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四章 南侵

天宣八年元月初九,冰雪覆蓋的魏州頓丘大地,普通小民還沉浸在新春氛圍之中;縣東一座土寨,灰撲撲的矗立在一大片桑榆雜林南面的雪原之上,遠(yuǎn)處的黃河大堤,彷彿一條銀色的巨龍往東北方向延伸而去。

這是河淮平原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座村寨。

一道兩里長、丈餘高的土圍子,圈圍住百餘戶人家,僅在北面通往黃河大堤的方向,開了一道寨門;一座竹木搭建的簡易望樓位於寨門的內(nèi)側(cè)。

拂曉時,天際泛起魚肚白,泄出青朦朦的天光,但寨子裡還是黑咕隆咚一片。

幾名寨丁提著燈籠,從擠滿破敗茅草房的土路間,走到寨門望樓前,望樓裡沒有人,卻見昨日負(fù)責(zé)守夜的幾人都縮在望樓下的草閣裡呼呼大睡。

“恁你娘,什麼時候了,還他娘躲下面睡覺,就不怕虜兵殺過來,將你的狗|卵割掉!”爲(wèi)首的大漢,上前就將呼呼大睡的兩人踹倒,破口大罵。

“這麼冷的天,守上面誰吃得消,”守夜的人嘀嘀咕咕的爬起來,嘻皮笑臉的抱怨道,“到時候沒等到虜兵殺過來,我們的狗|卵卻先被凍得梆硬!這幾天到處嚷嚷虜兵、虜兵,北面那麼多的大城雄鎮(zhèn),哪裡容他們殺到咱頓丘縣來?再說了,也沒見大房老太爺他們躲城裡去啊!”

魯國公冊封魯王,四天前就在數(shù)千騎兵的簇?fù)硐逻M(jìn)入魏州坐鎮(zhèn)。

驛騎在官道上快馬加鞭穿梭,將一封封令函發(fā)往河北諸州縣,州縣之下的巡司塢寨接到命令,要求將鄉(xiāng)兵義軍立起武裝起來備戰(zhàn),加強(qiáng)防禦。

這時候不要說普通小民覺得戰(zhàn)事還遠(yuǎn),鄉(xiāng)紳士子也大多覺得形勢不至於壞到這地步——大越立朝以來,在河北東部修築雄州、霸州、莫州等雄城,而在河北西部,沿著太行山東麓,又有保州、定州、真定等大城,城池之間塢壘工事縱橫,屯駐重兵把守。

當(dāng)年契丹數(shù)十萬騎兵都未能徹底撕開這條防線,被迫在澶州籤立城下之盟撤兵而走,現(xiàn)在說剛剛吞併燕薊的赤扈人,馬上就將撕破這條防線,殺到黃河沿岸,有幾人會信?

不管州縣催促是何等的惶急,鄉(xiāng)野之間還在有條不絮的享受著一年難得的、什麼都做不了的閒暇時光了。

帝國在接敵最近的河北,防禦體系像一架破敗不堪的機(jī)器,緩慢的啓動著。

中年壯漢罵罵咧咧的爬上望樓,叫寒風(fēng)攜著雪粒子打在臉上,鑿實(shí)生疼。

他當(dāng)即也理解守夜的人夜裡爲(wèi)何要躲到下面去了。

寨丁基本上都是窮苦漢子,自備衣甲都極其單薄,望樓上四面都沒有遮掩,人站上面,不要說守一夜了,半盞茶的工夫,身體裡不多的暖氣就會吹散、窩心涼。真要在望樓上硬撐下去,人隨時有可能凍僵過去。

中年壯漢正準(zhǔn)備喊人找?guī)讖埲敳萆t子遮擋寒風(fēng),這時候注意到北面的林子裡有數(shù)點(diǎn)黑影馳出。

天光還沒有大亮,五六裡外便看不真切。

要不是四周都是積雪,有著明顯的反差,中年壯漢都未必能注意到那邊的動靜。

隨著穿過樹林馳出的黑影越來越多,像到處淌動的黑色流水在樹林前的雪地裡洇鋪開,中年壯漢即便再看不真切,也能確認(rèn)有大股騎兵從北面馳來。

先出林子的騎兵,很快就集結(jié)起來,直接往這邊寨子挺進(jìn),速度很快。

天色也越發(fā)清亮起來,看著這些騎兵在鎧甲外都裹著灰撲撲的禦寒皮袍,頭來皮帽,絕非大越駐守河北的騎兵部隊(duì)!

這一幕叫中年壯漢僵立在那裡,嘴脣哆嗦著叫道:“有虜兵,虜兵他娘殺過來了!”

中年壯漢倉皇大叫,找不到木槌子,連刀帶鞘摘下來,敲響懸掛在望樓上的銅鑼。

天寒地凍,又逢年節(jié),沒有什麼農(nóng)活需要起早貪黑去忙碌,寨子裡大多數(shù)人此時都還在睡夢中。

村民先被銅鑼驚醒,坐在早已冰冷的炕頭愣神之際,又聽見往寨子奔馳過來的馬蹄聲,像密集的鼓點(diǎn)敲打大地,直覺屋舍都微微震顫起來。

頓時間雞飛狗跳,參加過操練、有守寨之責(zé)的寨丁從炕頭翻身起來,倉皇穿上破爛不堪的襖裳,拿起簡陋的刀弓、長矛、木盾,循聲往北面趕去,亂糟糟一片。

寨牆不足以堅(jiān)厚到供人站到上面禦敵,寨丁主要往寨門後的空場集結(jié),準(zhǔn)備在那裡迎敵。

這時候密如蝗羣一般的箭矢,直接從寨外拋射過來,寨丁沒有甲具護(hù)身,倉促間拿起簡易木盾抵擋,但還是不斷有人被射倒在地,慘叫連連,鮮血從體內(nèi)汩汩流出,很快將破爛不堪、塞滿草絮的襖裳洇透。

河北南部的鄉(xiāng)兵寨丁基本上都沒有經(jīng)歷過什麼戰(zhàn)事,平時爲(wèi)備寇操練都嘻嘻哈哈,哪裡見過這場面?

上百人驚惶間往屋舍壁垣後躲避,沒有幾人想著,或有膽氣冒著箭雨往寨門後結(jié)陣迎敵。

接著就見面目猙獰的虜兵紛紛攀上土牆,或倚牆開弓射箭,或直接跳殺進(jìn)來。

不一會兒寨門處十?dāng)?shù)寨丁就殺了一個乾淨(jìng),寨門打開來,百餘虜騎衝殺進(jìn)來,弓弦頻頻振響、利刃揮舞,飛速的收割寨丁及試圖參加反抗的平民的性命,婦孺不留,然而一支支火把點(diǎn)燃起來,投向易燃的茅草屋頂,火勢燒融屋頂?shù)姆e雪,騰起陣陣黑煙。

天宣八年元月九日清晨,頓丘東部近十座村寨,幾乎同一時間遇襲,平民差不多都被屠戮一空,僅有百餘人及時逃出,在冰天雪地裡哭天喊地往南逃竄,也將赤扈騎兵大舉南寇的消息,傳播到黃河南岸的州縣……

…………

…………

穎水河畔,殘雪覆蓋淺丘,河流凍封。

此乃許州、陳州交界,但京畿防禦部署中,京畿以南的許、陳等州,皆屬於蔡州屯駐大營的防禦區(qū)。

胡楷雖是士臣,此時他卻身穿鐵甲,披裹猩紅的大氅坐在馬鞍上,臉色沉毅的眺望北面的空曠原野。

徐懷與曹懿、楊麟、鄧珪、楊祁業(yè)等將率領(lǐng)數(shù)百騎兵,簇?fù)碓诤纳磲帷?

勤王詔頒傳諸路已有半個月,胡楷到蔡州赴任已有十日,但除了京西南路副都總管曹懿從襄陽府率三千步甲外,荊湖北路、荊湖南路、成都府路、劍南東路、劍南西路的勤王兵馬都還不見蹤影。

鄧珪最終作爲(wèi)曹懿的部將,隨襄陽府軍進(jìn)入蔡州參戰(zhàn)。

蔡、許、陳、汝等州,地處中原腹地,久未歷戰(zhàn)事,武備鬆馳之事,胡楷是有心理預(yù)期的,但他到蔡州赴任十日,蔡州團(tuán)練鄉(xiāng)兵明面錄有一萬兩千餘兵額,但目前集結(jié)不到三千人。

這些鄉(xiāng)兵裝備還都極差,所持皆是簡單的樸刀、槍矛、木盾等兵械;將最簡陋的皮甲統(tǒng)計(jì)在內(nèi),不足三百副,馬匹僅五百餘匹。

蔡州兵馬都監(jiān)司臺帳錄有刀弓鎧甲計(jì)有三萬餘件,打開武庫清點(diǎn),兵甲軍械實(shí)數(shù)不足帳目的一半,而大多數(shù)的刀槍都鏽跡斑斑;兩千餘張弓弩以及大批盾牌都腐朽不堪,幾乎挑不出幾件能用的。

氣得胡楷也是大開殺戒,上任十天,開鍘處斬官吏二十餘人。

雖說武備之事難以猝然好轉(zhuǎn),但胡楷敢開殺戒,卻也令蔡州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及先期隨副都總管曹懿率兵馬增援過來的京西南路都部署諸將心驚膽顫,對胡楷的命令不敢陰奉陽違。

然而遠(yuǎn)水難滅近火,胡楷將所集結(jié)鄉(xiāng)兵都交給楊麟統(tǒng)領(lǐng)操練,兩三個月難以看到效果。

隨曹懿第一批抵達(dá)蔡州的援軍,即便兵甲裝備要看一些,但戰(zhàn)鬥力能有多強(qiáng),在兩年多前的桐柏山匪亂中就得到檢驗(yàn),實(shí)在不值得寄以多大的厚望。

而從西南其他諸路徵召、卻姍姍未到的援軍,將會是什麼一個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xiàn)實(shí),胡楷也只能接受徐懷、楊麟等人的建議,放棄集結(jié)大軍越過穎水,到京畿南部地區(qū)參戰(zhàn)的雄心壯志,將主要心思放在許、陳、蔡、汝等京南四州、特別是潁水兩岸的防禦上。

胡楷也認(rèn)可桐柏山衆(zhòng)人對戰(zhàn)事的判斷,真正的危險並不是這一次的京畿防禦,而是赤扈人佔(zhàn)據(jù)燕雲(yún),視河?xùn)|、河北的防線如無物,能夠一次接一次的進(jìn)入河淮屠戮劫掠。

他們此時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將虜兵限制在京南四州之外,避免京南四州在這一次的戰(zhàn)事遭受慘重?fù)p失,並加緊一切時間,整飭京南四州及京西南路的武備……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三十五章 防務(wù)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quán)宜之論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四十五章 將計(jì)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六十五章 風(fēng)光各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三十五章 防務(wù)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五十章 圍困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zhàn)第一百零三章 風(fēng)雨茅津渡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jìn)城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tǒng)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guān)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jì)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bào)李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九十章 對質(zhì)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八十章 觀敵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lián)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jì)第九十章 對質(zhì)第二十一章 處置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三十五章 防務(wù)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quán)宜之論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四十五章 將計(jì)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六十五章 風(fēng)光各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三十五章 防務(wù)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五十章 圍困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zhàn)第一百零三章 風(fēng)雨茅津渡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jìn)城第八十七章 雨中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章 送別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tǒng)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guān)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jì)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十二章 其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bào)李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九十章 對質(zhì)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八十章 觀敵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lián)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jì)第九十章 對質(zhì)第二十一章 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马尔康县| 祁东县| 台南市| 循化| 辽源市| 宽城| 麻城市| 庆阳市| 桐柏县| 咸阳市| 平利县| 阳城县| 金溪县| 泗洪县| 弥渡县| 玉门市| 中西区| 仙游县| 临海市| 滨州市| 馆陶县| 龙泉市| 大足县| 吉首市| 巴林右旗| 高碑店市| 修水县| 安庆市| 汾阳市| 噶尔县| 玉田县| 安庆市| 历史| 郑州市| 贡觉县| 宁都县| 微博| 玛多县| 合川市|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