水連接起來,使得漢川、漢陽與荊江南岸的鄂州府城江夏三城相對隔絕起來……”

周景微帶感慨的分析道,

“雖說千汊浦特殊的形勢,利於洞庭湖寇隱蔽行動,更有利他們發揮湖戰優勢,但畢竟距離洞庭湖寇以往活動的主要地區(洞庭湖西半湖域及洞庭湖西岸的潭州、澧州等州縣)有四五百里水路。洞庭湖寇此次無論是表現出來的行動周密,仰或勃勃野心,都遠超以往。說實話,赤扈人遣人聯絡洞庭湖寇,乃至很深程度影響洞庭湖寇的這次行動,我們都不感到有多少意外。不過,我們眼下必須要重視的,乃是洞庭湖寇對千汊浦的滲透、控制,要遠超我們之前的猜測。再結合千汊浦漁民船戶、流民與地方長期形成的尖銳矛盾,我們估計,哪怕是爲牽制官兵,洞庭湖寇回過神來,後續在漢水以東搞的動作,也將比我們之前預測來得猛烈、激烈,不容大意啊……”

“是啊!浪成微瀾之間,此時微瀾已成洶涌之勢,不會因爲我們這一意外因素,就戛然止住的……”徐懷聽周景、韓圭重新分析過千汊浦的複雜形勢,負手走在廊下,看著院子角落裡一叢翠竹被火把照得影影綽綽,感慨道。

“此時或有必要將勵鋒堂在荊湖的人手都緊急召集過來,以防不患!”周景建議道。

他們現在想要將在葉縣休整的一千選鋒軍甲騎調過來,就算途中一點都沒有耽擱,至少也需要七八天。

往返一千六百餘里路程是作不得假的——選鋒軍甲騎再強,也沒有辦法插翅飛過來。

而勵鋒堂過往幾年重點擴展的區域就是南陽、襄陽以及荊湖北路諸州縣。

除了二十餘處堂口、鋪院都安排固定的人手外,還有數支規模不等的騾馬隊、船隊往返諸州縣之間運輸大宗貨物——爲免受盜匪的滋擾,這些騾馬隊、船隊都配備一些武裝護衛。

他們現在緊急召集勵鋒堂在襄陽、郢州、隨州、安州等地的武裝護衛,差不多能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三五百武裝護衛。

楚山是不能過度插手荊湖北路監司所轄事務,後續如何驅逐湖寇以及加強對千汊浦的控制,輪不到他們去置喙什麼,但不管怎麼說,他們眼下要先確保雙柳莊不發生任何意外。

徐懷沉吟片晌,點點頭,同意周景、韓圭他們的主張,著人去將徐勝找過來,立即連夜派人聯絡勵鋒堂在襄陽、郢州、隨州、安州等地的堂口、鋪院,召集人手。

…………

…………

千汊浦漁民船戶及流民,與地方長期形成尖銳的矛盾難以調和。

在赤扈人介入之後,洞庭湖寇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千汊浦進行滲透與控制也超乎想象。

洞庭湖寇昨日發起的突襲,被楚山突騎意外打斷,但形勢發展與周景、韓圭他們判斷的一樣,千汊浦內部所醞釀的風暴,僅僅被意外因素強行中斷一天,次日依舊猛烈的爆發出來。

不過,主導這場風暴的洞庭湖寇也是轉變了策略。

他們意識到攻堅能力的不足,繞開漢川城、雙柳莊及附近地區,而是鼓動成千上萬的漁民、饑民,從千汊浦深處大肆殺出,襲向附近當地民衆聚族而居的村落、塢寨……

鄂州以東、隸屬黃州的黃陂等縣,也傳來流民暴動的消息……

風暴一時席捲鄂州在荊江以北的地區及黃州西部,短時間內也不知道多少流民、漁民船戶席捲其中。

洞庭湖寇的主力,卻主要在漢水以西的復州、荊州境內大興兵戈,一路攻城奪寨。

荊江以南的鄂州南部地區以及洞庭湖沿岸的嶽、潭、澧、湘等地,因爲隔著水勢浩蕩的荊江,形勢到底如此,乃至許蔚在荊湖南路所掌握的兵馬,爲何沒能遏制洞庭湖寇在荊江以北大興兵戈,徐懷也無從得知。

洞庭湖寇大肆侵伐的荊江以北地區,在入汛之後淹水地形複雜。

襄陽緊急沿漢水西岸南下的援兵,也不敢在這些地區與湖寇野戰,只能緊急進入竟陵城,加急漢水中下游西岸地區的防禦,卻沒有餘力去馳援荊州,一切只能指望荊州等城的守軍,能在這場席捲荊江沿岸的風暴中堅守住。

荊湖北路監司,都遷入位於荊江南岸的江夏(鄂州府城),在緊急動員後,加上水軍也僅有三四千人馬,在王番率主力迴歸之前,也只有死守江夏,無法出兵增援漢川、漢陽等地,更不要說將洞庭湖寇驅逐出去,平息流民暴|動了。

雙柳莊這邊,徐懷一邊從附近州縣召集勵鋒堂武裝護衛過來加強守衛,一邊採用夜出晝入的疑兵之策迷惑賊軍,使得賊軍在渡口陸續增兵至四千餘衆,卻始終未敢再對雙柳莊發起進攻。

第八天時範宗奇率領八百甲騎趕到漢川;史軫也是不辭辛苦,隨軍趕來與徐懷會合。

對史軫的到來,衆人,包括徐懷在內都感到意外。

徐懷身爲楚山行營兵馬都總管,途經漢川遭遇賊襲,緊急調動一兩千騎兵過來,乃是從權,但他並不能過深干涉荊湖北路的守禦及剿匪之事——單單守雙柳莊一段日子等王番率荊北兵馬迴歸,徐懷根本就不需要史軫過來協助他處理什麼事務。

再者說了,徐懷趁著汛季敵軍難以發動新的攻勢,前往建鄴面聖,楚山諸多事務都要依賴史軫與徐武磧、徐武江、蘇老常等人處置;舞陽那邊更需要史軫坐鎮、居中調度。

盧雄猜到史軫可能是有什麼重大事宜面稟徐懷,進入雙柳莊後,也是找了一個藉口,與王萱先行離開。

堂上沒有外人,僅有徐懷、柳瓊兒、周景、韓圭、姜燮以及率援騎趕到的選鋒軍都虞候範宗奇,史軫也不再扮作無辜狀,直接示意侍衛將門窗掩上,獻策道:

“節帥將雙柳莊交由範宗奇率兵馬守禦即可,節帥還請請速速動身,前往建鄴面聖。不過,節帥在動身之前,還請簽署一道軍令,即可調許凌率一部分水軍及船匠若干,走陸路趕至漢川待命……”

“楚山抵禦京西、河洛之敵都十分困難,沒有道理主動請纓到荊湖參與剿匪吧?”

周景微微蹙著眉頭,不解的問道,

“再說清剿湖寇,原本是荊湖南路的職責;此時湖寇侵入荊江以北,荊北也理應爲剿匪出力。我們硬插這一槓子,能有什麼好處?”

“史先生是說僑置?”韓圭卻是最先反應過來,壓著聲音問史軫。

徐懷、柳瓊兒以及武卒出身的周景,對建制之事,沒有熟讀文典的史軫、韓圭熟悉。

“叫韓參軍說中了,”

史軫拍著大腿,見徐懷還有所疑惑,解釋道,

“東晉時期,淪陷的北方郡縣,多在江淮等地借地設立衙署,統領南遷之民,是爲僑郡、僑縣。前期時國土遼闊,邊疆郡縣常遭攻襲,也常在北部以及西北部的州縣設立僑置郡縣,安置淪陷土地的百姓——這些都是僑置的根源。楚山行營轄蔡、汝兩州,但二州上蔡、新蔡、汝陽、嵩縣、遂西、汝南諸縣,要麼淪陷敵手,要麼變成汪|洋水澤,無法恢復縣治,以致楚山行營所領之地、所轄之民嚴重不足,不足以供養當下禦敵之兵馬,甚至後續所能徵募補入營伍的兵員都嚴重不足。朝廷倘若不能大幅提高對楚山的錢糧拔給,楚山軍與敵作戰,傷亡慘重,急需補充新的兵馬,節帥當然應該奏請朝廷允許楚山在漢水以東、荊江以北擇地設置僑縣遙領之。而眼下也是最好的時機——現在洞庭湖寇勢大、大肆侵伐,地方惶恐,應該不會強烈反對我們在此遙設僑縣……”

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十七章 莫慌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章 京中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
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十七章 莫慌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章 京中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歸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十七章 肅金樓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往事如那煙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杭州市| 新闻| 化隆| 申扎县| 华亭县| 新邵县| 吴堡县| 商都县| 探索| 塔河县| 双桥区| 德保县| 丰都县| 云和县| 田林县| 崇信县| 盈江县| 泰和县| 峡江县| 将乐县| 板桥市| 聂拉木县| 都江堰市| 塔河县| 玛纳斯县| 马关县| 合山市| 宜宾县| 团风县| 化隆| 张掖市| 乌海市| 天镇县| 肇源县| 额济纳旗| 苏尼特左旗| 定州市| 梨树县| 尼勒克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