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

(這兩天有些事,明天全天還要參加一個活動,只有一章提前放出……)

董其鋒!

董其鋒身後二十人皆普通賊兵裝束,卻是徐懷一直以來想捕捉卻沒有捕捉到的蔡府私蓄|精兵。

唐夏率十數騎兵,這時候想從側翼切入敵陣,他卻不識董其鋒的真面目,看見小隊賊寇步戰敢向他們迎面殺來,見獵心喜,一騎當先便執長槍往董其鋒當面刺去。

“小夏後退!唐夏後退!”

徐懷、盧雄同時大叫提醒已是不及,董其鋒猙獰一笑,前衝的身形在瞬然間滯停住,反手一刀壓打在唐夏的槍刃上,又在瞬息間從不同角度連斬四刀於槍桿上,令唐夏感覺手中長槍被無形巨力纏住。

他不甘心棄槍後撤,人跨坐馬鞍上難以靈活轉動,董其鋒左右二人以更快速度殺出,兩桿長槍如毒蛇噴舌,往唐夏左右腋胸透甲扎入,左右兵馬皆救之不及,眼睜睜看著桐柏山年輕一代難得一見的好手,迎面就被敵賊殺死!

盧雄還是晚到半步,他此時還在十步之後,右手刀脫手飛射而出,卻被董其鋒輕鬆打落;董其鋒身後二十人,以三人一組快速撲前,刀光輪動,犀利無比的往那些要將唐夏屍體搶回去的兵卒頭上籠罩過去……

“盧爺來這邊替我!”

徐懷縮身往後連退,使徐武坤、唐盤帶人居前頂住陳子簫、郭君判、潘成虎他們的刀鋒。

他大叫著使盧雄疾步奔來接替他退後留下來的空當,避免徐武坤、唐盤二人再演悲劇,他退到鄭屠身邊,接過短弓,一腳踏住馬鐙子,一腿半跪到戰馬的鞍座穩住身形,從身後的陳貴手裡不斷接過羽箭,亂箭如狂風暴雨一般往董其鋒那邊狂|泄而去,遏制他們從左翼瘋狂收割人命的速度,助徐四虎將左翼陣腳穩住。

徐懷要在己方陣列之中以亂箭壓制左翼敵賊,不得不讓自己暴露出來,後陣的賊寇弓箭手,也都紛紛開弓朝他射過來,箭羣密如狂風暴雨覆蓋過來,打在瘊子甲上“噼啪”作響。

如此暴烈的對戰,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持續太久。

陳子簫見不能第一時間將這一路淮源兵馬打崩掉,與郭君判、潘成虎自然也是壓下速度,使身後的兵卒往前涌進交戰,以便他們換得喘息的機會,要不然他們也支撐不了多久。

董其鋒爲了僞裝,同時也是爲了能打突襲快攻,所部刻意沒有裝重甲。

他沒有想到徐懷在陣中射出的亂箭既快且準又狠,射箭也射出暴烈兇猛的氣勢。

他在接過盾牌遮擋之前,左肩也被一箭射穿皮甲,迫使他不得不退後暫避;而他身邊更有三人被亂箭在混戰直接射中面門而死,衣袍內所穿的皮甲沒能發揮半點作用。

好恐怖的速射亂箭,有如瘋魔一般。

董其鋒只得讓手下先穩住腳,他藏身盾陣後,眼眸微微斂著好些年都沒有感受到的驚懼。

難怪郭曹齡會被這豎子殺死,真是好兇猛!

“殷鵬,不得輕進,盯住那疤臉狗賊,他進你進,他退你退!”

盧雄將從後方奔援過來、滿心要想直接率部莽殺進敵陣的殷鵬喝止住,轉身看徐懷右臂血水滲出,那是強行快速開弓,筋肉被拉傷所致,只是不知道傷有重。

雖然多爲二重連珠箭、三重連珠箭速射,但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口氣將兩囊羽箭射空,將董其鋒等人從左翼突然發動的暴襲遏制住,自己右臂要能沒徹底廢掉,還能拿得起長弓,就已是強悍到驚人的地步了。

平時看他亂射諸女啞啞亂叫,還真沒有什麼感覺。

而瘊子甲再強,但徐懷那麼長時間暴露在高處,前後還是有五支羽箭從左肩、右腋等處的甲葉縫隙間射入。

盧雄暫時也看不出徐懷所受箭創有多深,箭簇有沒有被甲片卡住,但徐懷這時候還能撐住,他就不能當著將卒的面詢問這些細節,以免亂了軍心。

他只是接過這邊的指揮權,讓徐懷有更多的時間喘息。

而賊軍在這個方向集結的精銳太多,他們只能迴歸到正常的戰術選擇上來,重點盯住陳子簫、董其鋒、郭君判、潘成虎等人。

他們動,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將他們的攻勢遏制住;他們退,這邊也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喘氣、重整鋒線,並從後方調更多的精銳補充進來。

其他時間只能讓普通兵卒在接戰的鋒線上廝殺、拼消耗,拖緩戰鬥的節奏。

他們也必須在這裡撐住,以換取徐武江、鄧珪在另外兩個方向上,先一步獲得決定性的戰果。

…………

…………

誰都難以想象淮源鄉營與黃橋寨賊兵之間的決戰,會爆發得如此猛烈、暴烈。

賊軍先一步將精銳集中到主寨,決戰展開後,第一時間便以難以想象的暴烈,進攻往東北方向展開的淮源兵馬,一波接一波的攻勢,兵鋒就像凌厲的鋒刃,將這個方向上的淮源兵馬一層層剝下來斬碎。

徐心庵、殷鵬、唐盤、唐青等人跟徐懷打了好幾個月的順風仗,這一次才真正嚐到正兵對決的慘烈,他們都一度以爲支撐不下去。

然而除了有徐懷、盧雄這樣的強者在,以徐氏族兵爲核心打造的先登營,比他們自己想象的都要強、都要穩。

刀矛牌盾在面容質樸的普通兵卒手裡,是那樣的穩健。

他們玩不出二段勁、三段勁這樣的花活,氣力也談不上絕強,但同進退、共死生的攻守意識彷彿鑄入骨髓之中。

陳子簫、董其鋒這樣的好手,一刀劈來重逾千鈞,一人扛不住,就兩人扛、三人扛,一面盾牌、兩三支、三四支槍矛攢往一處,陳子簫、董其鋒就真敢拼一個以傷換死?

徐武坤、徐心庵、唐盤、殷鵬、仲和、唐青等人身手是都還不能算一流,但身邊隨時都有一兩組三五人組成、攻守意識又極強的悍卒共進退,使得他們就像飛沫直濺的激流中一樽樽不容摧毀的黑色礁石,頂住賊軍有如狂風暴雨一般、一波接一波的攻勢。

不能一步將先登營打潰,抵抗意志難以動搖,陳子蕭很快也不得不輪換鋒線上的兵卒打消耗戰、打持久戰,將正面的攻勢放緩下來,要不然他們這邊便要先撐不住了。

而在西南往敵西小寨及北面往敵前寨的這兩個方向上,即便淮源鄉營緊急|抽走一部分精兵,加強先登營在正面的抵抗,淮源鄉營卻始終持有相對的優勢。

拉鋸戰持續到午時,徐武江親自兵馬,最先將敵前寨方向的賊軍擊潰,勝局也就在這一刻鎖定。

陳子簫、董其鋒看不到在短時間將淮源先登營擊潰的可能,甚至還要放棄西小寨方向、被淮源先登營切斷的殘軍,最終趕在徐武江、鄧珪親率兩部兵馬包抄過來之前,毅然率主寨方向的殘存賊軍,繞過黃橋寨,直接從黃橋寨西邊的小徑,遁入桐柏山北嶺深處。

那條小徑通往淮瀆舊寨,入口很狹窄,地勢也險。

除了徐懷、盧雄坐鎮的主戰方向,淮源鄉營在其他兩個方向也是全軍壓上廝殺半日,幾乎所有將卒都輪番上陣廝殺過兩三回,都精疲力盡。

徐懷、盧雄、唐盤、徐心庵等人都無力再戰——徐懷受傷不重,五處箭創都因箭簇被甲葉卡住,入肉都不深,但他歇手一兩個時辰,筋肉深處都在劇痛抽搐。

而先登營自唐夏以下,戰死五十人,傷逾百人,仲和、韓奇、周健雄等人都身負重創;而淮源鄉營在這一方向,還戰死步卒、刀盾手一百六十餘人——整個戰場淮源鄉營戰死超過三百人,可以說是匪亂持續到當前最爲慘烈的一戰。

當然,戰果也是輝煌。

除了一舉成功收復黃橋諸寨、打通西進的通道外,陣前斬殺周添、牛拐二等賊將,殺死殺傷及俘虜賊軍一千二百餘衆。

除了有一部分賊兵散亂逃入四周的山嶺之中,差不多有四百多殘匪隨陳子簫、董其鋒等人從黃橋寨以西遁入北嶺深處。

這一部分殘匪卻是戰鬥力最強的。

目前徐懷不能親率先登營這樣的精銳戰力當前鋒,鄧珪、徐武江都不敢輕入北嶺追剿殘寇。

稍作休整,黃昏時鄧珪、徐武江集結八百兵馬,計劃連夜沿走馬道西進,去策應知州陳實,然而從西面過來的潰兵先一步帶來三千州兵午時在理塘寨爲高祥忠、仲長卿所部夾擊打潰的消息。

知州陳實、泌陽縣尉朱通等官吏都生死不知。

即便料到賊軍有實力兩頭設伏,對州兵最終覆滅於理塘寨一事,徐懷也是默然無語。

他依舊沒有去參加鄧珪緊急召開的軍議,裹傷站在黃橋寨的望樓之上,眺望殘陽似血。

雖然這一仗非常殘酷,勝也只能說是慘勝,卻非常之必要。

倘若不然,淮源鄉營即便按兵不動,待賊軍擊潰州兵之後,意態猖獗,也必然會躍躍欲試來往東攻打淮源鄉營,到時候依舊是少不了需要一場惡仗挫其鋒銳。

這是不可避免的一仗。

“……”

數匹快馬簇擁一輛簡易馬車,從東面快速趕來,看到爲首兩名騎士是徐武良與殷鵬,徐懷頓住步伐,沒有走下望樓。

先登營成立迄今打的都是順風仗,然而今日除了唐夏直接戰死沙場外,淮源另一名後起之秀周健雄也被陳子簫一槊刺穿胸口。

殷鵬與周健雄手足情深,午時便不顧自身傷勢,快馬趕去金砂溝寨報信,想接周健雄父母趕過來見最後一面,而周健雄卻已在半個時辰前闔上雙眼。

先登營這一仗戰死五十二人,算上較重傷勢的,更是接近半數;徐氏族兵在先登營佔比不到一半,但由於極強的軍隊攻守意識,在這一仗也承受最大的壓力,總計有十九人戰殞,重傷及極可能會留下殘疾者也有九人,傷亡比都超過半數。

這種情況下,午時徐懷便算還有餘力,也無意再率兵馬進入北嶺追剿殘寇了。鄉兵守土有責,賊匪來了抵抗之、驅逐之,卻沒有剿滅匪亂的責任。

更何況就算淮源鄉營戰力爆棚,陳子簫等人一旦見機不對,率賊軍逃出桐柏山去,淮源鄉營在接到州縣乃至路司的徵召之前,是無權越境進行作戰的。

然而徐懷也無意去見周健雄等人趕來收屍的父母,他得學會鐵石心腸。

這一場惡戰死傷五六百人,在極可能將隨建和元年而來的滔天大禍中,又要死傷多少健銳,才能避免整個中原大地淪爲異族鐵蹄蹂躪的養馬地?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章 編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五十章 圍困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六十三章 戰書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六十一章 新使赴任前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牽涉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章 編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七十六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三十八章 奏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七十九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二百七十五章 禪讓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五十章 圍困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八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六十三章 戰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稻城县| 霍山县| 阿克陶县| 萝北县| 宿迁市| 四平市| 临泽县| 垫江县| 青神县| 吴川市| 镇平县| 宝丰县| 怀仁县| 都匀市| 利川市| 南涧| 芦溪县| 仪征市| 彭州市| 杭锦旗| 通州区| 磴口县| 武宁县| 泗水县| 历史| 丹阳市| 金门县| 叙永县| 平果县| 潞西市| 囊谦县| 清原| 和林格尔县| 安阳县| 彭泽县| 嫩江县| 锦屏县| 蕉岭县| 唐河县|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