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

燒糧不燒寨,也是賭潘成虎已成驚弓之鳥,看到這邊火起後不敢回來。

說到底,這麼一處絕佳落腳之地,誰都捨不得一把火燒個乾淨。

徐懷與柳瓊兒所坐之地,是崇皇觀的上院主殿,下方就是歇馬山的東坡山谷,那裡地形要開闊一些,乃是崇皇觀山門及下院所在,還有不少荒蕪的田地;出山門往東有條土路,翻過數道坡崗可前往青柳溪上游上柳等村寨。

昨天放火所燒的糧倉、賊舍,都位於下院,此時看過去一片狼籍,餘燼未滅,還有一道道黑煙從山谷深處騰起。

崇皇觀作爲建成有四百餘年之久的名剎,歷代都有修繕,建築羣規模宏大,除了山門下院外,半山腰往上的上院也有亭臺殿閣百餘棟建築,上下院之間有狹窄、陡立的石階道相接。

這石階道最狹窄僅四五尺,坡高且陡,夾於斷崖與峭壁之間。

下院地形開闊,人少了無法守禦,但上院僅有狹窄的石階道相通,四周地形又都崎嶇,難以攀援,倘若能儲備充足的糧草,有三五十勇武之卒便足以將強敵擋在外面。

這會兒,遠遠看到有三名騎兵從對面的坡崗上冒出頭,柳瓊兒心緊了起來,還以爲是潘成虎派出前哨賊騎過來打探這裡的情形。

過了片晌卻見是徐心庵帶著兩人策馬馳到山門附近下馬,她才知道是這邊奪下歇馬山後,徐心庵連夜帶著人去刺探附近的形勢。

徐武江、徐武良、徐武坤、徐灌山、蘇老常等人這時都在山門下院。

徐懷昨夜力戰太累,就坐在臺階上遠遠看去,見徐武江他們在下面等徐心庵走過去說話,沒有半點驚慌的樣子,跟柳瓊兒說道:

“潘成虎到底是沒膽帶人殺回來;我可以美美的補一覺了,沒事不要叫醒我!昨天真是累煞我了,好像跟十五六個女子大戰過一番!”

說著話,徐懷往後仰躺就睡下,不一會兒便微微打起鼾來。

柳瓊兒推了徐懷兩下,見他紋絲不動,氣罵了兩聲,擔心春晨露寒,著徐小環、蘇蕈去找一牀薄褥子抱來,給徐懷蓋上。

徐武江、徐武良、徐武磧、徐灌山、蘇老常以及徐心庵、徐四虎等人走上山來,看到徐懷直接躺殿前石階上酣睡,禁不住搖了搖頭,跟柳瓊兒說道:

“潘成虎到底沒膽回來,他此時率賊衆三百餘人盤踞在青柳溪上游的上柳寨裡,而徐武富昨日連夜往東寨聚攏了三百多人馬,這必然叫潘成虎更不敢輕易妄動……”

雖說柳瓊兒昨日夜裡沒敢留在獅駝嶺,她承認是自己膽子小,但她不難想象徐武富與潘成虎兩相猜疑、彼此牽制的情形。

說到底還是鄭恢等人在背後放風弄巧成拙了。

鄭恢放風說徐武江投虎頭寨被拒,跑到金砂溝藏匿起來,潘成虎聽聞此事,自然便猜疑徐氏對歇馬山有覬覦之心,這才於昨日率賊衆趕到鹿臺寨前興師問罪。

而昨夜歇馬山被燒,潘成虎即便確知是徐武江他們所爲,也只會認定這是徐武江與徐武富商議好的計謀。

徐武富還能派人去跟潘成虎解釋?潘成虎賊衆被迫盤踞在距離鹿臺東寨不遠的上柳寨,徐武富解釋不得,又怕潘成虎會率賊衆屠東寨泄憤,只能將徐氏寨兵主力集中過去防備。

這種情形下,潘成虎畏懼後路被徐族寨兵主力所斷,更就不敢回歇馬山來,雙方只能在青柳溪上游僵持不下。

也就是說,徐武江他們此時留在歇馬山不走,短時間並不用怕會有大股賊衆反撲過來,柳瓊兒再看徐武江等人疲倦神色裡不掩振奮,心知他們應該也是打定主意要在這裡立足了。

想到這裡,柳瓊兒施禮道:“那還要恭喜徐當家了?!?

“好說好說,”徐武江哈哈一笑,又說道,“我們後續要如何在這歇馬山落腳,還請柳姑娘幫著商議主意……”

“我?”柳瓊兒有些疑惑的指著自己的鼻子問。

“沒有柳姑娘相助,我等斷難走到今日之地;而我等此時還是人微力薄,還要請柳姑娘繼續鼎力相助?!毙煳浣f道。

昨日徐懷與徐武坤、徐武良趕回獅駝嶺新寨建議奔襲歇馬山,徐灌山、蘇老常他們都有很深的疑惑,徐心庵等人也認爲這是多此一舉,卻是柳瓊兒出身風月的一介女流之輩早早看到燒糧燒寨的妙處。

而近一個月來,都是柳瓊兒拿出錢糧來,資助諸武卒家小遷轉到獅駝嶺開僻新寨,脫離徐武富的控制,解決衆人的後顧之憂。

所以徐心庵、徐四虎等人對柳瓊兒也甚是心服。

“你們不等這憨貨醒來?”柳瓊兒指著躺石板上正酣睡的徐懷,疑惑的問道。

“這憨憨啊,要不要在這裡落腳,我們打下這賊寨就有商議,徐懷只說‘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話聽著頗爲玄妙,但具體要怎麼辦,我們卻還要具體商議一個條陳出來。”徐老常說道。

山門下院已經被縱火燒燬,上院又易守難攻,諸武卒辛苦又連夜將三四千斤糧食及其他輕便財物都背上來。

即便潘成虎這時候率大股賊衆反撲過來,他們也可以在上院守上月餘。

而只要他們能在歇馬山站穩腳,即便暴露行跡也無足懼了,畢竟沒有誰想著一輩子都縮頭藏尾不露頭。

現在好了,最不濟就是將家小都撤到歇馬山來。

至於日後官兵會不會來剿,也沒有什麼好擔憂。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掩擋不住、一齊朝天。

底層貧民,就是這麼光棍,沒有千金之軀坐不垂堂的諸多顧忌。

…………

…………

柳瓊兒著徐小環守在徐懷身邊,她隨徐武江他們走進大殿裡。

這道觀被賊匪佔據後,大殿裡的供像,泥塑的被推倒砸碎,銅像早就被砸癟換了錢糧兵甲,大殿裡被騰空出來,成了賊寨的聚義廳、議事堂。

大殿進深將有五丈,高兩丈有餘,是桐柏山裡極罕見的高大廣廈,一人合抱不過來的九根巨柱上雕漆斑駁,大殿深處的牌額也早早換上“聚義廳”三字,但字寫得太醜,奪魂槍潘成虎這廝竟然還署名上去,真是不要臉之極。

大殿之中擺放六把交椅,乃是潘成虎與主要頭目議事之地。

走進大殿,徐武江請他岳父蘇老常坐頭把交椅,蘇老常站在殿中說道:

“你們逃軍,除了落草,已無回頭路可走。而諸事都需要有人牽頭拿主意,大家才能心思不慌——你當仁不讓要將這個擔子挑起來?!?

以往諸事主要是徐武江拿主意,但也沒有正而八經的說過名份之事,看到這一幕,柳瓊兒便想徐武江他們是要正式在這裡立寨了吧?

徐武坤、徐武磧心知徐懷年紀還是太小,諸武卒不可能服他,都勸徐武江坐頭把交椅。

“武坤善訓兵卒,以後山寨這等事還要倚重他輔佐武江,這第二把交椅當武坤來坐?!碧K老常說道。

“不,不,我哪裡坐得第二把交椅,”徐武坤說道,“要坐也應該是徐懷來坐,他最爲勇猛,出力最多,他坐第二把交椅,沒人不服?!?

“徐懷勇猛,衆目所睹,於武道也還有不少精進餘地,故不能讓太多繁瑣事務去糾纏他,他可以坐第三、第四把交椅,但第二把交椅要幫著武江處理諸多寨務,還請武坤不辭辛苦啊!”蘇老常說道。

徐武坤心想蘇老常說得在理,說道:“既然如此,那便讓武良坐第二把交椅,他善治鍛,日後山寨需要兵甲,斷不能缺了這一塊。而徐懷是勇猛,但作戰不計兇險,不留餘力,鑿實叫人擔心,他身邊缺一個牽馬將照顧。在有合適的人手之前,我就守在他這莽貨身邊吧!”

“……”蘇老常點點頭,說道,“武坤建議也很有道理,鹿臺寨前徐懷力斬三賊,我遠遠看著也驚心,確實需要有個好手在戰場上照顧他左右,但就是太委屈武坤你了!”

“哈,這有什麼委屈的?”徐武坤哈哈一笑。

“武良坐第二把交椅、讓徐懷這莽貨坐第三把交椅,第四把交椅該誰來坐?”徐武江也是從善如流,聽岳父與徐武坤商議很有道理,徐心庵、徐四虎等人站一旁也連連點頭,便索性將後續的排序都交給他們拿主意。

蘇老常說道:“徐心庵是年輕一代難得的好手,但年紀略小了一些,這第四把交椅由灌山來代領,更合適一些;除此之外,山寨裡交椅也不能都由徐氏子弟來坐,日後想招兵買馬怕是困難,還不如先空缺下來……”

柳瓊兒暗暗叫奇,她前些日隨徐懷來到鹿臺寨,看到蘇老常從田間走出來,破衣赤足,手裡還拿著挑糞水的擔子,但其人除了拳腳功夫不弱外,辦事也有條理,更難得他這時還能看到山寨後續的發展問題。

“三當家,你快過來坐交椅!”柳瓊兒這會兒聽徐心庵朝殿外招呼,探頭看到徐懷打個哈欠走進來,一副剛睡醒的樣子。

“三當家,什麼三當家?”徐懷疑惑的問道。

“大家推你坐第三把交椅,你樂意不?”徐心庵將剛纔衆人商議之事說給他聽。

“我纔不要坐這第三把交椅,蘇老爹說的有道理,這交椅不能都我徐家子弟坐,不然以後怎麼招兵買馬啊?”徐懷說道,“柳姑娘人的名、樹的影,第三把交椅該她來坐纔對!”

“哈……”

衆人愣怔在那裡,沒想到徐懷不願坐這第三把交椅,卻推柳瓊兒來坐……

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七章 撤離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十五章 大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八章 大戰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四章 景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十章 去淮川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
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七章 撤離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六十七章 綢繆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十五章 大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八章 大戰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四章 景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九十六章 放歸第十章 去淮川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二百零五章 秦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宁安市| 合肥市| 永胜县| 油尖旺区| 左权县| 运城市| 平安县| 淳化县| 吉木萨尔县| 依安县| 景泰县| 定陶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正镶白旗| 玉龙| 全南县| 富蕴县| 宁明县| 德惠市| 阳谷县| 华池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勒泰市| 邹平县| 乌恰县| 朝阳市| 许昌市| 丁青县| 南开区| 樟树市| 凤凰县| 泸西县| 天镇县| 赤峰市| 芦溪县| 象州县| 云梦县| 富顺县| 沙坪坝区|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