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

在開戰之初,除了在西部佈置了少部分的探馬之外,其他地方幾乎沒有,在西夏剩餘的人員投降之後,立刻不顧騎兵們的疲勞,把探馬派出去了。

在西夏一戰之前,他們的目標是西夏軍,只要盯住他,順便看看遼軍的反應就可以了,現在這一戰完成了之後,目標就轉向了。

遼國沒有出手,不是因爲他們不想,是因爲感覺到西夏動手已經夠用了,3萬鐵鷂子,還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在偷襲的狀態下,打不過北宋步卒,這是開玩笑吧,誰說出這個,都不會有人相信的。

現在,當這一戰的結果,傳到遼興宗哪裡去的時候,會是怎麼樣,3萬鐵鷂子,居然連半天都沒有撐到,就被滅掉了。

這中間代表的意義,遼興宗肯定會知道的,就算他不知道,底下的文武大臣們,也會讓他知道。

3萬鐵鷂子,哪怕放在遼軍之中,也是一個非常強力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乾淨利落的被北宋軍隊幹掉,北宋的軍隊,相對而言,還不是遠遠超過的西夏軍隊的前提下,天知道會發什麼事情。

遍佈探馬,防止遼軍惱羞成怒的偷襲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收穫戰利品,並且打掃戰場。

連韓琦都率軍親自出動,甚至爲了繳獲,放棄了最佳的方案的,不選擇在適合騎兵衝鋒的場所,在崎嶇的,密林,或者是相對比較複雜的地方,這樣勝利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容錯率也會較高。

可是沒有這麼選擇,爲的就是這些牲口。

這一次,最大的收穫,就是從遼國哪裡得到的45萬頭牲口。

這些牲口,只是遼興宗從西夏繳獲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在拿下興慶府的時候,單純興慶府的之中的牲口,就多達200萬頭,更別說,在瘋狂掃蕩之下,蒐集到的那些牲口,保守估計,遼國繳獲西夏的牲口,最少在500萬頭以上。

西夏本土核心區域不多,也就是以興慶府爲核心的5州,可是這5州,卻是河套區域最爲水草豐美的,比起遼國的草原還要好得多。

這些是可以澆灌重量是的地方,也是河套地區的精華所在,不能夠簡單以土地的面積來衡量。

西夏之所以能以五洲之地,霍亂北宋這麼多年,河套的富饒,也可見一斑。

短時間幹掉了3萬鐵鷂子,其中,大型的攻城器材很少,最多也就是重型長弓射出來的破甲箭,這個可以穿透鐵鷂子的鎧甲,卻損壞不多,最多冶煉冶煉,就可以用。

換成的之前的北宋說不定要廢物利用,現在,很不值錢,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在可以的情況下,巴拉下來,作爲廢鐵,可以通過鐵匠熔鍊,作爲建築材料。

這一點技術的,北宋的鐵匠還是有的,稍微燒紅敲打成爲條形材料,甚至只要堅硬度夠了,剩下的就無所謂。

一套鐵鷂子鎧甲,大概是60斤左右,3萬套,180萬斤,花費一點功夫熔鑄了,可以作爲很多棱堡使用基礎材料。

至於拿過來穿,韓琦從來都沒有想過,在趙信的努力之下,鐵匠作坊,開始了瘋狂的產出,這個產出量越來越大,在這個前提下,這些鐵甲,真的沒有多少作用了。

韓琦麾下的這些禁軍,除了少數,是從京城帶過來的之外,剩下,絕大多數都是西北本地的,他們甚至有些轉換不過來。

看著以前價格10貫,甚至是10貫都買不到的精銳鎧甲,被當做廢鐵,丟在了車輛上,他們就有些轉不過彎,這纔多長時間,變化這麼大。

45萬頭的牲口,加上這一戰的繳獲,蓄力夠了,可是車輛有些不足,從營壘上面臨時的拆卸,暫時可以夠這些裝卸,這些步人甲是最不值錢的,如果真的遼軍追擊,需要拋棄一些後勤和給養的話,這些是第一時間拋棄了。

元昊和遼興宗,如果知道,北宋把他們這個看重的重型鎧甲,這麼輕易的放在這麼低的程度,恐怕會目瞪口呆的。

要知道,從西夏繳獲之中,遼興宗最爲看重的,就是這些鐵鷂子鎧甲,從中間挑選了一些,補充到遼國重騎兵中。

這就是國與國的不同,哪怕是原來北宋的歷史上面,對於鐵也不是特別的看重,從80萬禁軍之中,擁有四五十萬的步人甲就可以看出來。

更讓韓琦看重的,實際上還是馬,特別是這些西夏鐵鷂子的戰馬的。

馬跟馬是不同,北宋市場上的馬,來自西夏遼國的馬,都是最高檔次,一般的北宋本國馬,需要40貫之內,可是遼國和西夏的馬,立刻回攀升到100貫以上。

普通馬,駿馬,甚至是千里馬,跟軍馬還是不同的,戰場上,到處都有莫名的危險,對於人都是如此,對於馬更是如此,所有的軍馬,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馴化,這些馴化好的軍馬,可以說是萬金不換。

戰場上,投降了差不多1萬人,這些馬是拿下的,在受傷的馬中間,也能夠弄出來3000左右完好的,還有7000左右輕傷的,這些都只要養好傷之後,都不會影響到未來的騎乘的,這是這一戰之中,最大的收穫。

在全身馬凱的幫助下,要想攝中要害並不容易,最關鍵的是,這些3萬騎兵,是一人雙馬。

一頭戰鬥衝鋒用的馬,他們已經在戰場上了,剩下的3萬匹,還在的的山的另外一側的。

在俘虜了這些西夏軍之後,韓琦第一時間到那裡,檢測一下,不過讓他失望的是,這些馬雖然也有些神駿,卻不是戰馬,最多算是好一點點的普通馬而已。

在稍稍失望之後,也就釋然了,西夏鐵鷂子的來歷他很清楚,是遼興宗所爲,或許爲了保持他們的戰鬥力,戰馬這些不會怎麼打折扣,可是負責行軍和騎乘的馬,當然不是戰馬了。

實際上,這對於馬背上的民族來說,都不是問題,只要腳力夠,什麼馬來騎乘都沒所謂。

實際上這些馬一點都不差,也算是在適齡的馬之中挑選出來的,能夠承受重騎兵超過的150公斤體重的馬,怎麼可能一般,而且還是可以長距離的行軍的,這些馬拉倒北宋國內,最少可以賣到200貫甚至是300貫。

有了這些馬,有了從北宋內部帶來的這些牧民,全部上嗎,不惜一切代價的快速的通行著不知道60裡的距離。

對於騎兵而言,快馬加鞭,一小時最少可以前進60裡左右,不顧一切,全力奔行之下,最多是半個時辰,就能夠進入到靈州境內。

這是韓琦的底氣所在,一旦西方的探馬,有任何的發現,比如說,遼興宗得到消息,大軍壓來的話,他會立刻放下一些輜重離開。

可是現在,以韓琦對於遼國的瞭解,遼國不太可能知道,那些在西夏軍中的遼國人員,也一體禽下,就算有一些漏網之魚,也需要前往興慶府之下,告知遼興宗,這就有一個時間差。

無論是戰利品,牲口,還是這些馬,一個韓琦都不想放棄,這取決與他們的速度,還有遼國的反應速度。

戰場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但是現在,對於韓琦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的關鍵,在韓琦看來,多等一點點的時間,他的收穫就會更大。

整個戰場上面,所有人員都開始行動,戰士們,拿著準備好的工具,搜索戰場,主要是長弓的箭頭,這些是重點,特別是穿甲弓的,一部分牧民開始巴拉的步人甲,他們儘可能的快速的,有時候,太難以脫下來,就丟到一邊,爲的就是的儘可能的減少時間。

太陽開始上升,給草原上面提供充足的熱力,而營帳那裡,早就準備好的牧民們,已經出發了,他們分出了一半的力量,負責趕牛和馬,牛馬作爲大型牲口,也算是價值最高的,特別是接近7萬匹的馬。

這些馬包括了近2萬從鐵鷂子繳獲過來的馬,也包括遼興宗賜予的1萬,這些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也不是沒辦法處理的。

這一批是速度最快的,也是最早出發的,只要這些東西沒有損失,這一次行動就比較完美了的。

這些物資的速度很快,大概每小時15裡左右,這還是馬減少了速度,跟牛一起的結果,否則馬最少可以以60裡的速度前進,這樣最多半個時辰,就能夠抵達靈州境內,就算如此,牛的速度下,也最多2個時辰抵達的。

對於這一批,韓琦絲毫不在意,只要遼國沒有提前在這邊佈置,排除一批強大的騎兵的,偷襲這個隊伍,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這代表著最大的繳獲,包括了接近7萬匹馬和10萬頭牛,這些在遼國不起眼,可能一頭牛,連一匹來自北宋的絹都換不到,在韓琦看來,卻是價值鉅萬的。

7萬匹馬,高達350萬貫的價值,10萬頭牛,也超過了100萬的,有了這些,這一次的西夏之行,纔算是圓滿,靈州擁有了發展的底氣和物資。

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癥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
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五十三章 器械固守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三百零一章 出頭的炮灰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癥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三都| 阳信县| 上犹县| 盈江县| 呼和浩特市| 织金县| 霸州市| 金堂县| 五台县| 瑞金市| 宝丰县| 老河口市| 凤冈县| 抚远县| 调兵山市| 武强县| 揭阳市| 乡宁县| 锦州市| 苏尼特左旗| 麦盖提县| 清水河县| 禄劝| 平泉县| 东丽区| 东城区| 英吉沙县| 周口市| 肥城市| 象山县| 西盟| 齐河县| 广灵县| 嵩明县| 柘荣县| 阿城市| 石阡县| 诏安县| 武胜县| 启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