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

這個方法是一個姓蘇鐵匠,這個方法被稱爲兩相法,是一種的快速熔鑄的方法,需要添加一種特殊的粉末,同時還有跟這個相配合冶煉方法。

這個蘇鐵匠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之前沒打算把這個祖?zhèn)髅匦g,用在這裡,可是3000貫的獎金,特別是這個鐵匠作坊的一些制度很合乎他的想法,索性就拿出來,並且做了一個簡單的嘗試。

在整個鐵匠流程前提下,兩相法是特別的珠聯(lián)璧合,效率提升很多,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在冶鐵,鍊鋼,還有打造之中,都有不同效果。

最好的是冶鐵之中,比之前的效率提升了27,同時節(jié)約了大量燃料和時間,鍊鋼稍稍差一點,大概是18,煉製之中,卻提升不多,7左右。

這樣算下來,整體的效率,被估算爲11左右,這已經比之前勞力的7提升了很多,對於整個冶煉作坊的好處也很大。

這件事情,再一次的驚動了趙信,他沒有想到,在針對的勞力這個角度也給補齊了之後,還有這樣的提升。

也研究了蘇林的粉末,拿都拿出來了的,還有什麼保密的,這種粉末是一種天然的巖石磨製出來,是天然的粉末。

通過卡牌系統(tǒng)一看,趙信才知道,原因在什麼地方,這是一款催化劑,確切的說,是一種脫硫和脫磷的催化劑。

中國的鐵礦石品位不高,而且絕大多數的鐵礦石,含有磷和硫,這兩種材料,對於鋼鐵的危害很大,都會影響到鋼鐵的品位,所以,在鍊鐵的過程之中,不停的捶打,一些獨特的動作,都是爲了脫去他,這也造成了鍊鐵的時間相當的長。

從趙信改動鍊鐵流程之後,溫度和密封程度已經達到了,可是對於流程沒有較大的改進,原因就在於,改進了之後,效果不好。

可是有了這個催化劑就不一樣了,趙信當然知道,後世,在鍊鐵和鍊鋼之中,都有催化劑。

催化劑,是一種特殊的化合物,在化學反應之中,他本身不會變化,加入之後,卻會促進反應快速進行,或者是降低反應條件,在工業(yè)之中的應用相當的廣泛。

趙信只是一個歷史學家,能夠通過後世的諮詢時代,知道一些鍊鐵方面的知識,已經相當不錯,如果要讓他知道催化劑,實在是難爲他了。

可是這個天然催化劑的出現,填補了空白,這個不但可以在這個鐵匠工坊使用,未來大規(guī)模的高爐鍊鐵,同樣可以使用,這就大大的節(jié)約了時間。

自然界的化合物,天然的礦物這麼多,總不能一個個的試驗吧,這樣下來,先不說時間上能不能達到,就說這個成本上面,已經是非常可怕的。

蘇林在催化劑的使用上面,只是初級階段,他甚至只是按照祖?zhèn)鞯闹v述來添加,雖然提升不小,可是對於這個的使用,還有些問題。

在卡牌系統(tǒng)的介紹之中,並且加入了自己對於鍊鐵的理解,趙信調整了整個步驟,果然,蘇林沒有開發(fā)出這個催化劑的全部功效,冶鐵的最終提升,不是25,而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說,效率提升了三倍以上。

同樣的,這個催化劑,對於鋼鐵的提升是最大的,鋼的提升在4成,成品勉強的達到了1成。

看起來總的提升應該是15左右,可是趙信卻不那麼看,任何一方面的提升,換算到總體上,都不會那麼低,這需要調整,需要統(tǒng)籌和調控,這一點,北宋的人不知道,他卻是一清二楚的。

鐵鋼成品,這是鍊鐵作坊的三大支柱,他們產量出現了變化,其中的調整是必須,趙信爲此,專門花了4天的時間,重新的製作出了一個流程。

這還是得益於之前的經驗,因爲之前的調整,根據產量,根據相互之間的配合,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規(guī)律,雖然這一次改動比較大,可是還在可以協(xié)調的範圍之中。

這次協(xié)調之後,很容易的把協(xié)調的結果都融入到了生產之中,總體的效率提升了50,這是包括了鐵,鋼和成品,以爲鐵和鋼的效率提升了,負責哪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人員減少了,同時,最近一段時間,各種細微的調整,不足以提升到整體方面的,也融入了其中。

聚沙成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最終效果非常的不錯,整個工坊的生產效率,再一次的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因爲這一個功效的巨大,特別是催化劑,對於未來的鋼鐵工業(yè)有巨大的效果,這個催化劑,或許比不上後世,專業(yè)化生產的催化劑,可是在效率和性能上,已經相當可以了,最少說,以北宋這個條件,初期是可以使用的。

這種情況之下,最終,趙信做主把這個獎勵提升到了5000貫。

實際上,這種催化劑的出現,對於成本的降低非常可怕,保守估計,冶鐵的成本還會再下降一倍,達到每斤鐵大概17文左右,比之前預計的30文左右,下降了很多,鋼鐵和成品,也會跟著下降,而且幅度不小。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中,因爲獎勵的關係,提升了兩次獎勵的標準,最高的標準已經上升到了5000貫,這讓所有人都瘋狂了起來,以前還藏著掖著的配方,開始紛紛的拿出來,是都想讓好運氣落到他們的身上。

實際上,還真的有,中國的鍊鐵,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出現,到北宋這個時段,已經超過了1000多年,在這麼漫長的歲月之中,加上王朝更替,多少秘方和絕活,最終都找不到了。

現在暴露出來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這些秘方之中,有價值的催化劑一共12種,可以用於多種鋼鐵的煉製,甚至是未來鋼材的煉製之中,不但節(jié)約了很多的時間,也讓效率提升了。

雖然沒有一款是比蘇林的效果更高的,可是這些催化劑,也都給出了2000貫到4000貫不等的獎金,其他的一些細微的調整也在繼續(xù),鐵匠作坊開始瘋狂前進的步伐,效率比之前剛剛試運行的時候,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這些鐵匠們是親歷者,他們親眼看到了通過調整的變化的,一個個的秘方,甚至是拿出秘方的人,他們這才明白,秘方是這麼用,還有這種操作。

效率的提升,不但造成了產量的大規(guī)模提升,平均每天,每一組鐵匠,鍊鐵數字是1500斤,也就是說,以2000組爲數字的話,每天的達到了300萬斤,也就是1500噸,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個看起來只是普通組合的鐵匠作坊,可能每年的鐵的產量,高達50萬噸。

這幾乎比得上一個的大型的鋼鐵廠了,當然了只是鐵,鋼的產量還不行,一方面,鋼的產量不需要的那麼多,另外一方面,生產鋼的效率,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的多,至於成品,那就更慢了。

不同的鐵匠,分工合作之下,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用於生產鐵,三分之一生產鋼,剩餘的在生產各種成品,這樣達到了比較正常的程度。

這樣算下來,每天的鐵的產量大概是375噸,同樣也是一個驚人數字的,剩下的一部分轉化爲鋼,一部分轉化成各種成品。

一個月的時間,調整和改進,逐步的磨合,再加上陸陸續(xù)續(xù)抵達的這些鐵匠們,最終,在大名府的鐵匠總數達到了3700多人,其中有1000多人,是從資深學徒之中升級。

對於工業(yè)化的生產,簡單化和扁平化,是一個突出的方面,鐵匠們爲什麼那麼難的成爲,因爲鐵匠必須熟悉打鐵的一切技能,從冶煉,到鍊鋼,再到打造成型。

在北宋,一個合格的鐵匠,他必須要撐得起一個鐵匠鋪的所有工作。

可是對於鍊鋼作坊,完全不用這樣,每一步都有流程,大部分的流程都相對簡單,只要有一定的鐵匠的知識,正好是這裡需要的,就可以成爲大匠,比起一般的鐵匠,這好多了。

雖然一些資深的大匠,對於這種做法,頗有微詞,可是對於當事人來說,這可是好事情,本身是幫工的身份,卻可以拿到大匠的活,當然是踴躍了。

一些簡單的考覈,說白了,就是上來實操,整個工坊之中,也就是十幾二十個產品,只要能夠熟練的帶領人員,把這些產品煉製出來,或者是在鍊鐵和鍊鋼的操作上面完成,就可以成爲大匠,一旦獨立出去,就享受大匠的薪水。

這種獎勵加上調整,讓整個鐵匠作坊熱火朝天,而且每天的產出也開始攀升新高,工業(yè)化所產生的威力,彰顯出來,可是對於王鬆來說,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愁眉苦臉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這個鐵匠作坊,目前用人已經超過了2.3萬人,其中大概4000個不到的鐵匠,還有大量的幫工和勞力,按照平均月俸15貫這個數字,一個月的月俸的,就是30萬貫。

這還是其次的,關鍵是鐵礦石和各種原材料,雖然他們所佔的比例不高,可是一個月的期間,也差不多要60萬貫,也就是說,兩者相加過百萬,如果不加快銷售,恐怕,工坊就支撐不下去了。

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zhàn)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qū)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九十章 箭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tài)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zhàn)爭卡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xiāng)情怯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tǒng)減重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qū)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zhàn)遼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
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zhàn)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才和效率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二十二章 奢飾品方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qū)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九十章 箭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tài)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和防災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zhàn)爭卡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五百四十三章 海商和季風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xiāng)情怯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四百九十四章 橋樑搭建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城廣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tǒng)減重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qū)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十二章 英格蘭長弓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zhàn)遼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平定县| 怀宁县| 双峰县| 平舆县| 宜春市| 彰武县| 夹江县| 进贤县| 基隆市| 盐亭县| 江西省| 青川县| 札达县| 巢湖市| 综艺| 弋阳县| 丰宁| 霍城县| 大英县| 夹江县| 丹凤县| 梅河口市| 六安市| 灌阳县| 徐水县| 阳西县| 福海县| 额尔古纳市| 文山县| 宁陕县| 大渡口区| 长顺县| 南木林县| 北宁市| 准格尔旗| 广元市| 永德县| 桓台县| 乌兰察布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