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

今天的視察,註定時間不長,趙信在汴粱已經待的時間夠久了,再待下去,也不會有更多的用處了,雖然在汴粱,跟貴妃之間的距離更近一點,可是趙信不能隨便的入宮,更不可能進入後宮,如果單純通信的話,依靠著丁海軍發達物流體系,保證3天收到一封信,還是可以。

趁著早晨,出城較爲容易的時間,趙信快速的出城,可是剛剛走出坊市,就遇到了韓琦。

韓琦當然不是偶然經過這裡,他是故意的,昨天視察,讓他收穫巨大,當天回到了汴粱之後,就召集手下的負責人,商討半成品的棱堡,還有起重機使用的問題。

半成品的棱堡,這個只是對於現有的棱堡,進行一定的調整,一些步驟被減少了而已。

能夠修建棱堡的工匠,只要有了這麼一個創意,按照這個創意來,也能夠得到差不多的結果,甚至某種程度上面,比趙信給出的解決方案更好,可是起重機就不一樣了。

趙信雖然給韓琦,簡單的描述了一下,起重機的作用,可是這個理論,還有起重機之中的滑輪組這種東西,還是非常陌生的,哪怕趙信打了包票,這個使用起來非常簡單的,只要稍稍的瞭解一下使用的方法的,然後相互配合一下,就能夠最終使用起來。

可是不瞭解還是不瞭解,甚至非常的陌生,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能夠讓他放心。

本身韓琦只是準備觀看一天,修橋有什麼好看的,雖然丁海軍的施工方法,非常的出色,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速度也相當的快,可是看一天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看第二天。

可是摸不清楚起重機的工作原理,這讓韓琦很是頭疼,他跟幕僚們商議了一下,從幕僚之中挑選了的2個比較年輕和伶俐的,想要趁起重機的工作間隙,進行操作。

看到韓琦的車隊,趙信也有些吃驚,知道了韓琦的目的之後,趙信也是滿口同意,這玩意,就是一個的舉手之勞,或許在昨天,因爲起重機的工作量比較的大,抽不出來多少的時間,可是今天,最多就用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完成全部的造作的前提下,實驗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韓琦是整個北宋政壇,少數被趙信看中的官員之一,葉清臣的能力不低,甚至在一些方面,跟趙信很有共同語言,可是他習慣相對比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

趙信也跟他講述了,關於開設銀行,建立信用貨幣的體系,可是葉清臣沒有任何的表態。

信用貨幣,在整個世界上面,也是從北宋開始的,北宋擁有著龐大的經濟體系,民間的商業活動相當的活躍,可是北宋的基礎貨幣是銅。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可是在一些主要礦產上面,並不能稱之爲的博,比如說,高品味的鐵礦,比如說銅,以銅幣爲原料的話,整個北宋,最少也需要數百億貫的銅幣,才能夠支撐整個龐大的市場。

數百億貫,那可是上千億公斤的銅,上億噸,對於北宋而言,這是一個根本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就目前而言,整個北宋,整個銅幣的總量,也就是幾億貫而已,貨幣供應量的嚴重不足的,已經影響到了北宋的基本的經濟了。

各種替代的貨幣開始出現,鐵幣,當五,甚至是交子的出現,這些實際上,都是無奈的選擇。

如果以北宋的經濟基礎,再加上合理發行數量和兌換方法,這未嘗不能開啓一個新的篇章,單純鑄幣和發行的收益,就可以的支撐北宋的財政的相當一方面,北宋的財務赤字,不會惡化到這種程度。

沒有一個統籌的貨幣眼光,甚至不知道經濟學,在發行交子獲得了第一批的收益之後,政府開始把交子當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考慮實際的增發幅度,瘋狂的增發。

讓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比較搶手,幾乎是很新奇的交子,很快就沒落了。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冒出問題,交子基本上都是在四川流行,很少出現在外,可是葉清臣還是不敢輕易的下定決心的。

定海幣的出現,不但沒有引起整個北宋金融市場的變動,一方面,定海幣制作精美,就算是北宋官方,都沒有辦法完成複製,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爲整個北宋貨幣不足,別說是一點點的定海幣,就算是10倍,甚至是100倍,也沒所謂。

趙信本身,寄希望於,讓三司主導,成立一個的類似於發幣行的銀行,統籌整個金融事務,只要稍稍調整,就會比現在的定海銀行發揮出更高的效用,對於緩解整個北宋的資金危機,非常的有幫助。

葉清臣的保守,實際上,是浪費了這麼一個機會,趙信的一些做法,絕對是比整個北宋,還要激進的多,這樣激進的做法,當然會引起保守一點的官員非常的不適,就算是韓琦,也不可能全盤接受,更別說是葉清臣。

可韓琦在這一點上,比葉清臣好了很多,相對於保守一點葉清臣來說,只要有明確的好處,或者利益,韓琦都會去做,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這樣的性格和習慣,很容易走上高位,就算是將來,趙信的目的達成了之後,從外圍拿下足夠的籌碼,進而獲得北宋權柄的時候,這麼一個較爲開放的,並且有能力的宰輔,也是可以利用的。

一方有意,一方有心,雙方就快速的達成了共識,再一次的前行,前往施工現場,不過相對於之前,這一次的陣容大了很多。

在沒有見到趙信之前,韓琦也是心中沒底,他也怕趙信推脫,再得到了趙信的肯定的答覆之後,放鬆了許多。

兩天的時間,韓琦跟趙信參觀橋樑的修建,看著的如同的積木一樣的搭起來的橋樑,幾乎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在完成。

至於那兩個選出來,未來作爲起重機操作者的幕僚,他們對於施工,也有一個簡單的認知,之前從韓琦口中聽到,跟現在眼前看到的,完全不同的。

之前聽說的吊裝的水泥,他們還以爲,是千斤左右的,甚至稍稍大一點的巨石,可是現在看到的,卻完全不一樣,這完全是數萬斤,甚至是更大的巨石。

這一點都沒有說錯,每一次8個立方,也就是20噸左右,可不就是4萬斤麼,這在傳統上面,那是人力所無法達到的力量,幾十個人,上百個人,都未必弄的動。

可是起重機憑藉著滑輪組的省力,偏偏能夠把他們拉起來的,一想到自己就要操作這麼強悍的東西,他們就忍不住高興了起來。

可惜還要等待,按照趙信跟韓琦的約定,今天上午,整個橋樑預製件的搭建工作,就會徹底的完工,到時候,進行一些基礎物資運輸,比如說,水泥,鋼筋和一些鐵質的工具的時候,纔會用到吊車。

這種使用,較爲鬆散,對於速度和準確度的要求不高,這些可以他們來操縱。

果然,中午時分,在全部的預製件,都已經放入到了不同的位置上面之後,在趙信命令下,開始換人了。

每一個吊車,一般有兩個位置,一個主,一個次,也被用上,一個嘗試者在資深者的幫助之下,進行起重機的操作。

起重機的操作,因爲趙信的關係,更加的注重操作的,上下左右,非常的分明,而調整稍稍複雜了一點,對於正常的智商人而言,稍稍熟練和指點一下,就明白了。

看到手下,跌跌撞撞的開始了操作,韓琦饒有興趣的看了一下,可是一會之後,就有些無聊了,失敗很多,就算是成功了之後,也是平平淡淡的。

一個吊車的操作,又不是炫技,講究的是穩定和效率,而不是炫酷,當然沒有什麼好看的。

這時候,橋面開始的施工了,大量的人員聚集在橋面之上,這讓韓琦有了興趣,一個才兩天時間,就基本上完成了雛形的橋樑,哪怕只是一個很短的橋樑,也很有趣,他甚至會饒有興趣的,到橋樑上走了一圈。

哪怕還沒有完全的粘合,一些預設的機關,讓鐵環還有預製件的不同的部分,都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的,已經擁有了渡過行人的強度了,未來了,當一層層的水泥,凝結完畢了之後,就會形成相當堅固的橋樑。

那纔是真正的,承重能力極強的橋樑,鐵路橋,比起一般橋樑,甚至是一些古代的傳奇橋樑,承重能力都要強的多的,原因就在於他的用途。

不說鐵軌,枕木,等鐵路本身的重量,單純火車本身的重量,因爲整個車廂,不像後世的車廂那樣,達到60噸那麼的可怕,對於車廂的強度要求非常的高。

15噸的重量,只要稍稍的加固一下,擁有高強度的鋼板就可以了,自重沒有那麼的大,可是單純車廂,最起碼也有7噸左右的重量,加上馬,等附屬裝備的,一節車廂的重量,最少也在30噸左右。

這個程度,大大的超過了普通行人的重量,就算是一些新式的四輪馬車,他們的總重量也不會很高。

水泥在沒有凝結的時候,還有凝結之後,他們之間的額強度是絕對不一樣的,但是就算是沒有凝結的水泥,只是預製件之間的聯絡的,就足以承受住龐大的重量了。

另外一邊,那些韓琦的幕僚們,他們的進度非常的不錯,10臺起重機,已經準備交付給北宋了,韓琦帶來的幕僚,也會成爲第一批,操縱起重機的人,對於他們,丁海軍的熟練者,也沒有任何的藏私,甚至是平常總結出來的一些小技巧,也一一的傳授。

因爲簡單,這個操縱,只是在牲口提供動力的前提下,開始以一定的速度,把東西,從低處,運送到高處,然後通過力臂和位置的移動,運送到合適的位置之中,這對於這些操作者來說,充滿了新奇。

一天的時間,就在這樣的參觀之中,非常充實的過去了,韓琦收穫巨大,他在跟派出來的人員瞭解了一下,知道他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或許無法單獨的執行,可是摸索一下,還是可以。

這個起重機的操作非常簡單直觀,適應性非常好,哪怕沒有人傳授經驗,也可以很快的上手,而且效果出衆,最大的其中重量是500石,也就是25噸左右,這比他們之前估計的,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韓琦心滿意足,他終於可以把新式的棱堡,投入到實戰之中,未來,在短時間之中,一大批這樣的棱堡都會建設起來,甚至在戰爭之中,也會伴隨著戰爭格局的加大,不停的向前延伸,給軍隊以強大的支持。

韓琦收拾收拾,他準備在接下來,樞密院的例行會議之中,提出這個,並且把目前在北方興建的棱堡體系,從成品,變成半成品,減少防禦的同時,也大量的減少成本,同時,會把起重機,放在北方邊境的。

按照跟丁海軍的協議,會每隔2個月提供一個,這樣雖然時間久了一點,可是起重機出色的性能,足以彌補了這一切。

韓琦是跟趙信一起來的,可是回去的時候,趙信並沒有跟著韓琦一起回去,趙信來到汴粱的目的已經達成,

在春節過後,趙信就應該離開了的,這一次來到汴梁,時間長達40多天,當然了,也辦成了很多的事情,無論是新產品在汴梁的銷售,還是鐵路的項目的落地,都基本上達到了目的,治癒在這個過程之中,投入了多少資金,對於趙信而言,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這種情況下,迴歸汴粱,就是一個浪費時間,回去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
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零四章 開國大典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兩邊交易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阿城市| 深州市| 香格里拉县| 韶山市| 资兴市| 雅安市| 汉川市| 盐边县| 福泉市| 贵阳市| 泰宁县| 鹤岗市| 呼图壁县| 宝丰县| 容城县| 耒阳市| 涞源县| 贵港市| 宝清县| 炉霍县| 宁武县| 富顺县| 崇文区| 梓潼县| 抚顺县| 米易县| 启东市| 万盛区| 开封市| 屏东市| 佳木斯市| 康马县| 安溪县| 雷波县| 革吉县| 曲水县| 阳泉市| 东山县| 将乐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