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一章 洛陽攻略

徐懷對鄭懷忠、趙範乃至鄭懷忠之子鄭聰都沒有什麼好印象,但不妨礙他主張襄陽緊接下來要實施的戰略,重點應放在洛陽。

關於這一點,胡楷等人在襄陽也有同樣的預判。

景王在襄陽登基之後,赤扈人怎麼可能會坐看襄陽重新成爲凝聚大越半壁江山的中樞之地?

然而赤扈人慾對襄陽用兵,洛陽是必須要先進行剪除的側翼;優先程度要遠在壽春、徐州之上。

這事實上也是景王在襄陽即位登基的同時需要深入思考、權衡的核心問題。

以往各家進呈軍策,都是書信往來,現在難得徐懷、劉獻以及代表河洛的趙範、鄭聰都在襄陽,景王當即著人將堪輿圖鋪在長案上,討論既定的攻守之策到底還有什麼漏洞需要彌補。

在景王趙湍看來,這件事要比他在襄陽即位繼統更爲重要。

即將從都行營司改建的御營使司乃是諸軍統領機構,攻守之策的擬定以及兵馬部署及調動,纔是樞密院的職責。

徐懷作爲天雄軍統制,隸屬於御營使司,但他作爲楚山行營兵馬都總管,全權主持楚山守禦,與作爲荊湖北路經略安撫使的劉獻,以及代表鄭懷忠而來的鄭聰、趙範,當然有資格參與樞密院攻守軍略的決策,甚至話語權要比王番、朱由貴等人都要重。

而即將組建的中書門下省作爲朝堂之中樞,權柄主要集中於政事。

倘若嚴格依照律制,除了周鶴作爲右相兼御營使以及兼領兵部侍郎的顧蕃二人外,中書門下省的其他大臣反倒無權參與具體的軍策討論。

當然了,景王在襄陽即位,諸事疲敝、百廢待興,很多事都不會加以嚴格限制。

洛陽居天下之中,北瀕黃河,東臨嵩山、西面、西南以及南面、東南乃是巍峨的秦嶺、伏牛嶺;而流經洛陽北部的黃河,兩岸也是受中條山、王屋山以及邙山等險峻山嶺夾峙,內部又有伊洛河谷盆地作爲縱深腹地,在地形上有易守難守的極大優勢。

赤扈人想要強攻洛陽,主要有四個通道,一是西出潼關,經函谷關入洛;一是自平陸,經茅津渡南渡黃河入洛,一是東出虎牢,從嵩山北麓經鞏縣偃師入洛;一是從嵩山、伏牛山之間、位於汝水上游的谷地入洛。

東漢末年,黃義起義爆發,京師洛陽震動,漢靈帝以何進爲將軍,在洛陽設八關拱衛京師,史稱八關都邑,便主要在這四個方向上。

潼關、函谷關位於洛陽、陝西之間,陝西不失,而潼函無憂,而位於洛陽東南、曾設廣成關的嵩山、伏牛山谷地,大部分地區都隸屬於汝州,與左右驍勝軍駐守的舞陽、上蔡互爲犄角,短時間也不畏赤扈人會直接派潰大股虜兵過來強攻。

赤扈人倘若下一步想奪下洛陽,出兵方向只可能是兩個:一是強攻平陸,從茅津渡南渡黃河,進入洛陽,一是強攻虎牢關,從嵩山北麓一路攻打鞏縣、偃師、孟津,進入洛陽。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時,鄭懷忠作爲陝西諸路行營兵馬副總管、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率秦鳳路本部兵馬,與陝西另四路援軍,在兵馬都總管苗彥雄的統領下東進勤王。

赤扈人第一次南侵撤兵北還,西軍援師一部兵馬重新撤回到潼關以西,在延鄜路經略安撫使高峻陽的統領下,計劃從河津等地渡過黃河,沿汾水北上接援太原;主要兵馬則由鄭懷忠率領,經孟州渡河北上,收復澤州等地。

而當時苗彥雄僅率少量兵馬進入汴梁,出任樞密副使,接掌京畿守衛之事。

汴梁陷落,苗彥雄也淪爲階下之囚。

苗彥雄比王戚庸、李汲之流強的地方,就是還存有氣節,徐懷迄今未聽到他降虜的消息,這次應該是與天宣帝及宗室子弟一道被押解北上了吧?

赤扈人再次南侵時,鄭懷忠就率部從澤州、絳州,往蒲州南部境內南撤,所部主力沒有什麼損失。

在景王南下襄陽後,鄭懷忠接管河洛防務,徵募健銳擴編左右神武軍六萬餘衆人;此時洛陽地方還編有兩萬洛陽府軍,一併受鄭懷忠轄領。

虜兵主力進入蒲州,鄭懷忠坐鎮洛陽不敢輕離,而鄭懷忠之子、出任左神武軍統制的鄭聰與趙範這次到襄陽來勸進,他們對河洛兵馬據險地守禦平陸、虎牢、鞏縣、偃師,拒虜兵以洛陽之外,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而目前高峻陽、顧繼遷於黃河西岸部署的兵馬也有八九萬之多,鄭聰、趙範他們不用擔心西翼潼關、函谷關會有什麼威脅。

他們主要還是擔心左右驍勝軍將防線收縮汝水以南的舞陽、上蔡一線,會令他們在汝水北岸負責防守的襄城,承受極大的軍事壓力。

鄭懷忠著其子鄭聰、趙範二人都來襄陽,自然不是單純就爲勸進之事,還是希望守禦洛陽能獲得襄陽更有力的支持。

“……左右驍勝軍、天雄軍守禦更應兼顧汝水兩岸,而非只顧自身安危,團縮山地之側,”

鄭聰年輕氣盛,站在長案一角,說起話來語氣多少有些咄咄逼人、不掩鋒芒,他手指所按堪輿圖之處,便是楚山負責守禦的青衣嶺一線。

鄭聰他雖然話裡也將左右驍勝軍的防禦也帶出來,但主要還是指責徐懷在楚山的防禦部署太保守,

“倘若左右驍勝軍、天雄軍守禦不能兼顧汝水北岸,鄭、許之虜兵將能肆無忌憚進攻汝州襄城。而河洛兵馬有限,倘若不得不分兵加強襄城防禦,平陸、虎牢等地又何以兼顧?還請殿下與胡相多加權衡……”

徐懷手指輕輕叩著長案,強忍住沒有給鄭聰一個白眼。

還沒有過去幾個月,這孫子似乎忘了是誰率部奔襲太原的,難不成鄭家派了五百步騎,就真以爲能平分奔襲太原的功勞?

鄭聰還想聽徐懷辯解一二,也準備好言辭反駁,卻不想徐懷光顧著敲手指頭,半晌都沒有吭聲。

景王與胡楷、劉獻這會兒也只是將汝水兩岸的城池圈出來,思慮這一帶區域的防禦,並沒有急於評判。

趙範清了清嗓子,朝徐懷歉聲道:“虜兵往蒲州、鄭州已有集結之勢,鄭聰年少就生長於營伍之中,此時心憂洛陽安危,心直口快,還望徐帥見諒……”

“趙先生此話差矣,議論軍略,當要各抒己見,難道還要藏著掖著不成?”徐懷看了鄭聰一眼,說道,“我看少侯爺似乎還有很多話要說,不妨一併說來,也便於殿下參詳!”

鄭聰無視趙範勸阻的眼神,直接將矛頭指向楚山,說道:

“……天雄軍緊挨著桐柏山、淮河緊鑼密鼓建立防線,外圍確山、真陽、新蔡等城不要說有半點加強城防的意思,甚至還提前將這幾地的民衆全部往南撤離,怎麼可能從東面替河洛牽制住一部分虜兵?現在天雄軍不僅自己將防線往南側大幅收縮,還叫右驍勝軍守北面的上蔡,劉使君率宣威軍主力進駐淮川,相當於讓右驍勝軍在上蔡、宣威軍在淮川屏護住楚山的左右兩翼——倘若天雄軍能更積極一些,使右驍勝軍無需顧忌右翼太多,自然也就有力量兼顧左翼襄城,我們也就不用從北線分兵,去憂慮襄城得失了!”

徐懷看向鄭聰,直接問道:“倘若天雄軍無力兼顧汝水北岸,防守襄城會分走洛陽多少兵馬?三千、五千,還是三萬、五萬?當然,鄭統制真要是擔心襄城承受不住太大的軍事壓力,交給我們天雄軍來守,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了,洛陽兵馬可以專心守平陸、虎牢……”

徐懷懶得聽鄭聰胡攪蠻纏,直接表示他可以接手襄城的防禦。

胡楷頗爲期待的看向鄭聰、趙範,想知道他們對徐懷這一建議有何看法。

景王趙湍瞥了鄭聰一眼,卻對胡楷說道:“河洛此時憂慮襄城孤懸汝水之北,確實有些道理,左右驍勝軍在防禦部署上,是否可以做些調整?”

“右驍勝軍或可往葉縣增調一廂精銳!”胡楷說道。

葉縣位於舞陽西北、伏牛山東北麓,與襄城隔汝水相望,增兵葉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對襄城的援應,而同時葉縣又是宛(南陽)洛、宛(南陽)鄭驛道的重要節點。

在這個節骨眼上,不可能叫代表鄭懷忠而來的鄭聰、趙範難堪,胡楷只能象徵性的表示會加強對襄城的援應。

趙範暗中扯了扯鄭聰的衣袖,示意見好就收,畢竟他們不可能真將洛陽的東南門戶交給徐懷去守……



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章 途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章 嶽海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三十章 探路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六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
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一章 途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五十三章 強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章 嶽海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三十章 探路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二十九章 迂迴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三十五章 不白之冤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六十一章 潭州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七章 身如龍槍如蟒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八章 柳林之內有堂奧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第二百零一章 大勢失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六十一章 前路知己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十六章 交接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盤龍寨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六章 獻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四十六章 截河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花莲市| 松桃| 博白县| 新晃| 诏安县| 孙吴县| 大荔县| 洛隆县| 盐源县| 锦州市| 山丹县| 长治县| 平舆县| 广宗县| 巩义市| 万安县| 溧水县| 怀化市| 广汉市| 武安市| 清河县| 夏津县| 古田县| 饶平县| 淅川县| 龙井市| 南平市| 吴桥县| 桂阳县| 木里| 三都| 会东县| 孟村| 南涧| 喀喇沁旗| 贵德县| 延庆县| 罗源县| 雷州市|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