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五章 城頭

自虜兵南寇以來,商旅禁絕,鞏縣對著黃河的北城門以及對著虎牢關道的東城門,大白天也是緊緊關閉,禁止人員進出。

此時普通的平民百姓,要麼拖家帶口西逃,離東面的虜兵越遠越好,要麼就留在有土圍子或城牆保護的村寨、城池,沒有誰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敢穿城過寨往東面的虎牢關、滎陽、鄭州等地而去。

因此,景王趙湍就算不對鞏縣城中民衆隱瞞他的身份,一時半會還不虞消息會泄漏出去。

大股虜兵出現黃河北岸,這時候還沒有意只到鞏縣城內的守軍已經發生了變化,確定冰層沒有什麼問題,便照著既定的計劃,先踩著冰層到南岸來,然後又沿伊洛河兩岸往西南方向的偃師徐進。

當然,虜兵也不會完全放過鞏縣,有三四百名騎兵從伊洛河東岸的大部隊裡分離出去,穿過凍得結實的溼地、疏林,往鞏縣城池這邊逼近過來。

這支騎兵最終在距離鞏縣北城門約三百步遠的一座樹林前停下來。

相比較徐懷他們在在朔州金城晉公山南麓接觸到的、由色目諸部降附兵卒組成的邊翼騎兵不同,這三百多虜騎約有三四成兵卒穿有鎧甲。

這些披甲騎兵,除了腰間挎刀、身負騎弓外,馬鞍旁還懸掛戟槊橫刀等長兵以及弓梢更長的步弓及方盾。

“赤扈人所御兵馬,有諸色名目降附人馬,有輕騎及步戰及攻城甲卒,但赤扈人崛起於漠北,最初時僅有十三部聯盟,而這十三部戰兵這些年南征北戰,又不斷從附降軍挑選精銳補入,戰鬥力最是精銳——這些人馬應該就是赤扈本族精銳了,”

徐懷跟景王趙湍介紹停在城外這部赤扈騎兵的情況,說道,

“賊酋要用兵馬封鎖偃師、鞏縣西南與洛陽的通道,必然要考慮會跟秦鳳、延鄜等五路勤王軍的前鋒精銳撞上,他們不可能都用色目諸部兵卒組建的邊翼兵馬,這時候將一部分作戰強悍的本族精銳填進來充當骨幹,卻也不叫人意外……”

迫近鞏縣的這部分虜騎停在樹林外,並沒有因爲小窺城中的守軍就放棄警惕,大部分人穩坐馬鞍,停在遠處朝這邊眺望過來,最終僅有二十餘騎繼續驅馬往城下壓來。

“這二十餘騎,馬鞍旁都掛有弓梢更長的步弓,應是赤扈人中的善射者,”徐懷跟景王趙湍說道,“赤扈人用兵馬將敵兵圍住後,也會先用善射者下馬射敵,爭取儘可能射殺敵軍、動搖其鬥志,以便爲接下來的強攻減輕壓力、奠定輕易擊潰的基礎。赤扈人人皆擅騎射,從中挑選出來的善射者,箭術更是超羣,殿下,我們還要稍稍站後一些觀戰!”

鞏縣城樓的垛口建得內寬外狹,通常情況下能遮攔絕大部分的箭矢。

絕大部分的弓箭手於陣前對射,更多是以數量取勝,以密集箭雨壓制對方,能在百步外精準射擊的神箭手,放在任何一支軍隊裡,都是極稀罕的人物。

不過,看到二十多名善射的赤扈騎兵,攜步弓逼近城下,徐懷還是不敢大意。

他從身後士卒手裡接過一面盾牌,又拉景王趙湍稍稍退後一些,避免臉面從垛口處暴露出去。

景王趙湍雖說是養尊處優之軀,但他的心志放在王公大臣裡,已經算相當沉穩的。兼之有前幾天遇險的經歷,又在徐懷率部護送下冒險穿著虜兵的封鎖區趕來鞏縣,景王趙湍這時候看著虜兵往城下逼近過來,已經是相當鎮定自若了。

他還不忘拉了面色有些發白的鞏縣知縣高惠鴻一把,讓他稍稍往後站開一些,又吩咐幾名侍衛拿盾牌護到高惠鴻、喬繼恩、陳由貴等人身旁,以免他們有什麼閃失。

高惠鴻、喬鴻恩、陳由貴等人驚醒過來,皆勸景王趙湍下城樓暫避。

景王趙湍搖頭說道:“社稷危難,正需將臣士卒勠力同心、捨生忘死爲朝廷拼搏,本王要替父皇分憂,豈能惜身不敢直面虜賊的箭矢?”

不管真假,高惠鴻、喬鴻恩、陳由貴都表現出一臉的激動,願爲大越江山社稷粉身碎骨,也沒有人敢獨逃下城樓。

二十多名赤扈騎兵在一箭之地外停住,下馬後換下射程更遠、洞穿力更強的步弓,朝垛牆這邊射箭。

鋒利的箭簇先是零散的射在垛牆上,“啪啪”作響,磚石碎濺——這只是虜兵校準射點,很快射過來的羽箭就越發精準起來。

一支支利簇通過垛口的直接射上城牆,這相當還好防備,還有一些箭簇越過垛牆、帶有一定角度的拋射過來,也有相當高的準確度。

守陵軍甲卒平時不會參與城池的防守,喬繼恩、陳由貴也拖延著,這時候沒有下定決心讓守陵軍登上城頭參加防禦。

這時候城頭守兵還是以縣弓刀手及臨時招募的鄉勇爲主,絕大多數士卒連最簡陋的皮甲都沒有,更不要說遮擋箭矢的鐵盔了。

站前排的士卒心裡再緊張,還知道借垛牆及木盾遮擋,後排的兵卒提防心就嚴重不足了。

城牆上的守卒又太過密集,這叫後排士卒的視野嚴重受限,等到箭簇拋射過來,他們已經完全來不及閃躲,很快就不斷有人被利箭射中臉面或頸脖。

絕大多數中箭的人,只是受創,叫箭簇破開皮肉鑽入骨中,痛得“嗷嗷”慘叫,城頭頓時間慌作一團。

縣尉司幾名武吏想要景王及諸多郎君面前有所表現,在混亂中大聲喝斥,催促弓弩手拿起弓弩對城下的虜兵還擊。

城頭守軍善用步弓者不多,但有十幾具操作簡便的神臂弩。

神臂弩強是強,其在六七十步的距離,穿透力最強,但過了這個距離,穿透力、射速就極劇蓑減,並無法威脅到一百步開外的虜兵弓手。

“要不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看到魏大牙率領數十甲卒從後面登上城牆,郭君判拿了兩把柘木步弓走到徐懷身邊來,準備遞一把強弓給徐懷,低聲問道。

他們站在三丈餘高的城牆之上,開弓對射更有優勢,即便是普通的柘木步弓,有效射程還能多延伸出二三十步。

徐懷搖頭說道:“虜賊暫時還無意強攻鞏縣,我們還是要先放他們過去!”

見景王趙湍也滿懷期待的看過來,徐懷又解釋道,

“我調數十甲卒上城頭,是防止虜兵會附城強攻。現在看,虜兵並沒有附城強攻的意思,而殿下如定海神針在站在城樓倉皇撩陣,將卒心思穩定,虜兵見無機可趁,必然會繞城過去,暫時勿慮也!”

景王趙湍點點頭,明白此時賊兵強盛,他們進城才兩三個時辰,什麼準備都沒有,暫時還不宜去撩撥強賊,又指向那幾個慌手慌腳指揮守軍躲避射擊及反擊的縣尉司武吏,有些擔憂的問徐懷:“這些人可堪用?”

“殿下願意用便堪用,再者說,殿下這時候似乎也沒有什麼能挑挑摘摘了!”徐懷笑道。

見徐懷絲毫不以城頭守軍的慌亂爲意,景王趙湍也徹底平靜下來,笑著說道:“你還說我是定海神針,我說你纔是我的定海神針;有你在,我相信鞏縣一定能守住,而且能守得很好!”

“殿下謬讚。”徐懷謙道。

景王趙湍這時候看向左右,對喬繼恩、陳由貴、高惠鴻等人振聲說道:“徐軍侯乃靖勝軍帥王孝成之子,幼年爲奸佞所害,不得已藏身草莽,但黃土難埋真金,他在桐柏山剿匪、雲朔邊釁中都屢立大功,得以弱冠之年便任天雄軍第十廂都虞侯,是我大越少有的青年英傑也。徐懷南歸後編入在胡楷胡使君麾下效命,出知新置楚山縣知縣兼楚山都巡檢使,爲胡使君操訓、統領五千精銳,原本就能爲抵禦虜賊再立大功,但於鄢陵視敵時,與我相遇,爲避敵往來鞏縣,暫時難歸蔡州。我現在將守城之事,皆委以徐軍侯,所有軍將武吏,由歸徐軍侯管制,你們皆不得擅加干涉,你們可有意見?”

徐懷的將職,已經不比身爲守陵軍都指揮使的陳由貴稍低,又有諸多戰功襯托,景王趙湍使徐懷主持守城之事,是非常名正言順的。

縣兵及守陵軍在縣尉及都指揮使陳由貴等人的統領下,理論上也應該聽從徐懷的調度安排。

不過,考慮鞏縣接下來所吸引的攻勢將異常的猛烈甚至慘烈,對鞏縣現有的守軍進行僅僅限於指揮、調動等一般程度上的節制,是遠遠不夠的。

景王趙湍現在要解除陳由貴及縣尉等人的統兵權,將所有守軍,都交給徐懷直接管轄,以便徐懷能徹底的重新安排鞏縣城防事務。

“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請殿下任命張辛軍侯爲監軍使,監斬一切違抗軍令、違抗殿下諭令以及臨陣脫逃的將吏士卒……”徐懷也不看喬繼恩等人的臉色,沉聲請景王趙湍使張辛監軍、執行軍法。

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九章 泌陽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
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黨同者聯兵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軍而上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峽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三十六章 統兵第五十八章 孤卒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二十一章 舊憶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九章 泌陽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章 途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岫岩| 云龙县| 繁峙县| 东丽区| 五莲县| 莱芜市| 江都市| 轮台县| 定边县| 德化县| 南澳县| 博白县| 新晃| 佛学| 兰坪| 卢龙县| 阿克陶县| 巴彦淖尔市| 册亨县| 麻阳| 兴城市| 隆化县| 清河县| 砀山县| 缙云县| 镇康县| 香格里拉县| 马关县| 扬州市| 甘肃省| 南木林县| 治多县| 永福县| 泊头市| 建阳市| 宕昌县| 松阳县| 康平县| 奉节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