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

當徐武良的面沒說什麼,柳瓊兒還將那袋金銀收下來,但徐武良一走,她美眸瞥向徐懷,說道:“你卻是聰明,知道想著法兒白使喚人,自個兒裝癡賣傻,啥事都不用去管。”

“你要不願,那這些銀子我都交給十七嬸去。”徐懷說道,伸手要將錦囊拿過來。

“誰說我不管了,”柳瓊兒手縮到背後,不叫徐懷搶走錦囊,說道,“別人都唯徐武江馬首是瞻,更不要說諸武卒都服他管,你要是將金銀都交出去,最後真要能成什麼事,你可撈不到什麼好處啊!”

“這節骨眼算這些賬作甚?”徐懷有些粗枝大葉的說道。

“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何況你與徐武江只是族叔侄,”柳瓊兒說道,“就拿這金銀來說,你要挨家挨戶白送三五十貫錢去,他們初時會感激你,但時日一久,他們便想從你這裡得到更多,有良心能記住恩情的卻不會有幾個——你以爲個個都會像徐武良那般真心對你?”

“武良叔卻是對我好!”徐懷笑道。

徐武良居於柳條巷,平時葛賴皮等人上門討債,他都隱忍賠笑,但在見到葛賴皮對自己心懷怨毒後便出手殺人,這樣的維護之情,徐懷他自己都難以想象,不敢奢望再有第二人能如此待他了!

柳瓊兒繼續說道:“而今日叫他們一個個從你這裡拿走金銀,都叫他們寫下借條,那不管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也不管到什麼時候,這都是他們欠你的,在你面前都要低上一頭。你說這賬目要不要算清楚?”

“你平時在悅紅樓也沒事盡琢磨這些?”徐懷好奇的問道。

“你說我在悅紅樓,不琢磨這些,該琢磨什麼?你真以爲我琴棋書畫皆擅,就能在那火坑時不被別人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啊?”柳瓊兒覺得被徐懷看輕了,神色有些黯淡,幽然道,“你也不要覺得我心機深,即便是真正落草爲寇,每次打家劫舍,一半錢財歸入公庫,一半錢財諸當家頭目攤分,這都是有規矩的。”

徐懷微微一怔,才突然想明白過來,柳瓊兒在悅紅樓好聽客人的牆角,實非什麼惡癖,而是想多些從火坑裡掙扎出來的資本吧。

“你說的很有道理,賬目算清楚是比較好,”徐懷收起嬉皮笑臉的樣子,正色說道,“我在金砂溝跟十七叔他們說過,這次從鄧珪那裡順手牽來兩百餘貫錢。我這麼說,主要也是不希望其他人見財眼開,起分財遠走的心思。所以這筆金銀,你拿兩百貫錢出來交給十七嬸——這算是我之前所說那番話的一個交待,剩下的便說都是你從悅紅樓帶出來的。你等武良叔回來,也跟他說一聲。這以後誰要從你這裡拿錢,都算拆借,要給你寫下字據……”

“你不嫌我太心機就好。”柳瓊兒說道。

“怎會?這事怎麼說,都是我強拽你進來的。”徐懷哂然一笑,說道。

從悅紅樓贖身,到鐵石巷置辦宅院,再撤回到鹿臺寨來,這幾樁事連著發生,可以說是應接不暇,連個喘息的空當都沒有。

她不知道徐懷這個年紀,怎能如此淡然,但柳瓊兒她自己滿心慌亂,到這會兒都還沒能真正定過神來。

她此時勸徐懷算清楚賬目,與其說是替徐懷出謀劃策,不如說她更想著找到能發揮她作用跟價值的事拽在手裡。

這樣才能在這夥賊不像賊、兵不像兵的羣體裡,找到自己的地位,慰平自己的心慌。

要不然,她算什麼?

徐武良很快就返回來,徐懷怕柳瓊兒張不開口,他直接將清賬之事說給徐武良聽。

“這麼做最好!”徐武良拍著大腿叫好,說道,“我剛纔跟荻娘、蘇老常、徐灌山他們商議這事,也是說他們牽頭去辦這事,但諸多用度都暫時從柳姑娘這裡支借……”

徐武良心思沒有那麼細,但也清楚柳瓊兒的根腳淺,不怕她敢昧下這筆錢物,暫時放到她名下,對各方面都有說辭。

“這金銀暫時放到我名下,我也不敢昧徐懷的,但徐武良,有句話我得跟你說在前頭。”柳瓊兒說道。

“你說。”徐武良甕聲說道,不懂柳瓊兒又嘰嘰歪歪想說啥。

“除非徐懷說話,要不然這錢物如何支度,都得我點頭纔算數,你徐武良說話不管用——你要不答應這個條件,我可不想被你們白白推出來當這惡人。”柳瓊兒說道。

“徐懷說將這錢物交給你掌著,將來要有誰想插手,也是徐懷討進門的新媳婦找你,我管這事做甚?”徐武良說道,又將婆娘、女兒小環從屋裡喚出來,吩咐她們即便在南寨,這院子裡也是柳瓊兒掌事。

徐懷看天時尚早,伸了一個懶腰,說道:“我這得去找徐武磧,將那張長弓討回來!”

諸武卒從軍寨帶出兩把神弩臂、六把長弓,算得上利器,但他們在南寨這邊僅有一把長弓,昨日還被徐武磧強行繳走。

他當然得想辦法將這張長弓拿回來,順帶看看北寨那邊的動靜。

徐武良不放心徐懷一人過去,說道:“徐武磧翻臉不念舊情,你去找他,怕是討不回那張長弓,更不要說徐武富父子居心不良——我陪你走一趟。”

…………

…………

出南寨,就是玉皇嶺的北坡草場,此時正值三月末,樹稀草茂,一羣羣牛馬正在坡地裡啃食著青草。

徐懷站在寨門外,沒有急於下山去北寨,而是看著這樹稀草茂的北坡,聽風聲裡雜夾著牛馬嘶嘯。

雖說玉皇嶺北坡,加上左右山地可利用的草地,加起來有近萬畝,但天然草場的載畜量很有限,粗粗估算驢牛騾馬等大型牲口約七八百頭,還同時有近三千頭羊放養於此。

徐氏先祖遷徙玉皇嶺的歷史,只要進族學都會有講,徐懷也對此也很熟悉。

那時中原剛剛結束戰亂,大越王朝初創,天下人丁銳減,爲休養生息,朝廷獎勵生產,基本上丁壯都得授田,規模之大是今人所難想象。

當時玉皇嶺徐氏加幾家小姓,總人口都不到五百人,完全沒有能力徹底開發這麼大片的土地,耕牛等大型牲口也僅有四五頭,故而南北坡的草場、山林都劃歸爲族產。

差不多在三四代人苦心經營之後,北坡草場才形成一定的牧養規模,但宗族家主傳到徐武富曾祖父,北坡草場以及青柳溪兩岸的肥沃田地,通過不斷的置換、兼併,大規模往少數人頭上集中。

徐武富曾祖父之後,又衍生出十三房,包括這一輩家主徐武富以及徐仲榆、徐伯鬆等家在內,在玉皇嶺最爲富貴,血緣關係也最近,在玉皇嶺又被稱上徐房。

玉皇嶺大片的田宅草場,乃至在淮源、泌陽經營的棧鋪、騾馬市都主要集中在上房徐手裡。

而徐武坤、徐武良、徐武磧以及徐懷的父親徐武宣,雖然以追溯五代先祖的小宗之法算,還沒有出嫡支,但已徹底破落了,跟其他旁系族人以及小姓一樣,都統稱爲下房徐。

當年落草爲寇、最後收編到靖勝軍的,都來自下房徐。

這一“上”一“下”,就隔開了兩個絕然不通的世界。

徐懷心裡也是奇怪,怎麼有這樣的感觸,默默的與徐武良往北寨走去。

走入北寨,一條土道直貫北門,接青柳溪河橋,往北可去淮源,在這條寨中土道的中心,有一條石板橫街與之正交。

這條橫街便是北寨的富人集中區,除徐武富外,上房徐還有六房宅院都座落在這條橫街上,從橫街走到東首,北側爲徐氏宗祠,南側爲族學;有一條小巷從橫街往南延伸進去,巷東習武爲獲鹿堂,巷西習文爲鹿鳴堂。

傳聞徐氏先祖避戰亂遷徒桐柏山中,經玉皇嶺看到有白鹿立於石臺之上,落腳之後修坊建寨,遂名鹿臺;而諸寨內較爲重要的建築以及不多的街巷,多以鹿爲名。

徐武磧、徐武坤等人平日除了跟隨徐武富在沁陽等地辦事,他們還是獲鹿堂的槍棒教習,徐懷當然是直奔獲鹿堂來堵。

與鹿鳴堂書塾不同,獲鹿堂前後四進院子,當中一進院子最爲開闊,是一個能供兩百列陣的小校場,也是獲鹿堂的演武場。

鹿鳴堂、獲鹿堂的院牆都不高,也沒有必要搞深宅大院,浪費建築材料,徐武良就留在演武場外;徐懷爲免有心人抓他把柄,將佩刀摘下來給徐武良,獨自空手往演武場裡走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九章 馳援第五章 駐與戍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章 京師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十二章 北城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五十章 編軍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三章 難民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九章 馳援第五章 駐與戍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五十七章 統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事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章 京師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十二章 北城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六十章 撤軍議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喜訊第五章 駐與戍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剛克剛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六十五章 風光各異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七十一章 其人之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五十章 編軍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四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噩耗頻傳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三章 難民第三十章 西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建鄴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烏敕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宣化县| 沙河市| 鱼台县| 淮滨县| 聊城市| 垦利县| 保靖县| 新乡市| 海城市| 东辽县| 磐安县| 准格尔旗| 西城区| 峨山| 敦煌市| 平舆县| 界首市| 手游| 哈密市| 彰化县| 阆中市| 隆尧县| 乐安县| 彰化市| 通化县| 苏尼特左旗| 甘谷县| 息烽县| 通州市| 平山县| 龙井市| 泾川县| 牟定县| 鹤庆县| 佛山市| 舞钢市| 凯里市| 巴塘县| 甘德县|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