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

3000對5000的戰(zhàn)鬥,最終只是損失十分之一左右,這一戰(zhàn),放在北宋境內任何地方,都是足以自傲的,可是在種諤的心中,卻不是這麼想的。

從作戰(zhàn)的最開始的狀態(tài),宋軍就佔據(jù)了絕對的上風,從最開始就處於先機的狀態(tài),並且武器和裝備,也不是遼軍能夠相比的,可是就算是這樣,在大集團的戰(zhàn)爭之中,依然損失慘重,遼軍居然單憑蠻力,就造成了超過400的傷亡,直接讓種諤接下來的舉動無法繼續(xù)下去,不得不收拾戰(zhàn)場離開。

這實際上,就是敵後作戰(zhàn)的弱點,爲了尋求機動性,北宋放棄了的優(yōu)勢的遠程力量,選擇了騎兵的,哪怕裝備再怎麼的精良,在騎兵的對抗之中,都不可能完全的碾壓,3000對5000還好說一點,萬一上升到3000對8000,3000對1萬的話,最終的結果,就會是另外一個結果了。

騎兵,最大的好處,就是行動快速,殲滅的5000騎兵,其中,還繳獲了相當?shù)膽?zhàn)馬,這些馬也被牽著,差不多一萬多匹,足夠全力奔行了,很快,就消失在了天邊。

戰(zhàn)鬥速度太快,又沒有多少活口,分散的遼軍並沒有意識到遭遇到攻擊了,一直到天色放晚,統(tǒng)帥發(fā)現(xiàn)少了5000騎兵。

統(tǒng)帥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騎兵是遭遇到了不測的,他們只是覺得,或許,是到某些地方遠了,沒有趕回來,可是整整一晚上沒有回來,這就有些大條了,派出大量的騎兵,四下的去尋找,最終,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場。

才過了一天,可是戰(zhàn)場上面的慘烈景象,依然是人人矚目,5000人,加上兩三千的馬,衆(zhòng)多的屍體擺在這裡,成爲了野獸們的盛宴,禿鷹,野狼,還有其他的肉食動物,它們在這裡大大的享受。

看著原來的袍澤,成爲了一具屍體,所有看到的遼軍都義憤填膺,一些人紛紛請戰(zhàn),可是在稍稍高一級點的將領的眼睛之中,這裡,有巨大的不同。

能夠讓他們都沒有察覺,哪怕雙方之間的距離不算太近,可是完全沒有察覺,那麼證明了這個戰(zhàn)鬥,持續(xù)的時間並不長的。

最關鍵的是全殲,5000騎兵,還是遼國這邊的精銳騎兵,在這麼短時間被全殲,難道,這不是一個小股力量,而是一個大股力量。

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能夠從這個中間,看出來應該是騎兵的對決,只不過,對方損失應該不大,在現(xiàn)場,連一具屍體都沒有找到。

出於一個重騎兵的自信,遼國將領很清楚,要想殲滅5000騎兵,哪怕是同等,甚至是更高的數(shù)量的前提下,對方都會付出相當?shù)膫觯粫氲绞侨陌伲苯泳捅?000以上了,對半的換取,這是底線,說不定,還是一比一。

這樣下來,這麼一個敵人,他們的威脅就更大了,上千的傷亡,甚至更多,一點都沒有痕跡和屍體留下,代表著什麼,這個騎兵不但龐大,而且的戰(zhàn)鬥力驚人。

第一時間,這個契丹的貴族想到的,是北面的女真。

這個遼國北方的番薯,長期活躍在白山海水之間,他們比起契丹人,更加的野蠻的,沒有多少文明,卻非常的善戰(zhàn)。

分裂女真部落,一直都是契丹人在做的,實際上,對於部落,都是這麼的處理的,可是女真人不但沒有被打壓,卻越發(fā)的強大起來,哪怕是分散成了衆(zhòng)多的部落,女真人的戰(zhàn)鬥力也逐步的加強,這一直都是遼國重視的。

可是,女真人也知道,他們完全不是遼國的對手,不但向遼國上供,承認宗主的地位,相互之間也戰(zhàn)亂不休的,似乎沒有實力,組織上千的騎兵,進入到遼國腹地。

一個又一個的部族被考慮,卻沒有答案的,因爲線索太少了,至於北宋,這位驕傲的契丹貴族,根本就沒有考慮,北宋富裕是真的,擁有很多的珍貴的東西,可是讓他作戰(zhàn),連西夏都打不過,更別說進入到遼國腹地。

5000人被全殲,讓這個將軍膽寒,從此,把剩下的5隊集中了起來,再也不敢的分散,同時,飛騎急報的遼國。

在種諤在遼東半島掀起高峰,殲滅了一個5000人的遼軍重騎部隊的時候,在後世秦皇島的位置,薛玉率領的船隊,再一次的登陸了,這一次,不是夜間,而是白天。

連北宋的沿海,除了少數(shù)地區(qū),其他地方都一片荒蕪的,更別說遼國,哪怕這裡是腹地。

遼國雖然是一個國家,可是他帶著很大的遊牧民族的氣息的,他們追逐著水草,或許幽雲(yún)十六州是例外,可是除了一些聚居點,不少的人口都分佈在草原和城市。

山海關,這個曾經(jīng)長城的重要關口,在這個時代,只是作爲一個簡單的關口的,甚至連駐軍都沒有,只有馳道在這裡通過,周圍沒有多少的人煙。

哪怕是禁軍的步兵,卻攜帶了相當?shù)能囻R,6000人的隊伍,是冒險,卻在短時間,抵達到了羣山深處的山海關。

這個能夠成爲明朝,卡主關內關外的一個樞紐的關口,有他自然的條件的,只要稍稍修建,就是一個雄關,易守難攻。

4500名民夫,他們其中,有1500人是來自定海軍,他們是成熟的工人,還有工程師,各種的機械,他們是建設的主力,攜帶的各種方便的工具,可以很快的進行建設,同時,水泥也是高標號的,容易凝結的。

尋常的水泥,可能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夠凝結,在沒有完全凝結之前,他的防護力不高,可是這個,在目前的溫度狀態(tài)下,只要進行少許的處理,最多4天,就可以徹底的凝結。

一共攜帶了6個棱堡的材料,甚至在設計上面,這些棱堡他們的高度都不算太高,沒有一個可以建設到35米的,最多一個就是25米,也不是很大,比目前北宋最小的棱堡都小的多,這樣才能夠保證在短時間之內,建設完成。

哪怕是定海軍的工人,他們速度比一般的工人快,也是有極限的,在同樣的條件之下,更小的工程量,當然建設的快,如果在防禦力和效率上面,選擇的話,效率應該是最高的。

這時候,最緊張的,就是1500士兵了,在敵人的腹地,只有他們1500人,別說遇到同樣數(shù)量的騎兵,哪怕是1000騎兵,都可以對他們產(chǎn)生巨大的威脅,沒有棱堡的防護,他們的戰(zhàn)鬥力根本發(fā)揮不出來的。

好在,按照之前的調查,這個時間點,在這裡,很少有軍隊經(jīng)過,而遼東半島的佈置,也告訴了他們,一旦東京的軍隊被吸引,他們就足夠的安全。

4座棱堡同時開工,以肉眼可以見到的速度,不停的增加,一共堵住了2個節(jié)點,另外一個偏向西方一點的,暫時顧不上,只要堵住了這麼兩個,從關外的軍隊就短時間無法進入,只有這四個完成了之後,纔會考慮堵住另外的一個。

遼國不會想到,北宋不但冒險,在遼東半島,登陸了3000騎兵,在山海關這裡,也埋伏了大量人員,準備來一場釜底抽薪,遼興宗和手下的文武百官,還相互的爭奪的,本身就惡化的財政狀況,又出動了3萬騎兵,這個出動不要錢啊,不就是幾千人,犯得著派出這麼多麼?

遼興宗也是頭昏腦漲的,就在這個時候,來自東京的急報送了上來。

急報是先送到東京的,東京在緊急的狀態(tài)下,又派出了3萬人,這3萬,比起之前的,慢了很多,不可能立刻出發(fā),要一兩天的準備,在這個時間,他們飛騎報給了遼興宗。

本就被朝臣吵得頭昏腦漲的遼興宗,在看到了這個情況之後,勃然大怒。

東亞最強的遼國,連北宋都不得不低頭,西夏都被滅掉的遼國,居然連續(xù)的早遇到內部的襲擊。

元昊的偷襲,可以說是意外,可是卻給遼國沉重的打擊,現(xiàn)在又來了,不可能任由他們繼續(xù)發(fā)展,萬一出現(xiàn)一些更加可怕的問題,再殺個幾百萬,遼國連基本的人口都湊不出來。

不顧朝臣們的反對,遼興宗再一次決定御駕親征,15萬精銳的鐵林軍,還有禁衛(wèi)軍等在內,25萬大軍,開始準備出征,哪怕是犁,也要把遼東半島給犁一圈。

遼興宗的做法,在後來被認爲是巨大的昏招,不但讓遼國本就緊張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還喪失了最好的支援機會。

從中京到東京,別看只有幾百裡,可是對於25萬大軍的開行,也需要好長的時間,真的當大軍進入到遼東半島,那麼南下支援南京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山海關,可是當他最終抵達山海關的時候,卻面對著最少4座棱堡的封關。

海船已經(jīng)連續(xù)的運輸?shù)膸状危罅课镔Y運送過來,6座棱堡建設完成,已經(jīng)完美的堵住了3個關口,在這個前提下,知道遼興宗御駕親征在遼東,乾脆加強了山海關的防禦,4座棱堡的完美結合,山海關牢不可破。

可惜,遼國沒有衛(wèi)星地圖,也沒有前後眼,他們甚至連對手是誰都沒有分清楚,按照前線契丹將軍的推斷,最大可能就是北方部族,他們連方向都搞錯了,最終的結果,當然更加的偏差的。

大軍出動,一共用去了7天的時間,這個時間,距離種諤第一次登陸遼東半島已經(jīng)過去了15天,距離殲滅的5000騎兵,也已經(jīng)過去了10天的時間。

在冷兵器的時代,這樣的反應速度,已經(jīng)超過了普通的反應速度,應該算是很快的前提下,可是,他還是慢了一點,實際上,在遼興宗帶領著大軍,向西走了之後2天,還沒有抵達東京的時候,北宋,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隨時可以動手了。

預定的時間,應該是在種諤登陸之後五六天,可是種諤發(fā)展順利,特別是跟海船的交流,在登陸之後,第一次約定的時間,不但送走了200多的傷員,也送走了3000匹以上的繳獲,同樣的,得到了1500人的支持。

3000人,不可能完成整個任務,之前是時間緊急,只是挑選了3000人左右,在初步的獲得戰(zhàn)果之後,當然是加強了力量。

拋開的傷亡的,在種諤的手中,大概有4000人,經(jīng)過了簡單的休整,他又擁有了戰(zhàn)鬥的能力。

北宋的情報網(wǎng),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的,遼興宗御駕親征的消息,在他還沒有出動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情報人員判斷出來了的。

大量收集各種的軍事民用物資,而且遍佈在中京的這些士兵,也跟家人告別,這個根本就沒有隱瞞,只要是在中京稍稍調查一番,就可以知道。

這種情況下,不能貿然動手,萬一這邊衝入幽雲(yún)十六州,那邊急報給遼興宗,然後正好繞個彎過來,那不是等於送死麼。

韓琦在認真的分析了消息之後,決定整個作戰(zhàn)的時間,退後10天到15天,最起碼等到遼興宗進入到東京,甚至進入到遼東半島再說。

北伐推遲了一點,可是負責北伐的軍隊,卻一點都沒有放鬆,這是北宋從真宗澶淵之盟之後,最大的對遼國的軍事行動,再怎麼的準備,也不爲過。

同樣的,戰(zhàn)略的眼光來看,一旦遼興宗進入到遼東半島的,之前的佈置就起作用了,一方面,山海關這裡,繼續(xù)的加大建設,只要沒有被發(fā)現(xiàn),就大規(guī)模的興建,另外一方面,通過聯(lián)絡,告知種諤,不以殺傷爲主的,甚至不用拘泥於遼東半島,在確定把遼興宗引入了之後,可以考慮,向北。

沒錯向北,就算是騎兵的機動力靈活,每天三四百里已經(jīng)是極限了,再跑的話,馬還要不要,人還要不要,只要繼續(xù)的向北吸引,那麼遼國在短時間之中,就不會有兵力支持,就算山海關守不住,單純陸上跑的時間,就會耽誤很多,真的要是日夜兼行,跑到的話,騎兵的戰(zhàn)鬥力還有多少。

一系列的舉措佈置下來,特別是通過了快馬和船隻的接引,讓三個方面的北宋軍隊,擰成一股繩,相互聯(lián)動,互相配合,而此時此刻,連敵人在哪裡,敵人的目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御駕親征的遼興宗,還沉浸在平叛的快感之中,絲毫都沒有意識到,戰(zhàn)爭已經(jīng)來臨了。

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fā)展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fā)展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zhàn)爭爆發(f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fā)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時倉庫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fā)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fā)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yè)指標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chǎn)業(yè)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xié)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zhòng)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
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fā)展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fā)展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zhàn)爭爆發(f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fā)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fā)現(xiàn)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zhàn)時倉庫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fā)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fā)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yè)指標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chǎn)業(yè)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xié)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zhòng)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新蔡县| 醴陵市| 左云县| 亚东县| 石屏县| 长治县| 梅河口市| 江油市| 田东县| 黄冈市| 施秉县| 镇坪县| 桐城市| 青岛市| 遂昌县| 望奎县| 浮梁县| 昌黎县| 康马县| 乡宁县| 兴海县| 仪征市| 万源市| 商都县| 繁昌县| 三穗县| 开远市| 遵义市| 普陀区| 松阳县| 嘉荫县| 大连市| 南昌市| 侯马市| 重庆市| 和平县| 海门市| 中宁县| 天门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