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

徐懷及楚山衆人起於草莽之間,雖說其根本乃是徐懷與楚山衆人浴血沙場、屢立奇功,但誰都不能否認這個過程中有貴人相助、提攜。

這種當中最爲重要的人物,無疑算徐懷的嶽祖父王稟。

無論是於桐柏山傳授徐懷及楚山衆人兵法,協助楚山衆人剿滅匪寇,還是流貶嵐州及及王番任伐燕左軍監軍使期間,支持徐懷及楚山衆人任事監軍院、戍守朔州,王稟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開建繼帝之外,其二怎麼也得輪到胡楷。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胡楷出任蔡州防禦使,就全力支持徐懷在楚山置縣、全面統管楚山軍政事務,建設青衣嶺營城等防禦。

徐懷攜建繼帝往守鞏縣,胡楷也是最堅定的支持者,派遣其子胡逾及楊麟之子楊祁業率兵馬增援鞏縣,以蔡州防禦使的名義擔下所有的干係,給予一切便利;在渡河北上收復泌源、澤州以及千里奔襲太原等事上,胡楷的支持依舊是不容或缺的。

建繼帝在襄陽登基即位,胡楷出任樞密使,除了一貫支持楚山守禦外,汝穎會戰期間更是堅定的支持建繼帝御駕親征,確保最終斬獲汝潁大捷。

建繼帝駕崩,大喪之事還沒有最終決定,嗣君是誰更是迷團,胡楷卻邀徐懷到他宅子裡落腳暫歇,衆人都能想明白鬍楷是想與徐懷共商大事。

誰都沒有想到徐懷竟然想都沒想就乾脆利落的拒絕掉胡楷的邀請。

再看胡楷錯愕的神色,衆人胸臆間也是波瀾起伏,紛紛猜測:

胡楷即便這些天閉門謝客,沉默寡言,但從他身邊人流露出來的蛛絲馬跡看,胡楷還是更傾向淮王的,難不成在這一點上胡楷與楚山起了嚴重的分歧?

淮王趙觀神色越發陰翳,鄭聰心情卻更加亮堂。

這一幕也令殿中一部分大臣心思陡然間發生變化。

即便周鶴、高純年等人能想到淮王登基,也會優先重用潛邸舊臣,他們很可能會因爲“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受到冷落,但幼主登基,外戚擅權,他們就能坐穩相位了,不會受到加倍的排擠跟打壓?

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大臣還是更傾向淮王,這是一個比主幼國疑更好的選擇。

不過,楚山與鄭家持密詔擁立幼主呢,他們還要堅定的跟淮王府站到一起嗎?

看著徐懷與鄭貴妃、周鶴、胡楷及淮王趙觀等人告辭離開大殿,諸大臣心裡都發生微妙的變化——之前他們都躲著鄭聰,這時候即便不會立即圍過去,但已經有幾人看向鄭聰的眼神,多了幾許溫和、含情脈脈來。

…………

…………

遷都建鄴後,建繼帝下旨在建鄴城裡給諸守藩將帥都修建了宅邸。

鄭貴妃誕處皇子後,鄭懷忠得封溫國公,便遣人在建繼帝所賜、皇宮東首鐵爐巷的宅邸基礎上,合併左右宅舍,修建了寬敞大氣的溫國公府。

鄭懷忠有心助鄭貴妃所誕皇子爭嫡,甚至有相當一段時間,鄭懷忠他本人都長住建鄴,想著爭荊湖南路制置使之位剿平湖匪以壯權勢,同時也注重結交朝中士臣。

因此與徐懷接受建繼帝所賜的靖勝侯府無意加強擴建、閒置不用不同,溫國公府正式建成後,鄭懷忠就將之前遷居南陽的家小都遷到建鄴。

朝廷設立淮南東路制置司統轄淮南東路軍政及淮河下游防線時,將揚州單獨摘出歸由中樞直轄,原淮南東路諸監司與新設立的制置司,統統從揚州遷往緊挨淮河的楚州。

在鄭貴妃誕下皇子之後,是將家小遷往楚州,還是遷入建鄴,對鄭懷忠並不是一個特別難做決定的選擇。

只是誰能想到建鄴帝的身體這麼快就垮了呢?

徐懷離開福寧宮後,鄭聰得信趙範、鄭晉卿他們已經趕到建鄴,便匆匆離開福寧宮趕回溫國公府。

見到趙範、鄭晉卿後,鄭聰不滿的質問道:“你們怎麼過來這麼遲?”

趙範也是有苦說不出。

他與鄭晉卿之前是從楚山,秘密穿過淮王府控制的壽州趕到舞陽,就已經吃夠了苦頭;在徐懷前腳離開舞陽之後,他們又馬不停蹄的往建鄴趕來,僅僅比徐懷他們遲了一天,這個速度已經可以說是絕快了。

趙範大腿內側的血痂結了又破,早已是一片血肉模糊,敷了藥還鑽心的痛,堪比遭了大刑。

趙範也知鄭聰急躁的性子,按捺住內心的委屈,關切的問道:“我們剛到建鄴,聽說陛下已經駕崩了?徐懷到建鄴後,又有何作爲?”

“陛下駕崩了,但形勢還不算多差,”

鄭聰將徐懷抵達建鄴前後種種的跡象,一一說給趙範知曉,以便他能掌握更多的情況替鄭家出謀劃策,說道,

“胡楷、朱沆、王番三人在京中都閉門謝客,我著人遞了幾次帖子,都說陛下聖體不諧,無心相聚飲宴,我到建鄴後都沒能見到他們三人。不過,他們三人與淮王府也沒有直接的接觸;卻是宅子裡有迫不及待的小人物,跟淮王府的人有些勾搭,但都上不了檯面。徐懷昨日漸晚之時才抵達建鄴,先是朱沆遣次子朱桐到嵇山相迎,之後朱沆、王番二人又連夜出城,於龍藏浦河口與徐懷相聚,凌晨朱沆回到城,王番待天明之後與徐懷一同進宮。徐懷進福寧宮覲見之時,那位才最後嚥氣,像是了了一樁心願似的。徐懷使王番留在宮中代議大喪之事,他離開福寧宮之時,胡楷邀他暫住胡府卻被拒絕——以此看來,徐懷還是更傾向我們鄭家啊……”

“哪是當然,楚山就算一時從淮王那裡得到什麼,過段時間還得原原本本的吐出去,徐懷倘若不蠢,必然能想到這點!”趙範又問道,“鄭貴人那裡一切可好?”

“還算可以吧,但我也沒有跟她多說什麼?!编嵚斦f道。

趙範又問道:“國公人在何處,可有來建鄴?”

趙範從舞陽動身,雖然也緊急派人趕回楚州,但他這一路緊趕慢趕,還沒有得到楚州的回信,也不知道鄭懷忠身在何處。

鄭聰沒有直接回答趙範的問題,而是蹙著眉頭問道:“怎麼,有些事難道我就不能決定?”

“這徐懷要是好相與,我千辛萬苦趕到舞陽,就不會連他一面都見不到了,”趙範苦笑道,“徐懷信不過淮王,畏淮王先予後奪,又怎麼可能會輕信我們?”

“父親他此時在谷陽……”鄭聰心裡不甘,卻不得不承認此時他並沒有跟徐懷,特別是徐懷手裡還持有密詔,進行交易的資格。

“或許需要國公到建鄴走一趟……”趙範說道。

雖說在聽到建繼帝病危的消息時趙範從楚州離開,鄭懷忠當時還在楚州,只是著鄭聰先行趕到建鄴探視建繼帝的病情,但趙範相信國公爺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可能真有耐心穩坐楚州的。

谷陽屬潤州(鎮江),相距建鄴不足兩百里——楚山在鄂北僑置南蔡,招攬流民屯墾耕種,淮東、淮西也都仿效在長江及洪澤浦沿岸,利用大片的荒灘地進行墾殖收容南下流民。

淮南東路制置司在在潤州谷陽縣臨江地區就圈出一大片灘地,收容數萬流民進行開墾。

不清楚建繼帝的身體狀況,又擔心淮王府會對他不利,鄭懷忠當然不可能直接到建鄴來,卻是帶著侍衛兵馬先往谷陽藏匿,真要有什麼事,趕來建鄴也就一天的時間;而即便行蹤敗泄,猶可辯稱巡視墾殖事。

現在趙範主張鄭懷忠立即趕來建鄴與徐懷見面,談妥擁立皇子的條件。

建繼帝已經駕崩,今天就要在福寧宮進行小殮,而嗣君是誰及大喪之事都需要儘快決定並詔告天下,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然不多。

趙範擔心他們不能在詔號之前跟徐懷談妥條件,徐懷被迫只能選擇擁立淮王,那他們想吃後悔藥都來不及了……

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章 議事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九十章 猜忌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
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二百章 議事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五十九章 鐵橋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七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二百二十六章 會合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九十一章 夜遁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十六章 雲停風不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八十三章 遺訓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九十章 猜忌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九十一章 故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十一章 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三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九十六章 淮瀆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楚雄市| 海城市| 中牟县| 砚山县| 赞皇县| 普兰店市| 桐乡市| 道孚县| 丰城市| 东乡县| 海伦市| 鲜城| 华宁县| 栾川县| 棋牌| 开化县| 神木县| 通山县| 宜都市| 柞水县| 闽清县| 东安县| 文安县| 新和县| 五家渠市| 临沂市| 澄江县| 青河县| 寻甸| 呼伦贝尔市| 普定县| 和顺县| 徐水县| 阳山县| 会泽县| 桃园市| 白城市| 扎兰屯市| 岱山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