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

張宏才和宏興書院的離開,對於丁海軍來說,是一件不大的事情,畢竟加上一些學生在內,也就是200人不到,這對於人口已經突破了180萬的丁海軍來說,根本就不能夠稱之爲很龐大的人。

可是對於整個教育的震動,是巨大的,張宏纔對於丁海軍教育的貢獻是巨大,可以說,在整個教育領域之中,根本就找不出來,有一個人,能夠跟他相提並論的,他的被禮送,證明了丁海軍在教育上面,是不存在任何的妥協的,要麼離開,要麼聽從。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同張宏才那麼的固執,就算是有些老學究固執,也要考慮考慮兒孫們,張宏才作爲丁海軍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不但本人在教育領域很聲望,他的幾個兒孫發展也不錯,其中的一個兒子,做到的商業局的副科長,還有兩個孫子,他們也都是股級官員。

這樣職分,雖然沒有北宋的那麼高,連局長,都只是七品而已,可是在丁海軍,除了趙信之外,最高的文官體系,也就是七品。

也就是說,如果七品算是的丁海軍,除了趙信之外的高層的話,科級,就相當於中層,股級,也算是一個官了。

只要丁海軍發展,未來,他們未必不能夠做到很高的位置,現在,一切都完蛋了。

趙信不可能留下他們的,從禮送張宏纔開始,他的家族基本上,在丁海軍的根基,已經不復存在了。

哪怕他們的能力再怎麼的出色,也不可能留下這樣的隱患,更別說,他們還並不出色。

在丁海軍,之前無可替代的,就是牛大力,之後又加了12個材料方面的研究者的,這些攀升科技的基礎,在趙信看來是不可替代的,其他的,包括周重孫吉這樣的,也不是不可以替代的。

殺雞儆猴,永遠是最簡單的方法的,在張宏才被禮送之後,其他人或許會有些不滿,卻只會在私下之中說說。

趙信當然不可能,如同傳教那樣,壓制一切反對的聲音,讓整個丁海軍只有一個聲音,雖然目前是這麼做的,但是表面上,依然要講究平衡。

在對方接受了,教育改革可以平穩的實行的時候,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教育改革,那是爲了以後夯實根基,短時間,不太可能有作用,只要夫子這個階段不提出反對,剩下的反對聲音,就小了很多。

畢竟,免費的教育,教導什麼,很少有家長會過問的,再說了,趙信也不會徹底的堵死科舉的這一條路,在丁海軍,絕大部分義務教育,會選擇這樣的教材來教改,可是如果家長們強烈的要求,也可以進行傳統的教育。

不過傳統的教育,就不是免費的了,而且丁海軍也不會主動的開設,一些傳統的老夫子,可以在這裡開設辦班,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一些家長們,也可以從興趣愛好的角度,讓孩子們來學習。

教育,是昂貴的,就算是以丁海軍規模化的辦教育,集約化的造紙和印刷術,培養一個學生的成本,依然相當的高,如果換成北宋常見私塾,在個體作用的前提下,這個代價就更高了。

可是再怎麼的高,也有一個極限,丁海軍的教改,並沒有關閉私塾,任何人都可以來興辦,只會對興辦者進行一番的考覈,不是爲了禁絕,而是爲了規避騙子的風險。

私塾的存在,是爲了考科舉,如果連最基礎的實力都沒有,又怎麼的教授,最起碼,也應該是秀才的功名,至於開蒙,那不必了,可以在小學的前三個年級進行。

就算是再怎麼的固執的夫子,也不得不承認,在開蒙這一點上來說,丁海軍的教育改革,已經走在了所有私塾的前面了。

拋開天賦異稟的那些不論,從入學開始,到熟練掌握漢字,會讀會寫,斷則兩三年,多則七八年,有些愚笨的,可能十年下來,也掌握不了多少。

可是在丁海軍所謂的拼音之下,只用掌握二三十個不同的符,就可以對全部字進行解讀,這對於智力還不太健全的孩子們來說,極大的減少了他們工作量。

在慢慢的熟練和加深記憶之後,最多1年,就可以掌握300個以上的常用漢字的,2年,就可以讀通大部分的書籍,3年,開蒙已經結束,基本上掌握了遣詞造句的,在一定程度上面,比開蒙的,還要高出許多。

從這裡挑選優秀的,進入到私塾的,本身,各方面能力就非常的高,也節約了講師大量的時間。

因爲要求高了,再加上少的關係,私塾的學費非常高昂,在北宋,一般的鄉間私塾,每月大概就是1貫左右,加上伙食和書籍筆墨的花費的,可能每月也不會超過3貫。

丁海軍的私塾,一方面少,再加上要求更高,私塾的學費基本上在每月10貫左右,高一點的,甚至可以達到30貫。

也是虧的張宏才走了,否則無論是張宏才的身份,還是教育的成果,把宏興書院改成傳統的私塾的話,一個月50貫都不在話下。

無論是10貫,還是30貫,50貫,這在普通北宋農民哪裡,那是一個根本就無法仰望的數字,甚至在一些地主哪裡,都不是很輕易。

一個擁有1000畝以上的小地主,單憑糧食收入,一年有多少,按照每畝4石來算,總共收入也不過是2800貫,這還是全部賣出去的結果,一個月50貫,一年600貫,他又不是隻有一個兒子的。

這點在丁海軍是一個例外,目前,工資水平相當的高一般在丁海軍,工作3個月以上,完成最基礎等級考覈,通過了之後,平均月薪就在35貫,高一點的,可以達到接近百貫。

這樣的人,當然沒辦法上最頂尖的私塾,可是10貫的還是可以,50貫的那種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一個月300貫是沒有問題的,這些人都是潛在的消費對象。

只要強烈要求,是可以上私塾的,但是丁海軍也不會無休無止的培養酸儒,私塾必須要經過某些考覈,比如說,當年的其他地方科舉的考卷,一共4套,每一套的達不到某些分數的話,就不能在私塾待下去了。

說白了,這同樣是趙信爲私塾留下的一條路,私塾可以辦,丁海軍雖然走的是教改的路子,卻不代表以後就不參加科舉了。

邊境軍州,同樣是可以參加科舉的,並且有一定的名額,這些名額,等於是保送,每3年可能10個左右,可以進入到國子監,想要真正的考舉人和進士的話,就需要到別處去考了。

丁海軍現在,各方面的待遇都非常的好,普通人也有閒暇投入到教育之中,開蒙的教育,節約大量的時間,然後挑選一些不太適合走丁海軍路的,偏偏還是可以在科舉上面有所作爲,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養,讓他們出去考覈。

再怎麼說,這也算是一種實力的培養,至於這些人是不是長歪了,是不是屁股不坐在丁海軍這邊,趙信根本就不在乎。

這些人就算是成長起來,考中狀元,最少也是10年之後了,以丁海軍目前的現狀,在拿下了琉球之後的,無可阻擋的繼續發展,在科技和重工業上面逐步的攀升,還無法取得壓倒的優勢,那麼趙信真的是白乾了。

教改就在趙信的強行介入之下,完成了改革,雖然送走了張宏才,讓趙信略微的有些無奈,卻因爲這件事情,推動了整個教改的加速的,沒有了鐵桿的反對者,其他人不成氣候,本身改革的學校,在幾天之後,又加了一倍,基本完成了大部分的學校的改制。

一場在趙信看來,有可能引發巨大的矛盾,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定海軍穩定的大事,就這麼的輕鬆的被解決,教育的種子開始種下了。

哪怕最初的時候,只是最簡單的,設計的範圍也不大,可是最終的影響力,是寫入到後世的史書之中。

10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勢力來說,不算很長,甚至是對於一個少年的人生來說,也同樣不是很長,可是一個合理的教育,最終,影響了整個時代,在未來的20年,30年,甚至50年之中,光耀中國。

後世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九成是誕生在丁海軍,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一切的基礎,就是趙信推動的這個教改。

可是完成這一切的趙信,現在在幹什麼呢?

教育是未來,是丁海軍的根基,卻不是現在,在處理完了這件事情之後,趙信又投身到了科研上面了。

目前,哪怕是用了千辛萬苦的培養,整個丁海軍的科研實力,還不怎麼的強,知識層次不行,眼光也不行。

趙信不但知識更加的紮實,同樣的有卡牌系統的加成,無論是古代化學,還是卡牌系統的合成本身,對於研究的加成,都相當的不錯。

在電解鋁達到了一定程度,並且初步的完成了鋁錠和鋁合金之後,趙信知道,在電力大規模的出現之前,鋁的普及,只是一個鏡花水月,很自然的就把目標轉向了的高分子有機物上面了。

高分子有機物,他們的基礎,基本上,都是從石油裂解上面來,這種裂解非常的危險,特別是在之前丁海軍的環境之下。

石油是可燃物,裂解出來的東西,燃燒的性能更強,比如說汽油,這種後世日常機動車之中的燃料,他的意揮發性,讓他非常容易被點燃,只要靠近火源就可以了。

如果在夜間,哪怕是一根蠟燭,或者是一個煤油燈,只要汽油揮發出來,就非常容易被點燃,甚至一定混合比例,還會產生爆炸。

不但是夜間容易如此,在狹小的房間之中,在混合比例較高的前提下,也容易產生爆炸的,鐵器碰撞,或者是其他的碰撞產生的火星,都會讓石油裂解出現問題。

在之前,石油裂解,往往是在室外進行的,室內也有大空間,可是就算是在白天,在玻璃窗的前提下,當房間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能見度也低,對於實驗不利。

室外空間大,容易散失,就算是有一定的火星,也不會出現危險。

不危險就不危險了,可是對於實驗室來說,野外的環境,控制性不強,容易出現很多的意外事故,同樣,對於石油裂解的時候,也不容易回收,出現問題很多。

好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有3個,一個都不可能讓損失,趙信之前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夠選擇這樣安全的方法。

可是現在,電燈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的,房間大沒關係,多做一點燈泡就可以了,同樣的,通過種種的佈置,可以把意外降低到最低,也就可以進行一些類似的實驗了。

之前,經過了長時間研究,主要是完成了對於石油的裂解分離,主要是汽油,柴油,還有瀝青這樣。

這種裂解,只是最基礎的,通過加熱到一定的程度,進行簡單的分流,是石化之中最簡單的。

趙信需要的不是這個,而是更深的材料,比如說,各種後世常見的高分子材料。

這些可以用在實驗之中的,之前蒸餾冷凝之後,產生的各種主要產品,其他無法收取,在野外的環境下,做到這些很難。

在室內,通過一些玻璃罐,甚至是專門的管道房間,進行收集。

這些日子,趙信的收穫也不小,石油是高分子的聚合體,其中含有很多的東西,不同類型的石油,他們的分子結構也不一樣,趙信通過裂解,通過加入一些材料,再通過其他的方法,哪怕是氣體,哪怕是混合氣體,也可以通過卡牌系統進行收集。

這些日子之中,基礎的化合物收集到了很多,只不過要分離,對於北宋的這種水平,要求略微有些高,他必須要選擇別的方法,介入到有機物之中。

有機物種類衆多,也擁有很多不同體系,趙信最爲看重的,還是後世常用的,比如說,塑料,比如說合成氨的,這些是重點,工業化生產是別想了,那麼實驗室,卻是可以考慮的。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三百三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百九十二章 藍鰭金槍魚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云和县| 时尚| 织金县| 友谊县| 淮北市| 湛江市| 屯昌县| 贡山| 乳源| 汉阴县| 台北市| 玛多县| 甘泉县| 延津县| 通化市| 宁强县| 桃江县| 中江县| 获嘉县| 根河市| 屏东县| 淳化县| 梅州市| 衡山县| 富锦市| 麻栗坡县| 贺州市| 民县| 泾川县| 察哈| 财经| 石门县| 民丰县| 绥化市| 崇阳县| 长治县| 社旗县| 股票| 木兰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