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襲寨

趙善、劉福金乃是在蔣昂隨胡盪舟佔據盤龍寨期間,隨落草天門山的同鄉流民勢力加入盤龍寨。

在盤龍寨被攻陷後,趙善、劉福金與蔣昂等人被俘,雖說二人在從南蔡逃歸東洲島前後表現活躍、可圈可點,但當時蔣昂、江雄、張聰等人都有如喪家之犬、六神無主,倉促間也很難注意到太多的細枝末節。

在姜平代表楚山到長林鎮與東洲島接觸上之後,趙善、劉福金就儘可能低調起來,平時盡心替蔣昂打理寨務、操練兵馬,沒有太多出挑的表現。

蔣昂性情粗豪,卻也不至於傻到以爲楚山暗中資助那麼多的錢糧軍械沒有圖謀,但他一直以來將懷疑的目光都放到後期陸續從南蔡放回來的戰俘身上。

上千名放回來的戰俘,領隊的基本上都是河淮流民出身,沒有一人是跟他在荊江附近縱橫多年的老寇老匪,蔣昂當然懷疑這些人裡有被楚山塞了釘子。

他還滿心算計著哪天不需要再暗中倚靠楚山的錢糧支持,一定要把那些行跡可疑的孫子都踢到一邊去,叫楚山知道什麼叫吃幹抹淨。

後期大多數河淮流民出身的首領,甚至包括江雄、張聰等人,對楚山都沒有什麼排斥,卻是趙善、劉福金多次提醒要警惕跟楚山的秘密合作,蔣昂還將他們引以爲心腹。

現在跟他說趙善、劉福金二人才是楚山真正安插進來了?

蔣昂神情複雜的看向趙善、劉福金二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以往有所相瞞,實乃職責所在,但大哥肝膽赤誠,乃真豪傑、真英雄也,我與福金心服口服!多有得罪之處,大哥請勿見罪。”

趙善與劉福金當即離座走到蔣昂跟前,抱拳說道。

“哈哈,哪裡,哪裡,我不在意的,我不在意的……”蔣昂也不是口齒伶俐之人,心裡多少還有著彆扭勁,尬笑著說道。

“嘴裡說著不在意,牛一樣的眼珠子卻在亂瞟,鬼知道在打什麼主意!節帥,我看這廝就不是什麼實誠人。”

牛二眼神不善的乜著蔣昂,嘀咕道。

徐懷僅帶少量侍衛提前趕來鶴穴,徐武江、韓圭等人百般叮囑牛二在徐懷身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他走進聚義廳,雙手抱著鐵鐗站在徐懷身邊,便死死盯住蔣昂,這時候看蔣昂眼神遊離,皮笑肉不笑的怪異樣,就覺得這傢伙賊不對勁。

“崖山,不要胡說,”周景拽了一下牛二袖襟,低聲要他不要胡說八道,“蔣軍侯乃是性情中人,乍知此事,有所驚訝,實乃人之常情,不要大驚小怪。”

趙善、劉福金潛伏之事,周景等人原本不想這麼快揭穿,以免這時候節外生枝,但徐懷對蔣昂等人頗爲看重,思量之下還是決定現在就揭開,儘可能去消除蔣昂等人心裡的芥蒂。

接下來,徐懷又說了近兩年來對東洲寨諸多細節上的安排,包括在南蔡安排河淮流民出身的戰俘帶隊勞作、潛歸東洲寨,也耐心解釋諸多安排背後的底層邏輯,談了楚山對河淮流民與洞荊本地寨衆的認識,談了接下來將基於這諸多差異的安排計劃。

徐懷現在脣上蓄了濃密的短髭,即便不談他這些年的驕人戰績,不談他此時堪比遮天的權勢,單就這些年南征北戰、風餐露宿在他臉上留下的粗礪之感,以及身爲絕強武者不意間流露的深邃而冷峻的眼神,從他走進聚義廳的那一刻,也是給蔣昂、江雄、張聰等人極其強烈的壓迫感。

不過,徐懷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看似並不利於保持他對衆人的壓迫感,但蔣昂、江雄、張聰等人心裡有種種明悟的同時,也更加的心悅誠服。

到最後蔣昂心裡的彆扭勁也蕩然無存。

無他,楚山所做的一切,並非針對他蔣昂個人。

楚山所作所爲只是不畏艱難的去摸索、趟出一條化解眼下僵局的可行道路,只是盡一切可能去解救、拯救陷入困局之中難以自拔的無辜民衆,只是拼盡一切氣力去力挽狂瀾。

這次決意突襲赤山灣,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便知道會有無數迫於生計而落匪者將戰死,即便將來還會經歷很多的曲折,但這一切都是堅定不移的朝著這個目標前行。

蔣昂、江雄、張聰等人工作做通,但短時間用東洲寨兵馬作爲攻堅戰力去突襲赤山灣也是不現實的,會給中下層軍吏及基層將卒帶去很多措手不及的混亂。

對赤山灣的突襲作戰,分作兩部分,一是南蔡水軍第一廂負責掩護天雄軍後軍第三、第四廂甲卒,後日凌晨對老虎寨的登陸作戰,二是南蔡水軍第二廂明天夜間將負責掩護天雄軍後第一、第二廂主力,從東洲寨控制的水道進入荊江,也趕在後日凌晨同時對赤山主寨發動突襲;東洲寨兵馬在更換旗幟之後將於後日凌晨之後渡過荊江,往石首縣南部運動,作爲疑兵拖延孫彥舟等賊將可能對赤山灣的增援。

徐懷在周景等人的陪同下,整個午後在鶴穴總寨的聚義廳裡都跟蔣昂、江雄、張聰等人討論具體的作戰計劃、做思想工作。

等到夜色降臨之後,除了烏敕海、史琥率領數百選鋒軍精銳分批進入鶴穴外,南蔡水軍第二廂也派出一批哨船換上東洲寨的旗幟,從東洲寨控制的水道駛入荊江,封鎖住東洲寨與荊江南岸聯絡的信道,防止奸細將東洲寨的異動提前傳到胡盪舟、孫彥舟等人的耳中……

…………

…………

兩日後凌晨,薄雲輕遮,幽暗的蒼穹就像塗抹淡墨的萱紙,透著極朦朧的微芒。

拂曉前的天地雖然談不上漆黑一片、談不上伸手不見五指,甚至還能看到湖面折射出來的粼粼微光,但視野實在不好,卻是流水聲及草叢裡的蟲鳴前所未有的清晰。

寨牆上也是稀稀落落的插著不多的火把照明。

連日來都衣不解甲的胡遊,往西北方向眺望了一會兒,湖面除了零星的靜止不動的火光外,也看不出什麼異常,看向像石柱子矗立在夜色裡一動不動的守將,問道:

“三叔,官兵可有什麼異動?”

“現在還看不出,”赤山寨三當家、老虎寨守將孫延觀回頭看了胡遊一眼,說道,“不過就算官兵今天夜裡沒有動作,也不會拖太久了!”

老虎寨與南蔡招討司在桑赤河入桑赤湖的河口大營相距不足二十里,天氣晴好時甚至都能隱約看到彼此寨牆上的情形。

洞荊聯軍這些年來跟官兵作戰,即便受限於物資緊缺,將卒裝備簡陋,不是特別能打攻堅戰,但像孫延觀這些人也差不多摸熟了作戰規則,積累了頗爲豐富的作戰經驗。

從南蔡招討司這段時間往桑赤河口調兵遣將以及物資運輸的情形,孫延觀強烈預感到南蔡招討司很快就會對老虎寨展開猛烈的強攻,拿下赤山灣在荊江北岸最關鍵的門戶之地。

而孫延觀等人也不難揣測南蔡招討司有以戰促降的圖謀,他們心裡甚至更多是希望能狠狠的挫敗南蔡招討司一兩次圖謀,從而爲招安爭取更寬裕的條件。

孫延觀轉過身,要胡遊陪他挨著垛牆而坐,就著遠處的篝火詢問增援兵馬的休息情況。

“兄弟們都還好,都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胡遊有些擔憂的問道:“三叔你以爲老虎寨能住多久?”

胡遊再初出牛犢不畏虎,也不敢輕視靖勝侯徐懷親自坐鎮的南蔡招討司會是任他們拿捏的軟柿子。

“能守多久可不好說,但我們連日來借夜色掩護從南岸調來兩千多精銳,藏在老虎寨裡一直都沒有露出形跡,南蔡招討司倘若這時候敢強殺過來,定叫他們第一仗在老虎寨前摔個大跟頭——對這點,你三叔還是有把握的。”孫延觀將直脊刀橫在膝上,自信的笑著說道。

“要是把南蔡招討司打急眼了,也不見得是好啊。”胡遊又患得患失的說道。

孫彥舟、胡盪舟等賊將打家劫舍出身,趁赤扈人南侵、荊湖動盪之際,裹挾數十萬衆侵州奪縣,殺得荊南荊北官兵節節敗退、招架不住,聲勢一時無兩。

早初時他們也有雄心壯志,想著改天換地有一番大作爲。

不過,這些年過去,荊南荊北兵馬日益整飭,洞荊聯軍始終被限制在洞庭湖、荊江沿岸,一直都沒能有效撕開官兵的包圍封鎖,生存日益艱難。

特別這一兩年來,與官兵作戰也再難討到什麼便宜,大部分起義軍將領的心思就有些淡了,更多考慮的還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

當然了,要說孫彥舟、胡盪舟等人一心想投附胡虜,也是不公平的,這至少不是他們最優先的選擇。

只是他們對朝廷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內心深處更渴望接受招安後最大限度的保持獨立。

這也導致|胡遊這些人心思患得患失。

他們既想多打幾場勝仗,以便爭取更寬鬆的招安條件,但又怕打急眼了,最終促使官兵放棄招安的心思,與他們決一死戰。

他們到這時候心裡也清楚,洞荊聯軍打一兩次勝仗不難,以前打敗官兵也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想長時間跟官兵對抗、糾纏下去,只會越發艱難了。

“你要知道,朝廷想招安我們,並非心慈手軟,實是拿我們沒轍,”孫延觀見胡遊患得患失的樣子,心裡一笑,說道,“我們真要有本事將南蔡招討司打急眼了,局勢反倒對我們有利了,你擔心什麼……”

“孫將軍、大公子,官兵那邊有動靜了!”守在垛牆前的兵卒這時候叫道。

孫延觀、胡遊站起來循聲望去,就見桑赤河口方向火把這時候突然密集起來,一批載著篝火的哨般也從水寨出來,往桑赤湖心方向駛去,心裡同時想道:來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十九章 援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
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祭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二百四十章 計在東洲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九章 作戰方案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九十章 赴襄陽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三十章 徐氏家主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十九章 援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捷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三十九章 捉人熱鬧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泰顺县| 利辛县| 阿克陶县| 肇源县| 十堰市| 府谷县| 通化县| 吉木萨尔县| 武乡县| 吴江市| 出国| 祁门县| 呈贡县| 黄龙县| 黑山县| 伊川县| 张家港市| 盐池县| 琼结县| 美姑县| 新乡县| 陇西县| 建阳市| 灵武市| 武功县| 河东区| 靖西县| 合江县| 德惠市| 长葛市| 葵青区| 桐梓县| 阳西县| 隆回县| 尼木县| 伊金霍洛旗| 观塘区| 庆安县| 高密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