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

作爲一個歷史學者,趙信對於長弓有興趣,不但看了視頻,也研究過中國歷史上的長弓,在唐代之前,還是有一些單體弓的,不過哪一種單體弓,走的跟英格蘭長弓,是完全不同的科技樹,他更加重視強大的威力,普遍的弓力都大,由大力士來使用,作爲戰場破陣,或者精準射擊來使用的。

這樣的使用方式,不能說錯,伴隨著複合弓和反曲弓的逐步流行,同樣威力前提下,更加方便攜帶的短弓,成爲了發展的主流,單體弓,更多的是放在了弩車之上,或者是三牀弩上,幾乎已經失去了發展的方向。

純粹的蠶絲,或者亞麻絲,在天然的纖維之中,都算是彈力較大的了,跟真正的動物筋比起來,差得還是巨大的,這也是這兩者,都沒有成爲弓弦的根本原因。

在一般的硬弓,都超過3石的時候,相當於後世近300磅,這樣是軍中精銳射手常見弓力,就算是一般的軍中射手,1石弓也是最起碼,這也是100磅以上,可是長弓,120磅就是比較猛的了,這樣的磅數,只是跟普通的弓相當,跟2石,3石,甚至是4石比起來,差得巨大,更別說落月弓這樣,讓人難以想象的15石硬弓,那就不是弓了,就是弩,是人工操縱的弩炮。

長弓因爲獨特的結構,巨大的弓身,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力臂的作用,所以,長弓比短弓可以儲蓄更多的能量,所以長弓的威力較大,反而到了拉力上面,就減小了許多。力臂更長,就越發的省力,這也是英格蘭長弓的可怕之處。

英格蘭不但使用了長弓,也發明了適合長弓使用的戰術,巔峰時刻,英格蘭軍隊之中,四分之三都是長弓手,用長弓攻擊側翼,騎兵和步兵作爲輔助,重騎兵數量根本不可能很多,輕騎兵和不披馬甲的重騎兵,根本無法擋住長弓射出來的強悍重箭,這纔是長弓發展的正確方向。

最強的,永遠不是最適合,在證明長弓不適合發展之後,就沒有人在裡面花費心力了,也因此,中國沒有出現長弓,卻恰恰錯過了這個比較適合北宋的武器。

沒錯,就是最適合的,因爲他存在了大規模製作的可能性,就這一點,就完爆各種弓弩,因爲他使用的是一種中國大量出產的,不存在稀缺性的東西作爲材料,製造簡單,這代表著這樣的弓,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長弓的弓身,使用的是中國最常見的榆木,這玩意,野林子漫山遍野都是,就算是幾十年大規模生產也用不完,就算用完了,還可以種,基本上10年左右的榆木,就可以成爲長弓的材料,不必等到30年,50年,那個年份的也可以只不過硬度有餘,可是韌度不夠,反而不太合適。

至於弓弦的材料,中國養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這個中國獨特產品,幾乎一直都是在中國大量的養殖,很少在國外出現。也就是到了19世紀之後,才慢慢的流傳出去。

中國的絲綢產量,哪怕是在宋朝,也相當驚人,其中,一些不太適合絲綢的蠶繭,還會丟掉,只是把這一部分拿出來,就足夠用了,對於絲綢來說,斷線,或者是一些粗大地方,必須要截斷,截斷之後,就無法紡織,可是對於最長只有1.85米的長弓而言,哪怕是斷掉的,也足夠長,變廢爲寶,這是何等英明。

正因爲產量巨大,這個巨大是相對於普通複合弓的弓弦材料的,無論是動物筋,還是隕鐵絲,都不存在普遍性,一個動物身上,纔有多少,必須要是牛,馬,豬等大型動物的身上的纔可以使用,一條筋廢掉了,就沒辦法用,這是制約弓箭大規模出現的關鍵,北宋窮全國之力,也就是幾十萬弓,這已經是極限了,可是如果換成長弓的話,輕鬆過百萬。

南方的桑蠶,北方的柞蠶,趙信甚至還記得一個數據,中國在解放前,絲綢產量基本上都在2.5萬噸到3.5萬噸之間,其中可能會出現兩三成的廢品,這部分就高達5000噸,一根弓弦才使用一個柞蠶繭,10個左右的桑蠶繭,這纔多少,5000噸的廢品,一個榨蠶才20克左右,桑蠶更是隻有兩三克,每年5000噸,著代表著多少弓弦。

2000萬以上,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制約弓箭的最大的弓弦問題,再也不存在了,同時蠶絲甚至不是首選,早在漢代都開始種植的亞麻,也是最佳的弓弦,它甚至比蠶絲更多,只不過加工起來稍稍的麻煩一點,也存在著佔據土地的問題。

數量優勢這一點,就足以壓倒一切,後世的熱武器時代,就出現了鋼鐵投射的能力,有效的解決了遊牧民族和騎兵,長弓不能夠說達到了熱武器的程度,卻擁有熱武器的雛形,比起普通的弓箭,長弓可以射出的箭更多,鋼鐵投射能力更大,稍稍訓練過的長弓手,就能夠完成120次射擊,這在普通的弓箭手哪裡,是不可想象。

中國古代,或許有人研究道理,研究文學,卻偏偏沒有人研究這些物理,沒有形成體系化,也就錯漏了這麼一個優秀的武器,現在,趙信把它重現出來,只要朝堂上重視起來,以宋朝的生產力水平,這麼廉價,容易製造的弓,隨時就可以製造出許多,製造漸變,訓練不難,這就是長弓的優點。

複合弓的材料,也可以大量生產,以王朝爲基礎,可以利用各種方法控制,可是跟長弓的造價比起來,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或許大宋再擠一擠,還可以擠出來幾萬的複合弓的材料,可是弓箭手沒有那麼的多,一個訓練有素的弓箭手,那不是短時間能夠達到的,首先要力量夠,然後還有一定的天分,最終,經過專業的訓練,長時間的訓練纔可以,大概兩三年的時間要有的。

正因爲如此,熱武器的出現才取代了弓箭,初期的熱武器甚至還沒有弓箭厲害,可是他容易訓練,只要掌握開槍的方式,稍稍訓練就能夠上戰場,長弓也有類似的優點,相對於普通的反曲弓和複合弓的弓箭手,首先,要能夠拉開這個弓,1石以上的力量,然後要長期訓練形成感覺,在戰場上,要參考風力,位移,甚至是提前量,這些都做好了之後,纔是一個合格的弓箭手。

長弓不同,首先,它的力量最大才1石,小的才半石不到,這就增加了選材的範圍,只要是能夠當兵的,除了極少部分特殊的,一般的壯年男子,都可以擁有這樣的力量,精銳的長弓手,當然跟短弓手一樣,需要很多專業的技術,可是戰陣之中,就沒有這麼精細了,因爲長弓,從來都不是精準設計的,它的出現,就是範圍射擊的。

一兩個精銳弓手,帶上十幾二十長弓手,形成一個團隊,由他們來指揮,然後,用拋射的方式,密集的攻擊,初步的長弓手,他們只要訓練簡單的開弓方法,知道那個角度,用多大的力量來射出,然後根據小隊長的指揮,進行規律性的射擊,這就完了,可能專業化的訓練,還需要加強,可是這些就足以上戰場了。

長弓手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訓練,弓箭手的訓練,說白了,還是射箭次數,就算是孫吉這樣的,連續60箭也會耗費巨大,必須要休息,長弓手在長箭的投射能力上,是同威力短弓手3倍以上,這代表著什麼意義,天賦一樣,都要訓練相同次數的弓手,長弓手的訓練效率起碼是短弓手的3倍以上,甚至更長,這樣也更容易積累經驗,訓練成型。

在完全沒有什麼變化的前提下,一下子把軍隊的弓箭手擴大20倍,這什麼概念,弓箭海將會形成,整個北宋的時期,除了少部分全重甲,連馬也披上重甲的重騎兵無法對付,其他的不是橫著走,最多,用四分之一左右的步兵和一部分騎兵護衛側翼,防止被偷襲就可以了。

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
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目標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北熱潮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三十四章 風帆戰船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七十九章 確定經銷商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万年县| 石景山区| 商南县| 台东县| 汝城县| 博爱县| 盐源县| 皋兰县| 宜章县| 马公市| 开封市| 沽源县| 东平县| 榆中县| 宜阳县| 浮山县| 巴中市| 贵州省| 罗平县| 长治市| 监利县| 大田县| 和平区| 江源县| 义马市| 岑巩县| 嘉峪关市| 松阳县| 潮州市| 石首市| 凤城市| 安泽县| 乌海市| 阜城县| 涞水县| 玉林市| 隆尧县| 叶城县| 图木舒克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