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

“臣集賢殿直學士、京西南路經略安撫使顧蕃恭迎殿下移駐襄陽……”

景王趙湍在周鶴、錢擇瑞及京西南路轉運使陳泰等人的陪同下,從巨舶登上碼頭,顧蕃揭起袍襟,撲通跪地,高聲唱喝著行跪拜大禮。

顧蕃這一舉動,叫站在碼頭前以及還沒有下船登上碼頭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說定的諸多事,可沒有這一節啊。

鄭屠跟隨在許蔚身後下船,看到這一幕也是瞪圓眼睛,心想:這廝也他媽太不要臉了吧?在碼頭前直接行君臣大禮,他這是要把之前在景王跟前丟的棋子,一把贏回去啊!

顧蕃身後高純年、朱沆、王番等人以及京西南路、襄陽近百名到碼頭迎接景王的將吏,這時候當然也不能直杵杵站在顧蕃的身後不動,很快也都回過神,一併跪在碼前行跪拜大禮。

雖說這麼多人倉促的行跪拜大禮,很有些參差不齊,但氣勢也是震憾。

景王趙湍他也有些發愣。

雖說進入襄陽開衙設府,就是爲登基而來,但之前誰都沒有想到顧蕃會將這一動機,赤裸裸的直接展示在人羣之前。

他能抱怨顧蕃這麼做搞得他措手不及嗎?

顧蕃還有什麼舉動,能比眼前更爲堅定的劃清與魯王一系的界限,更爲堅決的表達對他趙湍的支持與擁戴?

“顧經略與諸位郎當,快快請起!”景王趙湍左右顧盼片晌,才走上前將顧蕃從石階前攙扶起來,執住顧蕃的手,說道,“帝京淪陷,父皇與朝堂百官、百萬軍民皆淪爲胡虜階下之囚,河淮糜爛、社稷傾覆,還請顧經略竭力助我重整河山、驅除胡虜,就不必拘泥這些虛禮了!”

“顧蕃必當竭力助殿下重整大越河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顧蕃振聲說道。

周鶴與對面站起來的高純年對望一眼,兩人心裡皆嘆:執政的位子又少了一個。

魏成隆站在遠處看到這一幕,越發斷定心中的猜測,景王到襄陽就是爲登基稱帝而來。

景王及顧蕃等人之中,魏成隆還認得那個長相黑瘦、其貌不揚的鄭屠。

他沒想到山野小鎮一個潑皮屠戶,以往給他魏成隆提鞋都不配的傢伙,竟然站在一羣他這輩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當中談笑風生?

魏成隆心裡酸溜溜,甭提是啥滋味。

不過,等到龐大的車馬隊簇擁著景王一行人往襄陽城北城門而去,魏成隆也沒有直接灰溜溜走開。

他強拽著獨子魏疆跟在車馬隊之後,時不時跟撇頭看過來的史珣揚手打個招呼。

魏疆很有些不情不願,卻拗不過他老子。

不過,這時候負責側翼護衛的甲卒,不僅不再驅趕魏成隆、魏疆父子,甚至領隊的指揮使將豐在後面押陣沒有事做,還湊過來跟魏成隆套近乎:

“史郎君看上去很是年輕啊,卻不知道在哪個衙門口公幹啊?”

“蔣軍侯問我這外甥啊,他這些年都沒能考上功名,汴梁未陷之前也就在戶部餬口飯吃,卻是去年看著形勢不妙,就跟著他爹,也就是我的妻兄,投奔楚山徐軍侯帳前任事——我妻兄史軫在楚山擔任縣丞,我父子二子則跑到襄陽來先落腳,”魏成隆說道,“小老兒沒有能力做別的營生,到襄陽後在城東鐵葉子巷經營一家客棧,也兼營飯食,蔣軍侯有空兒,領著兄弟們過來喝兩杯!”

“啊,原來魏大官人竟然是史縣丞的妹夫,失敬失敬!”

指揮蔣豐之前看史珣年輕不大,所穿也是便袍,在一大羣人裡也不甚顯眼,還以爲襄陽城裡哪位郎君身邊的親近僚屬,卻不想竟然是楚山的人,連帶著對魏成隆態度也越發恭敬起來,甚至還直接下馬,牽著馬與魏成隆並行。

魏成隆這時候既感到受寵若驚,又很有些摸不著頭腦,感覺蔣豐是不是對他的身份有所誤解?

魏成隆在汴梁是個人精,可以說是見多識廣,但他一家遷到襄陽後卻混得落魄,很多內情都還不清楚。

像蔣豐這類營指揮一級的軍將,在都部署司雖然談不上地位顯赫,卻也是中堅力量,所能瞭解的細情,遠非魏成隆能及的。

襄陽這邊,不管以往士臣軍將有多麼瞧不起桐柏山衆人,但至少誰都不敢忽視桐柏山的存在。

桐柏山一直以來都是京西南路的一部分,赤扈人南侵之後才從京西南路歸出去。

當年的桐柏山匪亂攪得京西南路大亂。

監司也被搞極其狼狽、難堪。

當年不僅唐州的駐泊禁軍近乎全滅,都部署司後續從隨、郢等地調集上萬兵馬,圍剿匪軍,但損失折將無數,也沒能拿匪兵如何,最終卻是靠桐柏山鄉兵平定匪亂。

這事說起來,像蔣豐這些都部署司的大小軍將,一個個也都是臉上無光。

早年他們還可以說這是桐柏山衆人吃了狗尿運,帶領啥都不是的鄉兵僥倖打了幾場勝仗。

然而兩次北征伐燕,守禦鞏縣、強襲清泉溝寨、渡河收復泌河及澤州諸戰,以及這次奔襲太原作戰,誰還敢說桐柏山衆人啥都不是,誰還敢否認楚山軍此時乃是大越唯數不多能拿得出手的精銳戰力?

而作爲都部署司諸多指揮使一級的武將,蔣豐也要比普通人更清楚鞏縣防禦、收復沁水等戰的細情。

他當然也就比普通人,更清楚宣武軍及楚山軍,纔是真正得景王信任的嫡系。

雖說楚山衆人包括徐懷在內,以往出身都低,很叫人瞧不起,但看到碼頭這一幕,誰往後還能小瞧楚山衆人出身低微?

而兵部小吏出身的史軫投奔楚山後,就得任縣丞,地位甚至在王舉、徐武磧、蘇老常、潘成虎、郭君判這些人之上,蔣豐也是略有聽聞。

再一個,蔣豐也知道楚山爲籌措軍資,以鑄鋒堂的名義在襄陽開設堂號,除了販運桐柏山一些特產外,還售賣兵甲軍械。

雖然都部署司以往很瞧不起桐柏山衆人,但赤扈人兩次南侵,襄陽不得不大規模徵集兵馬,對兵甲軍械的需求激增,而監司所轄的匠坊又實在差強人意,不得不從鑄鋒堂購買兵甲軍械應急。

蔣豐聽魏成隆說他乃是史軫的妹夫,不僅誤以爲他也是楚山嫡系,甚至誤以爲他就是楚山鑄鋒堂在襄陽的管事,態度自然是頓時恭敬起來。

魏成隆拽著魏疆跟隨護衛兵馬走進襄陽城,卻無法跟著進經略使府。

他卻是機靈,旁敲側擊從蔣豐嘴裡得知楚山以鑄鋒堂的名義在襄陽城有些營生,轉身就往鑄鋒堂在城東鋪院趕過去。

魏成隆雖說選擇來襄陽落腳,但他作爲縣丞史軫的妹婿卻是不假。

而史軫也不可能到處宣揚魏成隆這個妹婿不成器,當初打心底瞧不起楚山,才跑到襄陽落腳。

因此魏成隆找上門來,鑄鋒堂鋪院這邊還是將他當成上賓招待。

魏成隆光喝茶水硬生生坐到午後,鋪院這邊不僅不能將他趕走,還得安排人陪坐,總算是叫他等到鄭屠、史珣從經略使府趕過來。

“啊呦,哪陣風將魏大官人吹到這旮旯地來了?”旁人不知細情,鄭屠心裡對魏成隆當初來襄陽落腳,卻也是一清二楚,見他父子竟然在鋪院等候,笑瞇瞇的譏諷道,“魏大官人就不怕這鋪院門檐低矮,站不直腰來啊?”

“鄭郎君說笑呢,”

魏成隆腆著臉笑道,

“現在這形勢,聚散離合天意無常,楚山也軍務倥傯繁忙,今日好不容易見著史珣,怎麼也要拖他回去聚上一聚。要是錯過今日,史珣往後又不在襄陽了,他小姨不知道哭哭啼啼,要過多少日子才能不那麼想念這個嫡親外甥呢!”

魏成隆無視鄭屠的譏諷,咬死他乃是史珣的姨夫,賴著不走。

鄭屠只是微微一笑,這是史軫家事,他譏諷兩句過個嘴癮,也不可能真將魏成隆踩腳底下,笑著跟史珣說道:“你與魏大官人過去吃飯,這邊事情,我來處理便是!”

“不忙,待給節帥的信函寫好再說!”史珣說道。

顧蕃今日在碼頭的舉動,實際上是將擁立景王趙湍一事直接公開化了,而到經略使府後,顧蕃、朱泰等人一個比一個更迫切的勸進。

景王登基稱帝之事,可能要比預想中提前很多,鄭屠、史珣回到鋪院這邊,自然要第一時間將這事通稟楚山。

這也是將來他們駐守襄陽最主要的任務。

他們今後不僅將代表楚山,與景王身邊人以及王番、朱沆等人保持直接溝通,負責督促撥給楚山的錢糧及時足數付運,負責統管鑄鋒堂在襄陽的營生,還將密切關注襄陽城內的微妙變化……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章 獻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八章 議和第五章 赴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七十章 送別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六十章 職事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六章 獻策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八章 議和第五章 赴任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五十四章 希望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七十章 送別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六十章 職事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案第二十四章 九里關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五章 制司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湖寇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下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十五章 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十一章 襲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意在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水富县| 安阳市| 固阳县| 蚌埠市| 含山县| 宜都市| 滨州市| 东至县| 海盐县| 吉林市| 黄冈市| 科尔| 阿坝县| 瑞昌市| 乐清市| 施秉县| 赤壁市| 萨嘎县| 广宗县| 阿合奇县| 江源县| 龙南县| 漳浦县| 田东县| 高碑店市| 新建县| 安西县| 汉中市| 和田县| 华阴市| 延安市| 青州市| 大名县| 靖边县| 伊吾县| 长汀县| 崇仁县| 永善县| 奉化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