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

將小隊虜兵圍殲之後,徐懷便去休息,安頓村民、聯(lián)絡(luò)後部以及審訊俘虜?shù)仁露甲杂醒嘈∫摇⑹风⒅苡浪麄內(nèi)ヌ幹茫淮巴醯热肆璩口s到涑水殘寨,抓住間隙養(yǎng)精蓄銳一番的徐懷,才草草洗漱來見。

景王趙湍、錢尚端、喬繼恩等人都是文弱之身,渡河後跟著連日晝伏夜出行軍,也是吃盡辛苦;確認(rèn)大體計劃沒變,諸部行軍一切順利,衆(zhòng)人都勸景王先去歇息。

此時後勤補給以及與地方州縣的溝通,都由錢尚端、喬繼恩領(lǐng)著胡渝、朱桐等人負(fù)責(zé);大營軍務(wù)由張辛、鄧珪協(xié)助景王趙湍,他們這時候還沒有辦法歇息,都在院中忙碌;而楊祁業(yè)、顧大鈞等人充當(dāng)侍衛(wèi)及信令傳遞,這時候也分派人手,確認(rèn)諸部行止,隨時保持聯(lián)絡(luò)。

以楚山卒爲(wèi)主的翼騎營,徐懷也交給徐武磧、徐心庵、王憲等人負(fù)責(zé)統(tǒng)領(lǐng),徐懷他主要負(fù)責(zé)目前最不容出漏子的前哨偵察——前哨偵察之事,這一刻也是主要由烏敕海、王章等人率小隊騎兵在翼城南部一帶逡巡,太嶽山東麓的斥候偵查,則由周景負(fù)責(zé)。

徐懷走回落腳歇息的院子,這時候卻沒有睡意,看到房脊上坐著一道人影,想來也只有蕭燕菡這麼閒暇。

涑水殘寨很小,又有近一半屋舍被虜兵縱火燒燬,此時除了要進駐千餘人馬外,之後還要用作後營軍的駐地,除了拱衛(wèi)側(cè)後方外,還要保障從蒲絳等州籌集的糧秣能源源不斷沿著涑水河運往前線。

(涑水河源出歷山、太嶽山之間,先自東而西,經(jīng)翼城南部折往西南,橫穿絳縣再西向匯入黃河。)

所以,翼騎營入駐殘寨的兵馬,僅分得很小一片營區(qū),軍將都擠在一棟院子裡同牀共枕,也就徐懷與蕭燕菡相鄰各住一間單室。

徐懷爬上屋檐,坐到蕭燕菡身邊,看向被夜色籠罩下的原野。

星月稀廖,遠(yuǎn)處陷入一片暗沌之中,遠(yuǎn)山黑影模糊,卻是殘寨之內(nèi)的景象還隱約可見,也聽到一些斷斷續(xù)續(xù)的哭泣聲傳來。

“你在想什麼?”徐懷問道。

“陳子簫趕往西山已有十天了,卻還沒有消息傳回來,”蕭燕菡幽幽說道,“倘若我大哥決意率族人西遷,你會不會怨他?”

“爲(wèi)什麼要怨?蕭使君有欠我什麼不成?”徐懷哂然笑道,“不過,即便燕廷殘族最終西遷,我相信也非蕭使君本意!”

“是啊,赤扈人崛起漠北,四十年來兵鋒盛極一時,早在其踏過大鮮卑山東進之前,烏倫古、喀額齊等地就有蕃部附庸於其,老弱病殘十?dāng)?shù)萬人衆(zhòng),想要從黨項與赤扈的縫隙間穿到烏倫古以西去,談何容易?”蕭燕菡發(fā)愁的說道。

黨項人無論投不投赤扈,都不會輕易叫契丹殘部借道西進。

黨項人內(nèi)部那些不願投赤扈的主戰(zhàn)派,當(dāng)然樂意拿契丹殘部當(dāng)槍使,迫使他們頂在前面抵擋赤扈人;而投降派或議和派,則更想著將契丹殘部當(dāng)成取媚赤扈人的獻(xiàn)禮。

除黨項之外,陰山南北以及往西到烏倫古、喀額齊數(shù)千裡之間都是赤扈人的附屬部落——赤扈人之前對陰山到烏倫古、喀額齊地域控制還談不上嚴(yán)密,但在赤扈人吞併契丹之後,這一區(qū)域的部族,有幾家敢對赤扈人陽奉陰違?

即便不談赤扈人有可能派兵追殺,契丹殘族想要一路廝殺過去,最終在赤扈人控制範(fàn)圍之外,尋找一處棲息地,談何容易?

不過,契丹殘落至斯,內(nèi)部必然存在極多的分歧,更何況蕭幹、李處林、蕭統(tǒng)等人投降赤扈人,目前處境看上去並不算差,這也會動搖西山殘族一部人的意志。

就拿張雄山來說,徐懷看得出他對大越怨氣未消,都未必願意相助這邊,只是還能聽從蕭燕菡的命令行事。

徐懷目前對契丹在西山的殘族,自然是要極盡想辦法爭取,倘若最終不能如願,他也不會抱怨什麼。

一定要說憎怨誰,那也是大越自己作到這一步的。

徐懷待要多寬慰蕭燕菡幾句,卻見張雄山領(lǐng)著兩人走進院中來,招呼道:“張爺,從剌茲扈嘴裡挖出什麼來了?”

趕在入夜前,將侵凌涑水殘寨的小隊虜兵全部殲滅,其中包括將虯鬚番將敕茲扈九人生擒。

不過,不像契丹人漢化得那麼徹底,赤扈人通曉漢話者甚少,史琥、周永他們又不懂赤扈語,則等到張雄山趕到涑水殘寨後,將人交給他們審訊。

看著張雄山這時候帶人找過來,想必是從敕茲扈嘴裡挖出什麼有用信息來,徐懷與蕭燕菡縱跳下房檐,叫張雄山進屋說話。

張雄山坐下來,喝了一口涼茶,說道:“敕茲扈嘴巴甚硬,但另外幾個赤扈俘虜嘴就鬆多了——那青年番將爲(wèi)郡主所殺,卻是從孟州趕往太原傳信的宿衛(wèi)武官……”

“從孟州趕往太原,怎麼會跑到絳縣來?”蕭燕菡不解的問道。

從孟州走軹關(guān)陘北上,經(jīng)澤州一路北上,可以直奔太原而去,完全沒有必要白白多走兩三百里繞道絳州,蕭燕菡懷疑張雄山審訊不仔細(xì),叫人拿話誆住。

“赤扈人在韓信嶺南坡建了營寨,有大量精兵駐紮在那裡,信使應(yīng)該是相信前往韓信嶺更有可能見到西路軍主帥!”張雄山說道。

韓信嶺乃是晉中盆地與汾河下游盆地的分界嶺,位於呂梁山與太嶽山之間,赤扈人的信使從孟州趕往韓信嶺,經(jīng)澤州北上,或先穿過太嶽山,從絳晉等地借道北上,路途是相仿的。

赤扈人已然在韓信嶺南坡修築營寨,以防西軍沿汾水而上去解太原之圍,這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不過,倘若赤扈人不僅將大批精銳都進駐到韓信嶺南坡,甚至還悄然將帥帳移到韓信嶺,這是打算等到西軍溯汾水而上時精銳盡出,在汾水兩岸重創(chuàng)北援太原的西軍主力啊!

蕭燕菡瞥眼看向徐懷。

他們渡河北上,有不少人主張沿汾水河北上,認(rèn)爲(wèi)他們只要佔據(jù)韓信嶺從南翼襲擾敵軍,一方面可以倚仗韓信嶺左右的山嶺險峻,不懼赤扈騎兵強攻過來,而待越廷下定決心,遣西軍援師沿汾水北上,也會趕往韓信嶺直接與他們會合。

此乃西軍接應(yīng)太原守軍最爲(wèi)便捷的一條通道,同時滯留澤潞兩州的敵軍倘若不想後路被包抄,也必將被迫北撤——在大越的疆域之內(nèi),西軍並無需要刻意穿過太嶽山,進入上黨高地,驅(qū)逐滯留澤潞等州的虜兵。

不管怎麼看,守陵軍進入韓信嶺伺機而動,有可能抓住更大的主動。

卻是一貫劍走偏鋒的徐懷,卻在這時主張穩(wěn)妥起見,主張進軍太嶽山,進攻從澤潞等地北撤的降附軍側(cè)翼。

如今看來,守陵軍真要直奔韓信嶺,很可能一頭撞入赤扈人的天羅地網(wǎng)之中。

要不是確認(rèn)徐懷真就只有一張嘴巴、兩隻鼻孔,蕭燕菡懷疑他是不是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你看我做什麼?”徐懷摸了摸自己的臉,問蕭燕菡。

“你怎麼知道韓信嶺不能去?”蕭燕菡訝異的問道。

“兵書有云,杮子要挑軟的捏,”徐懷胡扯敷衍蕭燕菡,又問張雄山,“俘虜可有交待那信使因何事趕往韓信嶺?”

赤扈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因此很多信函都是口授不落字句,那青年番將爲(wèi)蕭燕菡所殺,徐懷擔(dān)心他人並不知道傳信的具體內(nèi)容。

“那信使乃是赤扈王帳的一個宿衛(wèi)武吏,與敕茲扈相識,經(jīng)過絳州相遇,兩人以獵殺村民爲(wèi)約,要了卻一樁舊怨,旁人不意聽他與敕茲扈提及傳信之事,乃是你朝又密遣使臣趕到孟州,與其還沒有從孟州撤走的後軍主將聯(lián)絡(luò),意圖割地求和,甚至承諾派出割地議和使奔赴太原,督促太原軍民獻(xiàn)城!”張雄山甚至帶有一些同情意味的說道。

“呵,這便是大越朝堂!”蕭燕菡忍不住拿“這就是男人”的口氣諷刺道。

徐懷袖手而立,久久不語。

張雄山問道:“要不要將這幾名俘虜直接處理掉,以免惑亂軍心?”

“有什麼惑亂不惑亂的,這又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煩張爺去將這事知會錢郎君、張軍侯一聲,今夜就不要驚動殿下了!”徐懷揮了揮手,跟張雄山說道。

張雄山走後,蕭燕菡盯著徐懷的臉,問道:“這事就這麼結(jié)束了?”

“要不然呢?”徐懷痛苦的反問道,“我並沒有能力去解太原之圍,赤扈人甚至在韓信嶺部署好天羅地網(wǎng)等待西軍去援,我能派人劫殺這狗屁割地議和使,以致太原軍民堅守到不得不陷落時,落一個滿城皆屠的慘烈下場嗎?”

蕭燕菡下意識還想奚落徐懷幾句,卻見他眼眶噙著淚水,愣怔片晌,柔聲說道:“有些事確定非你能改變,你也無需自責(zé)……”

徐懷長吐一口氣,看著蕭燕菡說道:

“我知道要說服你族殘部直接參戰(zhàn)很難,但第一次北征伐燕,天雄軍潰滅於大同,前後有三千俘虜被你們擒獲,除開七百多桐柏山卒外,此時應(yīng)該還有兩千俘虜移至西山。你此時趕往西軍見蕭使君,叫他將這些俘虜交給你及其他願意與大越並肩作戰(zhàn)的將領(lǐng)統(tǒng)率,我承諾但凡有一口氣在,必會叫你大燕族人在這天地之間有棲息繁衍之所……”



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zhàn)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xiāng)營立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zhuǎn)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九十五章 大戰(zhàn)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五章 赴任第七十六章 鑿穿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十八章 奪城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zhí)己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fēng)聲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八十七章 誘導(dǎo)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fēng)聲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zhèn)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九章 聯(lián)結(jié)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
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zhàn)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一百一十九章 迎敵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xiāng)營立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zhuǎn)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九十五章 大戰(zhàn)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二十五章 城池第六十三章 使臣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五章 赴任第七十六章 鑿穿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十八章 奪城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五十六章 避實搗虛去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三十八章 守城之選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zhí)己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fēng)聲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八章 紹隆二年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八十七章 誘導(dǎo)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fēng)聲第七十八章 九黎鎮(zhèn)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九章 聯(lián)結(jié)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一百四十六章 左驍諸將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嘉荫县| 广饶县| 社会| 叶城县| 渑池县| 固镇县| 英吉沙县| 雷山县| 三江| 舟曲县| 福贡县| 和硕县| 饶河县| 上蔡县| 临泉县| 泰州市| 崇仁县| 马鞍山市| 信阳市| 香河县| 额尔古纳市| 桐乡市| 罗甸县| 玉树县| 武城县| 阜康市| 胶南市| 乌拉特后旗| 馆陶县| 达州市| 长泰县| 南召县| 丽江市| 巴林右旗| 依兰县| 庐江县| 庆安县| 武平县| 漳平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