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

種記帶著任務來到了遼軍之中,他的任務很簡單,給宋軍爭取到一片可以獨立攻城的地方,火藥很方便,威力也相當?shù)膹姶螅墒窃谑褂玫臅r候,就必須挖掘地道,這不是一兩天能夠形成的,最少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這些,都需要準備,需要跟遼軍溝通。

或許是興慶府的防禦強度,超過了遼興宗的想象,宋軍過來,他們主動的後撤,把宋軍過來的這個方向,東門給讓給了宋軍,並且會留下一部分的營壘,以幫助宋軍及早的建立起固定的防禦。

韓琦要求的不多,遼國也要求的不多,雙方都非常有誠意的前提下,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在遼國首肯之後,宋軍趕來了,騎馬的步兵,也是四條腿的,跑的也比一般人要快一些的,100多裡,只用了3個時辰多一點,而在宋軍距離的興慶府還有的30多裡的時候,遼軍已經(jīng)開始撤退了。

遼軍開始後撤,退出了東門,動作不是一般的大,一直都注意著戰(zhàn)場的局勢的元昊,當然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這一點。

雖然說,元昊有能力守住興慶府,可是要根據(jù)遼軍的動作,做出調(diào)整,上一次,遼興宗裹掖大量的民衆(zhòng),對興慶府的攻擊,如果不是他提前的發(fā)現(xiàn),並且用強烈殺戮,最終解決的這個危機,或許興慶府不會被攻下來,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

正是這樣的原因,元昊十萬分的小心,在這個關頭,任何陰溝裡帆船,都會有他無法承受的後果。

現(xiàn)在,東門的遼軍撤退了,毫無徵兆的,這讓元昊愣住了,難道遼興宗終於想明白了,要圍三缺一麼?

空蕩蕩的東門,看起來如同一條逃生的道路,讓興慶府的守軍,出現(xiàn)了一陣陣的波動,雖然他們知道,這可能是一個陷阱,可是長期的圍城,在興慶府守軍心中,卻是壓上了一個石頭。

知道了守軍之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波動,元昊也知道,立刻下去彈壓,這個時候,如果還不做好彈壓的話的,說不定就會造成惡劣的後果了。

元昊是一個個人魅力相當強的君主,很快的就處理好了這個波動,看著空蕩蕩的東門,他心中不停轉著,到底遼軍打的什麼主意。

之前的遼軍,強大貴強大,可是,一定程度上面還是直來直去的那種,很少弄那些彎彎繞繞的,現(xiàn)在,似乎發(fā)生了變化。

也對,吃了這麼多的虧,還不從中長點記性的,那就真的是笨蛋了。

可是元昊不管怎麼也想不通,爲什麼他們會放鬆東門,不是應該是其他門麼,而且這個,只是一個心理上面的波動,難不成,他們真的以爲,這些小把戲的,能夠動搖軍心。

不過很快的,負責觀察的人,就把另外一個消息傳來,在東方,有一隻軍隊在行軍。

興慶府的城牆,差不多有七八米高,因爲遮擋的關係,沒有注意到幾十裡外的宋軍,可是大規(guī)模的行軍,特別是千軍萬馬的這種,動靜非常的大,很快的就被西夏人發(fā)現(xiàn)了。

元昊也不敢怠慢的,直接到城頭,觀察過來的,看起來有三四萬人的樣子,可是這是什麼人,難道是遼國的援軍麼?

這似乎是一個好事,大好事。

沒錯,遼國勞師遠征,動用的軍隊越多,後勤壓力就越大,雖然連續(xù)的攻擊了幾十個部族,獲得了足夠多的牲口,這只是解決了糧食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的,比如說物資之類的。

這也是遼國之所以帶來了10萬大軍的根本原因,不是遼國動用不了,是因爲這麼漫長的後勤,足以讓遼國承受不了。

不過,隊伍總是要走近的,才半天的功夫,元昊的臉色就大變了,因爲的東門這邊,隊伍逐步的走近了,再一次的把興慶府給包圍了起來,不是他預想之中遼軍,而是宋軍。

韓琦沒有掩飾他的到來,韓字高高的飄揚,證明了他的到來,他的身份,並且宋軍的服飾,旗號,甚至是各種的佈局,都跟遼軍有明顯的不同,這點不可能簡單的瞞過去的。

元昊心在下沉,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變化,他一門心思放著遼軍,卻把北宋放進來了。

雖然還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北宋到底做過什麼,可是隻要北宋進入到這裡,那就意味著,興慶府以東,幾乎都淪陷了。

再多的領土,落到了遼國手中,那也沒什麼的,遼國本土的土地那麼龐大,還沒有徹底的開發(fā)出來,怎麼可能會看重西夏的這些土地呢?

可是北宋不一樣了,他們距離這邊更近,而且步兵爲主體的北宋,很容易佔據(jù)下來土地。

興慶府的東邊是什麼地方,是靈州,這是在黃河岸邊的黃河的水源,足以給這裡提供足夠的灌溉,北宋要真的是佔據(jù)下來,那就真的不走了,麻煩大了。

他突然間,有一種後悔,爲什麼要招惹遼國,甚至,爲什麼要做出退守興慶府的選擇,跟遼國在邊境上面大打出手的,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價,也要把遼國擋在外面,不給北宋機會。

可是天底下,是沒有什麼後悔藥可以吃的,說什麼多晚了,北宋已經(jīng)進入了,天知道是什麼時候進入的,要想從北宋手中拿下已經(jīng)佔據(jù)的土地,那非常苦難,需要機緣巧合,比起遼國要困難的多的多。

更加關鍵的是,這個時候,他已經(jīng)沒有退路可以退了,北宋來的人員不多也就是三四萬人,可是的看這些人,元昊絲毫都沒有的大意,北宋是最擅長攻城的,跟遼國不一樣,他如果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說不定,這個城市,就有可能被北宋攻破。

那可是最大悲哀了,他自詡智計百出,可是卻自己把自己陷入坑裡了的,本以爲最佳的選擇,對於西夏最好的選擇,卻以爲北宋的亂入,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要怎麼辦,離開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元昊卻喪失了這個機會,在遼軍的包圍之中,要想離開,都有有些問題,很難很難,又多了四萬的宋軍,那就更加的困難了。

韓琦抵達之後,立刻開始準備,最少24個小組,分別通過不同的地方先向內(nèi)部挖掘低到,這些,都是經(jīng)過訓練過的,韓琦甚至攜帶了最精銳的這一類人員,足以保證地道又快又好的完成。

韓琦甚至連遮掩都沒有做,也沒有利用長弓隊仰攻,表面的工作都沒有做,只是每天吩咐挖掘地道,在地下地道逐步的向城市而去,可是在上面,只是圍困。

都已經(jīng)被圍超過了40天了,又10天,這完全沒有什麼,元昊也很好奇,這個好戰(zhàn)的韓琦,會拿來怎麼樣的對策,他平靜的等待著他們動手,他只能夠被動防禦。

10天沒有任何的動靜,這讓遼興宗有些鬱悶,他還等著宋軍被削弱了之後,再次佔據(jù)便宜呢,可是這麼急急忙忙的前來,卻沒有動作了。

不過北宋雖然沒有動作,卻對遼國很是傷心,送了不少禮物,只有差不多有5000頭牲口,哪怕是羊,可是的超過25萬斤的肉類,也足以讓的的遼國滿意的。

這讓北宋平靜的度過了最關鍵的階段,當一個個的地道挖掘成功,在地下,把所有的炸藥都給安放到位之後,一切都沒有任何的問題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10天之後,12條地道都已經(jīng)完工的時候,韓琦主動的邀請遼興宗,觀摩他們的攻城作戰(zhàn),攻佔興慶府,就在今天。

這讓遼興宗愣住了,這還沒怎麼呢,連任何的準備都沒有,就這麼多說的,難道這是騙人的。

可是韓琦不是一般人,樞密院副使,在北宋也是高官,他就這麼的自信,一天之內(nèi),能夠攻佔興慶府的。

換做剛剛抵達西夏的時候,遼興宗當然不會認爲,這個興慶府有多難攻打,可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圍城40天了,其中幾次嘗試,損兵折將,到最後連攻擊都不敢的前提下,北宋居然敢說一天之內(nèi)就能夠攻佔下來。

如果說,之前北宋做出來一些試探性的攻擊,或者是一些功績,或許還有說服力,現(xiàn)在看來,這不是吹牛麼?

不管如何,看笑話也好,看神蹟也好,遼興宗都來了興致,不過是一天的時間,看看北宋和韓琦他們的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第二天,遼興宗還有的衆(zhòng)多的文武大臣,開始走出軍營,看韓琦的表演。

動作有些大了,元昊也被驚動了,特別是10天都沒有出營的宋軍出營,還有遼國助攻,無比表示,這是來真的了,他也上了城頭,嚴陣以待。

一對對的士兵,魚貫而出,排成了整齊的陣營,長弓手整齊的站在距離城牆150步左右的地方,面前插上了許多的長箭,元昊心中有些打鼓,這個弓箭手的數(shù)量有些太多了吧,他立刻下令,把襠箭裝備拿出來,同時,眼睛死死的盯著下面。

北宋的動作很奇怪,可是他只要穩(wěn)穩(wěn)守住城市,應該是沒問題的,他們再怎麼的強大,也不可能長了翅膀,飛過來吧。

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fā)展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零六章 戰(zhàn)爭將起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fā)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yè)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zhàn)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zhàn)略眼光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fā)薪水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shù)據(jù)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jié)假期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chǎn)業(yè)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jù)靈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
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fā)展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五百五十四章 辦公大樓第八百零五章 韓琦回國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零六章 戰(zhàn)爭將起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fā)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一百二十八章 漫長燒結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yè)第五百五十二章 橡膠和蒸汽機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zhàn)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zhàn)略眼光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fā)薪水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shù)據(jù)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jié)假期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chǎn)業(yè)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jù)靈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上饶市| 镇赉县| 永丰县| 阿拉善右旗| 昭平县| 丹巴县| 汝南县| 通城县| 山西省| 精河县| 株洲县| 内乡县| 石棉县| 海南省| 平泉县| 盐边县| 绍兴县| 株洲县| 商城县| 九江县| 江安县| 牡丹江市| 兴安县| 雅江县| 谢通门县| 峨眉山市| 平山县| 普安县| 延川县| 红原县| 调兵山市| 宝鸡市| 合水县| 丰县| 雅江县| 集安市| 姚安县| 赣榆县| 洛川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