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

岢嵐夾於呂梁山東北麓羣山與管涔山之間,汾水從西北方向的管涔山脈中部羣嶺之間流出,從苛嵐城西流淌而過,南下往樓煩縣境而去。

這裡是汾水的上游,進入六月水勢也不甚大。

岢嵐城作爲州治,同時也是對契丹人西段防禦的核心支撐,必要時還要增援管涔山以西府州與黨項人的邊境戰事,在大越的版圖裡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城池沿汾水東岸而建,南北長逾七裡、東西寬逾三裡,城牆都用磚石包砌,放在中原也是少有的大城。

州衙談不上富麗堂皇,都是灰撲撲的磚木建築,佔地卻極廣,諸曹判司公廨、審理院獄、馬步軍院獄、倉儲以及城中禁軍駐營都在左右,差不多佔到岢嵐整座城池四分之一還多的地盤。

徐懷與提前一步趕到嵐州的徐武坤、鄭屠他們接上頭,卻沒有急於會合,而是先奔州衙來。

殷鵬、韓奇、唐青陪同諸女留在州衙外面的巷道里等候。

徐懷、唐盤、徐心庵陪同王稟、盧雄走進州衙,然而郭仲熊今日卻不在岢嵐城裡,是郭仲熊身邊名叫曾潤的一個押司,在州衙一座偏院裡招應他們:

“郭郎君昨日前往寧武巡視邊兵事,但董郎君也料到王郎君這兩天就會到岢嵐來,特吩咐曾潤留在衙中相候,招應王郎君抵臨岢嵐諸多安頓事。小吏未料到王郎君會還有這麼多伴當同行,在衙署後給王郎君準備的宅院有些小了,但也沒有關係,小吏再在左右騰空兩棟院子裡來,應該是夠住了……”

州衙偏院的廳舍都低矮狹小,官案左右還刻意就擺下兩張椅凳。

徐懷不願意走進去陪站,就一屁股坐在廊前的臺階上等候,也渾不顧院裡兩名差役的異樣眼神,自顧自的擺弄著手裡挎刀,體會拔刀橫斬勢的微妙之處,默默想著給這兩傢伙來一下狠的,能不能趕在他們出聲喊叫之前斃命?

所謂刀劍在手、殺心自起,便是這種情況吧,總是莫名其妙想拿人試刀。

這時候聽到這個叫曾潤的押司,在官舍內左一個“王郎君”、右一個“王郎君”招呼王稟,徐懷便覺得刺耳,轉回頭往官舍裡窺去,就見曾潤四旬年紀,麪皮枯黃,臉型瘦狹,穿著青黑色的公服,脣上留有一抹黑鬚,像是個文士。

當世稱謂頗爲考究。

左右相、參知政事、樞密使、副使、御史中丞等人物,纔有資格以“相”、“相公”等稱謂。

這些人物倘若是因爲貪贓枉法等私罪流貶地方或革職爲民,聲名狼籍,自然也不會講究稱謂的問題;而像王稟這種因直言犯上的公罪流貶地方的,照大越百餘年來的傳統,地方上也是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在泌陽時,地方官員心裡對王稟有再多不屑,但口頭上都還是以相公相喚。

曾潤這時候刻意以“郎君”稱呼王稟,之前也沒有起身走出官舍相迎,而是坐在主案後等著盧雄陪同王稟走進去,徐懷便知道他應該是郭仲熊赴任時帶到嵐州的私吏。

雖說州縣吏事主要由地方勢力掌控,但主政官員到地方後,也可以利用舉薦之權安排身邊的幕賓掌握一些關鍵事務,以免爲地方勢力所欺。特別是郭仲熊到嵐州,是爲聯兵伐燕之事打前哨站的,更是要多帶幾名精明能幹的私吏排除地方勢力的干擾,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主動權。

王稟似乎完全不介意稱謂上的微妙不同,也聽得出曾潤話裡的意思是要將他留在岢嵐城裡,但這不是他想的,說道:

“郭郎君既然不在岢嵐城,卻是不知道郭郎君將石場之事交辦給哪位郎君——我還是先將交接之事辦下來,過段時間再來岢嵐城拜見郭郎君便是!”

石場位於管涔山北麓嵐谷縣境內,名義上歸河東路提舉常平司管轄,但除了郭仲熊身爲嵐州知州有節制之權外,石場開的石料主要供給嵐谷、寧武等地的邊牆、砦寨建設,石料的開採、運輸等事,實際上都要嵐州從廂軍以及牢營裡調撥數以百計乃至上千計的廂兵、充當苦役的流徙囚犯去做;而整個環節所耗費的物資,也由州縣負責調拔。

沒有州縣的配合,提興常平司在嵐谷縣境內靠幾名官吏能每年開採成千上萬車石料運到所需的地方去?

當然,蔡鋌這些人也只是找了一個聽上去合情合理的名目將王稟從淮源抽離出來而已;石場那邊不需要王稟插手,也能運轉下去。

王稟即便認定伐兵聯燕之勢已成,這事最終是福是禍非三五人能改變什麼,但還是不願意被郭仲熊他們限制在岢嵐城裡。

既然朝廷授他嵐州石場監當,他自己都不介意職微官卑,也不怕郭仲熊真敢將他軟囚在岢嵐城裡,阻攔他赴任。

面對王稟的堅持,曾潤卻也沒有意外,笑盈盈說道:

“王郎君這麼匆忙要去石場,卻也省得小吏惶然在岢嵐城裡招應會有不周。說到石料場交接之事,曾潤恰幸得郭郎君信任,州縣與石場關聯諸事都由小吏居中調停——王郎君可以徑直先去石場,那邊諸事都有人負責,倘若遇到什麼不便,可遣人過來找小吏招呼一聲,小吏到時候自會安排人去替王郎君調停。”

提舉常平司又稱倉司,轄管河東路常平、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等,場事務,一些重要的坊場,比如金銀銅鐵的冶煉、鑄造以及食鹽的煮曬等事,除了場監當官外,還會設丞等官吏以爲輔助、監督。

王稟倘若是出任這些重要的坊場監當,就可以先去赴任,與場丞等屬吏見過面後,再照慣例與州縣官員見面。

石料場沒有油水可撈,倉司都沒有設場丞等監輔官吏,之前的場監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得病歿於任上,有一陣子都沒有新官赴任,都是州衙這邊負責運轉。

這些事王稟在太原府跟倉司交接時,就已經瞭解清楚了。

王稟執意要去石料場赴任,曾潤也不阻攔,還很客氣的提醒徑直去赴任後遇到什麼不順當,他一樣會派人去幫忙調停,言外之意這等微末之事都不值當他親自出面走一趟。

當然,曾潤此時所要表現的,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王稟,嵐州的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下。

“多謝。”

話不投機半句都嫌多,王稟當下就告辭與盧雄離開。

“王郎君慢走。”曾潤還特意走到門檻前相送,臉上還帶著溫潤君子應該有的笑意,也完全不在意徐懷坐官舍檐前的臺階上是件無禮的事。

“汪汪,汪汪汪!”

徐懷拍拍屁股站起來,朝曾潤“汪汪”的學了兩聲狗叫。

王稟、盧雄、唐盤、徐心庵都是一愣,但他們早就習慣徐懷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行;曾潤與廊下守著兩名差役,真真是叫徐懷學狗叫嚇了一跳。

見曾潤愕然,徐懷施施然拱手說道:“徐懷乃王相公座前一條好走狗,剛纔聽到官舍裡有狗無禮低吠,以爲今天遇到同類,還想打個招呼呢……汪汪,你真聽不懂我這狗話?”

曾潤自詡心性已經修煉到泰山崩於前而不瞬、卒然臨之而不驚的境界,也由此自覺隨郭仲熊到嵐州來有獨擋一面的資格,卻不想這一刻他心頭火還是不受控制的“噌”點燃起來,是那樣的難以遏制。

然而他要怎麼反脣相譏啊?

這個殺千刀的嘲笑他是狗,但先自承是王稟座前的走狗,他難道還能再去譏諷他也是狗?

這完全沒有殺傷力啊。

文人相輕、反脣相譏的,他以往也沒有少做過,但這種譏諷嘲笑別人之前,先自捅兩刀的,他以前沒有經歷過啊!

斥這殺胚在官舍肆意無禮?

在這院子裡,王稟再怎麼落魄,也是官身,他是吏。

他一定要板回過節,只能請郭仲熊或者州衙諸曹司長官出面,壓住王稟後再去斥這殺胚無禮胡鬧,但他真要這麼做,不就坐實他擺威風仗他人之勢的走狗作態?

而王稟的身份都明明確確的擺出來了,曾潤也不覺得兩名差役會聽從他的命令,將這狂妄之徒亂棍轟打出去。

好氣啊!

他被這殺胚用這種無賴粗魯手段嘲笑到臉上來,竟然拿這殺胚沒轍,滿肚子的話被憋在喉嚨下吐出來,真的好難受。

王稟無意糾纏,扯了扯徐懷的衣袖,一起往衙署外走去。

徐懷捧著刀往外走,走到偏院月門前,還不忘回頭再朝站在廊檐下的曾潤“汪汪”的叫喚兩聲。

曾潤頗爲自詡的心性已杳無蹤跡,氣得額頭青筋暴跳,恨不得從院牆上扒塊磚頭,衝上去衝這孫子後腦勺拍過去,叫他知道書生也是有怒火的;差役恨不得找個地方將自己埋進去,希望所有人能忽視掉他們的存在。

“你怎能這麼無禮,王相公的臉面都叫你丟盡了!”

聽徐懷竟然在州衙裡學狗叫,王萱、田燕燕、宋玉兒諸多笑得直打滾,柳瓊兒笑岔氣的拿手拍打賴臉往她車廂裡鑽的徐懷。

“這個曾潤,一看就知道是滿肚子壞水的那種,而嵐州是他們主場,咱們真要講臉面啊,他們就有無數名正言順的手段來對付我們,那要怎麼玩?”徐懷鑽車廂裡來,笑著說道,“我現在就是要明著將這臉面丟掉,讓他們知道準備好的套路拿我們沒轍,這纔有可能叫他們忙中出錯,露出破綻來——要不然,你以爲我樂意學狗叫啊。即便要學,也是在你跟前學啊——汪汪……”

“……去去!”柳瓊兒伸手將徐懷往外推,不叫他蹭自己身上來,但笑岔氣,手裡沒有力氣,最後連腳都用上,纔將徐懷蹬出車廂去……

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
第二百章 京中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八十二章 必經之地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十四章 暗香疏影心疑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三十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八十三日 人選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山意圖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二十六章 佳人心冤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一百零三章 風雨茅津渡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新甲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拖延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撤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月之期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阳山县| 盘锦市| 安乡县| 元氏县| 凉城县| 灵石县| 正镶白旗| 永泰县| 灵山县| 新源县| 方山县| 深州市| 玛纳斯县| 周至县| 广汉市| 衡阳县| 竹溪县| 临洮县| 永新县| 开远市| 盐边县| 广宗县| 昌乐县| 中宁县| 邳州市| 聊城市| 龙陵县| 潞西市| 浙江省| 汕尾市| 中卫市| 六安市| 当涂县| 泰安市| 雅安市| 会昌县| 峡江县| 且末县| 乐昌市|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