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

鄧珪陰戾的眼神像刀子似的,在浣洗婆子以及今日在衙署前廳守值的兩名吏目臉上打轉(zhuǎn)。

鐵楔子被硬力拉出來的大衣箱,這時候移到臥房中間,鄧珪已經(jīng)將裡面的衣物翻看過一遍,除了那一小袋金銀之外,大衣箱裡密信及其他衣物都在。

晉龍泉、唐天德等人面無表情的站在鄧珪旁邊,也不清楚到底丟失了什麼,但他們也理解鄧珪爲(wèi)何如此震怒。

不管鄧珪這個巡檢使多麼的微不足道,但在淮源鎮(zhèn)他卻是唯一代表朝廷的體面,虎頭嶺賊匪大肆劫殺商旅不說,現(xiàn)在竟然有小賊闖進(jìn)他的房裡,如何叫他不暴跳如雷?

“除了徐家那憨貨,真就沒有別人進(jìn)來過?”鄧珪聲音低沉的再一次問道。

“今日公廨甚是冷清,並無太多人進(jìn)出,我與王甫也沒有同時離開前廳,有誰進(jìn)出,瞞不過我們的眼睛——除了徐懷過來說要找鄧?yán)删A羝瓮猓渌诉^來都是跟我及王甫交待過事情後就走,沒有逗留。而徐懷離開公廨後,便出了軍寨,到這時候都沒有歸來,”一名臉皮黢黑的吏目說道。

“王甫也以爲(wèi)鄧?yán)删?dāng)務(wù)之急,還是趕緊遣人去將徐懷捉住。”另一名吏目附和說道。

徐懷離開公廨時那自言自語的牢騷話,他們並非沒有聽見,甚至在鄧珪回來後發(fā)現(xiàn)房裡遭竊,他們就毫不懷疑的認(rèn)定是唐天德潛進(jìn)來下的手。

不過,徐懷午前離開軍寨之後就不知所蹤,他們此時“如實”交待出來,無人質(zhì)證,鄧珪都未必能奈何得了唐天德。

他們心想著與其因此得罪唐天德及他背後的唐家,還不如先推到徐懷的頭上。

“你們莫要欺我太甚!”

見這兩名吏目說話時還相互打量,一副生怕對方說漏嘴的樣子,鄧珪都快氣炸了。

要不是這二人跟晉氏、唐氏、錢氏等大姓多少有些沾親帶故,他兩個大耳刮子早就扇上去了,這時卻只能強抑住心頭的怒氣,都帶些哆嗦的指著左手的院牆頭,問道,

“你們難道是想說這些痕跡,是徐家那憨貨故意造出來,叫我誤以爲(wèi)有別人翻牆進(jìn)出嘍?”

“小吏也覺得甚是奇怪。”黑臉吏目硬著頭皮說道。

“那你們看到他進(jìn)出,就沒有問一聲他到底爲(wèi)何而來?”鄧珪壓低聲音問道。

“鄧?yán)删踩藢⑿鞈炎絹恚磺斜阒馈!焙谀樌裟空f道。

在鄧珪快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一名武卒飛快的跑過來稟報道:“徐懷回軍寨來了,郎君是否要將他拘來問話?”

“你們現(xiàn)在還有什麼話可說,到這時候還要欺我不成?”鄧珪再也控制不住胸臆間的怒火,擡腳就將黑臉吏目踹過去,抓住腰間佩刀,怒目瞪向吏目,似乎他再敢說一句謊話,就撥刀剁碎他了。

他平時是好脾氣,但這節(jié)骨眼上,真沒有一點脾氣,天下人都要當(dāng)他是病貓了。

“徐懷說唐都頭遣他過來找郎君,離開時卻又說唐都頭已經(jīng)在院子裡,但我們卻沒有在院中看到唐都頭的身影。”黑臉吏目跪在地上懼道。

“你胡說八道。”抱著一副看好戲心態(tài)的唐天德,沒想到事情突然轉(zhuǎn)到他頭上來,當(dāng)即也是暴跳如雷的怒斥那吏目。

鄧珪冷冷的剮了唐天德一眼,又問黑臉吏目:“你剛纔爲(wèi)何不說?”

黑臉吏目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要是一開始都如實說出,這時候也能坦蕩面對,現(xiàn)在叫他如何辨解?

難道他跟鄧珪說,他剛纔不說,是認(rèn)爲(wèi)鄧珪鬥不過背後有唐家撐腰的唐天德?

“你也故意瞞我?”鄧珪臉色陰晴不定的看向另一個叫王甫的吏目。

“下吏耳背,徐懷離開時似乎說了些什麼,但下吏沒有聽清楚!”王甫這時候可顧不得同伴那怨恨的眼神,將事情從身上推得一乾二淨(jìng)。

“你們?nèi)⑿鞈涯枪冯s碎給我捉過來,撬開他那張破嘴,問他哪隻狗眼在這院子裡看到我來過!”唐天德暴跳如雷的叫道,他可不想無緣無故背這黑鍋。

鄧珪長吸幾口氣,突然間揮了揮手,換了一副風(fēng)輕雲(yún)淡的說道:“好了,我房裡其實沒有少什麼東西,只是這些天大家叫匪患搞得人心惶惶,我跟大家開個玩笑罷了!唐都頭不要放在心裡,該日我請大家吃酒謝罪。”

鄧珪的轉(zhuǎn)變叫諸多人一愣。

唐天德轉(zhuǎn)念卻想明白過來,鄧珪壓根就是認(rèn)定是他潛入院中,只是不願跟唐家撕破臉,這才輕輕揭過,他心肺都要氣炸掉,叫道:“這事豈能就……”

“天德,郎君既然說是玩笑,你也不要再糾纏不休了。”晉龍泉抓住唐天德?lián)]動的手,讓他安靜下來。

“我……”唐天德見晉龍泉都如此,臉漲得通紅。

“走走走,我們出去說話。”晉龍泉將唐天德往外拽。

鄧珪也示意其他人都離開:“好啦,我今天有些累了,該日再請大家吃酒。”

唐天德被拽出公廊,心裡氣難平,說道:“不將徐懷那雜碎揪來問清楚,這盆屎扣我頭上,怎麼洗得掉?”

“天德,我問你,這軍寨之中,有幾人能將那銅楔子生拔出來?”晉龍泉問道。

“徐懷那狗雜碎天生神力,怎麼就不是他啦?”唐天德問道。

“徐懷一拳能將衣箱打稀爛,我毫無懷疑,但一點點的將銅楔子生拉出來,還看不到有半點挖撬的痕跡,卻不可能是他——我說到這裡,天德不會連發(fā)力跟發(fā)勁的區(qū)別都搞能混了吧?”晉龍泉說道,“不管是誰設(shè)計,幕後之人既然讓徐懷回軍寨,自然是篤定我們無法從他嘴裡問出真相來,你再糾纏下去,除了逼鄧?yán)删惴樦猓€能有什麼好處?”

“我……”唐天德說不出的憋屈,恨不得將刀拔出來亂斫一通解恨,但晉龍泉的話也有道理,這事太蹊蹺了,他即便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應(yīng)如此莽撞。

“走,我請你吃酒去!”晉龍泉拉唐天德往軍寨外走去,就怕他碰到徐家那憨貨又控制不住脾氣。

鄧珪扶梯站在院牆後,臉色陰沉的看著晉龍泉、唐天德往軍寨外走去,跟身後一名跟隨他多年的老僕說道:“你跟著晉龍泉、唐天德,看他們出去跟什麼人接觸——真是以爲(wèi)我鄧珪軟弱可欺嗎?”

…………

…………

徐懷回住處時,蘇荻正跟王萱說話,找了藉口將王萱支走,躡手躡足走過來,說道:“你這個渾貨,怎麼就跟沒事人似的?你見著徐武良了?”

徐懷看了一眼西山之上的夕陽,說道:“再有一個時辰,十七叔還不派人送信回來,我們就動身出軍寨!武良叔他們到時候會準(zhǔn)備好馬匹,在軍寨南邊等我們,然後沿著白澗河往南,到黃石灘涉水過河去玉皇嶺!”

“真不跟王老相公說一聲?”蘇荻昨天夜裡才知曉這一切,清晨給徐武江他們送行時,好不容易纔控制住內(nèi)心的慌亂,今日整整一天卻都沒敢邁出門去,就怕被人看出破綻來,卻沒想到徐懷不僅潛入鄧珪房裡偷看到密信,還跑去找徐武良、柳瓊兒商議撤往玉皇嶺的計劃,到時候還能旁若無人的走回軍寨來。

不過,這事因王稟而起,徐懷諸事也都跟王稟、盧雄商議,臨到最後卻將他們瞞住,蘇荻始終覺得於心不安。

“只要我們出了軍寨,再等十七叔那裡的消息傳回,王老相公、盧爺便會猜到一切,他們也半點不會受我們牽累。我們此時能跟他們說什麼,說我們要落草爲(wèi)寇了?十七嬸是希望他們替我們守秘,還是希望他們盡忠於朝廷,此時去找鄧珪告發(fā)我們?”徐懷說道。

“也是,我心慌了,心思亂糟糟的,都沒有一個頭緒!也不知道你這心腸是什麼鑄成,欺瞞我們這麼久,卻還渾沒事似的,”蘇荻苦笑一下,平舉起手裡的腰刀,說道,“這刀有兩年沒有怎麼使了,都手生了。”

蘇荻隨父母逃荒到桐柏山定居下來,不是嬌滴滴的小姐,未嫁給徐武江之前家裡粗活累活都幹,也習(xí)過拳腳。

在桐柏山裡,女孩子習(xí)武,並非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

卻是嫁給徐武江之後,蘇荻想著相夫教子,宅子裡又有徐懷、徐心庵這兩個特別能吃的,沒有餘錢再請僕役傭婦,蘇荻一人要將宅子裡諸多繁瑣雜務(wù)承擔(dān)下來,纔將練功這事丟下來。

蘇荻的反應(yīng),要比徐懷想象中好多了,當(dāng)下也不說什麼,他們在宅子裡照舊生火準(zhǔn)備晡食(晚食),暗中爲(wèi)潛出軍寨做最後的準(zhǔn)備。

除了直脊長刀、腰刀、囊刀以及手|弩可以隨身攜帶外,徐懷肯定不能直接將徐武江留給的那把長弓背在身後。

這要是被人撞見,是無法解釋的。

而一張長弓四尺有餘,有弓同時也需有箭;蘇荻這邊準(zhǔn)備了一隻大竹簍子,將兩捆鐵箭、攀援用的繩索、鐵鉤等物放裡面;長弓拿布裹住,放竹簍裡還冒出頭來。

在用過晡食後,等天色黑下來,徐懷在軍寨裡走了一圈,主要也是確認(rèn)沒有異常,這纔回到宅子與蘇荻拿上東西從後院門走出。

巡檢司軍寨正二百五十步縱深,周圍一圈整一千步。

巡檢司平時沒有鄉(xiāng)兵助守,即便一兵一卒都不派出去,也僅有一百二十名武卒,夜間能安排三四十名武卒巡守就頂天了;而通常人手都會集中在東西兩寨門處。

其他段寨牆爲(wèi)節(jié)約柴木,連篝火都不會點,也是走馬道發(fā)生兩次血腥劫殺,守夜的武卒才照規(guī)矩每隔一段時間巡看一番,但在徐懷這些熟悉內(nèi)部情況的人眼裡,這樣的警戒體系可謂是漏洞百出。

而寨牆夯土而造,僅有一丈餘高,徐懷手指頭扣住土牆上的裂縫,飛快的就爬上寨牆,將竹簍接上來,蘇荻也不用他幫忙,比他還要靈活爬上牆頭。

南寨牆外就是平地,也沒有濠溝跟外面分開,聽到徐武良在遠(yuǎn)處僞裝的鳥鳴聲,徐懷與蘇荻就從長高的雜草間走過,跟藏在榆樹下的徐武良會合,再一起往藏馬匹處潛去……

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二十七章 傳習(xí)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三章 進(jìn)剿招討策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一章 天命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五十章 編軍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tǒng)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tǒng)將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二章 舊識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八十三章 遺訓(xùn)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十九章 援至第九十八章 春風(fēng)得意幽憤槍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八十二章 必經(jīng)之地第一章 途中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quán)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十二章 必經(jīng)之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三十七章 進(jìn)退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wèi)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zhèn)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fēng)情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二章 舊識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八十三章 遺訓(xùn)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九十六章 夜行
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二十七章 傳習(xí)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三章 進(jìn)剿招討策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十一章 天命第五十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五十章 編軍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tǒng)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tǒng)將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四十九章 西軍第二章 舊識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八十三章 遺訓(xùn)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十九章 援至第九十八章 春風(fēng)得意幽憤槍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八十二章 必經(jīng)之地第一章 途中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四章 接管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quán)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八十二章 必經(jīng)之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三十七章 進(jìn)退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wèi)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zhèn)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fēng)情第七十章 大同夜幕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二章 舊識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七十章 消息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八十三章 遺訓(xùn)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九十六章 夜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嘉义县| 隆安县| 公主岭市| 三台县| 罗甸县| 崇信县| 简阳市| 德化县| 建湖县| 疏附县| 方正县| 桃江县| 离岛区| 莱西市| 即墨市| 建始县| 鄯善县| 克拉玛依市| 大足县| 察隅县| 武乡县| 怀宁县| 霍林郭勒市| 津市市| 灵璧县| 铁岭市| 武隆县| 兰考县| 阆中市| 江西省| 海城市| 丽水市| 酒泉市| 克东县| 青冈县| 凤城市| 濮阳市| 景宁| 柳林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