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

凌堅、劉師望、韓文德、餘珙、餘整,此前雖爲普通軍吏、獄吏,然而或武勇過人、足智多謀,或任俠仗義,能在朱勳、顧大鈞有性命之憂時被舉薦出來,自然都是有過人之處的。

他們在底層將卒之中,也有很高的威望。

徐懷這些判斷一點都沒有錯。

他們最初所選擇的軍吏也都是熟悉或交好之人,所以在景王趙湍及徐懷的全力支持下,掌握百餘兵卒接手四城防務以及城內治安,並沒有什麼難度。

次日,剩下的守陵軍則以都隊爲單位,由都將率隊出城前往伊洛河、黃河鑿冰,徐懷也一早拉景王站在城樓前定下鑿冰規則:

都將敢率部出城鑿冰者,則繼續統領其部,分派到四城聽從凌堅、韓文德、餘珙、餘整四將節制;都將不敢率部出城,則當場撤職,以副將爲將;副將不敢,則從隊將、旗頭、十將依次選拔。

率部進襲偃師、孟津之間的虜兵主將,雖然並不知道景王趙湍在徐懷的護送下進入鞏縣,赤扈西路軍對桐柏山卒的瞭解極少,普通虜兵及低級軍將甚至都沒有聽過徐懷的名字,但他們知道鞏縣駐有兩千守陵軍。

鞏縣昨日午後數百人馬出城鑿冰,雖然限制大股虜騎的意義已不大,但虜將卻不可能無視這點。

次日一早,鞏縣外圍就不再是四五隊小股斥候偵騎窺探動靜了,而是有四百多騎兵在伊洛河東岸的樹林旁駐紮下來。

凌堅、劉師望、韓文德、餘珙、餘整五人昨日率隊出城鑿冰,有徐懷、郭君判親自率精騎掩護側翼,面對的敵騎又少,當然不會有什麼傷亡。

徐懷昨夜也主要是想看他們的勇氣,不可能讓他們承受什麼傷亡。

要不然的話,兩千多守陵軍,叫心懷怨恨的顧大鈞等人在背後挑唆,不整一堆幺蛾子纔有鬼呢;徐懷昨日叫凌堅等人出城,也是半強迫性質,他們親近之人傷亡大了,心裡也會有怨恨。

今日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西軍精銳抵達之前,徐懷知道他們這點精銳不夠赤扈人塞牙縫的,至少在蔡州援兵抵達之前,要儘可能避免暴露實力。

因此,除了烏敕海、袁壘、徐四虎、魏大牙、範宗奇輪替著,每次兩人率少量騎兵出城警戒外,騎兵主力都藏在城內不動,而是由凌堅、韓文德、餘珙、餘整四人率部出西城、北城結陣,掩護、接應前往伊洛河、黃河鑿冰的人馬。

雖說虜兵也吃不透鞏縣守軍的虛實,兵力上也不佔優勢,沒有上來就猛攻猛打,但就算是試探性的接觸、壓制,也要遠比昨日凌厲多。

凌堅、韓文德、餘珙、餘整四人率部出城,在西城及北城外,也是以掩護、接應爲主,沒有鑿冰任務,兵械盾甲齊全,陣型整飭,不畏衝擊。

虜兵輕騎也不可能貿然衝擊陣型整飭的步甲陣型,外圍馳射也難造成什麼傷亡,甚至與步弓對射還要吃些虧。

而陣型散亂的鑿冰人馬暴露出去,則是虜騎馳襲的重點目標。

徐懷甚至有意讓鑿冰人馬暴露出去,而令凌堅、韓文德、餘珙、餘整率部出城距離並不太遠,主要是負責掩護鑿冰人馬的側後翼;出城警戒的騎兵,更是掩護凌堅等部的側後翼,防止虜騎突然往內線穿插,搶佔城門而已。

面對虜兵馳射過來,鑿冰人馬倘若能及時結陣,又或者說知道在外圍留出足夠的警戒人手,則不會有多大的傷亡,但那些都將率部出城時就已經是百般不願,心慌意外,約束其部將卒的能力也差,亂糟糟一團,看虜兵馳來,甚至帶頭撒腿逃跑,那個傷亡就不受控制了。

動不動就是十數人被射殺在冰面之上,剩下的人差不多要逃到凌堅等人率部結陣所守的警戒線以內,才能安全,脫離虜騎的追殺。

一個上午,十二隊人馬出城鑿冰,面對虜騎的襲擾,四名都將帶頭後逃,一名都將爲虜兵射殺,五名都將能且戰且退,勉強算是合格;僅有兩名都將能約束其部兵卒在大堤前結陣,等候援軍趕來將他們接回城中。

普通將卒被虜騎射殺當場斃命逾百人,傷者也差不多超過百人,好在守陵軍披甲要遠遠高過普通禁軍,大部分傷卒所受箭創都不算多嚴重。

即便如此,在這種試探性的接觸戰中,一個上午就減員上百人,已經可以說是相當慘烈了換作普通的禁廂軍,都有可能被打崩潰了。

然而凌堅等部不僅傷亡微乎其微,甚至還有不少虜騎追潰時往城下冒進,被他們射殺、狙擊不少人,一個上午就斬獲十數首級。

看到以往趾高氣揚的都將帶兵如此之亂、之差,凌堅等部非但沒有隨之慌亂,反而自上而下彌生出更多的自信,意志也越發堅定起來,守在城下,令輕裝虜騎也不敢貿然逼近。

景王趙湍身邊派出去協助凌堅等人統兵的十名侍衛,有兩人自恃武藝過人、騎射皆擅,想要在城頭撩陣的景王面前有所表現,擅自出陣作戰,一人被虜騎射殺陣前,一人帶傷逃歸,跪在城下,向景王、徐懷請罪。

徐懷並不看跪在城樓前、後背插著三支羽箭還沒有拔下止血的那名侍衛,側身看向景王,說道:“統兵之道,說來玄妙,然而真正將一切都攤開到眼前,殿下大概不會覺得真有多玄妙吧?”

景王趙湍眺望遠近戰場,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說道:

“你父爲蔡賊矯詔所殺,京中有人在官家前哭訴大越痛失良臣名帥,朝臣欲掩蓋此事,反駁說統兵小術爾,西軍成名將臣數十人衆,隨便一人便能取而代之。可恨當年並無人看破其中的荒謬。我當時也是年輕氣盛,不以爲意,也是近年來纔有所思,但還是不如目睹這一切來得深刻。王家將門所傳,果真是御兵奇術啊!”

在景王趙湍他們看來,徐懷除了超羣的個人武勇之外,統兵作戰的本領,只可能是來自家傳。

即便王孝成死時,徐懷尚在襁褓之中,王舉也避難於外,但無論是著述,還是徐武磧等人作爲王孝成的親隨部將也早就受王孝成教誨,保證傳承不斷,是沒有問題的。

“殿下謬讚!”徐懷謙道。

“張辛,你可看出些什麼門道來?”景王趙湍看向張辛問道。

“……”張辛臉色沉毅的點點頭,整個上午就站城樓上觀望,當然感觸很深,只是要叫他說出來,一時又覺得說不好。

好在景王趙湍也沒有硬要考他的意思,容他慢慢思量。

張辛這時候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

只要凌堅、餘珙等人率部守在城下巋然不動,鑿冰人馬再散亂,傷亡再重,暫時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又恰恰是那些帶隊鑿冰的都將表現太差強人意,不僅叫凌堅、餘珙等人更具信心,也叫城樓上下內外觀戰的將吏、士卒,甚至包括被打潰逃回來的軍吏、士卒,認定景王戰前選凌堅、餘珙等人爲將,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

要不然的話,就算景王將顧大鈞等指揮使都強調到身邊充當侍衛,那麼多的正副都將,又怎麼可能真正服庸凌堅、餘珙等人的節制、調用?

軍中最可怕的就是上下倒置,真正臨敵時,那些心懷怨意的都將們,可以動手腳的地方絕對不少,哪怕看凌堅等部遇險,他們按兵不動,就能左右戰局。

而短時間內,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將兩千多守陵軍完全打散掉重組。

所以,徐懷安排今日繼續鑿冰,依舊不是鑿冰,還是昨日選將的延續,接下來才能真正的以凌堅、餘珙等五部爲核心,重建守城兵馬。

“成德要如何處置,他也是立功心切……”張辛看向跪在城下請罪的那名侍衛,問景王。

見景王趙湍有所猶豫的看過來,徐懷淡然說道:“一切全憑殿下來拿主意!”

景王趙湍咬了咬牙,說道:“當年荀彧勸曹操伐紹,有四勝四敗之論,其中‘武勝’最爲核心就是嚴明軍紀、不得寬嚴自擅。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慈不掌兵。成德是我身邊人,但恰恰如此,不能因他壞了規矩!張辛,你去監斬……”

“將不從軍令的成德捆綁起來,一併押赴刑臺處斬!”張辛瞪大虎目,努力叫自己不迴避成德苦苦哀求的眼神,下令將成德押赴北城樓前臨時用土堆填出來的刑臺,四名臨陣脫逃的都將早已經被捆綁在那裡,等候行刑。

看著張辛走下城樓,帶上劉師望乘馬趕往北城樓北的刑臺,很快就見五人頭顱落地,身子倒伏在地上,鮮血從頸脖汩汩流出這種情形實要比兵卒在遠處爲虜騎射殺,更叫喬繼恩、高惠鴻、陳由貴、朱勳、顧大鈞等人感到刺激、心驚膽顫……

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八十章 觀敵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一百章 風起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
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三十二章 撤軍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疑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前鋒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七十八章 訓子第八十章 觀敵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一百章 風起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督戰來監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固安县| 科技| 临猗县| 沙湾县| 漠河县| 通化市| 农安县| 咸阳市| 油尖旺区| 定陶县| 平果县| 玛多县| 永顺县| 蕉岭县| 乌恰县| 塘沽区| 凤翔县| 太和县| 广宁县| 嵊泗县| 清河县| 金沙县| 双牌县| 南投市| 古交市| 根河市| 揭西县| 望都县| 柘城县| 太白县| 左云县| 绿春县| 山阳县| 宁强县| 达日县| 胶南市| 雅安市| 工布江达县| 阜阳市|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