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 莫慌

“南朝有大股精銳騎兵藏在淮川北面,你們?nèi)コ堑臅r候沒有防備,被捅了屁股?”

摩黎忽並沒有等徹底盡殲南朝在焦陂、柴集之敵再行南下。

這些潰兵逃卒暫時借河灣、蘆葦蕩地形躲藏,但在汝水、潁水、淮水圍合之下已成甕中之鱉,他們下一步攻略的重點,乃是奪取淮川。

淮川東踞汝口而立,南濱淮水;在楚山城剛剛建成雛形之際,淮川乃是淮水上游最爲重要的水陸碼頭。

奪淮川,汴梁楚軍纔可以從容不迫的往楚山、青衣嶺進逼而去,去啃楚山這根硬骨頭。

奪淮川,汝陰則成孤城,陷汝陰,東路平燕軍則徹底打開南攻壽春的通道。

當然,即便於焦陂以東盡殲宣威軍主力,摩黎忽、仲長卿也不覺得淮川城就一定能唾手可得。

淮川以南乃潢川、光山,猶有三四千宣威軍兵馬駐守,可以沿小潢河等河流乘船快速北上增援淮川;在淮川西南師溪河口,乃是楚山行營所轄的羅山,有絕不容他們輕視的三千楚山精銳駐守那裡,主將乃是桐柏山後起之秀徐心庵。

羅山以西,則是信陽城,楚山在那裡也有駐軍。

考慮到駐守羅山的楚山精銳,在得到消息之後,最早明日日上三竿之時就能抵達淮川城下。

那時候他們僅僅攻破城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足夠的兵馬控制全城,並壓制住楚山援軍無法登岸,纔算真正奪下淮川城。

摩黎忽考慮闊惕所部兵力有限,作爲前鋒,即便能趁守軍惶恐混亂之際快速攻下一兩座城門,但想在明天天亮之前控制全城猶力有未逮。

因此,將宣威軍在焦陂、柴集一線有組織的抵抗都打潰之後,摩黎忽除了留下萬餘步騎駐守焦陂、柴集等營寨,以便次日繼續(xù)圍殺潰兵,其他兵馬都在短暫休整之後,趕在天暮之前連夜分作兩部南下,往淮川城方向挺進。

摩黎忽未曾想到他與仲長卿率步騎一萬餘衆(zhòng),距離淮川城還有三十里時,遭遇前鋒信使倉皇來報說,闊惕非但沒能攻入淮川城,竟然還叫一支突然出現(xiàn)在淮川以北的騎兵突襲打潰了。

闊惕所部損兵折將三四百人衆(zhòng)不說,就算是闊惕本人猝不及防間也慘受箭創(chuàng),不得不集結殘部退到距離淮川十數(shù)裡外的一座殘破村寨休整。

淮川以北,怎麼可能會有成建制的南朝騎兵出沒?

摩黎忽坐馬鞍上又驚又疑,環(huán)顧四周。

月色雖好,但視野也難及遠,遠處曠野、田埂、樹林、村舍黑黢黢一片。

他不難猜測這支騎兵極可能是楚山精銳,但問題是楚山到底有多少人馬鑽進淮川了?然而闊惕所遣信使也是一問三不知,氣得摩黎忽要拿鞭子抽人,怒斥道:“一羣傲慢無能的蠢貨,叫人捅了屁股,卻連敵人從何處出現(xiàn),都不搞清楚!”

仲長卿臉色陰沉的朝四周張望過去。

仲長卿親率三千馬步軍與摩黎忽所親率的兩千赤扈精銳騎兵混編,作爲第二批人馬同行南下,但考慮到闊惕所部作爲前鋒,一點攻城器械都沒有攜帶,掩襲淮川城有可能受阻,他們隨行攜帶雲(yún)梯等簡單器械,速度因此被拖慢下來。

除開有大量斥侯散於外圍一路隨行外,在得知闊惕所部強攻淮川時遇襲的消息,摩黎忽又派出雙倍的斥侯往外圍搜索,但此時並沒有覺察到異常。

“徐懷用兵奇詭難測,但楚山進入汝水左岸的兵馬,必然不會多。要不然的話,楚山軍絕對會趕在闊惕千戶傳信過來之前,分兵朝我們突襲過來!”仲長卿翻身下馬,走到摩黎忽身邊,語氣堅定的說道。

摩黎忽臉沉如水。

赤扈人最重視軍情刺探,同時也善於隱藏自己的行蹤,在軍事行動之前通常都會派出大量的斥候,恨不能將戰(zhàn)場附近的角角落落翻一個遍。

然而,爲迷惑劉獻及傅潛等宣威軍諸將,摩黎忽此次率部從陳州渡潁水一路潛行南下。

爲了不暴露行蹤,以免將兩萬宣威軍人馬驚走,直到從回龍河東進襲擊宣威軍側後、將其合圍,摩黎忽都沒有往焦陂以南派出斥侯。

他卻不想因此叫楚山精銳滲透進來,叫他們毫無察覺。

仲長卿著人在左右多點燃幾支火把,他將淮水北岸的潁州蔡州堪輿圖鋪開馬鞍上,說道:

“徐懷能征善戰(zhàn)不假,但他身爲王孝成之子,生性又狡詭狠忍,與桐柏山衆(zhòng)人潛伏多年而崛起,南朝士臣向來多有猜忌——這是南朝皇帝下詔爲王孝成平反,也難以猝然改變的。可想而知,劉獻、傅潛往焦陂出兵沒有知會楚山,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要不然,徐懷即便不極力勸阻,也會提前率兵馬進入焦陂與劉獻、傅潛會合。徐懷哪怕是爲楚山的利益,也絕對輕易不會叫宣威軍獨進。由之可知,徐懷必是事後得知劉獻出兵之事,倉促間率少量精銳乘船過來,還是午後登岸進入淮川以北地區(qū),我軍斥侯這纔將他們漏了過去……”

摩黎忽眺望蒼穹之下昏晦的曠野,增派出去的斥侯此時應該已經(jīng)將左右六七裡方圓都搜了一遍,但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什麼異常。

汝潁之間除了分佈一些小片的雜木林外,皆是一馬平川之地。

即便是月夜,也難以相信真要有大股兵馬埋伏,會逃過會如此細密的捕查。

同時摩黎忽也相信仲長卿的判斷。

他接觸楚山精銳也不是一回兩回了,二皇子使他率兵馬給嶽海樓所領楚軍助陣,也是看重他與楚山衆(zhòng)人多次交鋒。以他對徐懷的瞭解,徐懷倘若在淮川以北有一千精銳騎兵,又成功的瞞過他們的視野,絕對不會僅僅滿足於重創(chuàng)闊惕所部這點人馬。

楚山軍也極擅夜戰(zhàn)。

雖說他們此行有五千步騎南下淮川,但真要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楚山精銳趁夜突襲,仲長卿所部根本來不及結陣自守,註定第一時間就會被殺潰。

全軍被攪亂,什麼情況都摸不清楚,到處一片混亂,摩黎忽並不覺得他除了下令本族騎兵往四面八方逃散避讓,還有能其他作爲。

摩黎忽又將闊惕所遣信使喊到跟前詢問被襲之前的詳情。

“能有如此精絕箭術者,斷是徐懷本人無疑,”仲長卿說道,“而種種跡象也表明徐懷起初僅率極少量的精銳進城,將闊惕所部注意力吸引到城頭之後,再使暗藏城外兵馬掩襲闊惕其部側後。這麼做,不僅能出其不意掩殺闊惕所部,更爲重要的此舉能振作城中軍民的士氣,絕對要比直接率二三百精銳進城助防,要高妙得多……”

“不錯,”摩黎忽當下也有決斷,下令道,“諸百戶將聽令,諸部即刻分護左右及前後翼,每十人隊間五十步,每百人隊間三百步!月至中天時,諸部皆需圍合於淮川城下……”

既然斷定徐懷身邊僅有二三百精銳在淮川,即便也料到闊惕所部被襲潰會令淮川軍民士氣大振,但摩黎忽也斷沒有錯過擒殺徐懷的良機。

倘若這趟真能成功擒殺徐懷,南朝在桐柏山東段山脈經(jīng)營數(shù)年的堅固防線,將會因爲失去徐懷這個主心骨而變得脆弱。

即便不能擒殺徐懷,最終迫使徐懷狼狽逃走,也能大挫楚山聲勢,令楚山這塊硬骨頭變得不再那麼難啃。

此時不能確定,徐懷在淮川城外就完全沒有暗藏小股精銳,爲避免仲長卿所部行軍受干擾,摩黎忽當機立斷,使兩千騎兵徹底打散開來,將仲長卿其部圍護在當中往淮川城突進。

淮川軍民很可能叫徐懷用小手段激揚起來,摩黎忽當然不會將部族精銳消耗於攻城戰(zhàn)中,攻城消耗還得仲長卿所部來承擔;也必然離不開仲長卿所部此行所攜帶的雲(yún)梯等攻城器械。

本族騎兵分散開來,也更加不畏夜襲,即便遭遇大股襲敵,也完全可以往四周平野散走避讓。

與此同時,摩黎忽與仲長卿又著人北上傳令,除了後續(xù)也已經(jīng)出發(fā)的三千人馬加強警戒繼續(xù)進軍外,他們還要將留守焦陂、柴集的兵馬,都連夜調(diào)動南下。

不管怎麼說,擒殺徐懷、攻陷淮川城,要遠比繼續(xù)留在焦陂、柴集等地圍殲躲藏河灣、蘆葦蕩裡數(shù)千潰兵重要得多。

攻陷淮川城,這些潰兵也逃不到天上去……

第八十章 牽掛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zhàn)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十六章 雲(yún)停風不息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十七章 換血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八十章 議和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
第八十章 牽掛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一百一十六章 夜戰(zhàn)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十六章 雲(yún)停風不息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十七章 換血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七十三章 新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七十六章 州衙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八十章 議和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五十四章 神玉山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一百九十四章 晉家子婿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凯里市| 集安市| 兴隆县| 海宁市| 广东省| 满洲里市| 新化县| 和田市| 营口市| 沭阳县| 清苑县| 新昌县| 湖口县| 泊头市| 巫山县| 宣武区| 沧源| 十堰市| 大埔县| 临夏县| 富源县| 兰溪市| 汉寿县| 新竹县| 潮州市| 廉江市| 郴州市| 南雄市| 沂南县| 苗栗市| 佛坪县| 通榆县| 昆山市| 女性| 吉隆县| 昌都县| 资阳市| 武隆县| 沭阳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