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望山津

望山津乃是新蔡城東北側、橫渡汝水的渡口,北接從潁州沈丘縣南下的驛道。

望山津原先僅是渡口,在得知嶽海樓所部從許州移駐陳州的消息後,楚山就緊急調集上百舟船,用纜繩在望山津架設浮橋。

倉促之間在北岸所立木樁數量有限,入地也不夠深,整個夏季汝河水勢洶涌,短短兩個月裡,浮橋被沖垮三次。

不過,浮橋架設在汝水之上,只有要難民趕到,稍作休息就可以直接渡河南下,要比用舟船來回擺渡快多了。

畢竟渡口就那麼點地方,一次也無法停靠太多的渡船,而很多難民都牽著牲畜南下逃亡,小型舟船一次又能裝載幾頭大型牲口?

北岸渡口前紮下兩座小型營寨,粥場設於渡口前的空地上。

徐懷等人趕回望山津,天色將暮,浮橋前還有百餘難民正等著渡河。

史軫、王舉、杜武等人走過來,問道:“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王舉率侍衛親兵營大部駐紮於望山津;而經新蔡疏散難民南下,乃是楚山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史軫也將手頭其他事務丟下,專程跑到新蔡來主持。

徐懷讓人將柳越亭三名傷者送入營寨救治,將途中遇到僞楚軍斥候屠殺從商水縣難民之事說給史軫、王舉知道。

“柳之敬已經遇害了啊?”杜武惋惜問道。

徐懷點點頭。

他們之前就已經接到柳家集被僞楚軍攻破的消息,但那邊臨近潁水,僞楚軍有上萬兵馬在潁水南岸活動,徐懷又不打算此時就出兵到汝水北岸,柳家集更具體的傷亡情況之前還不是很瞭解。

“你認得我不?”杜武走到少年面前問道。

看杜武身穿鎧甲,如刀削斧刻般的削瘦臉龐滿是風霜色,少年遲疑的問道:“杜武叔叔……”

杜武原本是蔡州刀客,年少時任俠遊走江湖,後犯事爲鄧州大豪朱承鈞所救,便做了朱家門客,追隨朱承鈞在鄧汴等地販馬爲業。

朱承鈞犯事流充嵐州,其他門客都一鬨而散,唯有杜武與朱承鈞之侄朱世聰追隨左右,於嵐州歸入徐懷麾下。

朱承鈞此時出任兵馬都監司提點公事,配合潘成虎、郭君判執掌廂軍;朱世聰於牧馬監任管事,給徐勝當助手。

杜武則在天雄軍第一廂都虞侯唐盤麾下任指揮使,同時兼領新蔡巡檢使。

新蔡不是楚山防禦重點,之前僅杜武所部駐守新蔡。

杜武年輕就交遊江湖,追隨朱承鈞,對唐鄧蔡陳等地的強豪人物更是熟悉,曾多次在柳家集做客。

奔襲太原一戰過後,徐懷回到楚山執掌天雄軍及楚山行營,除了在新蔡、確山、真陽三縣下堅壁清野令,還派人到汝水、潁水以北聯絡地方勢力,遊說他們率領族人、鄉親南撤。

柳之敬就在遊說的重點名單之中,周景甚至還親自拿著朱承鈞、杜武的介紹信前往商水柳家集走了一趟。

奈何柳之敬這樣的人物在江湖上頗有名望,關鍵時刻卻放不下良田美宅猶豫不決,直到僞楚軍渡過潁水攻陷柳家集而致家破人亡。

不過,像柳之敬這麼拖泥帶水的人物也不是一個兩個;甚至潁水以北許、陳等地很多地方強豪,爲陳州屠城所震懾,最終選擇屈附嶽海樓保全自身。

柳之敬拒絕南撤,說白了內心深處未嘗沒有“良禽擇木而棲”的心思;地方強豪對朝廷並沒有太多的忠心,也暗中不少做違禁亂納之事。

不過,柳之敬這些人沒有想到是,嶽海樓雖然在陳州屠城之後,對陳州、許州其他地區的地方勢力採取招撫策略,但對潁水以南的地方勢力卻無招攬之意。

這主要是嶽海樓短時間內並不奢望能直接撕開汝水防線,他將潁水以南、汝水以北的區域視爲緩衝區。

僞楚軍一方面不希望這一地區的地方勢力爲襄陽所用,另一方面其在陳州軍用物資依舊極度緊張。

從長計較,嶽海樓不得不在潁水以北行招撫安民之策,就只能將近期搜刮的重點放到潁水之南,自然是要攻破一座座村寨塢集,大肆燒殺劫掠,將每一粒糧食、每一尺布匹都榨乾淨。

當然,徐懷以後還需要這些遭受僞楚軍殘害、被迫南逃的地方勢力爲楚山所用,這裡面的微妙自然不會再去點破。

“這兩天從望山津南下的難民,明顯減少了許多,可能就此要暫告一段落了。”史軫說道。

汝水與潁水大體平行,都是從西北往東南流入淮水,從襄城、召陵、上蔡、新蔡以及汝口所在的淮川,五城倚汝水而建。

雖說新蔡境內的汝水河段,僅有五十餘里,但僅有楚山在此搭設了一座浮橋,而襄城、召陵、上蔡以及下游淮川僅僅是憑藉原有渡船幫著難民南下。

汛季汝河水大浪急,召陵、上蔡等地僅僅依託少量的舟船擺渡接人,速度極慢,迫使大量的難民都聚集到望山津來渡河南下。

過去兩個月時間裡,將有十四五萬難民從望山津渡過汝水。

陳州大屠以及僞楚軍在汝水北岸大肆燒殺擄掠,也令新蔡、確山、真陽三縣遲遲不動的民衆醒悟過來,紛紛與汝水北岸的難民,經師溪河口以及周橋的浮橋南下逃難。

大多數難民最終還是選擇繼續往荊湖、襄陽等地以避戰禍,但還是有近兩萬青壯,加上眷屬家小四萬多人選擇留在楚山。

這些人大部分都有親友爲僞楚軍殘害,選擇留在楚山,想著爲抵禦胡虜出一分力。

當然楚山此時的財力還極爲有限,沒有辦法將兩萬青壯都編入軍中,目前只是挑選千餘健銳作爲後備基層軍吏編入軍中先培養起來,其他人都送入楚山、信陽兩地安置。

好在一步精鐵冶煉法經過兩個多月的摸索,算是初步成熟起來。

除了十八里塢新建兩座連塘高爐外,還在白澗河上游以及平靖關附近,將有著較好煤鐵資源的三座私家鐵場徵買過來建造連塘高爐,僅這三地就能吸納七八青壯勞力。

皇太弟趙觀入主淮南,僅在徐州、宿州以及楚山駐紮三萬兵馬,卻將逾七萬兵馬都移駐壽州以及壽州南部的廬州,擺明了是要將淮南當作自家地盤經營,甚至對襄陽還懷有極大的戒心。

這時候不管楚山所出精鐵多價廉物美,也沒有辦法借淮水河運輸入淮南。

徐懷對此也沒有指望。

信陽有陸路經平靖關、武勝關通往荊湖北路;桐柏山道可通往南陽;白澗河上游,玉皇嶺、歇馬山往南也新闢山道通往隨州。

現在楚山有富足的青壯,只要所冶煉精鐵成本足夠低廉,哪怕是肩挑背扛,也能運出楚山販賣。

泌陽有唐河水運接入漢江,現在有富足的青壯,可以組建一支更爲龐大的運輸隊,將所冶煉的精鐵通往泌陽裝船,再經水運銷售荊湖乃至江淮等地。

徐懷初定目標是楚山每月往外輸出五十萬斤精鐵,用這個先將新吸納的近五萬人口養活就好;而五千人規模的運輸隊,也會直接進行準軍事化管理;甚至還計劃在鑄鋒堂的名下,編一支運輸船隊,負責從泌陽將精鐵等物產,運往荊湖、江淮等地販售。

這麼一來,楚山除了保持天雄軍一萬正軍、五千廂軍以及州院、縣衙及鄉司總計一千衙軍編制外,還將擁有三千營造兵以及五千輜重兵的後備編制;此外,鐵監、馬監、匠作院等都直接隸屬於工曹,上萬名匠礦役工,也可以視爲楚山的後備兵員。

唯有這樣的底蘊,徐懷有才信心將桐柏山守得固若金湯。

徐懷進營帳暫歇,想著等入夜後再與周景、史琥等人前往沈丘、太和等地偵看敵情,卻不想天剛黑下來,就有急信從南岸送來。

“……”史軫將急信遞給徐懷,說道,“鄭屠緊急著人送信回來,淮王前日遣使前往襄陽陳情,欲將韓時良部調往泗州!”

“這孫子,一仗不打就要放棄徐州、宿州?”王舉虎目怒瞪,不可思議的問道。

徐懷接過信函掃了一眼,神色平靜的將信函交由記室姜燮歸檔。

徐州控泗水,宿州控汴水,是淮河下游北岸的兩大重鎮,城池堅固,又因爲有泗水、汴水通淮河,不怕被敵軍圍困後援軍無法增援過去,應該來說是守禦淮河下游最重要的兩個節點。

泗州當然也在淮河北岸,但緊挨著淮河,僅僅守泗水,沒有辦法將淮河下游北岸大片地域,都納入大越的統治之下。

當然,徐懷之所以心情平靜,是早就料到這點;而且淮王遣使到襄陽陳情,明面上是請示襄陽,但這也僅僅是給襄陽表面上的尊重,

即便建繼帝不準,淮王也會自行其事的。

這也是楚山最初就行虛外而實內之策的一個主要原因。

要是趙觀以及嚴時雍、葛伯奕、汪伯潛、楊茂彥之流,是敢於積極抵禦赤扈人的。

他們敢於佔據徐州、宿州等重鎮不後撤,必然也會在壽州北面的渦水兩岸,佔據亳州乃至潁州等城,作爲淮水中游的蕃屏。

這樣的話,徐懷當然敢以新蔡爲橋頭堡,對汝水北岸採取更積極的軍事行動。

正因爲預料到淮王一系會徹底收縮到淮河沿岸,意味著赤扈人的平燕軍有足夠的餘力分出精銳兵馬進入潁水沿岸,甚至有能力佔領潁州全境。

徐懷倘若還將主力兵馬部署在孤懸淮北平原之上的新蔡城,唯一的下場就是極可能遭受數倍於己、且有大量赤扈精銳騎兵的敵軍圍困……

現在嘛,倘若形勢不對,他們就可以直接放棄新蔡城,將不多的人馬撤回到青衣嶺、周橋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章 途中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二十一章 處置
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八十五章 劫人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七十七章 交涉第一百四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十九章 相邀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九十八章 餘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二百零九章 安排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章 途中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一百三十章 議策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二十一章 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河东区| 达孜县| 桂平市| 宜宾市| 孝昌县| 宁南县| 河津市| 青川县| 英吉沙县| 门头沟区| 阿合奇县| 西贡区| 鹿泉市| 福鼎市| 芷江| 舒城县| 昌宁县| 山东省| 临汾市| 自治县| 中牟县| 苗栗县| 青冈县| 洛浦县| 平昌县| 中阳县| 天等县| 凤冈县| 崇信县| 武城县| 华阴市| 长乐市| 白城市| 武冈市| 崇义县| 阿拉尔市| 濮阳县| 唐山市| 湘阴县|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