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

這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的,如果全面換裝鐵匠工坊的裝備的話,以現在的生產能力,每天幾75萬斤,差不多就是大半年的時間。

看起來時間不長,可是不要忘記了,軍隊不單單是這個,大量的棱堡會消耗大量的鋼鐵,還有一些重武器,比如說鐵箱車。

鐵箱車是一個不錯的武器,強大的防禦,讓他可以給後勤車隊提供足夠的幫助,以前生產的少,恰恰是鐵比較貴,現在,似乎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大量的使用,畢竟,遭遇到襲擊的時候,幾十輛車相互的組合,就是一個堡壘,足以應對任何的襲擊。

這是趙信能夠想出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哪怕只有150天,可是所有的鐵又不是全部供給軍方,只是一個很大的量,在漫長的時間,足夠產品向外銷售,並且開發出新的用途了。

因爲沒有韓琦,不方便直接聯繫樞密院,但是趙信有一個渠道,那就是大名留守。

這個級別上,跟樞密院副使差不多職務的,卻管轄了大名府周圍幾個道軍政大權的官職,最關鍵的是,之前打過交道。

在拍賣神兵利器的時候,跟他有過一點交流,他也知道趙信是誰,趙信讓王鬆通報,主動的找上門去。

大名留守曹劌,聽說趙信要來,有些吃驚,他自問跟這個曾經的二皇子,沒有什麼交流,也沒有想過要稍冷竈。

想到那一把神兵,哪怕高價拍到這個神兵的人,都覺得很劃算,他就更是了,他的兒子曹澤,不願意科舉出身,是走的武將這一條路,這一把戰刀就是給兒子買,兒子很喜歡,他也很高興,那麼見一見吧的!

趙信成功的見到了曹劌,果然曹劌的態度有些防備,趙信也不多說,開門見山的拿出了東西。

口說無憑,你說的天花亂墜,對方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知,你空口沒有用,只有拿出實在的東西。

“留守的大人,我是來跟你做一個生意的!”

曹劌微微一挑眉頭,他沒有想到,他擔心趙信跟他談政治,現在趙信不跟他談了,卻是生意。

臉色變了變,曹劌道:“要不我幫你引薦行會會首!”

北宋擁有大量的行業協會,會首對於一個行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有時候,已經不低於政治上面的。

趙信雖然是定海侯,是節度使,可是大部分會首不知道,趙信又不可能低到自己去介紹身份,那個人他丟不起,被拒絕的可能性不小。

可是曹劌就不一樣了,他不但是大名府留守,還兼著樞密院副使,無論你是哪一個身份,都是大大有名的,他牽線搭橋,肯定不會被小看的。

趙信明白曹劌的意思,如果他談的不是軍事的話,真的會接下來,只要把日用品,鐵器,農具等一系列的行會都打通的話,他的銷售額一定會比之前高,還是高很多。

不過,那些再怎麼說都是民用的,雖然通過會首減少了銷售的環節和宣傳,可是對於他的銷售來說,只是節約了一點點的時間,他更希望更大的渠道和更大的量。

“這件事情,必須跟留守來談!”趙信說完,頓了一下道:“我想賣鐵!”

王鬆在大名附近,搞了一個鐵匠作坊,這件事情,曹劌知道,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把鐵匠集中起來,不是白費力氣麼,而且集中的鐵匠都是什麼人,有名的沒有幾個,大部分的實力還殘次不齊。

他們是準備看趙信笑話了,沒想到笑話還沒看到,趙信找到了曹劌。

曹劌哀嘆一聲,果然,雖然趙信弄出來饅頭包子和肥皂,還有神兵利器,可是一次性的偶然,跟必然,這是兩碼事,這件事情求到他的頭上,他倒不好拒絕,想到左右有多少呢,答應了。

最終,曹劌還是留了一個心眼,要求只要合格就行。

談好了之後,一切就好辦了,口頭上的約定也是約定,他們兩個大佬就坐在那裡飲茶的,檢驗和商議,都交給下面的人來談。

大概半個時辰之後,曹劌的副職有些表情古怪的過來,看到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進來。

曹劌咯噔一下,副職是什麼性格,他非常的清楚,一個在他看來很小的事情,副職都解決不了,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這個鐵的質量太差了。

曹劌心中一陣不滿,可是趙信在這裡站著,他又不能多說什麼,全當那一把刀,他用正常的價格買到了,他補貼一點的,大名府再的補貼一點,差不多就行了。

把副職叫進來,正要開口,副職趴在他耳邊小聲的把事情講了一遍。

跟曹劌想的完全不一樣,不是太差了,而是太好了。

一共拿過來50塊,400斤,質量比整個大名府的最好的鐵匠打造出來的還要好,各方面的指標都可以,如果能夠熔鑄,那麼做步人甲是沒有絲毫的問題,都是上品。

曹劌吃了一驚,然後就瞭然了,畢竟是能夠煉製出神兵利器的,做出來這些也還可以,質量可以的話,價格高一點也沒問題,他所受到的壓力也就小了,又不用自己掏錢。

曹劌輕鬆了很多,正要吩咐的副手把東西收下來,送到工部局就好了。

可是接下來,副手的話,又讓他大吃一驚,東西不但不貴,還非常的便宜,大概是普通鐵一半不到,尋常的鐵的價格是80文每斤,這裡的價格是35文每斤。

這是好事情,大名府在軍需,特別是鐵上面的用量很大,每年的用量,多達百萬貫,如果這個錢節約下來,或許落不到曹劌的手中,可是對於整個大名府的花銷,是一個很大的支持。

可是副手依然是一臉便秘的表情,最終爆出來一個數字,每天30萬斤。

曹劌立刻石化了,他的表情其實就是副手之前的表情,副手的職級不高,在曹劌不太管理雜事的前提下,他的責權很大,30萬貫以下的交易,他可以直接的進行,只要最後在曹劌這裡報備一下就可以了。

節約5成以上的花費,還是軍隊之中,使用最多的鐵,他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可是30萬斤的這個數字,讓他大吃一驚,他剛開始還以爲是聽錯了,是一個月,還是一個季度三十萬斤。

可是王松明白無誤的告訴他,這是一天的產量,如果大名府需要的更多的話,還可以提升。

按照一斤35文,30萬斤,就是1050萬文,也就是1萬貫,大名府每年在軍費上面,耗費百萬貫,這是所有的加在一起的花銷,單純鐵這一項上面,就超過了365萬貫,難怪副手那個表情的。

相對於副手,這是著眼於大名府,曹劌還兼任樞密院副使,他的眼界更高,再三確認,鐵匠作坊的產量之後,聽說最高,甚至可以達到300萬這個可怕的數字的時候,他坐直了腰桿。

曹劌正色的對趙信說道:“大名府承接有限,現在可以把一個月150萬斤鐵交給鐵匠作坊,不過等我消息,未來可能更多!”

趙信的目的就是如此,在冷兵器時代,鋼鐵的作用非常的強大,他代表著最終的力量,不能說鋼鐵越多,戰鬥力就越發的強大,可是足夠的鋼鐵,卻是提升實力的根本。

趙信弄出來鐵匠作坊,最初的目的是爲了賺錢,之前估計的產能,有些低估了他們的產能,更多的產能,並不能這麼的浪費掉,那麼把他拿出來,填充到北宋的軍中,一定程度上面,減少軍方的花銷,這纔是必然的選擇。

曹劌是樞密院副使,他比韓琦在樞密院,甚至是北宋中樞,渠道更多,只要這一批便宜的鐵,進入到北宋軍中,對於北宋的影響也就造出去了。

辭別了的曹劌,王鬆絲毫都沒有,一個月銷售出150萬斤而開心,這纔多少錢啊,6萬貫左右,相對於產量,還是杯水車薪,他還以爲,能夠一次性銷售30萬斤出去。

看著王鬆沉悶的臉,趙信笑了,他根本就沒有想過,依靠軍事,銷售到可怕的數字的,軍隊只是一個標尺,軍隊使用之後,當是第一批鐵進入到大名府的軍方之後,就是大規模宣傳的開始。

接下來,他要求鐵匠作坊,保質保量的完成,第一批,儘可能的按照軍方的要求,在徵求了大名府工坊之後,以步人甲鐵片的標準,提供這一批鐵。

這對於鐵匠工坊而言,這是沒什麼難度的事情,只要在熔鑄的時候,磨具選擇一些就行了,不過是稍稍費事一點,可是對於工坊而言,可是大好事,他們本來拿到鐵,一個重要打造過程,會耗費大量的成本,現在,一切都解決了,還是這麼便宜的價格,當然是皆大歡喜。

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
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玉山县| 襄垣县| 沅江市| 维西| 扎鲁特旗| 苏尼特右旗| 基隆市| 二连浩特市| 宁乡县| 剑河县| 昭通市| 玛沁县| 寻乌县| 满城县| 涿州市| 平定县| 冀州市| 泾源县| 安西县| 雷波县| 珠海市| 镇江市| 玉屏| 伊宁县| 社旗县| 金山区| 五原县| 天全县| 和静县| 海口市| 大石桥市| 澎湖县| 安徽省| 加查县| 长岛县| 沧州市| 远安县| 大厂| 柳河县| 广德县|