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六章 獻策

之前在汴梁時,鄭屠說史軫通敵案發下獄,纔將史家人騙來淮源。

遷到楚山的史家人,其中有史軫自家老小十四口人外,還有史妹婿一家十數口人。

史軫還有兄姐,但都已病逝。史軫兄姐的家人雖然不能識破鄭屠的謊言,但以爲史軫犯再大的罪都不會牽連到他們,因此都沒有到楚山來;史軫這次南下,他兄姐的家人同樣是無動於衷、不聽勸告,史軫也是無計可施。

史珍長子史珣年近三旬,早就結婚生子。

史珣少時苦讀,但開封府(京畿)組織的兩次鄉試都沒能過,很早就放棄入仕的念頭,在離開汴梁之前,一直在戶部下轄的衙門裡做一份文書謄抄的差遣。

史軫次女所嫁夫婿姜燮,年紀要比史珣小兩歲。

姜父原是史軫在兵部時的同僚,兩家走動甚爲親近,遂結爲姻親。

姜燮十八歲時就通過鄉試,但大越科舉規制,士子通過鄉試,僅僅是後續貢試的入門券,甚至每次貢試都需要重新通過鄉試的遴選,更不要說有資格入仕了。

姜燮雖說兩次貢試都失利,但年紀畢竟不大,一直都在家中苦讀,沒有找份差事做;其父病逝之後,姜燮夫婦及其寡母的生活主要依賴史家的接濟,

史軫中間有一子幼年夭折,幼子史璋十八歲,還未成家立業。

史軫的妹婿魏成隆乃是汴梁城裡的布商,很有些家財,其子魏疆與史璋同年自幼紈絝,喜歡舞槍弄棒,廝混於市井之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

徐懷上次回楚山,就沒有在淮源待上幾天,一直都忙於處理各種軍政事務,之後又與景王趙湍馳援鞏縣,之前還沒有機會與史家人接觸,這時候聽史軫一併介紹。

寒暄片晌,衆人便登堂入室坐下。

史家人在淮源再受優待,但受限於條件,居住地方也就比普通人家寬敞一些。

用宴不可能像在寬闊的官廳之中擺幾列矮案、鋪以軟席、衆人依次坐幾案之後談笑風聲,而是將兩張八仙桌拼成一張大長桌,衆人圍桌而坐。

徐懷他們用宴也是簡單,著人從縣衙後宅拿了兩壇酒、幾斤冷切羊肉以及蜜餞果子等物直接送到史家院子裡,擺上桌便吃食起來。

席間自然而然要談及舉薦史軫出任楚山縣丞一事,鄭屠、程益、喻承珍等人紛紛向史軫敬酒祝賀,史家人表現卻有些冷淡,但也在徐懷的意料之中。

史家人到淮源後,這邊就以實情相告,當時也有赤扈人南下的消息傳來,淮源這邊又以禮相待,史家人卻沒有什麼怨言,但史家人內心深處還是想著有朝一日赤扈人退去,能重歸汴梁的,一點都沒有在淮源紮根的想法。

史軫二子還好說,這時候得知史軫要在楚山任事,他們略有些失望,卻還不敢強烈反對什麼,但史軫妹婿魏成隆在汴梁交遊官宦,在他眼裡,桐柏山乃窮山僻壤之地,小小楚山縣丞,比史軫在兵部的差遣要遠遠不如,也不管徐懷在座,便勸史軫說一旦接受舉薦,日後再想調回汴梁就難了。

史軫對此只能苦笑不已。

待飲過酒,衆人轉往縣衙後宅商談事情,就沒有再讓史家人跟隨。

衆人在縣衙後宅客堂裡坐定,就妹婿魏成隆剛纔很不得體的言行,史軫也是先表歉意:“成隆未識刀兵之苦,言語狂妄,還請軍侯見諒。”

徐懷不以爲意的哈哈一笑,說道:“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嗎?不要說魏成隆了,便在座這麼多人裡,又有幾人能像史先生看得那麼通透的?”

徐懷並不覺得魏成隆有冒犯他的地方,剛纔席間也沒有談及史軫二子及女婿在楚山任職的事情。

楚山所治僅一縣之域,有品軼的官職除了知縣、縣丞、縣尉、主簿外,也就都巡檢使下面設有兩名九品典史輔佐軍務;而這些官職裡,知縣及都巡檢使作爲正印官,份量最重,也是朝廷正而八經授予他的。

而楚山目前所設的諸巡檢司,都是從權所置,朝廷沒有予以承認。

通常來說,一縣之域,最多就正式設置一兩處巡檢司負責縣域捕盜緝私之事,甚至不設。

因此潘成虎、王憲等人兼領巡檢使,與朝廷正而八經設置、鄧珪之前擔任淮源巡檢使,並非一個概念而徐懷之所以多設鄉司(巡檢司),主要也是將行政權往基層下沉,限制宗族對地方的控制,以便進一步挖掘楚山的軍事潛力、梳理好地方上的生產。

史軫二子及女婿、外甥真想要在楚山任事,徐懷也只能先將他們編入鄉司(巡檢司)任事,但問題是,史軫的兒子、女婿心裡都還巴望著有朝一日局勢平復能重返汴梁,又怎麼可能看得上這些看上去微末之極的差事?

接下來,不僅河淮會陷落,江淮、荊湖、京西南路以及關中都不會太平,史軫的子婿以及妹婿既然看不上楚山目前能空出來的這些差事,那就先讓他們在淮源城裡耗著。

楚山錢糧再緊張,也不可能缺他們幾口飯吃。

當前最爲緊要的,還是要將喻承珍留在楚山。

徐懷也不繞什麼彎路,開門見山說赤扈人再次南侵,河淮必陷,到時候楚山就會直接面臨赤扈人的兵鋒。

而青衣嶺、石門嶺及周橋驛等寨才草草建成,所組成的外圍防禦還是太簡陋,難抵大股敵軍侵襲而來。

他們接下來僅有半年多的時間,要如何提升外圍的防禦能力,徐懷希望喻承珍能盡心幫著出謀劃策。

楚山此時也並沒有什麼好的官職能安置喻承珍,徐懷希望喻承珍以客卿的名義留下來襄助其事。

喻承珍對留在楚山還是心存疑慮的,心裡並不想在楚山正式擔任官職,當下便答應以客卿的名義暫居楚山,倘若他日覺得這裡非容身之地,辭別而去也不受拘束。

徐懷著程益、鄭屠親自爲喻承珍安置住處,最後僅留蘇老常、王舉、徐武江三人在客堂之上,陪著史軫說話。

這時候沒有旁人在場,史軫說話也不再有多少顧忌,徑直說道:

“你之前率部護送景王去守鞏縣,也有意成就景王的威名,應該是覺得景王可堪大任吧?”

徐懷點點頭,示意史軫還有什麼疑惑,這時候徑可問來。

史軫微微蹙著眉頭,說道:

“景王身爲皇子,還並不得寵,很多事都身不由己啊。一旦求和事成,景王並沒有正當的名義留在洛陽或出鎮別地,多半會被召回汴梁。而赤扈人再次南侵,汴梁陷落幾乎是必然之事,你僅使周景等人留在汴梁,難以成事啊!”

徐懷希望盧雄回汴梁勸王稟暫作隱忍,並勸王稟支持爭嫡之事,盧雄只會私下裡跟王稟說這些事,甚至都會避開朱沆、王番,當然不會對史軫坦誠相告。

周景即便派人護送史軫南下,但也不可能隨意吐露他被調往汴梁的目的。

徐武江、王舉、蘇老常見史軫在幾乎沒有什麼可靠信息來源的情況下,竟然能看得這麼透,也是暗暗心驚,也暗自慶幸這樣的人物能爲楚山所用。

王舉這段時間都與徐懷在一起,對徐懷的算計最爲清楚,傾過身子問史軫:“汴梁陷落之時,我們重施大同之計,也沒有可能將景王接出來?”

“天雄軍爲蕭林石所算計,潰滅於大同,但當時蕭林石並不能完全掌控大同的形勢。而更爲主要的,也是軍侯算計蕭林石最爲精妙的地方,便是看清楚蕭林石當時也只是困獸猶鬥,甚至重創天雄軍的意圖,也只是希望朝廷認清現實、放棄對雲朔的企圖,並無趕盡殺絕之意,所以這才能夠成功,”史軫微微皺著眉頭,說道,“軍侯用我爲臂助,我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請軍侯莫以爲怪!”

“史先生請說。”徐懷微微頷首,說道。

“汴梁陷落,魯王倘若還坐鎮魏州,必然得利最大,”史軫說道,“而嵐州曾發生的舊事,魯王心裡難免會對楚山衆人心存芥蒂;而魯王得勢,視楚山如仇寇的葛家人也必然再得啓用,這個應該是軍侯所不願看到的。不過,軍侯有沒有想過,嵐州舊事也恰恰說明魯王是個陰忍之人?”

徐懷沉默不語。

史軫既然將話題挑開了,便繼續說道:“……楚山自壯,且擋敵之鋒芒,魯王對楚山成見再深,也會暫作隱忍。史軫覺得軍侯沒有必要爲日後的隱患,此時貿然去行並無多少把握的險計。而待他日軍侯在楚山真正站住腳,還怕這個隱患沒有辦法消除嗎?又或者軍侯再要行險計,也不應將目標放在景王身上鞏縣一役,對景王有大利也有大弊,赤扈人絕計不會輕易放景王走脫,軍侯倘若以諸皇孫爲目標,得手的機會則要大得多。”

徐武江、王舉、蘇老常都是暗暗心驚,史軫這些話已經不僅僅對朝廷不存敬意了,這是勸徐懷行許都故策啊。



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二章 避禍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三十章 西進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十三章 奪寨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五章 赴任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章 屠城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十一章 節制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六章 京襄
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二章 避禍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九十五章 殘戰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三十章 西進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一百九十二章 彼刀彼子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五十二章 大匠師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用心良苦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十三章 奪寨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零一章 頭顱見面禮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三十九章 心機算盡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五章 赴任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二章 屠城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九十章 議事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九十九章 巨陵鎮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一章 大腿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十一章 節制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十六章 京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万山特区| 简阳市| 鄯善县| 泰来县| 云浮市| 习水县| 拉孜县| 博乐市| 杨浦区| 沭阳县| 喀喇沁旗| 咸阳市| 红安县| 扎囊县| 荆门市| 颍上县| 东方市| 南丹县| 通许县| 章丘市| 邓州市| 嵊泗县| 炎陵县| 驻马店市| 安丘市| 平乡县| 石门县| 泰兴市| 朝阳区| 吴江市| 防城港市| 晋江市| 辰溪县| 临朐县| 塔城市| 衡阳市| 双鸭山市| 亚东县| 瑞丽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